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02 编辑
●11月26日龙泉日记“走近师父”系列之十六:
佛教的未来靠大家 ——师父理念研讨之五
(接上篇)11月1日晚8:40,七位同学聚在档案室,学习师父2008年11月15日的一次座谈开示《时代因缘与佛教建设》。
己:那我们道场真正不同的特点是什么?
丙:师父的格局比较大,本来已经在广化寺当方丈那么多年了,这样发展下去,是很容易的。但师父还是来到龙泉寺开辟道场,从头开始,这个起点就比较高,为了整个佛教。
甲:佛教新文化,融入主流社会,菩提心的具体体现,佛教的普世价值的体现。
庚:其实我们寺院最大的价值就是师父,灵魂核心,有了师父我们出坡都有干劲。
乙:师父希望我们每个人做什么?如果说师父是我们的灵魂,那假如师父不在了,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做什么?
甲:师父只是树了一个榜样,咱们向他学习。学习师父对这个时代的观照,学习师父的慈悲与智慧,然后我们在这个时代怎么去利益众生,建立教法,然后再回归到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怎么去承担,怎么修行有成。
乙:师父说,依师不是依赖,否则就容易变成无赖,乃至耍赖,依师更不是盲目崇拜。我们依师到底要干什么,要成佛,启迪我们内在的光明,学习如何用这光明利益众生。不然最后就变成完全听师长的,师长让我干我就干,别人说的我就不干,这反而没有真实的发心和动力了。
己:那么再考虑每个时代的人们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甲:快乐啊。
己:他们怕什么?
庚:怕死啊,怕痛苦啊。
丁:离苦得乐啊,面对死亡恐惧,死亡焦虑啊……
戊:怕失去一切,就怕死了,对吧,根本是怕死,怕失去。
己:从这里能想到,比如说,我们这个时代,当今时代下的人们,终极目标是离苦得乐,这个时代的苦……
乙:师父刚刚在世纪大讲堂,讲了这个时代的问题,我的理解,信息量太大了,各种文化交流碰撞,电视、网络,有些东西都是我们消化不了的,然后换句话讲,脑子里有很多东西在打架。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冲突,但很多人找不到背后的原因。师父引领我们在文化的领域上面去突破。文化是根源,文化大家可能都听烦了,其实就是这些来往的信息,然后慢慢去找到疗治时代的良药。
丙:那现在最重要的是融合,首先是佛教界内部,淡化宗派,不要各说各的好,互相排斥。不同的观念在打架,打架的结果就是各自都没有自己的东西了,西方人也是信仰缺失,中国人也是信仰缺失,人就慢慢变得这样做好像也不对,那样做好像也不对。社会发生这么重大的变化,古代的伦理关系都瓦解了,那人就没有方向了,很多价值都有矛盾了。而《道次第》能够把这些价值标示出来,能够互相间不矛盾,比如师父在讲座中谈到安乐道、解脱道、菩提道,三种价值和方向怎么协调?我们学了道次第就清楚明白。出离道是要跳出生死轮回的;菩提道是要在轮回中去救度众生,这怎么融合?安乐道又要断恶修善,获得平安幸福,这又怎么办?《道次第》既然能够融合这几种价值,那佛教内部就能融合,那整个世界各个宗教也能慢慢融合。
不知不觉已过了一个多小时,大家还意犹未尽。
己:刚提出点问题就下课了,以后每个人准备点问题吧。
丁:一定要辩,越辩理解越清楚,但也可以将师父的理念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结合自己的实践变成自己的语言。
戊:首先咱们是师父感召来的,师父的因缘。师父曾经说过,大概意思是,你们这些人能来这里出家,你们现在在这里了,我曾经发了一个愿就是这样。每个人来到世界都有一个任务,我觉得咱们都是来帮助师父,帮助佛教。最近看了《生命不死》,这是我的一个总结,人来世上就是来了业的,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重要的一个课题。
甲:有时候想,师父他的理念,一想通就得走下去,不走退哪里去啊?这个时代必须面对这些问题,退到哪里去呀?
丁:要退,退到三恶道,那就是说这个社会没有救了,既然不是没有希望,我们每个人就要努力去改善。
甲:师父的三个理念,融入主流社会,与现代文明结合,全球化。师父就是不走寻常路。
乙:师父的格局提出来了,让我们去发心,很多时候师父说一下,我们在落实,一直在策励我们发心。师父说,佛教未来靠大家。
有问题的同修,请到学诚大和尚博客提问。左侧点击‘我要提问’。
希望参加龙泉寺网络学佛可以加群151796018
欢迎您周末来龙泉寺做义工您可以加群87819397,了解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