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092|回复: 11

[大德开示] 妙祥法师:为什么要日中一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问:为什么要日中一食?
妙祥法师 :为什么日中一食,佛讲啊,早晨是天食,中午是佛食,过午呢是畜生食,傍晚是鬼食,你吃哪顿饭就种哪个因。所以说,日中一食能断三恶道的因,三恶道,他能直接成佛。所以说,要成佛,你得往日中一食使劲。我也不想升天,我更不想当畜生,我也不想去地狱去,所以说,日中一食。十方如来都是日中一食的,我们一定要往日中一食去做。这个呢,它很有道理,从科学来讲,一个胃肠得到修补,而且减少了贪欲。
你吃两顿饭,必然有两顿的生理的冲动,它产生能量的,这种能量你转化不了,就变成淫欲。所以说呢,这种吃饭越多,越堕落,淫欲心越重,最后到三恶道里去了,所以说这个饮食啊是很重要的一关,很重要一关。

  昨天晚上有个师父问我,说你看这个饮食的问题,和受戒的问题。我就跟他讲,我说如果你不守清净斋戒,不能给人受五戒,五戒不能受,八关斋戒不能受,比丘戒不能受,菩萨戒不能受,一切戒都不允许你受,所以这很重要的一点。斋戒是我们佛法里很重要的一点,佛法里是过午不食,是没有开缘的,必须这么做。另外日中一食的好处很多,从我们身体来讲,可以增加我们的免疫能力。另外呢,它也锻炼我们吃苦的精神。
  佛在世为什么能成道,因为佛就在雪山上苦行啊,六年,每一天就是日中一食,一麻一麦。所以说六年的苦行,才能在菩提树下成道。我们现在就找到菩提树下,我们住别说四十八小时,住四年八个月他也不成道。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苦行的这个基础。什么叫苦行,是就是断这个贪图享受这个欲望,这个工夫没有,它能把这个贪欲能克服住。佛为什么成佛,就是因为这个。上人说,释迦牟尼佛在苦行时候就可以证道了,但是为什么不在那儿证,就怕末法时候众生怕苦,所以才到菩提树下再示现证道的。但是我们通过这看出这个日中一食是非常重要的。
  佛成道了以后,所有的僧团还是日中一食,后来有病,病比丘才开了一个早粥。早粥还不允许筷子立住不行,不能早粥吃馒头不行,那吃饺子更不行了,还得有病。所以说我们都严格持戒,才能还得生惭愧心,这才能持好这戒律。当然了,这个末法众生身体有各种不同,他们有他们的想法。但是呢佛的戒律我们必须知道,应该努力遵守。现在泰国,还是日中一食呢,是不是?美国万佛城还是日中一食呢,是不是?这都存在,所以说我们应该了解。日中一食啊,好处太多了,好处太多。现在有一种饥饿疗法,瑜珈功啊,有一种不吃饭,几天不吃饭,来那个提高身体的素质,采取这种办法,现在也非常时兴。
  前几天行脚乞食还有个,一个居士多长时间,现在两个多月没吃饭了。他最近是,听说在报纸上发表一篇要三个月不吃饭,要打破什么什么斯记录啊,他说打破那个四川陈建民的记录,他要争夺世界第一。咱不争世界第一,咱们就争怎么早点成佛,咱们怎么争这个,做一个好佛子。另外大家呢,都日中一食,就争这个。
  实际上并不是我们想日中一食,佛这么规定的,那我们跟佛学,佛怎么说我们怎么做。虽然在摸索期间,也给以后的人创造一点儿条件,说过去有过这体会,这样的话,我们以后人走的时候,他就少费点儿事,这是日中一食,应该做的。另外它还有很多的利益,不可讲。你象乞食的时候,我过去生过这一念,我说别说一顿,三顿饭,两顿饭,我就吃一顿饭我都生惭愧心。我觉得没有啥修行,不应该,这饭都不应该吃。但还得吃,不吃要饿的慌,身体还需要,还要走道还要修道,但是确实生惭愧心,生惭愧心。
修道人要吃苦(谈谈崇祯皇帝)
    福不可享尽,享尽就没有福了;苦可受尽,受尽则没有苦。
  所谓「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们修道人为什么要修苦行?一天只吃一餐,就为要了苦的缘故。苦了了,便是乐。福,有应享的福和不应享的福。应享的福,是自己工作所得来的代价,能够住好房子,穿好衣服,吃好东西,坐好汽车,可以享受一番。可是,要知道享完之后,就消福了,而在福报的银行就没有存款了。
