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273|回复: 12

【心理养生文化】报恩与复仇——回报心理浅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养生文化】报恩与复仇——回报心理浅析 (转)

从“中山君的故事”引出的……
  

《战国策·中山君飧部士大夫》记载:

中山君设宴款待都邑的士大夫,司马子期也在被请之列,由于就餐时没有分到羊肉羹,司马子期为此发怒,去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

中山被迫出逃,有两人持戈跟随。

中山君问此两人:“你们来干什么?”

两人回答:“臣的父亲有一次饥饿将死,君曾赐一壶食给他吃。臣的父亲临死时说:‘中山若有事变,你们必须以死相报。’所以我们来为君死。”

中山君叹息道:给予不在乎多少,在于别人是否相当困厄;施怨不在于深浅,在于是否伤了人心。我因一杯羊肉羹而亡国,而因一壶食得两个壮士。

这则故事的主题是报恩与复仇(或施恩与结怨)。类似的事例在古代之中国,可谓不胜枚举。
  

当今,这种报恩复仇的现象与行为仍十分普遍。譬如人情关系,张家在娶媳时受了李家所送之礼,则李家嫁女时,张家也会送礼。再如某人知道你对他好,他也会对你好;他认为你不喜欢他,他也不会喜欢你。

据研究,报恩与复仇或与之类似的行为,是从古至今皆十分普遍的行为。

那么,人们采用回报行为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呢?

回报行为又有哪些特征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报行为的动机与特征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和动机引起的。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
  

人的活动总是被某种需要所驱使的,需要一旦被意识到并驱使人去行动时,就以活动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也就越有力。
  

相互回报行为也是由人的某些社会需要和动机引起的。人们回报的需要和动机并不都相同。据调查研究,回报需要与动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维持个人心理平衡
  

大部分人在“受恩”后,都有心理上的欠债感,或心里不安,或过意不去,这种心理状态,只有通过回报来解除。复仇也是因为人格受辱或财物受损后心里忘不了,要发泄与解恨。
  

给予恩惠和结下仇怨,虽然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人际作用行为,但都打乱了个人原有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要得到改善,要达到新的平衡,只有通过回报来实现。维持心理上的平衡,是回报的主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保持人际社会交往
  

保持人际社会交往的功能,在报恩上有较明显的反映。来而有往,不仅因为其礼,而且由于可以扩大社会交际圈,参与社会活动,消除个人自身的孤独与寂寞之感。
  

复仇报怨从表面上看影响了人际交往的质量,然而,从人的社会性而言,它除了有获得良好质量的意愿外,还不可忽视具有社会参与意识,通过复仇,参与了社会人际活动。参与的心理意义比质量的意义更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三、获得社会赞许
  

有恩不报,有仇不复,在一些人眼里是反常的行为。

有恩不报非君子;有恩不报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

而有仇不报亦非君子;不报是懦夫,是无能之辈。
  

因此,受恩者和有怨者,通过回报,可以成为社会赞扬的目标,

如不回报,则会成为社会谴责的目标。

相互回报,符合人的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社会价值和规范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我们从报恩与复仇这两个方面来看看中国人的有趣的回报行为,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1)一饭之恩,千金以报
  

恩是一种泛指的说法,德、惠、赠与、招待、救济等,都可以算是一种恩惠,大至救命之恩,小至一饭之德,在中国历史或稗官野史上是常见的事。在当代中国,通常人们将他人给予的帮助行为和友好行为视为最普遍的恩。

对于恩的回报,从以下四点可见中国人的心态:
  

①知恩莫忘。不管中国人出于何种动机,只要认定是别人给予自己的好处,一定不可以忘记,亦即所谓“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忘恩则负义”。
  

②有恩必报。有恩不报是中国人所言无德无义之为,有恩不报是中国人感到于心不安之事;有恩不报还与中国人“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的俗约相违背。由于这些道理,中国人无论如何要知恩图报,“宁可负我,不可负人。”

③转换相报。多数中国人主张采用有别于施恩的方式进行回报。有的学者分析了古代报恩的方式,发现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报偿,可以转换,实际上以转换的报偿居多,以同样方式回报较少。
  

④千金以报。“一饭之恩,千金以报”,“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这虽是喻语,但不难看出,中国人的报之恩要比施之恩在量上大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2)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同恩一样,仇为日常之统称,近义词为“怨”、“恨”。

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将他人对己的不友好之举转为怨恨之意。

现代社会中,绝大部分中国人已较少遭遇古时之深仇大恨,所谓仇怨,多指心理上被人伤害。

怨恨在中国人看来,也是要记住的,既可以“怀恨在心”,是否要报复,则要“审时度势”,仇怨似不必那么“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冤家宜解不宜结”,“怨怨相报何时了”,“能饶人处且饶人”。这些都反映出中国人的宽容大度性格。

然而,对于侮辱人格、杀父夺妻、诬蔑陷害等大怨,还是要报复的,即所谓“有仇不报非君子”,不过,在时间维度上,则不一定那么急于求成。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怎样报仇呢?多数人采用质量对等、方式各异的原则来回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真诚为镜,正确看待回报
  

回报行为作为一种普通存在的社会现象,有其合理与进步的一面,它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络,表现一个人的知书达礼和豁达大度,从某个侧面反映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恩仇事件不仅发生在两个个体之间,有时也发生在两个群体之间。

回报行为虽然有其理性和规律性的一面,然而也有其十分复杂的一面,因此,时常使人处于矛盾与困惑之中。得恩或结仇之后,打乱了个人原有的心理状态,产生各种矛盾:
  

①俗语说:“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后者定要回报,那前者应不应接纳,便是一个问题。
  

②作为受惠者,往往有回报恩惠的念头,这不应是一种简单的功利交换,但又如何恰如其分地完成回报行为呢?
  

