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91|回复: 12

[佛教文化] 【专刊】向释迦牟尼学习生活的智慧之一:《前言》《平等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7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3 编辑

专刊:向释迦牟尼学习生活的智慧 (转) 1.jpg 01楼:本贴目录 02楼:向释迦牟尼学习生活的智慧【专刊总目录】 03楼:前言:并非青灯古佛才是佛法 04楼:平等,我们本就应该有尊严的活着 05楼:人人平等,一切人群都应平等相处 06楼:【看看我们的生活】穷孩子再难跳龙门 专家称权利异化导致阶层固化 07楼:众生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08楼:【看看我们的生活】渤海五分之一海水遭污染 海洋生物濒于灭绝 09楼:生命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 10楼:【看看我们的生活】为什么当代中国人变得如此功利庸俗? 11楼:认清自己的价值,走出自我束缚的牢笼 12楼:【看看我们的生活】女大学生争当二奶,谁之过? 向释迦牟尼学习生活的智慧 :《前言》、《平等篇》,转帖完成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3 编辑

目录.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3 编辑

前言:并非青灯古佛才是佛法 (转) 1.jpg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佛门香火突然空前兴盛起来。 一方面,一群群善男信女们无比虔诚地涌进庙门,焚香顶礼,倒头膜拜,另一方面,一处处佛门圣地争先恐后地大兴土木,广建庙宇,重塑金身,与此相伴的,是一个个大师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为我们这个浮躁的世界更添了几分喧嚣。 在这里,我们无意对信佛的人妄加评论,信佛或者不信佛,都是个人的自由,即便你真的相信佛法无边,能保佑我们求财得财、求子得子,也无须大惊小怪。 其实,我们想说的是佛法中所蕴含的那些生活态度,那些人生哲理和智慧,是普世的,刚好可以给当下浮世红尘中我们一方憩息之地,安放我们的心灵。 佛法不离世间法,要以平常心看平常事,从平常事中见佛法。 诸如平等、慈悲、宽容、自在、清净、真诚等理念,对于我们这颗被生活蹂躏得日渐麻木疲惫的心,不啻是一股甘泉。 你可以信佛,也可以不信佛,当你静下心来,用一双清澈的眼睛去打量缤纷的世界时,你会发现: 佛法中蕴藏的智慧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 内容提示 本期从大量平凡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 试图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阐释佛陀的智慧,以帮助红尘俗世的你我去解脱人生的各种苦恼、困惑,让世间迷惘的人从心灵的困境中走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3 编辑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3 编辑

人人平等,一切人群都应平等相处(转) 1.jpg 宋代僧人清远法师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最平等。” 佛教的平等,是指一切现象均平等,无本性、本质,乃至高下、浅深的差别。这里的平等首先是人与人的平等。 佛教从众生佛性平等的根本平等出发,反对一切形式的不平等,认为一切人群、一切民族、一切种族、一切国家、一切宗教、一切文明都应平等相待。佛教的平等理念体现了生命观、自然观与理想价值观的统一,体现了人权平等的思想,这是与现代社会的人权平等的要求相一致的。 今天,平等和民主的原则已被当作一种公认的原则精神,一种神圣的权利。 没有平等的人格就没有平等的权利,没有平等的权利就没有平等的人格。 佛性平等就意味着所有的众生都具有平等的人格权,众生都可以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而最终获得道德人格的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性平等所阐发的平等思想可以作为“政治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现代平等诉求的补充。 因为后者的平等思想主要是人们确认的一种外在规则和外在诉求,而前者则是一种绝对和内在的诉求。 如果说外在的平等诉求是一种局部平等的话,那么作为内在诉求的佛性平等则追求的是一种彻底的、终究的平等。 如果说西方“天赋人权”的平等思想给人的是“平等的起跑线”的话,那么东方的佛性平等思想,则给众生指示了一个通往平等的终点。 民主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理想,现代社会的进程总是伴随着民主化的进程。佛性平等思想阐发了一种高远的理想,也可作为我们的一种内在的无尽追求和精神向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3 编辑

