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962|回复: 17

为佛像贴金的功德利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7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智慧微尘 于 2011-7-27 20:13 编辑

佛像贴金之功德



一、家庭幸福、事业发达、财源广进



二、寿命长、名声大、幸福常开心。



三、身体健壮、美丽、无病痛、无魔障。



四、有福德、有权威、多子多孙。



、脱离苦海,解脱成就。






佛像头部贴金
出此善资之人,生生世世,相貌端庄,位高权重,受人敬仰慕。


佛像前部和背部贴金
出此善资之人,身体强健,不生病,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从事危险工作者应多发善心。


佛手贴金
出此善资之人,得佛护佑,如护子女,心想事成,四通八达。


佛足贴金
出此善资之人,永脱恶道,不落轮回,位及高官,后祥子孙。


护法座骑贴金
出此善资之人,得佛接引,自正佛果,远离过患,聚大善缘。在五浊末法中,享清静修行。生活困难总有障碍阻挡的人,应发大善心。


佛冠(贴金)
出此善资之人,若修持佛法,可得法脉亲传之加持为大法王子,诸佛子中又为上首。现世生活一呼百应,聚大威势,烦恼消尽,心想事成。若想平步青云者,或在学业上一路连科者应大发善心。


护法法器贴金
出此善资之人,家庭和睦,父爱子敬,所求如意,自现自应.


佛像袈裟贴金
出此善资之人,自得金印着口,戒体沾身,生生世世具大威势,体貌端正,富泽四方,思翳子孙,所求皆得,世世代代辈存香根,成佛法嗣。全身瘫痪,半身不遂,周身癫痫,经络不通者或家人不信三宝者,应发大善心。


佛像法冠宝石装饰
出此善资之人,具大威势,诸佛菩萨护其如护眼珠,出身高贵,非常人所及,心想事成,所求如意。


有缘善众,护法居士,功德檀越,多发善心,早种福田。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世因果文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善男信女至诚听,听念三世因果文。
三世因果非小可,佛言真语实非轻。
今生做官为何因,前世黄金装佛身。
前世修来今世受,紫袍玉带佛前求。
黄金装佛装自己,遮盖如来盖自身。
莫说做官皆容易,前世不修何处来。
骑马坐轿为何因,前世修桥补路人。
穿绸穿缎为何因,前世施衣济穷人。
有吃有穿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
无食无穿为何因,前世不舍半分文。
高楼大厦为何因,前世造庵起凉亭。
福禄俱足为何因,前世施米寺庵门。
相貌端严为何因,前世花果供佛前。
聪明智慧为何因,前世诵经念佛人。
贤妻美妇为何因,前世佛门多结缘。
夫妻长寿为何因,前世幢幡供佛前。
父母双全为何因,前世敬重孤独人。
无父无母为何因,前世都是打鸟人。
多子多孙为何因,前世开笼放鸟人。
养子不成为何因,前世皆因溺婴身。
今生无子为何因,前世填穴覆巢人。
今生长寿为何因,前世买物放生灵。
今生短命为何因,前世宰杀众生命。
今生无妻为何因,前世偷奸谋人妻。
今生守寡为何因,前世轻贱丈夫身。
今生奴婢为何因,前世忘恩负义人。
今生眼明为何因,前世舍油点佛灯。
今生瞎眼为何因,前世指路不分明。
今生缺口为何因,前世吹灭佛前灯。
今生聋哑为何因,前世恶口骂双亲。
今生驼背为何因,前世耻笑拜佛人。
今生拙手为何因,前世造孽害旁人。
今生跛脚为何因,前世拦路打劫人。
今生牛马为何因,前世欠债不还人。
今生猪狗为何因,前世皆因骗害人。
今生多病为何因,前世杀生害命人。
今生无病为何因,前世施药救病人。
今生囚牢为何因,前世作恶害别人。
今生饿死为何因,前世糟塌五谷人。
毒药死者为何因,前世药物毒众生。
伶仃孤苦为何因,前世恶心侵算人。
眷属欢笑为何因,前世扶助孤独人。
今生疯癫为何因,前世酒肉逼僧人。
今生吊死为何因,前世劫索在山林。
鳏寡孤独为何因,前世狠心嫉妒人。
雷打火烧为何因,大秤小斗不公平。
蛇咬虎伤为何因,前世冤家对头人。
万般自作还自受,地狱受苦怨何人。
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
不信吃斋多修积,但看眼前受福人。
前世修善今享福,今生作恶后沉沦。
有人毁谤因果文,后世堕落失人身。
有人受持因果文,诸神菩萨作证明。
有人书写因果文,世代儿孙家道兴。
有人顶带因果文,凶灾横祸不临身。
有人讲说因果文,生生世世得聪明。
有人高唱因果文,来生为人受恭敬。
有人印送因果文,富贵荣华报来生。
有人顶礼因果文,事事件件皆称心。
有人深信因果文,同生西方极乐人。
三世因果说不尽,苍天不亏善心人。
大众发心广劝化,印送此经吉星临。
一人传十十传百,明因识果做善人。
人人向善家家乐,移风易俗永太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佛像贴金与造佛像功德无异。造像功德不可思议,能令自他解脱,成就菩提。《佛说作佛形像经》、《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大乘造像功德经》、《造像度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等不少经典中,详细地述说了塑造佛像的功德利益:

       1.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亦得转轻。
       2.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寇盗、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
       3.夙生怨怼,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
       4.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饿虎,不能为害。
       5.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6.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禄绵长。
       7.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城爱戴,恭敬礼拜。
       8.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捷转男身。
       9.永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资超越,福禄殊胜。
       10.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果。所生之处,常得见佛闻法。直至三慧宏开,六通亲证,速得成佛。
        总之,正如经云:“若有净信之心造佛形像,一切业障莫不消除,所获功德无量无边,乃至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拔一切众生苦恼”。因此,只要能发心造佛形像,或为佛像贴金,便已种下出世涅槃解脱,成就佛道之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末学决定每个月拿出一部分钱用来给佛像贴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1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随喜弥勒菩萨圣像装金
——大慈无能胜 福慧圆满

弥 勒 赞

位居补处 万德周圆
龙华树下说真诠
三惑二死早消融
愿生兜率天 长侍佛前
当来受记先
过去曾作智光仙 大慈三昧妙难宣
庄严南有海岸国 补处上生兜率天
心识圆明十方界 性修功德一时圆
几多内院住生辈 会启龙华受记先

南无兜率内院 万德周圆 位居补处 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正觉寺弥勒佛殿已经安座 待装金的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菩萨圣像整尊装金功德款:7万元,欢迎随喜,同种殊胜福田!)
  无论天南海北,到佛教寺院,一进山门,常会看到一尊袒胸露腹、喜笑颜开、手携布袋席地而坐的胖菩萨,他就是弥勒菩萨,也是未来佛,被尊称为弥勒佛。
    弥勒菩萨全称为弥勒阿逸多菩萨,佛教八大菩萨之一,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贤劫第五尊佛,被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弥勒(梵文Maitreya),音译为弥帝隶、梅呾利耶等,是菩萨的姓,意为慈氏;名阿逸多,意为无能胜。弥勒菩萨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佛教大师道安和玄奘推崇。

弥勒三经

  关于弥勒菩萨主要有《佛说弥勒上生经》、《佛说弥勒下生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这三部佛经统称为“弥勒三经”,是修学弥勒法门的重要经典。
  据经典记载,弥勒菩萨出生于波罗奈国劫波利村中的一个大婆罗门家。初出生时,便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相好。有一天,其父邀请相师为菩萨相命,相师对其子相貌如此相好庄严极为惊奇,便问菩萨出生时的瑞相,其父说:“其母性格向不调柔,自怀子后,存心仁慈。”相师喜言:“此是儿志。”因此,起名“弥勒”(慈氏)。弥勒长大后出家,成为释尊弟子。释尊在会一切大众时,为其授记:“当来成佛,字犹弥勒。”弥勒将来于增劫后,经彼四千岁(即人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弥勒菩萨由兜率天内院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等正觉。

慈心不杀的弥勒菩萨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说:在过去无数劫时,有一世界名胜华敷,佛号弥勒。有大婆罗门名一切智光明,闻佛说《慈三昧大悲海云经》即便信服,为佛弟子,寻发菩提心,誓愿未来成佛,亦号弥勒。于是舍家入山,勤修梵行,八千岁中,少欲无事,乞食自活,诵持《慈三昧经》,一心不乱。时洪水暴发,不得乞食,一切智光明仙人,已七日不进粒米,生命垂危。时有兔王,母子二兽,为护法久住,投入火中,令己肉熟,供养仙人。兔王母子舍身护法的精神,对仙人教育很大。
  他看着烧熟的兔肉,即说偈曰:
  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
  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
  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啖肉食众生。
  如佛所说行慈者,此人行慈不满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
    更发誓言,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啖肉,乃至成佛,制断肉戒。语已,即投火中,与兔王母子并命,这是慈氏一姓的由来。当时的一切智光明仙人即为因地的弥勒菩萨,兔王为释迦佛,兔子为罗睺罗尊者。
    以修慈心观而上求佛道,是弥勒思想一大特色。慈心三昧又称慈三昧、白光明慈三昧、大慈三昧,或称慈心观,即去除妄念杂虑、远离嗔恚怨憎之念,专致于慈悲心,观一切众生普遍受乐的三昧,是大乘菩萨修慈悲行的根本。在《华严经?修慈分》中佛告弥勒,应修慈心,以自调伏。《贤愚经》中昙摩留支者发心修习慈三昧,那时的昙摩留支者就是现在的弥勒,因发起修慈心的因缘后被称为弥勒。

