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604|回复: 8

[佛教文化] 佛家故事:「七个儿子和一根拐杖的故事]——教我们学会感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0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05 编辑

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曾经以一根拐杖让七个儿子和七个媳妇了解到什么是孝道。 一天,佛陀出去托钵时,在路上遇到一位很年迈的波罗门教徒,他的背已经驼了,拄着一根拐杖,还捧着一个碗,走起路来很吃力。 ---------:乞丐,要饭的,福薄到没法再薄啦,除了死人就是他。 他弯着腰,鼓着背,拐杖向前撑一步,他才能走一步。佛陀看在眼里,怜悯在心。加紧脚步上前去扶着老人:“老人家呀,您走路那么不方便,为什么还要出来托钵呢?还要出来讨饭呢?难道没有孩子照顾您么?” 老人回答:“有啊,我有七个儿子,但是都娶妻成家啦,他们有妻子要照顾,有孩子要养育,所以无法容纳我,把我赶出来。” --------这个老人家回答佛陀的问话。我们通过这段话,我们看到了:问题在外、不在内,孩子娶妻生子了,无法容纳我,所以才把我给轰出来。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老人家不知道这个道理,还是在埋怨他的儿子,埋怨他的媳妇;因为娶妻生子了,所以他们不养我,没有反躬自省,没有改正自己过错的认识。 说着,他抬头一看,认出是佛陀,赶紧跪下说:“佛陀呀,您救救我!我到底用什么道理才能感化教育我的儿子呢?” --------你看,还是要教育别人,还是要求佛陀帮助。看来这个老人家是一点儿道理都不懂啊!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易。他不知道向内求,只知道向外求,找原因。我们看看佛陀怎么帮助他。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0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05 编辑

佛陀很慈祥地说:“道理要用心听,才能启发他的良心啊!”老人说:“那要启发我的儿子,教育他们就难啦!” ---------你看,他还是认为要启发儿子,要教育别人。 “因为现在他们心中只有自己的妻儿,没有多余的时间听道理。” ---------还是想要教育别人,找别人的问题。 佛陀说:“只要您用心,仍然可以!”老人问:“我要如何用心呢?”佛说:“您什么都不要想,只要记得将您手中的拐杖用心拿好,走路时用心走稳,” --------咱们说这是什么?止,止住妄念。止在哪里,止在拐棍。 “然后呢,您要用最虔诚的心去感恩这根拐杖。” -------其实佛陀很婉转指出了他身上存在的问题:您之所以老人家福薄到这种程度,就是不会感恩;换句话说,感恩的人有福啊!感恩的人不会当乞丐啊! “您要用最虔诚的心感恩这根拐杖,因为它帮助您走路。” “若有恶狗跑来,您可以用拐杖赶走它,” --------这是第一条,您要看到啊,您要知恩哪。第二件事,怎么观察这个拐杖呢?若有恶狗跑来,您可以用拐杖赶走它,第二个作用,佛陀启发他:您手里这根拐棍,第一帮您走路,第二有恶狗来呢,它可以把恶狗赶走,保护自己。涉水时可以用拐杖探探深浅,以测安全。第三个作用,过河的时候,可以用拐根儿探探水的深浅,来保证安全; “它助您走出一条平坦的路,不会踢到石头而跌倒,这一切您都要用心感恩它;如果您的意念、言语都很用心,就能感化您儿子。” ---------怪不怪?您信么?我怎么感恩这根拐杖,我的儿子怎么就能得到感化呢?不可思议!这个故事,为什么佛选了一个乞丐而讲出来,它说明一个道理,贫贱福薄到像乞丐这样的人都有要感恩的东西,更何况我们今天在座的诸位!乞丐嘛,社会的最底层啊,而且是老波罗门哪,没有劳动能力了,只能靠要饭度日,就这种人都有要感恩的对象。换句话说,您之所以今天福薄到这种程度,当乞丐,就是因为您不会感恩! 佛不可能把福给您,也不可能把好的命运给您,只能把教育给您,把方法给您,您自己要照着修,福就来了,就能感化您的儿子。 老人心想,这的确是真的,这个时候我还能靠谁呢?我只能依靠这根拐杖而已。这根拐杖给我的帮助最大,我应该感恩! ---------启迪智慧吧?你看,找到感恩的对象了,明白感恩的道理了。是吧? 从此,老人全全服膺佛陀所说的话, 每一天都感恩着拐杖的恩情。感念着拐杖的恩情,有时他脱口而出,边走路边念叨:“感恩!感恩拐杖帮助我走路!感恩拐杖让我探测水的深浅!感恩拐杖保护我的身体!轰走恶狗。” ----------你看,听话,老实啊,真干哪!全全服膺,一丝不苟,坚决落实;不再抱怨儿子了,啊,娶妻生子,啊,没有心照顾,所以把我轰出来,有那个时间不干这个,不搞是非人我,不找他人的麻烦和责任,而一心一意地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05 编辑