【看看我们的生活】 上海大学顾骏教授认为:中国阶层划分应该用一个同心圆来表述,而同心圆的核心就是“权力”;离权力越远的人,就像螺旋转动一样,被抛出局外。这一划分不仅形象地描述了中国阶层的现状,也指出了阶层固化的根源,即权力的异化。公共权力私有化、部门化,权力部门利益化,部门利益制度化,权力使用交易化等,都是权力异化的表征;而阶层固化则是权力异化的副产品… 穷孩子再难跳龙门 专家称权利异化导致阶层固化 2.jpg 2011-08-30 01:11 中国经济周刊 穷孩子为何难“跳龙门”? 又是一年新生入学季。8月下旬,大学一年级的新生陆续走进校园,伴随着越来越凉爽的早秋的风,这些刚刚告别高中时代的骄子们,兴奋而有些紧张地开始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年学业。 然而,一个现象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警觉——中国一线高校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了。 前不久,关于“寒门难出贵子”的讨论在互联网上迅速蔓延,与此同时,《南方周末》的一篇《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报道,更是备受各界关注。 报道称,“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30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 文章援引“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一文中有关数据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到底是何种原因造成“寒门再难出贵子”?有人把这种现象归罪于当下的一些高考政策。一位负责在地方招生的北京某名牌大学教师表示,“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叠加了优越家庭的优势,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 在求职上,农村学生同样处于劣势。现实屡屡表明,竞争者个人能力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家庭背景和人脉关系;这在一些公务员考试和垄断国企招聘时,表现得尤其明显。于是,“贫二代”、“富二代”、“官二代”等概念日渐清晰,人们感到改变命运的渠道越来越窄。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正在加剧,这不仅体现在高校上,也体现在城市里。这种不均衡,一方面令农村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一方面又让城里孩子天然分出了贵贱——即使你随父母进了城,其外来人员子女的“出身”依然让你难以和城里孩子同享城里的教育资源。 农民工子弟学校总是简陋而地处偏远,一不小心,还有被拆掉的可能。不管你有多优秀,不管你在北京住多久,哪怕你是在北京出生,从零岁一直到18岁考大学,你从未离开过北京,但由于你没有北京户口,你依然是个外地生。你中考成绩很优秀,但你的考生信息表上,却赫然印着:“该考生无报考资格”这样让人气馁和自卑的铅字…… 如今,农村孩子想的是“有没有学上”,城里孩子想的则是“上什么样的学”。在城里,你可以有N多种选择,来铺就和设计未来的道路。当山里孩子怕磨坏了新买的鞋,把鞋挎在脖子上,光着脚丫去上学的时候,城里孩子正坐在一年8万元学费的国际班里,听外教讲那些有趣的“美国往事”…… 也许你会说,这一切都是命运,是阶层不同,城里孩子和农村孩子本就生活在两个世界。但不要忘记,抛开家庭条件这一“客观”因素,我们忽视了一个更重要的,也是最残酷的现实,那就是受教育的“权利”难以抗衡无处不在的“权力”。 上海大学顾骏教授认为:中国阶层划分应该用一个同心圆来表述,而同心圆的核心就是“权力”;离权力越远的人,就像螺旋转动一样,被抛出局外。 在笔者看来,这一划分不仅形象地描述了中国阶层的现状,也指出了阶层固化的根源,即权力的异化。公共权力私有化、部门化,权力部门利益化,部门利益制度化,权力使用交易化等,都是权力异化的表征;而阶层固化则是权力异化的副产品。 要想“寒门出贵子”存在可能,归根结底是要约束与规范公权力,以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平等的竞争机会和上升通道。 一项统计显示,近两年来,中国城乡大学生的比例不断扩大,农村大学生占比不到20%。而在上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占30%以上。苦读之路已经艰难,山里孩子“跳龙门”渐成遥远记忆。 如今许多 “90后”农村子弟,虽然同样背负着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厚重期望,却已经没有他们的乡村前辈们幸运。 一位大学教授表示,家庭相对富裕的城市孩子,能够上较好的大学,获得更大教育回报,而家庭贫寒的农村孩子,则只能上一般大学,获得较低的教育回报。“这种现象伤害的不仅是学生,更是农村家庭的教育希望。”(钟经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3 编辑

