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145|回复: 13

[佛化生活] 中秋月圆谈学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2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6 编辑

中秋月亮谈学佛(转) 观音菩萨7.jpg 二十年前纽约市的哈德逊河上,冷冷的夜,我第一个在美国的中秋节。 满船的中国学生、侨胞,喧闹的音乐声中,配著有规律的马达声,在寂静的河道中航行。皎洁的月光, 掩盖不住曼哈顿高楼的点点灯光,至今仍然留在我的心头。 那时我想着远方的亲人,想着古老的传说,想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想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想体会这他方游子的心情,我想了解每个笑脸背后的故事。 然而,我竟然不自觉的成为了一个旁观者。月亮是月亮,人群是人群,时间是时间,我无法融入任何一个场景。只有在月影中徘徊。连孤独都融入不了。    孤独,是游子最好的小屋。 习惯了孤独,喜欢了孤独。就离开不了孤独了。寂静下的孤独更是游子们奢侈的华厦。二十年前的中秋,我连孤独的小屋都进不去,心头涌上千种念头,百味杂陈。我从来不怪中秋,虽然中秋让人流泪。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众生都是“游子”。 就好像是大梦中做小梦,小梦中又做梦。这旅程总是在继续。中秋的月亮只不过是如同空谷中的鸟鸣,让我们暂时停下来想想、看看。想想前路,看看后程。    今夜中我想着。一生至今,这路走的还算有目标,有方向。虽然有风风雨雨,一时的扰人心弦,毕竟是如同镜花水月。一场梦罢了。 真实的目标方向就是学佛、成佛。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离苦得乐。离众生苦,得究竟乐。    所有的富贵功名都是学佛的资粮。 所有的困难阻碍都是学佛的动力。    所以,中秋节的月亮不是只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不是只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是只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更不是只有“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我想今年的中秋应该有些不一样吧。    今年中秋节的月亮,让我们想想月亮和佛的关联。    这篇文章首先一定要赞叹佛。 我们应该用各种机会来赞叹佛。 普贤十大愿中的“称赞如来”,“常随佛学”就是我此篇文章的目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慧剑无锋 + 1 赞一个!又有好文欣赏了!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6 编辑

以满月赞叹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不胜枚举。 佛面.jpg   清净月光三昧:心定如满月    赞叹佛的目的,就是以佛为榜样,以佛的教导为标杆,来学佛。 在学佛的修行中我们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我们要明心见性。要远离一切颠倒妄想。这不是简单的。其中一个重要的修行方式是要“定”。要将心定下来。心一旦定了,就如满月般,光明自然现前。妄想就如浮云般,总会消散。而月亮的光明慈悲普照世间,一切万物共得其利。    请看下面的经文《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就了解月亮与我们清净佛心的关联了。    月的圆缺只是表相。其性湛然不动。    从月亮的譬喻中,我们可以体会“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乘佛教教义的精髓。    1. 月亮的本身就是自觉。    2. 月光的普照,众生的受益,就是觉他。    3. 月亮本性的皎洁、真如、常在就是觉行圆满。    让我们再深入点去研究月亮代表的意义。    苏东坡从“月有阴影圆缺”,想到了“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诗人的感性,总让我们吟咏陶醉。然而佛教除了给人无限的宗教情操之外,更有有其智慧的启发。    我们从月的圆缺中,能体会到什么智慧呢?让我们从大般涅槃经中慢慢道来。    “大般涅槃经卷第九 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见月不现。皆言月没而作没想。而此月性实无没也。转现他方彼处众生复谓月出。而此月性实无出也。”    2500年前的这些话,在大乘涅槃经中,佛说的多好啊。我们以为月升于东,而没于西。其实这是我们在地球东半球的主观想法。我们“以为”。我们就错觉了。我们错觉,我们就糊涂了。我们糊涂,我们就烦恼了。    “众生皆谓如来生于阎浮提内。或阎浮提示现涅槃。而如来性实无涅槃。而诸众生皆谓如来实般涅槃喻如月没。善男子。如来之性实无生灭。为化众生故示生灭。”    我们众生不仅是因为“月生”、“月没”而起了错觉。更糟的是我们会“自以为是”的起了“推演”。以妄起妄,妄上加妄,层层叠叠,无有尽期。例如,以一钩新月即推论是初一,一轮圆月及推论是十五。好像是正确,其实是离“真实”越来越远。月并没有增减,我们的佛性(如来藏)本来清净,就好像是明月般,不要因为“看起来”的阴晴圆缺,而妄上生妄,越推越远。还是定下心来,直指我们的本来面目。    “阎浮提人若见月初皆谓一日起初月想。见月盛满谓十五日生盛满想。而此月性实无亏盈。因须弥山而有增减。善男子。如来亦尔于阎浮提或现初生或现涅槃。现始生时犹如初月一切皆谓童子初生。行于七步如二日月。或复示现入于书堂如三日月。示现出家如八日月。放大智慧微妙光明。能破无量众生魔众。如十五日盛满之月。或复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自庄严而现涅槃喻如月蚀。如是众生所见不同。或见半月或见满月或见月蚀。而此月性实无增减蚀啖之者常是满月。如来之身亦复如是。是故名为常住不变。”    我们的佛性,生生平等,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我们清净的佛性而论,你与我没有不同,你我与释迦牟尼佛没有不同,所有世界一切地狱、饿鬼、畜生、天、人、阿修罗等没有差别。这是多么伟大的气魄啊。    然而,我是自私的我。你是自私的你。我有了无尽的造业,你有了无尽的造业。在你我的阿赖耶识保持下,生死流转。从此,你是你,我是我。你的“想法”不再是我的“想法”。虽然佛性(月亮)同一,在同一个中秋月亮下,你看到了你的月亮,我看到了我的月亮。你想到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而我想到了“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其实你我都是看着同一个月啊。    “复次善男子。喻如满月一切悉现。在在处处城邑聚落山泽水中若井若池若瓫若鍑一切皆现。有诸众生行百由旬百千由旬见月常随。凡夫愚人妄生忆想言。我本于城邑屋宅见如是月今复于此空泽而见。为是本月为异于本。各作是念月形大小或如鍑口。或复有言大如车轮。或言犹如四十九由旬。一切皆见月之光明。或见团圆喻如金盘。是月性一种种众生各见异相。”

