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78|回复: 3

关于求福报的重点提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0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求福报的重点提示
摘自《掌中解脱》
  由于动机有别,修善获得乐果的力量大小也有差别。以四人同时念一遍《度母赞》为例:第一个人以“菩提心”为动机,第二个人以“出离心”为动机,第三个人以希求后世为动机,第四个人以希求现世长寿、无病等为动机。他们念诵的数量多寡虽一致,但得果的情况却大不相同:第一个人的念诵为“菩提心”所摄持,因此成为圆满菩提之因和菩萨之行,是大乘法。其他三人的念诵则不然,第二个人的念诵为“出离心”所摄持故,仍是解脱之因和轮回的对治,是中士法。其余二人的念诵则连解脱之因也谈不上,仅是普通的“集”而己。第三个人的念诵虽然不成为解脱和一切智之因,但成为遮退恶趣的方便和下士法。第四个人因为只考虑现世,所以其念诵不成为正法。结果是,除此人所希望的那点现世利益之外,很难有别的。有人曾问:“希求现世的快乐和利养、恭敬等而造作诸业,将有什么果报?”答:“果报也只有那样。”“那么后世有什么呢?”“地狱、饿鬼、畜生。”
  所以,当我们这些出家人在走向大殿和辩经场时,如果为菩提心所摄持的话,那么就是我们踏出的每一步,也能成为十万两黄金也难以相比的菩萨行。但如果去的目的,是为了想得到钱财及茶等,或是为了执事的情面,那么我们的行动就会成为上述阿底峡尊者所说的那样。修行者的修行是否成功也有待于此。
  阿底峡尊者说过:“我的贡巴仁钦喇嘛说是要修行,但如果修的时候这样想:因为修行可以招来整匹的布和整包的茶等许多东西,那么怎么修也是罪;如果修的时候这样想:我要出离生死海的边际,要播下大菩提的种子,那么,仅仅这一想的福报,就连虚空也容纳不了。”
  因此,我们在作闻、思、修与恭敬、供施等善事时,不论大小,如果不纠正动机的话,一切都将无益。此处最初也应努力纠正动机,又因为这是大乘法的缘故,所以不是随便那一种善心都可而应以“殊胜善心”菩提心来摄持。如果我们已经拥有自然不假造作的菩提心,便无需这样费力地纠正动机。但在需要生起造作的菩提心时,我们单靠念诵“为利一切母亲有情”等词句,是不能转变心意的。因此,我们应当像前几天说过的那样想:“噫!我今幸得此暇满身……,为利一切母亲有情,当获圆满佛位,是故当修菩提道次第引导。”从暇满、利大、难得开始直至发心,依次回忆,这样才能改变心意。众先德所说的纠正动机法有详有略。有些人以讽诵那些词句为足,当知这样作是一点儿都不能改变自心的。

http://bbs.fogjs.com/viewthread.php?tid=18097&extra=page%3D1

发表于 2011-8-20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1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愿一切因缘众生皆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早等佛地,入无余涅槃,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2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6 05:46 , Processed in 0.27286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