他不断不断地感恩,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心想口念皆是感恩。老人的七个儿子在平时的生活中,惟有妻子儿女是他们的最爱。有一天,他们听人说城里有一位佛陀能够赐福给世人,若求佛赐福,人人都可得到最大的福报! ---------真的么?真的!‘福自己求,命由我造。’福自己求!佛不可能把福给您,他告诉您修福的方法!我们看看着七个儿子是怎么转变的? 这七个兄弟就相邀一起去求佛赐福。甚至连妻儿都带去了。 ----------自私自利呗,到这个时候,想要福嘛。谁不想要福呢?谁不想过好日子呢?人生一世,福越大越好。所以就相邀,咱们一块去吧。找佛来赐福,多好的事儿啊。 到达王舍城耆dú崛山,佛陀正在为大众开示。那一天老波罗门也拿着拐杖,捧着碗出来乞讨。现在他所有的烦恼都去除了, ---------大家细听这句话,会感恩的人的标准是什么?所有的烦恼都去除了,换句话说,只要有一毫的烦恼,你感恩感得不圆满,感恩感得不究竟。不要小看‘所有’这两个字,做到了是真难。 他所有的烦恼都去除了,心里只有感恩! --------一心!只有感恩,不给烦恼留地方。就一根拐杖。他没别的了,除了拐杖可能就是空气了,啊。 所以,边走还是边念叨:“感恩,感恩他的拐杖。”有人路过,看到老人那么慈祥,用满口的感恩,于是问他:“老人家呀,您的心那么知足、感恩,您一定是位有福的人哪!” ---------你看,会感恩的人有福!有什么福哇,一个‘叫花子’,一个乞丐! 这个人接着说,您可知道佛在王舍城耆dú崛山说法,您想不想去看看佛?让佛为您祝福。老人听了满心欢喜,他说:“啊!非常感恩佛陀,佛曾在路途中对我开示,所以我现在过得很欢喜!” --------一瓢食,一石米,悔不感其乐,你看,他一个‘叫花子’他过得很欢喜,“未发其福,先发其慧。”了凡四训,他的福还没发出来,智慧先发了。知道感恩的人有智慧啊!福还没现前,智慧先出来了,以慧导福’。 “所以,我现在过得很欢喜,心灵很自在,不知如何才能再见到佛?再闻佛陀的开示。”这位过路的好心人就说,我正要去礼佛闻法,我们可以一起去。 ---------福报现前啦,啊,有人告诉他佛在讲法,能闻法是福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05 编辑

