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42|回复: 3

[佛化生活] 禅是一面镜子、一盏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1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21 编辑

转载:禅是一面镜子、一盏灯 作者:中原 “老板,给我来一份宫保鸡丁,一份鱼香肉丝,一份狮子头,一份清炖蟹粉,还有一份麻婆豆腐。”孙明连菜单都没有翻,便一口气点了好几个菜。 来美国之后,每天都是面包汉堡包,让孙明十分想念中国菜。所以,趁着周末,孙明和另一个华裔记者陈凡,一起来到了报社附近的一家中餐馆。 “孙明,你也太夸张了吧。”陈凡开玩笑地说,弄得孙明有点不好意思。 菜还没有上桌,两个人又继续闲聊。 陈凡说:“对了!孙明,你那个关于隐修会神秘盒子的报道,真是太棒了!” “谢谢你这么说,不过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孙明谦虚地说。 “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旁边座位的一位老人忽然说话了。说完,他快步走到孙明和陈凡的餐桌前,看着孙明问:“那个神秘的盒子的新闻,是你写的?” 那位老人头发和胡子都已经花白,他穿着传统的白色太极服,脚蹬一双黑色的中式布鞋,一副大师的气派。 “是我写的。”孙明回答,他不明白这位陌生的老人为什么忽然跟他们说话。 老人用略带质问的口吻说道:“你是个华裔记者,怎么不多写写我们东方的东西,比如国学,比如禅修?他们西方讲的认识自我之类的,我们东方也有嘛!” 原来是这么回事,孙明总算明白了老人的意思。他连忙招呼侍者加了一个座位,恭敬地对这位华裔老人说:“您说得对!我一定改正!我们东方是怎么讲的,您能详细讲讲吗?” 老人欣然落座:“先说禅修吧。古人的参禅,就很注重‘返闻自性’。自性就是众生的本心,就是认识自己。修行人说,想要返闻自性,就要将向外驰求,跟随外境的心,返转来观照本觉本净的真心。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观月,是会有阴晴圆缺的。但是阴晴圆缺只是外界光源照在月亮上产生的变化,月亮本身并没有变。我们要看到的真实的自己,应该是不变化的月亮,而不是变化的外界环境。”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21 编辑

“真的很有哲理。”孙明和陈凡一边听,一边仔细地理解和推敲。 老人微笑着继续说:“禅是一种思考,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大智慧。它并不是宗教的一部分,只是一个冥想的方式而已。日常生活,我们总是被纷繁复杂的世间万象所困扰,无法宁静,也无法解脱,陷入社会的洪流和巨大漩涡之中,不能认清自己、活出真实的自己。禅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自己,又像一盏灯,能指引我们的心路,所以这也是一种东方最好的觉醒方式啊!” 谈话渐入佳境,老人说了个关于禅修的故事。 一个虔诚的妇女,每天都从自己家里带来鲜花到寺院里供奉。有一天她突然问禅师:“为什么我每次来寺院时,心里就像洗涤过的清凉,但一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呢?如何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灵呢?” 禅师反问:“你每天来这里献花,你如何保持花的新鲜呢?” “保持花朵的新鲜,需要每天换水,而且换水时把鲜花最下边的一截要剪掉,因为最下边的花梗如果腐烂了,不能吸收水分了,花就容易凋谢了!”妇女回答。 禅师说:“保持一颗纯洁的心也是这个道理,生活就像瓶中水,而我们人的身心就是花,唯有不断的抛弃旧的习气和缺点,不断净化心灵,我们才能吸收到天地之间的智慧与精华,让生命更鲜活!” 妇女频频点头,充满期待地说:“真好!希望以后有机会,我能住到寺院里体验一段禅者的生活,享受清风微拂晨钟暮鼓,只有这里才能体验到空灵和宁静!” 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清风,你的心跳就是钟鼓,你的身体就是寺宇,你的两耳就是宁静,生活无处不悠然,何必非得到寺院里生活呢?” “宁静来自内心,烦恼尽由心生。能体悟到还要做到,人生中顿悟与修行永远是相伴相生的! 所以,禅的妙用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拥有一颗灵动的禅心,自然会化解烦恼,心生智慧。你得多写写这些,中西合璧嘛!现在西方人也很渴望了解东方,你要多做些这方面的工作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22 编辑

“哇!禅修的说法真的很深奥!”孙明和陈凡都听得如痴如醉,觉得有道理,又意蕴无穷,自己好像没有完全理解透彻。 “老人家!感谢你的期望 ,我们会改变自己的!今天真荣幸!我们要多跟你取经啊!”他们俩兴奋地说。 老人很得意:“再说国学里,也有一种很好的自我认识的方法,叫做‘心斋’。孔子云,‘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简单来说,就是耳只听而不闻,心只听而不辨,保持虚静清明,进行一场心灵的斋戒,就能慢慢达到自我的觉醒。” 孙明觉得很有道理:“这个方法不错,有点像那个著名的空杯理论。先把自己杯中的水全部倒掉,才可以装进新的知识和思想。看来古今中外的哲理,有时候是相通的呢。” 老人点头,又接着说:“我们再说说东方的冥想。《瑜伽经》甚至认为,‘最高的冥想是由真我与宇宙联合而产生真理、明辨、喜乐的知觉’。可见冥想的境界之一,便是‘明辨真我’。如何在冥想中‘明辨真我’呢?简单来说,就是短暂关闭意识对外的活动,先达到忘我之境,再从中悟到真我。 现在的人常常会烦恼。烦恼是一种DNA,来自人的对立。一个人与他人、与事物的对立,以及与自己的想法对立,制造出无穷无尽的烦恼。烦恼严重会产生种种疾病,失眠、溃疡、紧张、食欲不振等会随之而来,而消除烦恼最好的方法就是--冥想。Meditation(冥想)这个处方,不是让你吃药,而是让你静坐,身心琐事外在世界全部放下,人就会感受到轻松自在,很多烦恼自然放下,人的心理跟生理会得到调整。” 老人已经讲完了,孙明和陈凡还沉浸在深深地思考中。他们两个是实践者,眼前的老人是过去的经历者,孙明和陈凡,一个是哈佛高才生,一个是耶鲁的高材生,但他们此刻都觉得,再没有什么好的学问,比老人这些第一手的经验来得实在。善于钻研的他们,更能感受到眼前这位智者的感染力、感召力和穿透力。他们深切的知道,过去所读的学问,是前人几前年积累的知识,也是传递过N手的经验。而老人传播自己的思想,竟然信手拈来,即兴发挥,行云流水一样!这就是东方智慧的魅力,玄妙无比,给人留下无限的思考空间。 “老爷爷,这些东西太好了。我要赶快回去,把这些东西写到我的报道里。”孙明激动地说,起身就要回报社。 陈凡提醒他:“哎,你还点了一大堆菜呢!” “哦,是的!”孙明拍了拍脑袋,此刻他早已经把吃的事情忘到九霄云外。孙明大声地招呼侍者:“你好,请帮我们把所有的菜打包,送到隔壁的纽约时报社。我们赶着回去写稿,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1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22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3 01:44 , Processed in 0.23125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