众生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佛教还特别突出宇宙间的一切生命的平等,即人与其它生物和非生物的平等,佛教提倡素食、放生等善行,还强调人与无情的平等,这里说的无情,是指那些无情感意识、无精神意识的东西,包括草木花卉、山川大地,大自然的花香树绿、风动水流等等。 它的伦理意义在于,不仅承认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而且表明人与自然界的其它存在也是平等的。人类要平等地对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物体,维护彼此赖以生存的环境,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这些思想既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保护自然,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今社会,生态危机给人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全社会普遍的生态意识。 在提高现代人的生态意识、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方面,佛教可以发挥特有的功能,能够净化环境、净化人心。 我们应当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爱护和善待生命,爱护动物和植物,留住蓝天白云,留住青山绿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3 编辑

【看看我们的生活】渤海是中国惟一的内海,黄河、辽河、海河三大水系40多河流,携带着GDP汹涌增长伴生的高污染,在过去30多年里不停注入渤海。渤海已成为一个垃圾桶,五分之一以上海水均被污染。2005年,渤海约有14%的海水被污染。到了2010年,这一比例上升至22%。9000多年来一直秀美动人的渤海,变为如今污秽不堪的模样,仅仅用了30多年… 渤海五分之一海水遭污染 海洋生物濒于灭绝 2011-09-08 06:23 新民网 1.jpg 接近傍晚,渔民王春洋(化名)拉起早晨放入海中的笼状捕鱼网。轻飘飘的感觉再次让他失望:15米长的“地笼”只捕到2斤左右的光子鱼和米虾。 “这片海就这些玩意儿。”他将小鱼小虾胡乱抓进一个破脸盆,“污染严重的时候,连这个也难捕到。” 小清河是山东省内的一条大型河流,也是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之中,全国范围内重点监测的20余条入海河流之一。50岁的羊口镇近海渔民协会会长孙效宝说,光子鱼和米虾原本是很低等的水产,过去人们都不怎么吃,但它们耐污染,还少量存活在小清河入海口。 这天是8月28日,距离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已近三个月。对于生活在渤海沿岸的很多渔民和水产养殖户而言,溢油事故无疑让他们担心。 孙效宝说,去年同期一艘240匹马力的渔船在一个航时(约五天)内的捕获产量为十七八万斤,而今年仅有七八万斤。渔船亏损已成事实,悲观情绪正在渔民中蔓延。 但从事渤海保护的人士知道,更严重的其实是来自陆地的污染。渤海是中国惟一的内海,黄河、辽河、海河三大水系40多河流,携带着GDP汹涌增长伴生的高污染,在过去30多年里不停注入渤海。渤海已成为一个垃圾桶,五分之一以上海水均被污染。 渤海面积仅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在浩瀚大洋之中只是一只“小海盆”。水体交换缓慢,污染易,治理难。此次海洋溢油,不过是在渤海病躯之上增加了一根稻草。 19世纪著名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将海洋视为“人类生存的最后一条退路”。渤海堪称中国北方的生命之海,而这条“退路”正被辗出千沟万壑;倘若再有不慎,生命之海或遭灭顶之灾。 海纳百污 2005年,渤海约有14%的海水被污染。到了2010年,这一比例上升至22%。9000多年来一直秀美动人的渤海,变为如今污秽不堪的模样,仅仅用了30多年 9000多年来一直秀美动人的渤海,变为如今污秽不堪的模样,仅用了30多年。 