老人就随着好心的过路人去了耆du崛山,那时佛陀已经开始说法了。老人从远处慢慢地走来了,边走还是边念着‘感恩,感恩拐杖帮助我’一直走到佛前,佛陀看到他就说:“您来啦?老波罗门呀,看您这么欢喜,您到底如何感恩呢?您来这里再多念几次吧!” 当时有很多人听闻佛法,老人不知他的儿子们也在场。他面露笑容,满面风光,一点儿都没有烦恼地说: -----------您看,感恩什么样儿啊,您说,我有感恩的心哪,我会感恩哪,我知道感恩哪,我懂感恩哪,那您必须‘面露笑容,满面风光,一点儿都没有烦恼!’这三个标准你做到了,‘感恩于内,外露其相。’ “我很感恩这根拐杖,它伴我走路,伴我生活,帮助我度过危险的路;让我渡水时知道深浅,若有恶狗还可以用它保护我,把狗赶走,所以我感恩手中的这根拐杖!” 佛陀听了很欢喜,用眼睛扫视着他的七个儿子和七个媳妇,佛陀语重心长地说:“对呀,对呀,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感恩心。一根拐杖就可以帮助您生活,可以让您那么欢喜地过日子,所以您应该感恩。世间有很多人不如一根拐杖!不知孝敬父母,将来的因果一样会受到儿子的折磨!还要堕入地狱!像这样的人生就是欠缺感恩心。若能孝养父母才是有大福之人。” 佛就讲完了。 七个儿子、媳妇看着自己的老父亲,又听到佛陀的说法,实在惭愧得无地自容!他们的良知即刻被启发了,七个儿子同时站起来,媳妇也跟着一起来到佛陀面前顶礼,感恩佛陀。然后转过身到老父亲身边,扶着他说,“我们很惭愧、很忏悔,从今天起要请父亲回家,一定要奉养您!”这时,七个儿子都争着要迎请父亲回家孝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05 编辑

故事讲到这儿就完了。自度才能度他。老人家不知道感恩,现世受这种苦报——当乞丐,有儿子不孝养。儿子不孝养父亲,佛说了‘要堕入地狱’,自毁就是毁他。而老人家并不是找街道委员会去说‘被七个儿子轰出来’,也不是到法院去打官司,要跟这七个儿子‘掰持’,让法院做出裁决。‘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知道自己的德行薄,知道自己的福薄,要修哇!而修福最好的方法就是存一颗感恩的心。 老人家感恩拐杖,通过这根拐杖,这是个‘药引子’,把感恩的心给发出来,福报就现前啦。 福报现前,七个儿子都争着要孝养他,大福之人哪!而七个儿子都孝养父亲这颗心一发,会堕地狱么?不会啦。不孝养父母肯定要堕地狱!而孝养父母就不会。 老人家把自己的感恩心一出来,依报随着正报转!儿子是‘依报’哇,他的正报是好啦,会感恩啦,依报全变啦。 所以《弟子规》上说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强调的就是正报。《了凡四训》上说,‘凡有财有势者,立德结易,易而不为,视为自暴。’你自暴没关系,你是正报哇,你正报自暴自弃了,依报就跟着倒霉啦。 所以,如果老人家要是跟儿子结怨,冤冤相报,指责别人的不是,指责别人不孝养父母,不懂事,自己毁了,也把儿子毁了。 自己有了感恩心,境界提高了,儿子也救了,这叫‘大圆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05 编辑

那么回过头来,回到我们的主题——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带动企业成功,成功是福哇,哪个企业老板不想成功呢?福,福从哪儿来啊,福从感恩来。感谁的恩?一个‘叫花子’都有感恩的地方,您发现不了感恩的对象。 。 最后你[我]不成功,最后你[我]没有福气,老了没人养,有钱挣不到,身体一塌糊涂;你[我],咱们这儿说,可谁都不能埋怨!因为你[我]没有学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告诉你[我]如何修福。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带动企业走向成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告诉我们第一件事人要感恩!人要知恩报恩;知恩叫解,我知道恩在哪里,报恩叫行,解行要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05 编辑

我们回过头来,我们比乞丐强多了,我们知恩报恩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05 编辑

以上故事旁白部分均为企业家胡晓林居士讲述。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05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2 07:27 , Processed in 0.285038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