③出于礼仪,人们习惯于回报,但社会上有人利用回报的机会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引起社会对回报行为的争议甚至反感,违背了礼仪的初衷,败坏了社会风气。

要使人们正确理解回报行为,更好地完成回报行为,让回报行为发挥其积极的一面,促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使人们恢复心理平衡状态,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和处理人们的相互回报行为,最为根本的是以真诚为一面镜子,来观察他人和对照自己。

也就是说,只有发身内心的真诚的回报,才是我们的社会所赞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以真诚为镜,不是让我们每个人都要对他人的行为给予“真诚回报”,而是要我们采取自然、大方、真诚的人际交往方式,来共同创造人世间的真情。

同时,我们认为:
  

(1)不一定凡事都要以物相报。人与人的相互帮助、友好相待,是我们的社会公德,不一定都要回报。
  

(2)对他人的“回报”应做“冷处理”。对他人的回报应依据友情而不接纳重物回报。
  

(3)如确想回报,则应以表达感谢(或正直)为中心,藉以小礼品,表达心意即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4)提倡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与人为善,增进同志友谊、邻里友情。
  

(5)敢于、善于同借回报之名谋取私利的丑恶现象作斗争,拒收“糖衣炮弹”,不为贿赂所动,树立正气,做正直之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的复仇情结 (转)

文:刘亚伟
   

复仇作为一种人类共有的文化现象,前人笔下已多有表现,最著名的要数《王子复仇记》和《基督山恩仇记》。中国文学中也有很多这类故事,比如传统剧目《赵氏孤儿》,讲的就是晋国的屠岸贾假借君主的名义杀了政敌赵朔,赵朔一家300多人也同时被杀。赵朔的妻子是晋国公主,怀孕隐匿在宫中得以逃脱。后来赵朔妻子生下一男孩,门人程婴、公孙杵臼不惜自己的性命保护赵氏这个孤儿。二十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再度发动宫廷政变,杀了屠岸贾及其一家300多人。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一个人有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复仇就是他命定的行为。“有仇不报非君子”,如果一个人不能完成或者是逃避这个责任,那么他就抬不起头来,就挺不起腰杆,就无颜活在这个世上,就会被家人亲友乃至整个社会瞧不起,因为这关乎整个家族的尊严。这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一种心理情结和思维定势,积淀成了一种文化心理结构。
   
所谓情结,大概是指隐藏在一个人灵魂之中,以一种无意识形式,制约、决定和支配着他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生存和生活方式的深层心理因素。
   
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用恩德来报答别人的恩德,用应该得到的惩罚来回报别人的恶行。这里的“直”,就是对等的意思。在传统观念中,一报还一报才是对等和公平的,否则,就是蒙羞,就是耻辱。我们经常会在小说和电影里看到这样一个镜头,一个人被仇家杀害,咽气前会对儿子说:“记住,是谁害的你爹,谁是咱家的仇人!”
   
从心理学上讲,复仇是一种爆发性行为,而非延滞性行为,它往往伴随着浓厚的非理性色彩,纯粹出于感情的即兴突破,所谓快意恩仇,“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但在许多时候,我们看到,人们的复仇行动是被延滞的。这在武侠故事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那些侠士们上山学艺,最初的目的就是下山复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活着就要报仇”,几乎是故事里主人公们生活的全部意义。
   
在金庸的小说中,金蛇郎君夏雪宜的形象之所以那样鲜活,就在于他的复仇是那样残酷、疯狂、鲜血淋漓。而张无忌生来似乎就是为了复仇,屡次复仇而不得,每经历一次矛盾,境界和武功就上升一个层次。令狐冲的恩、仇对象经常重叠,这使得他的复仇行动常常犹豫不决。
   
中国人害怕横死。人们诅咒仇人时,最恶毒的语言就是“让他不得好死”。一般人的理想归宿是“寿终正寝”。我曾在自己的一篇小说的题记中写道:时间杀不死我们的仇人。这句话的意思用另一句话说就是:我的仇人必须死于我的手下。因为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如果让自己的仇人自然死亡,是这个人一生也消磨不掉的奇耻大辱。
   
这种复仇情结,使得中国的历史深深地打下了仇恨的烙印———复仇无疑是推动许多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动力,也是历史上不少英雄人物的重要使命。
   
这种文化传统一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口号“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还有样板戏《白毛女》中的歌词“千年的仇要报,万年的冤要申”,雷锋“对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的精神。这让人觉得,最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的,似乎不是彼此之间的爱,而是对某一对象的共同的恨,是屈辱和仇恨,成为这个民族的凝聚力,使人们站在一起。
   
在这种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下,许多人对于复仇过程中的那些残暴行径也不加以指责,好像残暴就是勇敢的同义词,复仇的行为越是残酷,无论是当事人还是观众,就越是感到痛快。这就不能不使我们去深刻反思我们文化传统中的这个因素: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复仇情结,以至演绎出这么刻骨铭心的仇恨和血腥的仇杀?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仇恨是一种毒素,被毒害的首先是我们自己。陷入仇恨、失去理智的人,往往最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为被操弄的工具。仇恨是一根绳索,束缚了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向善之心。在一个民族的精神中,爱与恨,谁占主导,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命运和未来走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9 18:29 , Processed in 0.137843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