翻开《2008年渤海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春、夏、秋三幅污染海域分布示意图让人心情压抑——整个渤海近岸,除了河北秦皇岛南、北戴河和大连附近少量海岸线,其余海岸线完全被污染线圈住。 2005年,渤海约有14%的海水被污染。到了2010年,这一比例上升至22%。经过近年来的治理,渤海劣四类海水面积从2007年的峰值6120平方公里开始下降,但2010年再次抬升至3220平方公里。其中,天津市海域95%以上为劣四类海水——劣四类水是指被严重污染的海水,其特征为“有一般令人厌恶和感到不快的色、臭、味”。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原副厅长、巡视员王诗成指出,渤海绝大部分污染区域为近岸区,即包括渔业区、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在内的海洋重要功能区。 污染还容易导致富营养化,恶果之一是赤潮频发。在河北昌黎县,今年5月下旬发生了大面积“微微鞭毛藻”赤潮,直至7月上旬才消退。这是该县海域连续三年出现赤潮,当地的扇贝苗也因此出现生长停滞和高死亡率的情况。 到底是什么污染了渤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编制组组长夏青在接受采访时直指,污染80%源于陆地。 在中国现代工业发展进程中,渤海发挥了“海纳百污”的作用。小清河的故事或许就是沉重的注释。 8月28日,财新《新世纪(002280)》记者乘渔船从羊口镇出发,沿小清河顺流而下10余公里,抵达入海口处。小清河和渤海口呈略混浊的黄色,在太阳下波光粼粼,肉眼看不到明显的污染。 但开船的本地渔民王春洋说:“别被小清河现在这个样子骗了,河和海看上去不脏,是因为2006年、2007年治理过一轮,建了许多污水处理厂。1995年至2006年,你坐船经过的这段小清河以及入海口河水,是全黑的。” “那个黑色绝对像酱油,老抽比不上,但肯定有五毛钱一袋的那种普通酱油那么黑!”他作了一个掩鼻的动作,“水又臭,又腥,开船有时会头疼。” 王诗成提供的材料显示,2003年小清河水质监测结果中,仅河流源头的睦里庄断面是三类水,其余马鞍山、五柳闸、羊口等15个断面均为劣五类水。 根据国家海洋局相关公报,这条发源于济南郊区、全长237公里、流域总人口1000余万的河流,2010年带入渤海的污染物中,共有11.3万吨COD(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编者注)、252吨氨氮、128吨总磷、500吨石油类污染物、655吨重金属和5吨砷。 这个数据与2006年小清河带入渤海的污染物总量基本相当。当地知情人士说,虽然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削减了不少污染物,但不少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 山东省环保局负责人曾对当地媒体透露,小清河难治,主要原因是排污大户均为省内“响当当的大企业”,不少还是上市公司。无论主流还是支流,造纸和化工等行业的大企业星罗棋布。 像小清河这样的中大型入渤海河流,约有45条。它们分处海河、黄河、辽河三大流域,每一条都是程度不同的小清河。此外,渤海沿岸拥有成千上万的排污口。山东、天津、河北、辽宁三省一市均在环渤海海岸上建立众多工业区,入驻企业多为高污染企业。 面对中国快速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负外部性即污染,渤海被迫照单收纳。 海洋荒漠 在莱州湾,接近三分之二的海洋生物品种灭绝;而那些尚未灭绝的品种,种群数量也呈几何级锐减 王诗成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因为年复一年的超标排污,小清河入海口处相当面积的渤海区域日渐荒漠化,2002年前后已成死海。 回忆起从前的小清河口生态,羊口镇近海渔民协会会长孙效宝百感交集。上世纪80年代前,小清河还是清澈的,羊口人喝水就用桶在小清河里提。小清河入海口方圆二三十海里是渤海的一个重要鱼类产卵场,渔民只需开一匹18马力的小渔船,花上一个航时,用最普通的拖网,就能捕到五六万斤水产。一年不分淡旺季,船船都能满载而归。 “这些水产,当然不是破光子鱼,一船水产至少有十几个品种,有时二十多个品种。捕得最多的是个头二两大的渤海大对虾,半斤左右重的梭子蟹,烟卷那么长的黄河口面鱼,还有昌鱼……只捕贵重的鱼,那时什么毛蛤,根本没人捕,也没人吃。” 讲述这些往事时,他感觉像是一场梦。“那时,有七八个别村的村支书上船来打工。北京、天津、上海等国内城市收购商,甚至日本、韩国客商都等在港口边抢海货……” 之后20多年间,羊口人的美梦被上游的污染吞噬。他们的自来水水源地一再向陆地深处推移。能捕到的小清河海货也日渐变少。水黑了,鱼少了,客商走了,羊口没落了。 到了2002年前后,小清河口几乎无鱼可捕,渔民被迫变卖小马力船,购入大马力船驶离河口捕鱼。一个航时下来只能捕到几箱鱼,鱼虾的个头也变小了。目前,该镇拥有200多艘远海捕鱼船,但渔民们悲哀地发现,整个渤海也没有多少鱼了。 