  不应享的福,就是在本分之外求享受,由侥幸得来的福。好像强盗,抢人家的钱,自己享受,这是不讲道理的享受,必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福报银行的户头就透支了。应享的福,享完之后,就报销了福,何况不应享的福,硬要勉强享受?这不但消福,而且还要亏本。因为这种关系,福不可享尽,享尽就没有福了;苦可受尽,受尽则没有苦。我们做人,要明白这种道理。在困难的环境中,欢喜接受逆境,这样便无怨恨,也没有不满现实的心在作祟。
  真正学习佛法的人,其思想和行为,与世俗人正好相反。世俗人是顺着生死去造业,修道人是逆着生死来消业。无论在什么境界上,处之泰然,心安理得,便不觉得苦。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至理名言。
  现在讲一个受苦的公案,作为参考。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名叫崇祯。他虽有皇帝的智慧,可是没有皇帝的福报。为什么?因为他的苦没有受尽。他前生是个沙弥,因为未到受具足戒的时候,就死了,所以还是个小沙弥而已。他做沙弥的时候,凡是搬柴运水的苦工,都由他来做,任劳任怨。天天做苦工,来护持道场。
  有一天,他到房顶修理屋瓦,不慎失足,坠地而死。师兄弟就去报告方丈和尚。老和尚知道前因后果,想成就小沙弥,替他了苦。于是乎,对大家宣布:「这个小沙弥,做事不小心跌死,对道场有很大的损失。因为他犯了侵损常住的过错,要惩罚他。你们用马来把他的尸体拖散为止,免得买棺材埋葬。」大家一听方丈的话,不以为然。师兄弟们发恻隐之心,而不听方丈的命令,因为不忍心这样去做。于是共议:「我们是师兄弟,同修一场,应该把他安葬,不可用马拖尸。」乃出钱买棺材安葬于荒山中。
  这个小沙弥,因为替庙做苦工,积有功德,来生为人,做了皇帝,身为崇祯。可是只做了十六年的穷皇帝。他在位的时候,天下大乱,内有李自成造反,外有清兵侵境,没有过一天好日子,都是在忧患煎迫中度日。这事是被好心的师兄弟害了他,使他的苦未能了尽。如果他们当时听方丈的话,用马拖尸,苦便了了,不会害得崇祯在煤山自缢,而为国殉难。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妙祥法师:
  第一个问题就是过午不食,日中一食的问题,日中一食啊,这个是佛的戒律,是佛的根本戒律,是对僧团的根本戒律,而且,是十方如来都是日中一食。
  我们知道,为什么佛制订日中一食,我们应该清楚我们的生死轮回的根本是淫欲,淫欲为正因,有了淫欲就有了轮回,就有了生死。淫欲不断,生死不能了,三界不可出。所以说断淫欲从哪儿去断,首先我们就应该从食物着手。因为食物是助因,过多的食物它产生了很多的能量,会促使我们的身体生理的变化,使我们增长欲望心,所以说佛讲,日中一食为佛食;早晨食为天食,升天的因;下午食为畜生因;晚上食,半夜食这是为地狱因。所以说这个是很重要一条,我们想了断生死,你不去掉它的助因,你不可能去掉它的正因,我们都说心不贪念,既然心不贪念,食物就应该放下,作为居士,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要求,如果你想修行,在饮食上必须控制,因为你今生来到世间不是为了吃饭、睡觉、生儿育女来了,你是为了修行,是为了成佛道的。也不是为了挣钱,所以说我们应该在能做到的条件下要尽量去做,不管做到哪步,过午不食也好,而且日中一食也好,我们都应该支持,不应该讥笑。有的身体不太好,这是另外的原因。日中一食能治多种病,能有十大利益,身体轻快、少下气、不昏沉、智慧增长、有正念,它有很多的利益,你就是吃三顿饭,和吃一顿饭,日中一食的思维它都不一样,因为我们很多的思维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为什么我们并没有证到正知正见的地步,所以我们的知见往往都来源于物质上的影响,所以你吃一顿饭,他必然有吃一顿饭的思维方式,吃两顿饭他有吃两顿饭的想法,吃三顿饭有三顿饭的想法,所以说我们如果想真正地得到正念,你必须从饮食上着手的。
