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86|回复: 5

[精进共修] 【同愿同行 朝山简报】第七期 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5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智慧微尘 于 2011-7-25 10:31 编辑


【同愿同行 朝山简报】第七期 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

一、目录
(一)【朝山小计】
(二)【大众参与 一起朝山去】
(三)【法师随笔】《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文:释仁炟
(四)【朝山新闻】《新泰市石莱镇张磊镇长看望仁炟法师》——文:光明草
(五)【大众分享】
    1、《感恩的心化作朝山的脚步》——文:惜缘
    2、《虔诚礼佛 变化不可思议》——文:心净土净  
        附:《跟香朝山有感》——文:圣成
    3、《朝山路上义工忙》——文:妙住
    4、《出家人究竟苦不苦》——文:离尘
(六)【朝山图集】
(七)【感应事迹】《助父生天》
(八)【建寺动态】《精进实修的清凉地——般若楼》
(九)【广种福田】《永久供奉万佛大雄宝殿长明佛灯》
(十)【功德利益】《同修佛像得金身 迦叶夫妻修梵行》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智慧微尘 于 2011-7-25 10:31 编辑

二、正文

(一)【朝山小计】

朝礼日期:6月11日——6月20日
朝礼区间:新泰市青云镇开发区汽车改装厂至新泰市放城镇南涝坡村
叩拜数目:7307个

(二)【大众参与 一起朝山去】

大众参与统计

    截止6月20日,博山正觉寺接收到的实修活动报名人数共181人,统计如下:

    ·10位 信众发愿与法师同数叩拜。(来自:淄博、济南、菏泽、临沂)

    ·59位 信众发愿每日叩拜108拜。(来自: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淄博、即墨、广州、济南、河南)

    ·102位 信众发愿诵100万遍地藏王菩萨圣号。(来自:淄博、济南、上海、延安、天津、深圳、栖霞、海口、青岛、临淄、菏泽、河津、威海、河南)

    ·79位 信众发愿十斋日或每日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来自:淄博、烟台、北京、天津、临朐、延安、长沙、济南、河津、法国贝尔福、墨西哥)

    ·9位 信众发愿阅读经藏。(来自:淄博、临朐、深圳、延安)

    ·72位 信众发愿每日读诵《金刚经》《楞严咒》《十小咒》《心经》各1遍,《大悲咒》7遍。(来自:广州、深圳、上海、青岛、海口、济南、淄博、墨西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法师随笔】
                 
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

——仁炟法师《朝山日记》摘录

●辛卯年四月廿七日(2011.5.29) 星期日    莱芜   晴

    莱芜的妙律和妙柏既来跟拜,又当向导,使仁炟少走了不少弯路。今天从滨河东路昨天结束时的节点起拜。

    拜行过程中,不断有信众加入朝山队伍,陆续扩大到四五十人。大概是昨天走得急,比较累的缘故,今天没有昨天身体状态好,拜行缓慢。再加上许多莱芜的信众反映,昨天师父拜行太快了,他们跟不上,只好拜一段,跑几步。今天走得慢一点儿,也是为了照顾信众们。

    记得小时候,母亲经常讲:“无论什么事情,不能只顾自己,总要替别人考虑考虑,替别人想一想。”母亲的话,让仁炟受益终生,成了仁炟的一条行为准则。有时,遇到对方做出很绝情的事情,伤害到自己,仁炟还是不愿反唇相讥,担心伤害到别人。久而久之,仁炟到哪里都有朋友。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会有朋友出手相助。

    朝山,不是仁炟简单的个人行为。朝山的过程,是弘扬佛法的过程,也是领众修行的过程,欢迎更多的信众参与。如果为朝山而朝山,行走如飞,让信众们望而却步,谁也不敢跟拜,也就失去了朝山的意义了。