包括王诗成在内的多位海洋专家认为,渤海正在日渐荒漠化——所谓海洋荒漠化,是指海洋生态环境被基本破坏,大部分生物消失甚至没有生物,相当于死海。 上世纪80年代,渤海三湾——山东的莱州湾、天津的渤海湾以及辽宁的辽东湾,尚是中国的黄金海洋渔场,有鱼盆、虾盆及聚宝盆之称,海产品产量占全中国海产的40%强。此外,渤海充当了黄海、东海相当品种水生动物的产卵场,但近年来鱼虾难觅。 王诗成说,在莱州湾,接近三分之二的海洋生物品种灭绝;那些尚未灭绝的品种,种群数量也呈几何级锐减。 他举例说,上世纪70年代整个渤海年产野生对虾4万吨,仅莱州湾就1.6万吨。但从1993年开始,渤海对虾就形不成虾汛了,最少的时候野生对虾年产仅800吨。近几年,渤海对虾年产回升至几千吨,主要是沿海各省人工培育放流的对虾。 在劫难逃 黄河是渤海最重要的入海河流,由于用水量一再增长,入海径流量锐减,导致渤海盐度升高,严重破坏鱼类产卵场和海洋生物生存环境 现有的中国经济模式下,未来一段时期入渤污染物还将继续增加。 实际上,渤海虽经多年治理,陆源排污依然超标严重。2008年,海洋部门共监测陆源入渤海排污口96个,结果超标排放率为82%,其中山东省超标率高达96%。 而且,即使成千上万个排污口全部达标,仍然可能导致渤海严重污染。 王诗成说,环保部门对污水入海提出要达标排放,但他们所用的标准是陆地标准。如钢铁、印刷、造纸等行业各有其排放标准。海洋部门考虑的则是海水水质,按一、二、三、四类水划分海水标准。因此,排放入海的污水即便按陆地标准达标,水质也只能达到是海水二类(较清洁)和三类(轻度污染)。 “要让渤海干净,只以陆地标准来要求是不行的。这样的结果是,环保部门认为污水排放情形越来越好,海洋部门却发现海水越来越差。” 专家们的另一个担忧,是渤海入海径流量锐减。夏青说,此现象导致渤海盐度升高,海洋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黄河是渤海最重要的入海河流,入渤径流量占全渤海淡水来量的四分之三。但其入渤径流量已由1959年的500余亿立方米,锐减至2008年的200多亿立方米,减少了一半以上。根本原因,在于北方人口和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间快速增长,用水量一再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渤海底部的大部分低盐区变成了高盐区。而低盐区面积的消失,会严重破坏鱼类产卵场和海洋生物生存环境。 此外,渤海海水的氮磷比严重失调。2008年,渤海海水的氮磷比为67,而渤海湾底部、莱州湾底部、辽宁近岸的氮磷比甚至高达200以上。一般认为,氮磷比超过50,会造成生态恶化。 更多的坏消息是,渤海沿岸城市近年来在海边新建众多工业区和港口,渤海海岸线和近海湿地被肆意破坏。 碧海行动告吹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实行五年,高调开场,最后不了了之 中国政府部门关注渤海问题久矣。最近十余年,最著名的治理方案当属原国家环保总局主导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 2001年9月,国务院批复“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这也是中国在国家层面上首次推出全面治理渤海污染的计划。此前,环渤海的三省一市仅对渤海污染有零星治理。 根据该计划,至2005年初步控制渤海污染,缓减生态破坏;至2010年,渤海环境初步改善,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至2015年,渤海环境好转,生态系统改善。 碧海计划的核心,是关停环渤海区域的不达标排放企业,采取建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大力削减陆源污染物排放入海。从2001年至2005年,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三省一市,投资各种项目近300个,资耗300多亿元。在此期间,环保系统高层屡屡对媒体释放利好,称渤海污染初步控制,对计划抱有信心。 然而,在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公报中,渤海污染仍在加剧,生态仍在恶化。 2006年8月,由国务院召集的渤海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坦承,渤海污染物入海总量居高不下,污染面积扩大,赤潮频繁出现,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此次会议,事实上宣布了碧海行动计划的失败。“以后没人喊停,也没人说继续实施,这个计划反正就是不了了之了。”一位知情的业内人士说。 多位专家分析说,环保部门当初过多考虑陆地,忽视了海洋,而陆地上达标排放的水实际上仍是污水。此外,即便按照陆地排放标准,2001年至今沿海排污口和入海河流的超标排放率也始终居高不下,多在70%以上。 