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02 编辑
第二个七 很快第二个七就结束了,这个七没有太多的闲岔,功夫很好用。尽管堂内还有很多的不如意,但已经分不了我的心了。师父关于用功的开示和自己的用功路数是吻合的,内心十分踏实。所以尽管放胆紧逼,把功夫用得足足的,整天人处于亢奋状态,睡觉都困难了。所以整天缺觉,只好大量用茶,风油精来提神。上火、眼红、发痒后就不敢把自己逼得太紧了。好在现在可以随心调整。令自己高兴的是以前把功夫用得太足会把原来感觉有些轻安的状态打失,现在不会了。所以越使劲用功越舒服,只是常常感觉体力不支,腰挺不起来,不过人还是神清气爽的。 虽然平时也知道如何调整用功的强度,但这次师父关于“惺惺寂寂”的开示使自己有了理论根据。以前也看过永嘉大师关于“惺惺寂寂”的开示,但没有放到心上,以为是用功的方式。这回知道是调整身心的尺度了。惺惺多了就来点寂寂,所以惺惺寂寂是。惺惺太多,寂寂跟不上出现散乱的时候就错了,所以散乱惺惺非。寂寂多了就来点惺惺,所以寂寂惺惺是。如果寂寂太多,惺惺跟不上的时候出现昏沉或无记就错了,所以无记寂寂非。而自己体会最深的是身体状态好的时候可以惺惺多些,这样可以使自己更专注,更清明,更绵密。真正如猫扑鼠一样地清明、专注、绵密。但身体状态不好的时候就寂寂多些,让功夫如细水长流一样地绵密,这就更像如鸡抱卵,让身心得到休息后再使劲用功。 这些收获我已经很知足了,尽管还有很多的不如意,让自己想起以前在少林寺和云居山打七的好处来。但是自己是很清楚有得必有失的。尤其是在吃了两次放参包子又没有后,心里酸酸的。不知道是阿Q精神还是现在觉悟得快,马上想到的是现在很好了,虽然没有放参包子吃,但是还是有饼干吃啊,平时是只能干饿着的啊!想想自己也笑了,一看就是功夫不行,还有时间放在想上。很快就把这些放下,惺惺寂寂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