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71|回复: 8

[事迹传记] 【辛亥百年】孙中山与素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0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24 编辑

孙中山与素食.jpg
孙中山毕生提倡素食,他一再说到素食的好处:“夫素食为延年益寿之妙术,已为今日科学家、卫生家、生理学家、医学家所共认矣。”   素食,相对肉食而言,是指完全以植物类原料制作的食品。这些植物类原料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豆腐。素火腿、素鲍鱼和素鸡、素鸭之类,都是用豆腐制成的。自从有了豆腐,素食的品种更加丰富多彩。孙中山对豆腐情有独钟。他不仅一生喜欢吃豆腐,还与“豆腐专家”李石曾成为好友。   李石曾,1881年出生于北京。他21岁时,随同清驻法钦差大臣孙宝琦来到法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中国留法创业的第一人。他的“留法创业”与豆腐有关。
李石曾.jpg
  1907年,李石曾出版了法文版《大豆研究》专著,然后又出版了中文版《大豆》一书。就在这一年,李石曾结识孙中山。   1908年,由于李石曾对大豆研究的成功,他在巴黎西郊创办一个“巴黎中国豆腐工厂”。他们生产的豆腐,参加了在巴黎举办的“万国食品博览会”,被誉为“美味素食”,在会上引起轰动,并很快在欧洲享有盛誉。
豆腐工厂.jpg
中国豆腐工厂厂房
万国食品博览会.jpg
万国食品博览会
  1909年6月,孙中山来到巴黎,特意参观了李石曾的豆腐加工厂,对李石曾的创业成就备加赞赏。
李石曾豆腐厂招工2.jpg
中国豆腐工厂招工广告
在孙中山的餐桌上,经常有豆腐菜肴。就连他最喜欢的“四物汤”之中,有黄花菜、木耳,也少不了豆腐这一物,还有豆芽。   来自于豆类的各种各样的豆制品,是素食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素食原料还有植物油、面筋、菇类、藻类、蔬菜类、野菜类、干果类、鲜果类等。这些原料,不仅没有动物性原料的腥膻等异味,而且水分含量大、鲜嫩水灵、口味平淡,可调动各种烹调手段和调味方法,赋予素菜不同的滋味。因此,孙中山认为:“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   【食后一得】   素食的好处不仅在于净化血液、清洁肠胃、防止血脂增高、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内的沉积,还可以避免便秘和痔疮等疾病的发生。就豆腐而言,它虽然有很多好处,但食用也不要过量。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异常的人多吃豆腐,易导致痛风病的发作,因此痛风病患者应少吃豆腐。
发表于 2011-10-10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24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24 编辑

一者 礼敬诸佛。 二者 称赞如来。 三者 广修供养。 四者 忏悔业障。 五者 随喜功德。 六者 请转法轮。 七者 请佛住世。 八者 常随佛学。 九者 恒顺众生。 十者 普皆回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24 编辑

【汤羹类】 忘忧草,忘忧四物汤(孙中山先生所推崇的四物汤) 发表于 2011-5-1 21:33: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24 编辑

孙中山先生与四物汤:白龙之须豆芽菜 (转) 孙中山先生早年曾经习医、行医,不仅医术高、医德好,且于营养保健、养生延年的研究亦有诸多心得。 例如,深受社会各个层面、特别是平民百姓喜爱的食品“四物汤”,即为孙中山先生所推崇。    “四物汤”主要由黄花菜、木耳、豆腐和豆芽四种素食科学搭配而成,营养丰富,经济实惠,随时可用,老少皆宜。 其中“豆芽”分绿、黄两种,二者都是餐桌上的美味佳品,但绿豆芽更为普遍。 绿豆,又称青小豆,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有这样记述:“绿豆处处有之……北人用之甚广,可作豆粥、豆饭、豆酒、炒食、素食,磨而为面,澄滤取粉,可以作饵顿糕,荡皮搓索,为食中要物。以冰浸湿生白芽,又为菜中佳品。”白芽,即绿豆芽,是将豆放在避光之处,加湿处理发芽而成。它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古人把豆芽菜称之为“豆莲”、“掐菜”,顾名思义,指的是绿豆去掉根须的“梗”。    历代,关于以豆芽为题的诗文也不在少数,但最为后人传诵的当属明代文人陈嶷的那首《豆芽赋》:“有彼物兮,冰肌玉质,子不入于污泥,根不资于扶植,金芽寸长,珠蕤双粒;匪绿匪青,不丹不赤,白龙之须,春蚕之蛰。”细细读来,寥寥数笔,岂不是把普普通通豆芽菜的“音容笑貌”,描绘得惟妙惟肖。至于绿豆芽的具体制作流程以及食用,早在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专门有节“造豆芽法”:“绿豆拣净,水浸两宿。候涨,以新水淘、控干。扫净地,铺纸一重,勾掺豆,用盆器覆,一日洒水二次,须候芽长一寸淘去豆皮,沸汤焯,姜、醋、盐和食之。”    在专家眼中,豆芽始终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重要食品,每百克除有较多水分外,还含有蛋白质11.5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1克、铁1.8毫克、磷102毫克、钙68毫克,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糖、抗坏血酸等。千百年来,人们除了把豆芽当成一年四季不可缺少的美味可口的大众化,同时,还把它看成经济便宜的“厨房里的良药”,以其清火、解毒之功效,除去三焦火热、四体劳顿。研究表明,由于绿豆芽含有叶绿素等,还具有一定防癌作用。或许正是因为小小豆芽却具有这样多的优点,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它有些偏爱。根据弯曲体态赞之为“如意菜”,特别是在清代,大扬新春正月齐吃豆芽的习俗,象征一年到头心想事成、事事如意。就连干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在农家就餐,吃起脆嫩爽口、味道鲜美的豆芽菜,从农妇处知其“乃如意菜也”,连连称赞不已。事后,这被冠以“如意菜”美名的豆芽,在京城大小餐馆更为广泛地流传开来了。 孙中山先生与四物汤:白龙之须豆芽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24 编辑