当然,一位业内专家认为,不应否定碧海行动积极的一面。放到今天,陆源污染仍是渤海问题的“牛耳”,环保部门当年的思路并没有错。但问题是,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控制陆源污染事实上非环保部门一己之力可为。 渤海管理体制有“九龙闹水”之说,牵涉九个部委。例如,除了企业在向渤海排污,还有建设部旗下的市政排污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农业部范围内的农业面源污染,水利部管辖的陆上河流污染、滩涂治理等。部门之间彼此推诿等情形并不少见。 夏青表示,中国政府部门在渤海治理上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如今的共识是渤海环境问题是一个立体式的问题,从山顶到河流,从陆地到海洋的一揽子环境问题应予系统看待。解决渤海治污问题一定需要九部委合力,不能只靠环保或海洋部门。 渤海十字路口 一边是渤海污染治理,一边是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非常艰难,其速度能否赶上污染的速度还很难说 碧海行动黯然出局,取而代之的是《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下称总体规划)。2006年8月那次国务院会议之后,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海洋、环保、水利、农业、财政等九部委,以及沿渤海三省一市共同编制总体规划。 2008年初,这一规划颁布。总体规划编制组组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夏青说,总体规划的思路是陆海统筹,合力治污。“这种做法已被称为渤海经验,中国近岸四海的‘十二五规划’都是类似思路。”当然,渤海治污的决定性前提仍是陆上流域治理,“陆上水清之日,才是渤海变清之时”。 与碧海行动相比,总体规划更加务实。它没有设定治污时间表,也没有设定具体目标。“一定要注意,总体规划没有设立明确的目标,没说到某年就达到多么美好的目标。”夏青解释,一是必须承认陆上污染源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治理好;二是各部委的数据对不上;三是对氮、磷等污染源治理还没有找到明确有效的办法。 对于总体规划,各方专家多认为其质量较高,但普遍怀疑各部门之间争利避事,难以真正合作,“九龙闹水”局面再现并非不可能。 “你可以想像,一边是污染和生态破坏将继续,另一边是渤海污染治理。但治理非常艰难,其速度能否赶上污染的速度,还很难说。”一位海洋专家如此表达他的悲观。 事实上,仅从技术角度看,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渤海能够恢复昔日海碧水清、鱼虾成群的情形。日本和北欧国家都曾经历工业高污染时期,前者的濑户内海和后者的北海均受到过严重污染,差不多到了鱼虾灭绝的境地,经过治理后均恢复了良好的生态。 当然,王诗成认为,渤海治理比濑户内海要难,后者面积约为渤海三分之一,并且海水比渤海深,与外海交换能力比渤海好;此外,日本国土狭小,陆源污染没有渤海这么复杂。 在西方国家的环境治理范例中,几乎都离不开恰当的环境法规和严格的执法。正因为此,近年来不少学者呼吁为渤海立法。 夏青则认为,为渤海立法是好的想法,却并非渤海治理的关键。在法治观念不强的背景下,一部法律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 多位学者指出,行动也好,规划也罢,抑或立法,对渤海治污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关键在于,当政者是否痛下决心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牺牲一些经济速度来保护环境。否则只会沦为庸医抓药,一服没用再换一服。 “只要政府真的重视,就能治好,再过几十年,渤海绝不是死海,而是碧海。问题是政府是真重视还是假重视,重视程度有多大。”王诗成说。 渤海生态已站在十字路口,向前走是碧海,往后退是死海。 (责任编辑:吕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3 编辑

生命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 1.jpg “若生命是一朵花就应该自然地开放,散发一缕芬芳于人间;若生命是一棵草就应该自然地生长,不因是一棵草而自悲自叹;若生命不过是一阵风则便送爽;若生命好比一只蝶,何不翩翩起舞?” 芸芸众生,既不是翻江倒海的蛟龙,也不是称霸林中的雄狮,我们在苦海里颠簸,在丛林中避险,平凡得像是海中的一滴水、林中的一片叶。 海滩上,这一粒沙与那一粒沙的区别你可能看出? 旷野里,这一抔黄土和那一抔黄土的差异你是否能道明? 每个生命都很平凡,但每个生命都不卑微,所以,真正的智者不会让自己的生命陨落在无休无止的自怨自艾中,也不会甘于身心的平庸。 也许你只是一朵残缺的花,只是一片熬过旱季的叶子,或是一张简单的纸、一张无奇的布,也许你只是时间长河中一个匆匆而逝的过客,不会吸引人们半点的目光或惊讶。 但只要你拥有自己的信心,并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就会成为成功驾驭生活的勇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23 编辑