点评

本来节日值班,有点落寞,呵呵,现在看了善知识的佳作,感觉法喜充满! 再看看天上皎洁的明月,感觉跟以往中秋节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了! 月亮的阴晴圆缺,其实就是自己的心境变化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9-12 19: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6 编辑

三皈依:皈依佛、法、僧    希望你有缘分能够学佛。使你自己快乐自在,使你的朋友亲人因为你的感染而快乐自在。使得这世界因为你的学佛而更美好。 学佛就是要以成佛为志向,以佛法为所学,护持僧众而使佛法能传。    佛法的学习。是要下大功夫的。 建议大家从佛法概论的文章开始入门。我写的介绍佛教的短文也可以看看。有了点正确的认识后。就可以读读佛经了。 先看金刚经不错。可以让自己吓一跳。体认到佛教的学问竟然是如此的高深。先挫挫自己的锐气为尚。知道自己的智慧不及释迦牟尼佛的万一啊。   我们所学的佛法都是别人说的。就如同看到别人的“手指”指着月亮。等你研究佛法有了点心得后,必定会生起无限的喜悦。到时候千万要记得“以手指月”这有名的佛教譬喻。你的有限心得虽然是你的体认,仍然只不过是自己的“手指”指着月亮。都还不是月亮。    下面所引的楞伽经是甚深的圆顿法门。告诉我们不要计较这个“指头”,我们这种喜欢研究学问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变成了研究“指头”。千万不要穷一生去研究指头,而以为满足。佛性月亮是研究不到。它只有“证悟”。    用你的指头去帮助他人找到月亮吧。这就是最大的慈悲施舍了。 但是要让你的指头能对着正确的月亮,我们可要多学佛啊。不要东指西指,指到了有漏的人天福报,或是指到了虚妄的气功神通等。那就不好了。 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五   甚深如来藏  而与七识俱   执着二种生  了知则远离   无始习所熏  如像现于心   若能如实观  境相悉无有   如愚见指月  观指不观月   计著文字者  不见我真实   心如工伎儿  意如和伎者   五识为伴侣  妄想观伎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6 编辑

