冬天的朝阳刚洒进院落,阿婆们就忙活开了。 中国佛教新闻网福建讯:她们就是一群每天早上在承天寺里义务扫地、清洗,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老菩萨”的阿婆们,多年以来,风雨无阻。 打扫是小事 不愿留下姓名 天早晨六点半,来承天寺里诵完经的老人们有的回家,有的在殿堂门口说话聊天,有的则径直走向放着卫生工具的角落,开始清扫地板…… 老人们都不愿意透露姓名,认为自己做的这些事很普通,都是小事。一位将近70岁的阿婆笑着说:“寺院里经费有限,也没请什么专门的勤杂工,有时候事情一多,师父们没有空打扫。泉州是旅游城市,寺院里经常有游客来参观,我们扫扫地,也算是为城市做个贡献。”阿婆称自己在寺院扫地已经有四五年了。 从旁门走出去,有一个功德堂,里面供着一些灵位,这里只有一位50多岁的阿姨在扫地,她说,由于这个殿堂比较特殊,平时没什么人,经常是她自己一个人打扫。“我一开始也不太敢进去,但是来这边清扫的人又比较少,我就坚持了下来。平时我扫扫地,清理一些杂物。到了周末人比较多,我们就会一起清洗地板和桌椅。”这位阿姨非常地友善,是省五建的退休职工,自发来承天寺扫地有半年多了。 老人们的善举引来众人尊敬 在大雄宝殿前,一位满头银发的阿婆弯着腰,拿着垃圾袋在清理善男信女们点过的残烛和香烛的包装袋。此时旁边刚好有香客要离开,走时尊敬地笑着对老人说:“老菩萨,您辛苦了!” 提起这群阿婆,一位在树下晨练的中年先生竖起了大拇指。“有时候是六七位,有时候有十几个人呢。现在天气这么冷,她们有的年纪也挺大了,还天天这样义务地为寺院扫地,风雨无阻,很不容易!” 不仅是晨练者们,寺里的众僧也都很尊重她们。“她们每天都要忙乎很久,遇到有做法事的日子更忙,都要去厨房帮忙煮斋饭斋菜,清洗拜垫,光一个殿的拜垫就有几百张。我们要给她们钱,她们都不要。每个月的初三也有很多人自发来帮忙。”说起这些善良的老人,法师的话里满是敬意。 接力得善 几十年一批批换 一位在客堂帮忙登记的居士告诉记者,这些老人都非常心善和慈祥,她们无偿做这些事情,感动了大家很多年。他说,扫地的这些阿婆们几十年来一批一批地换,大多都坚持了很多年,有的去世了,有的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没办法再来,但很快就又有稍微年轻一点的来顶替。 “可能在她们的心中,是‘行善’的信念让她们传接力棒一样一年年地坚持了下来。我们问阿婆叫什么名字,她们都只是笑而不语。这群好心的‘老菩萨’们有的坚持了十几年,有的才刚来半年不久,着实为我们寺院的卫生环境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承天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人们在寺院这种清净之地默默地做着这些好事,也许是为了护持他们心里面真善美的世界,寺院里来来往往的香客,都非常尊敬和佩服她们。 信息来源:泉州网-泉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