【看看我们的生活】什么要读书?读书为了考大学。为什么要考大学?考大学为了取得职业。为什么要取得好的职业?取得职业,才能使自己生计得到解决,才能养家糊口,才能在社会上得到尊重。之所以如此平庸,与这种民族是一个世俗民族,缺乏伟大宗教的深刻熏陶有关。也与西方庸俗唯物主义传入中国,在“举国体制”作用下,成为国民的意识形态有关… 为什么当代中国人变得如此功利庸俗? 2011-09-19 18:11 人民网 1.jpg 为什么要读书?读书为了考大学。 为什么要考大学?考大学为了取得职业。 为什么要取得好的职业?取得职业,才能使自己生计得到解决,才能养家糊口,才能在社会上得到尊重。 为什么要写作?写作为了成名。 为什么要成名?成名了,可以赚很多很多的钱。 为什么要很多很多的钱?有了钱,有吃有钱,想买什么就有什么,想到哪里玩就到哪里玩。 为什么要交朋友?一个好汉三人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为了朋友,干什么都有帮手,出了问题可以互相支撑。如果一个人不能给人多大帮忙,地位和处境与你相差很大,你愿意不愿意与他交朋友?不交,不交。 为什么要发射飞船?为了显示国威,增强民众的自豪感。也为了提升科技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有没有想到是为了领略世界的美吗? 有没有想到是为了探索生命的真谛吗? 或许有,但显然不是主要目的。为了探索生命的真谛,为了领略世界的美,而发数以千亿的钱发射飞船,你以为我们头脑发神经了? 为什么要讲道德?因为道德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利益的。也就是说,如果人人说道德,那么谁的利益也就可以得到维护。 没有利益,该不该讲道德?哈哈,世界上不会有这样的人,不会有的,人人都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讲道德,那么为了道德,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人,其实也是讲利益的,他们的利益就是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对于他们家人的照顾。 为什么要发展经济和军事?因为经济发展了,军事发展了,我们的国力才会强大。 为什么国力一定要强大?因为国力强大了,才不会被别的国家欺侮。 难道没有其他目的吗?还需要其他目的吗?一个人最大的幸福,难道不是国家的强大,难道不是不被别的国家欺侮吗? ………… 以上种种思维,在中国极其普遍,根深蒂固。 中国许多官员持这种思维;中国许多科学家持这种思维;中国许多自由主义自称的学者,持这种思维;中国许多企业家,持这种思维;中国许多研究生,博士生,持这种思维。从绝大多数的中国民众,持这种思维。 之所以如此重视功利,与这种民族是一个世俗民族,缺乏像基督教和印度教这样伟大宗教的深刻熏陶有关。也与西方庸俗唯物主义传入中国,在“举国体制”作用下,成为国民的意识形态有关。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有两个人,一个是杜十娘,一个是李甲。一个以爱情为第一要事,一个以金钱为第一要事。一个是追求非功利的人生,一个屈服于世间的功利。在我看来,杜十娘的追求,才是更为可取的,体现了更深刻的人生意义,而李甲的选择则是不智的,只看到人生意义最肤浅,最表面的东西。 世间有两种价值,一种是功利的价值,一种是非功利的价值。功利的价值,包括生产力,包括金钱,包括地位,包括名誉,等等外在的东西。非功利的价值,包括真理,包括美德,包括公平正义,包括审美,包括对神明的敬畏。 非功利的价值才是更深刻的价值。它是人之为人的标志,是人生意义之所在,是生命幸福之所在。我宁可取非功的人生,而不取功利的人生。我宁愿满山的鲜花,而不愿满山的黄金。 一个民族,也是如此。置非功利于首位,这个民族各项事业才能健康发展,民众生活才会有真正的幸福。置功利于首位,这个民族各项事业必遭到扭曲,民族必然也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一个民族在积贫积弱,固然是可怜的民族,但比积贫积弱更可怜的,是不懂得非功利的价值。这样的民族,永远不懂得灵魂为何物,永远得到灵魂生活的幸福,永远建立不起灵魂意义的国家。 穷的只剩下功利了。我为这样的文明而哀!我为这样的人生而哀!人们啊,你醒醒…… (责任编辑:荀志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3 12:11 , Processed in 0.292406 second(s), 19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