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259|回复: 5

[大德开示] 【莲池大师著】~竹窗随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佛经故事 于 2012-3-23 10:41 编辑

竹窗随笔


缘起

莲池大师,明代高僧,又为净土宗第八代祖师。大师未出家前,邻家有一老婆婆,她的丈夫原先坚持念佛,临终自在往生,大师听说后深为感动,从此全心寄托净土念佛。大师朴实简淡,终身一袭布衣,一顶麻布蚊帐用了几十年。文殊菩萨曾化为童子来参大师。大师见到童子便问:“两脚有泥,必是远来客。”童子说:“闻知莲池水,特来洗一洗。”大师一生精修广弘净土,临终前半月预知往生时间,说:“我将到其他地方去。”后来又用茶汤供养众僧,告诉大家明日将行。弟子们哀请留下遗嘱,大师开示:“老实念佛,莫换题目。”说完向西称佛名号而逝。

《竹窗随笔》是大师晚年的随笔文集,共分三册,形式效仿《容斋随笔》,语言简练,内容和含义却十分深刻而丰富。全文总共四百二十七篇,每一篇都能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其中大师的思想、见解、议论及感受,读了使人感愧万分,获益无穷。虽然已过数百年,言谈所指好像就是现在,大师好像就在身边。但今天的人对古文越来越生疏,理解越来越困难,恐怕这样的瑰宝不能为更多的人分享,被真学子当面错过。所以译者不顾冒昧浅陋,只凭敬仰之心,奋力译解,以期读者能够通达大师的深意,不负大师竹窗下的殷切厚望,就如大师所说:“只要能利于众生,其它还有什么顾及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经故事 于 2012-3-23 10:43 编辑

1. 僧无为


【原文】
吴江流庆庵无为能公。齿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予蚤岁游苏湖间。与同堂坐禅。及予住云栖。公来受戒。求列名弟子。予谢不允。则固请曰。昔普慧普贤二大菩萨尚求入匡庐莲社。我何人斯。自绝佳会。不得已。如董萝石谒新建故事。许之。以贤下愚。有古人风。笔之以劝后进。


【译文】
吴江流庆庵的无为能公,他的年龄比我大,德行比我高,出家也比我早。我早年云游在苏州太湖一带,曾与他同堂坐禅。到后来我住持云栖寺,他来受戒,请求做我的弟子。我婉言谢绝,他坚持说:“从前普贤、普慧二位大菩萨还要求加入庐山慧远大师创建的白莲社,我是什么人呢,自己断绝好机会?”我实在不得已,只好效仿“董萝石拜王阳明为师”的故事,答应他的请求。以无为能公的贤明来屈就我这个愚人,有古人的朴实风度,因此记录下来,可以劝勉后来的学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经故事 于 2012-3-23 10:44 编辑

2. 人命呼吸间


【原文】
一僧瘵疾经年。久惫枕席。众知必死。而彼无死想。语之死。辄不怿。予使人直告。令速治后事。一心正念。彼谓男病忌生日前。过期当徐议之耳。本月十七日乃其始生。先一日奄忽。吁。人命在呼吸间。佛为无病人言之也。况垂死而不悟。悲夫。


【译文】
一位僧人患肺病有很多年了,长期卧床不起。众人都知道他会死,而他自己没有会死的打算。对他提到死,就不高兴。我让人对他直言相告:“劝他赶快安排后事,一心保持正念。”他却说“男人病危忌讳在生日前,过了生日再慢慢商量吧”。本月十七日是他的生日,在生日的前一天就突然死了。吁!“人命在呼吸间”这句话,是佛对没病的人说的,何况病到要死的人而不觉悟,可悲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佛经故事 于 2012-3-23 10:48 编辑

1269329992JaYfjOTR.jpg
净土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


《竹窗随笔》~~~连载》》》

顶礼莲池大师
顶礼莲池大师
顶礼莲池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3. 古今著述

【原文】 予在家时。于友人钱启东家。一道者因予语及出家。渠云。不在出家。只贵得明师耳。予时未以为然。又一道者云。玄门文字。须看上古圣贤所作。近代者多出臆见。不足信。予时亦未以为然。今思二言皆有深意。虽未必尽然。而未必不然也。以例吾宗。亦复如是。因识之。


【译文】 我还没有出家时,曾在朋友钱启东家聚会。一位修道者因我提到出家的事,他说:“问题不在出不出家,重要的是遇到明师啊。”我当时并不以为然。又有一位修道者说:“世外方面的书,必须要看上古圣贤所作的,近代人大多是自己想像的,不值得相信。”我当时也不认可他的说法。现在回想二位的话都是有深意的,虽然未必完全对,但也未必不完全对。以我佛门为例,也是这个道理,因而有新的认识了。

顶礼莲池大师
顶礼莲池大师
顶礼莲池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0 04:37 , Processed in 0.334067 second(s), 19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