  这个日中一食啊,不是吃一顿饭就完了,而且还有很多的讲究,比如说我们今天吃饭,当我们身离开座的时候,这个饮食,这个一坐食就破坏了,而且当我们打食物的时候,你想认为自己的食物已经够了,你手只要一比,拒绝,我不要食物了,就以后的任何食物不能再要了,有的人认为这个食物够了,顺便的,不自觉的就手就一比,表示一下拒绝下面的食物,那你以后的所有的食物都不能吃了,包括你吃饱不能吃饱都不能吃了。过去有一回我正在过斋,有个居士行堂,他又想给我食物,又想怕我不要,很犹豫,犹豫一次、两次、三次还在犹豫,我就用手,意思你就赶紧给下面行吧,不要给我行了,我这么一比划,这就坏了,虽然没吃饱,下面所有的食物都不能要了,只好忍受,通过几次这个事情,慢慢就长了教训,一看他来就不敢再比划了,怕吃不着食物(笑),但是这个锻炼了我们一个不贪之心,必须在食物上要打胜仗,因为食物对我们来讲,虽然是人离不开它,也正是我们一个大敌,因为人离不开食物,食物又促使了我们不断地轮回,所以说食物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
  食物要不克服,你想得道,太难了,我们说,因为你这就是贪心,所以你放不下贪心,还想得道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对饮食这一关我们必须有正确的概念,饮食啊,众生之所以轮回,就是饮食,如果我们能够日中一食,按照佛的戒律去做,而且不分别食,就包括每个食物,摆在最前面的就吃,也不挑里面的食物,不分别,为了养身体,不得不吃点儿食物,来滋养身体,并不贪恋里面的色声香味,不再贪恋这些东西,而且我们能够真正的不起分别的时候,你有可能在吃饭的时候就证道了,吃饭的时候就了脱生死了。你想这么大的利益我们为什么不抓住呢,我们千辛万苦的修道,抛家舍业的满哪跑,有时你不如当下就搁你那碗饭,你做起,从你碗里做起,又方便又直接,所以说日中一食是成佛的正因。我们作为居士来讲,有能力的我希望大家都要做,咱这里有很多的居士能做,有的在家也那么做,虽然身体消瘦一点,很多的疾病去掉了,而且得到正念,内法才增加,这都是很殊胜的。所以说,佛讲啊,日中一食是成佛的正因,所以说成佛都是日中一食,日中一食我们大家做不到也要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4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4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4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福不可享尽,享尽就没有福了;苦可受尽,受尽则没有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5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福不可享尽,享尽就没有福了;苦可受尽,受尽则没有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虽讲持午,其实不是持午,是“过中不食”。午时是从十一点到一点,两个小时;日中,每天时间都不一样。

日中一食叫斋,过中就破斋。每天日中的时间相差四分钟的样子,每天不相同,所以真正持午的人应当用天文日历。
在古时候用日晷测量太阳,要在日中之前吃东西。如果碰到阴天,那就没办法!从前也没有钟表,有钟表也不准。

现代比从前方便多了,现在有天文日历,记载着每天日中的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很清楚.

真正持午,如果他不用天文日历,最好在十一点半以前吃饭,大概不会过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23:50 , Processed in 0.64197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