回向:千江有水千江月    佛教徒都知道在东方药师琉璃光净土内,有个大菩萨是“月光遍照“菩萨。 在此顶礼月光遍照菩萨。    其实,月亮的光和太阳的光没有差别,和宇宙一切的光都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光光一如。东西南北上下各个佛的净土亦如是。只有各佛净土对我们地球众生缘分深浅不同罢了。    看到中秋皎洁的月光,怎么能不顶礼“无量光”的阿弥陀佛呢?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名师皆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老师们。我至心欢喜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好好学佛。    逢此中秋佳节,我高兴我能在此时想到了学佛的因缘。我更希望能每一天,不管月圆或月缺,都能想到学佛。想到佛性的圆满,想到生灭的虚妄。想到如来的真实,想到真如的实空。想到缘起,想到性空。想到菩萨,想到众生。    明天的中秋节,邀请了我的一些单身的博士生们来我家中团聚过节。做老师的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他们,就将这篇文章送给他们。这几天因为许多事情而忙碌、甚至烦躁。明心见性何其难啊!应该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换言之就是尽力作但无所计较。这“无所计较”还不够,应该是“无”无所计较才是,乃至“空无所空”才是。所以我们要多学佛啊。    在写、读此文的同时,若是生了少许的清净心,有了任何的净功德,愿将此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共同学佛。离苦得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6 编辑

月圆之夜,佛光普照,2011佛教卫塞节(转) 图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7 编辑

【布施网祝福】2011年中秋国庆在线祈福(有背景音乐) 月光.jpg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愿布施网所有的佛子们阖家团圆、健康平安、感恩惜福、行善积德。 愿尽虚空遍法界诸佛国土,诸幻众生,世界和平,人民安乐,正法长驻,法轮常转,业障消除,福慧增长,系缘法界,实相念佛,同生极乐,共证菩提。阿弥陀佛 南无月光菩萨摩诃萨 南无月光菩萨摩诃萨 南无月光菩萨摩诃萨 愿尽虚空遍法界诸佛国土,诸幻众生,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正法长驻,法轮常转,业障消除,福慧增长 系缘法界,实相念佛,同生极乐,共证菩提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1-9-12 11:45:36 (农历八月十五) 感恩本文发布者:布施网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7 编辑

?月光菩萨 月.jpg 梵名: Candra-prabha   【简介】 月光菩萨是药师如来的胁侍,又作月净菩萨、月光遍照菩萨。《灌顶经》卷十二云︰“有二菩萨,一名日曜,二名月净,是二菩萨次补佛处。”据《药师如来本愿经》载,月光菩萨与日光菩萨同为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处,悉能持药师如来之正法宝藏。    《觉禅钞》曾引《药师经疏》卷一而言,过去世电光如来时,有一梵士医王,养育日照、月照二子,发心愿利乐众生,二子亦发愿供养。梵士医王即今之药师如来,二子即日光、月光二菩萨。依《药师仪轨布坛法》所载,月光菩萨身呈白色,手持月轮,坐鹅座上;但此像与历代相传者颇为不同,历来所造皆为立像,而月光菩萨即立于药师如来之右侧。 如同日光菩萨一样,月光菩萨与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咒也有密切的关系。凡是至心持诵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萨也会与无量神人来增益其持咒效验。修行者在持诵大悲咒过后,如果能再加诵月光菩萨陀罗尼,则月光菩萨当会来加庇护,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难与病痛,并成就一切善法、远离各种怖畏。    【来历】 月光菩萨,有关他的出处众说不一,普遍有三种解释:    传说一:他是印度古帝王,即释尊于过去世修菩萨行之前身。据佛教贤愚经卷六、月光菩萨经、大宝积经卷八十记载 ,“此王具有大威德,后施头予劳度差婆罗门,满足檀波罗蜜行,又称月光菩萨。” 传说二:佛世时中印度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异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卷上:“舍卫国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波斯匿,梵名 Prasenajit,巴利名Pasenadi,又作逻犀那恃多王、啰洗曩喻那王。意译胜军王、胜光王、和悦王、月光王、明光王。他为中印度憍萨罗国国王,约与释尊同时,为释尊教团之大外护者,兼领有迦尸国,与摩揭陀国并列为大强国。王初暴恶无信,归佛后,屡蒙佛陀教化,笃信佛法,曾与其夫人摩利迦问答,得“人皆深爱自己”之结论。其后请教释尊,其对话迄今仍知名于世。    传说三:月光菩萨又称月净菩萨、月光遍照菩萨。月光菩萨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之右胁侍,与左胁侍日光菩萨并为药师如来的两大辅佐。药师如来,月光菩萨与日光菩萨三尊菩萨合称“东方三圣”。亦有相传药师如来与日光、月光菩萨本为父子,曾于电光如来法运中勤修梵行,受电光如来咐嘱分别改名为医王与日照、月照,发无上菩提大愿,誓救六道一切有情出轮回苦。 【 [颂偈]月光菩萨赞】    护月赞 月宫永德.总摄群阴.俄逢阳厄被相侵. 晴晦俨巡遮.恩戴照临.惟愿永光明.     解脱月 月宫云散空净.独露婵娟.皎浩无瑕体自圆. 不动历周天.照彻无边.恩泽布大千. 月光藏 月光三昧.普照乾坤.法界众悉永蒙恩. 一点净圆明.性海澄清.随处映禅心.    月光菩萨咒 月光菩萨。亦复为诸行人。说陀罗尼咒而拥护之。深低帝屠苏咤。阿若蜜帝乌都咤。深耆咤。波赖帝。耶弥若咤乌都咤。拘罗帝咤耆摩咤。沙婆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2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7 编辑