    今天沿着滨河东路向南拜行,拐到衡山路向南,拜到旺福山路,总共磕了833个头,是朝礼九华山以来磕头最多的一天。

●辛卯年四月二十九日(2011.5.31)星期二     莱芜   晴

    感冒了。发烧、头痛、流涕、咳嗽、吐白痰。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烈日下叩拜,头晕目昡,大汗淋漓。新修的沥青路面,散发着呛人的毒气。路边小树刚刚栽上,自身性命难保,无力为行人遮阴。勉强拜行了六段路,而第六段路仅磕了72个头,草草收兵,停止叩拜。跟病魔挂一把免战牌,保存实力,留着这段咱明天一早再拜。跟香义工圣军告诉我,今天磕了650个头。七十岁的老人,知足吧。

●辛卯年五月初三(2011.6.4)星期六       莱芜    晴

    凌晨三点起床。洗漱后诵《金刚经》《楞严咒》《大悲咒》,完成每日的定课。

    尔后喝一碗粥,吃半个馒头,便开始踏上朝山的行程。

    今天开始进入莱芜市钢城区的市区。依然是拜行七段路,每段叩117个头。拜完最后一段路的117个头之后,又加三叩头,成822叩首,到钢城区汽车站停止。
   
    叩拜结束后,立即驱车回博山正觉寺,和吕总商量僧众楼的布局问题。下午五点开全寺人员大会,强调戒律、戒规。江居士和斋堂的周居士打人,不与共住,驱逐出寺。

    为了建设文明的宗教活动场所,必须严格按《寺院共住规约》执行,决不能迁就姑息!

●辛卯年五月初四(2011.6.5)星期天        莱芜    晴

    日照的妙洲、妙霞夫妇带着刚满一周岁的杨慧生来到宿营地,而且从日照带来煮好的茭瓜馅水饺供养师父。昨天晚上仁炟回到宿营地时,已经是八点半钟。济南、淄博、日照赶来准备和师父一起朝山的弟子,以及莱钢念佛堂当地的信众,不下30人,都在宿营地等候师父归来,就像嗷嗷待哺的小鸟,眼巴巴地看着师父。目睹此情此景,仁炟怎么好意思把香喷喷的素水饺送到自己嘴里呢?“每人一个素饺子,大家都来尝一尝妙映母亲的杰作。”仁炟也吃了一个,又喝了一碗小米粥。

   《华严经》云:“令众生欢喜者。诸佛欢喜。”弟子们欢喜,师父自然也欢喜。

    今天朝山的人比较多,小小的杨慧生也在叩拜,成为朝山路上最小的行者。今天朝山路上年龄最大的是北京的崔居士,86岁;最小的是杨慧生,一周岁。中午,应邀到钢城枫山念佛堂午斋。

    下午,在黄庄念佛堂讲述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辛卯年五月初五(2011.6.6)星期一        莱芜     晴
   
    今天是端午节。

    昨天晚上,青岛的妙丽、妙鼎、妙全以及宋心如的母亲、外婆等七人来到钢城,今天和师父一起朝山。

    昨天凌晨四点钟,从淄博赶来的妙住、高山、魏居士等摄影摄像高手,今天也在朝山之列。

    今天四点钟,从东营驾车来了一家四人,跟随仁炟一起朝山。

    四点十分,从昨天朝山的节点钢城区卞家泉村起香,在G205国道往前拜行到第四段路,便进入泰安市境内的新泰市。

    泰安的弟子与闻讯赶来的三四十名信众,打着“同愿同行”的横幅,端着香盘,列队迎接仁炟一行朝山进入新泰。

    行至距泰安市、莱芜市界牌三四十米时,泰安迎接的信众手执鲜花,纷纷跪下。仁炟见此情景,连忙招呼跟香义工叫迎接的信众们站起来。仁炟乃一名普通的出家人,怎敢受此大礼!