孙中山版“四物汤” (转) 据《老人报》介绍,孙中山最爱饮的汤是“四物汤”。 孙中山先生说:“夫中国食品之发明,如古称之‘八珍’,非日用寻常所需,固无论矣。如金针、木耳、豆腐、豆芽等品,实素食之良者,而欧美各国并不知其为食品者也。” 这“四物”虽“少气少味少性”,但煮汤时,只要汤汁渗透其中,味道就鲜美可口。 孙中山25岁时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不仅擅长西医,对中医和饮食营养也颇有研究。此汤集素食原料之精华而成,是他饮食研究成果之一,至今仍被营养学家称为素食佳汤,尤宜暑日时进饮。 材料: 金针(即黄花菜)、木耳各15克,豆腐2块,大豆芽200克,生姜4片。 烹制: 各物分别洗净,金针挤干水,豆腐切块。在镬中加入清水1250毫升(约5碗量)和姜,武火滚沸后,下金针、木耳,稍滚7分钟,下豆腐、豆芽,滚至熟,下食盐、油便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24 编辑

孙中山与四物汤的故事 (转) 【文章摘要】 孙中山的“四物汤”并不是由四味药组成,而是集4种素食精华而成,即用黄花菜、木耳、豆腐、豆芽这4种食物。 孙中山不仅擅长西医,而且对中医学及饮食营养等都有研究,“四物汤”就是他对饮食营养研究的成果。 此“四物汤”中的黄花菜又名金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纤维素和铁。    孙中山的“四物汤”并不是由四味药组成,而是集4种素食精华而成,即用黄花菜、木耳、豆腐、豆芽这4种食物。孙中山不仅擅长西医,而且对中医学及饮食营养等都有研究,“四物汤”就是他对饮食营养研究的成果。此“四物汤”中的黄花菜又名金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纤维素和铁。    它具有利水、凉血等功效,可以主水肿、砂淋、衄血、便血等症,又能健胃、补脾、通便。木耳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它具有养血、活血、收敛等作用,对于痔疮、产后虚弱、崩漏、带下等患者,都是良好的食品。 木耳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物质。 豆腐与豆芽不仅完全保留了黄豆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份,而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黄花菜、木耳、豆腐、豆芽具有素食的最大优点,而孙中山的“四物汤”正是素食中的佳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24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6:24 编辑

【原创&香积】辛亥百年,经洗礼历苦辛,得清平锦绣中华 ——为般若奥运加油! 1911年——2011年10月10日,纪念辛亥风云百年的那些人那些事以及正气精神! 百年前的今日,一声意外的枪响,震动、推进了摇晃中的中华复兴之路 那颗子弹穿越了百年的历史尘埃,却一直在凝聚、传递着辛亥志士的首义精神! 以国家民族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为天下先”的武昌首义精神、不屈不挠的团结战斗精神! 回顾、凝望、感受一段历史,看见一位位有名、无名的革命先行者,以血肉之躯的奠定开拓、舍生忘死的为了他们或许生前无法看见的理想而大无畏的付出! 百年的荆棘从,是用先行者鲜活的生命去铺垫,才有了如今的国泰民安、清平富足! 他们付出了无以言说的沉重激昂的代价!却无从享受如今的成果——到头来只是为我们这些后人做嫁衣裳…… 我们生来就在太平盛世得享荫凉,莫要忘失了历尽苦辛栽树造福于我们的先行者们! …… 汤.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2 11:25 , Processed in 0.251775 second(s), 20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