以满月赞叹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不胜枚举。   [/quote] 本来节日值班,有点落寞,呵呵,现在看了善知识的佳作,感觉法喜充满! 再看看天上皎洁的明月,感觉跟以往中秋节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了! 月亮的阴晴圆缺,其实就是自己的心境变化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至善佛缘 + 1 赞一个!祝中秋吉祥:)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7 编辑

禅诗中对月亮的歌咏 (转) 中秋.jpg 值此中秋节之际,诗兴大发,寻找禅诗中对月亮吟咏的诗句,以抒情怀。 佛教经典,特别是佛教文学中,常把圆月比喻为觉性圆满,或者是菩提圆满,功德圆满。 如近代高僧弘一法师就有“天心月圆”之句。 此外,月亮的清净、清凉、安静、幽远、空灵,也与佛法相似。 禅诗中写月亮的诗句,以唐代禅师玄觉大和尚写的《证道歌》中的两句最有气势、最富于深刻的佛理。 诗句是这样的: 一性融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诗的意思是: 遍虚空法界充满着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时时刻刻起着作用的根本规律和本源--法性,或称“佛性”、“自性”、“真如”、“如来”、“本来面目”、“涅盘”、“道”等。 宇宙万物、万法都是由它变现出来的。就像金子,你可以把它做成项练、戒指、耳环、佛像、钱币、日用品等五花八门的物件,但万变不离其宗,它们的本质到底还是金子。 诗句以月亮来比喻法性,世界上凡是有水的地方,哪怕是一盆水、一杯水,都能映现出月亮来,所以说“一月普现一切水”。 但不管地上的水映现出千千万万个无数的月亮来,总归月亮只有一个,一切水月反映的不过是天上那一个月亮。 所以说“一切水月一月摄”。诗句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无比宏大、广阔、壮美的意境,同时又深邃奥妙,真是千古绝唱啊! 全文:禅诗中对月亮的歌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37 编辑

一轮明月照千秋——佛教的明月情结(转) 海月.jpg 内容提要 佛教对明月有特殊的情结。根据佛教经论的记载,佛陀一生的重要活动,多发生于明月之夜。此外,佛教教义的基本原理与明月之性也多有吻合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佛陀正是人类信仰星空中一轮永恒的明月。 “在佛陀的一生中,重要的事件都发生在月圆日。……对佛教徒而言,月圆日(农历十五)的确有其特殊的意义;佛陀就是在月圆日出世的。佛陀的出家也是在月圆那一天。佛陀的证悟、初转法轮、人灭,以及在他的一生中的很多重要事情都巧合的发生在月圆日。”[1]    佛教诞生在印度,当地气候炎热,潮湿多雨,因此,黄昏或夜晚实是僧众修行说法的最佳时间。月明星稀,天气清凉,经过白日的喧嚣与炙烤之后,万物复归于其本初状态。月光如水,玉宇澄清,此时法音流布,天籁圆成,不仅“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2]佛陀又何尝不是亘古如斯照耀人类精神世界的一轮明月呢? 一轮明月照千秋——佛教的明月情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4 05:33 , Processed in 0.309929 second(s), 20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