    鲜花、赞美、顶礼会使人飘飘然。人贵有自知之明。顺境时不骄矜,逆境时不沉沦,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头脑冷静,才是最重要的。出家人如此,在家人亦如此。

    今天拜行到新泰高峪铺村。七段,825个头。

●辛卯年五月初六(2011.6.7)星期二        新泰     晴

    今天拜行至新泰市北师村,拜六段,叩711个头。

   上午九点,新泰市民族宗教局的韩玉苍书记到新泰市区内的福慧念佛堂看望仁炟。韩书记很年轻,三十多岁,身高1.90米,西安体院毕业,曾经是职业排球运动员。韩书记态度温和,快人快语,对仁炟也比较了解。韩书记讲,他很感动仁炟法师的毅力:“七十高龄还发愿三步一叩朝礼九华山,许多年轻的出家人也很难做到,尤其是在现代,人们都在讲究提高生活质量,讲究享受生活,全社会都应该提倡吃苦耐劳的精神。”

    仁炟对韩书记在百忙中拔冗来福慧念佛堂看望仁炟表示由衷的感谢。仁炟做为一名普通的出家人,希望通过三步一叩朝礼九华山,祝愿世界和平、祖国富强、人民安乐、社会和谐。希望新泰市的佛教事业在新泰市民族宗教局的领导下健康发展,为维护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

    午饭后,给念佛堂的信众们作了一小时开示。这个念佛堂成立五六年了,大家只知念诵阿弥陀佛圣号求生净土,而不懂佛理。针对这种情况,仁炟首先介绍地藏王菩萨和九华山的来历,再重点介绍永明延寿大师的《禅净四料简》:“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今生为人师,来世作佛祖。”希信众们明理修行,避免法执;福慧双修,禅净圆融。

    有信众说,几年来懵懵懂懂,听了师父的开示,明白了不少道理,知道用心之处了。

●辛卯年五月初七(2011.6.8)星期三   新泰   晴  车房内温度35℃

    昨天兵分两路。妙途、妙柏跟香朝拜;妙继、圣军等负责搬迁,从莱钢黄庄念佛堂搬到新泰市报恩寺。报恩寺位于新泰西郊,化肥厂以西一公里。朝山队伍就在报恩寺山门前的树林边宿营,水、电和一日三餐则全由报恩寺的常住义工心缘等提供。心缘居士还专门在报恩寺里给仁炟准备了一间寮房,新换了床单、被子。仁炟以朝山路上,已经习惯在大三轮车里居住,婉言谢绝。

    今天叩741个头,拜行至新泰黄山沟。由黄山沟南行六七百米,便是新泰有名的金斗水库。水库与公路间有铁路和杨树相隔。金斗水库是平阳河的发源地,水面宽数公里。阳光下,与远山交相辉映,水光接天,云雾蒸腾,风景如画,不由得使人想起洞庭湖和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老先生的情怀与菩萨道的精神一致。

    范仲淹童年曾在山东的博山、邹平读过书,博山现在尚存范公祠。北宋几位有名的宰相王安石、司马光、张商英等都是佛门弟子,而且张商英是开悟入仕,却未能阻止北宋的衰落。范文正公在文治武功方面强过张商英,其原因,大概和时节因缘有关吧。

    上午九点半钟,到新泰福慧念佛堂参加放生并主法,大道法师担任维那。诵经咒、加持鱼、甲鱼、螃蟹等物命后,到新泰的另一水库──光明水库放生。泰安的妙善、陈平、妙文、吴医生,以及肥城、新汶等地的信众也来参加放生。

    下午,博山民宗局的于忠才局长专程到宿营地看望慰问仁炟,还带来了补品、水果,感恩宗教管理部门各级领导对出家人修行的关心和支持。

●辛卯年五月初八(2011.6.9)星期四      新泰晴    32℃

    今天凌晨四五点钟,正好从金斗水库旁边经过。妙翎目睹美景,创作激情迸发,录像、摄影忙乎个不停。为了抓住太阳升起、气象万千的最佳摄影时机,仁炟和20多位跟拜的信众,一连叩拜了250个头才休息。让妙翎照了个够。