弥勒五论与瑜伽行、唯识

    弥勒菩萨因其修唯识观而著称于世。《楞严经》中弥勒菩萨说:“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出家。时佛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历劫以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至燃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虚空,如来国土,净秽无有,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今得世尊授记,次补佛处。”
    弥勒菩萨是瑜伽行的创始者。佛灭九百年顷,中印度阿瑜遮国,有无著菩萨入日光定夜升兜率天,参与内院法堂闻法,于弥勒处,受《瑜伽师地论》。昼为大众宣讲,弟子中有不信是弥勒说者,无著为释众疑,乃请弥勒降到人间,为众说法。即于瑜遮那讲堂,普施法雨。凡所说法,皆约为颂,无著依颂解释,乃成弥勒五论。
    一、《瑜伽师地论》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一百卷,玄奘译。
    二、《分别瑜伽论》,显观行说,未传我国。
    三、《大乘庄严论》,庄严大乘,十卷,波罗颇密多罗译。
    四、《辩中边论》,显主法相,三卷,玄奘译。
    五、《金刚般若经论》,显实相说,一卷,达摩笈多译。五论立义,罄无不尽。
    传承弥勒学说,有无著、世亲兄弟。无著造有《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摩集论》《摄大乘论》等。世亲造有《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颂》等。世亲之后,又有护法、安慧等十大论师,广造诸论,使弥勒之学,极盛一时。唐玄奘法师从戒贤学,回国后与弟子窥基专弘唯识。弥勒之学,兴旺于初唐,流传于日本、朝鲜等国。汉传佛教中地论宗、摄论宗与唐朝玄奘法师传回中国的法相宗都属于此一派别。


弥勒净土

    作为一生补处菩萨,弥勒菩萨在灭度后,上生至欲界第四天兜率天,于兜率内院为诸天演说佛法,此天有善法堂,清净庄严,为一生补处菩萨不退转说法之处所,被称为“弥勒净土”。古来大德发愿往生兜率净土,如阿难尊者、戒贤大师、道安法师、法遇法师、玄奘大师、窥基大师、无着菩萨、世亲菩萨、智者大师、智晞、灌顶、玄朗、道宣律师。近代虚云老和尚、太虚大师、慈航法师……。
作为一生补处的最后身菩萨,都能做到“无刹不现身”,宛如天月映千江之水,成千江之月,天月如法身之本,水月如应化之迹。悲心彻骨的弥勒菩萨,时刻都会以种种身份示现在我们面前。

弥勒菩萨再来的时代
    弥勒是一尊福佛。他再来降生时,山河石壁,皆自消灭,多是平原,海水平静,土地肥沃。一年四季,风雨调顺,百花开放,万类和宜,产物丰收,果实甘美,并产天然粳米,没有糠皮,滋味香美,如果成熟,不炊可食,人食长寿,毫无疾苦。又无任何灾难,人心皆为大善,没有贪、嗔、痴、慢、疑,更无杀、盗、淫、妄、酒等一切不良的思想言行。人人皆知修习三业清净的妙行,人心平等,不起分别,无有争执,相见欢悦,多以善言互相勉励,人行万善,无诸恶业,饮食无忧。其衣裳,不需人工纺织,地长天衣树,树上会生各式各样的细软衣裳,任人采取穿著;房屋宫殿,亦多以法化而成,地上没有少许污浊不净,人欲大小便溺,地厕自开,便后自合。地上多产各类宝物,随手可拾,人拾宝石于手中玩赏,会说:听说过去劫时(大概是指我们现在劫),人为财宝,互相伤害,系闭牢狱,受诸苦恼,如今此宝,如同瓦石,无人守护,是一个清平世界。
殊胜的龙华三会
    弥勒菩萨自兜率天下生人间,出家学道,坐于翅头城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正等觉,前后分三次说法。昔时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未曾得道者,至此会时,以上中下根之别,悉可得道。初会有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二会有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三会有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弥勒说法常赞释迦功德。弥勒寿命八万四千岁,般涅盘后遗教存世一万四千岁。
    望大家齐发心,同种殊胜福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1103Nbug.3-2Edjt.h-1eQAec&id=13176870535&   
联系方式
    寺院名称: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联系地址: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安上村莲花山正觉寺
    联系电话: 86-0533-4205918    传真: 86-0533-4208918
    Email:
[url=][email protected][/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1 22:05 , Processed in 0.359768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