    顺G205国道一路向南拜行,在黄山沟南边,路西便是金斗山。金斗水库由此得名。金斗山不高,约一二百米,呈马鞍形,山上怪石嶙峋,石缝中长着许多松树,使石头山顿生了几分灵气。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金斗山下住着一对老夫妇,很穷、很苦,但心地善良。有一天,一位南方明眼人从山下经过,又饥又渴,老夫妇拿出仅有的口粮招待这位南方人。南方人感其诚恳善良,告诉老夫妇在金斗山某处往下挖,会有涓涓细水流出,这水会凝结成金。老夫妇按南方人的指点,果然在金斗山上挖出水来,变成了黄金,解除了老夫妇的贫穷之苦。时间不长,老太婆生起了贪心,让老头儿把泉眼挖大,好变成更多的黄金。可是,水流变大之后,却再也变不成黄金了,成了平阳河的源头。

    今天叩拜752个头,进入新泰市区,到达行宫村。

●辛卯年五月初九(2011.6.10)星期五    凌晨小雨  白天晴

    凌晨两点五十分醒来,听见棚车顶上有雨声。仔细听听,断定是小雨,不影响叩拜,遂起床。拜过两段路之后,雨渐停。行进在新泰市内,跟香的信众比较多,约30人左右。过铁路不远,有路边的信众放两挂鞭炮,表示赞叹和支持。

    雨霁云住,日光隐没,天气不怎么热。趁着凉爽,拜行了七段路,叩822个头,正好到达通往朝山宿营地报恩寺的西周十字路口。

    从四月初九仁炟带着腿伤、拄着拐杖重返朝山路以来,到今天整整一个月时间了。这一个月里,一天刮大风,两天下中雨,都未停止朝山叩拜。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身体的病魔。四肢和腰椎、双脚双手,时刻在考验着仁炟的毅力和勇气,磨炼着仁炟的意志。

    要感恩诸佛菩萨和龙天护法,加被佑护着仁炟一行;感恩政府的各级宗教管理部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是仁炟顺利朝山的有力保障。

    更要感恩淄博、莱芜、泰安以及沿途的信众们。每天,都有数十位或十几位信众跟拜,给予仁炟以支持与力量。每天,都有信众送水送饭,给予仁炟以信心与坚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智慧微尘 于 2011-7-25 10:51 编辑

(四)【朝山新闻】

新泰市石莱镇张磊镇长看望仁炟法师

光明草
    2011年6月20日下午3时,新泰市石莱镇张磊镇长来到仁炟法师在放城镇的临时宿营地看望仁炟法师,并就新泰市石莱镇白马寺的重建工作与仁炟法师进行了探讨。

    张镇长首先关切地询问了仁炟法师的身体状况,嘱咐法师一定要保重身体。然后张镇长向仁炟法师介绍了白马寺的历史渊源与现状,请法师就白马寺的重建工作提一些建议。仁炟法师向张镇长建议,重建寺院首先要申请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得到政府的许可。随后老法师向张镇长介绍了正觉寺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并答应白马寺启动重建工作时,会与大家再次交流分享建寺过程的一些经验。

图1:仁炟法师与张磊镇长亲切交谈。




图2:张磊镇长就石莱镇白马寺的重建问题与仁炟法师进行探讨。




    附:白马寺位于新泰市石莱镇白马山上。因寺院四面群峰拱卫,山如寺城,故称为石城寺,今俗称白马寺。白马寺山奇景幽,寺中有2500多年树龄的银杏三株,最大一株高30余米,树径3米有余,虬曲螭盘,冠如华盖,繁荫数亩,人称“天下银杏第二树”。白马寺占地10余亩,今存有山门、钟鼓楼、金刚殿、千手观音殿、东西配殿、大雄宝殿等遗址。


(五)【大众分享】
感恩的心化作朝山的脚步
惜缘
    2011年6月6日,在跟随仁炟老法师朝山的队伍里,有一对母女和其他几位青岛的师兄趁休假从青岛赶来了。每一次叩拜都是那样的虔诚,每一个步伐都是那样的坚定,话语间带着诸多对诸佛菩萨的感恩。仔细了解,是正觉寺,是佛菩萨治好了妙山师兄女儿的病,今天妙山师兄和她母亲是特意前来朝山报佛恩的。
      妙山师兄的女儿今年15岁,去年忽然得了一个怪病,就是晕,晕得站不住,学也没法上了,妙山师兄带女儿四处求医,青岛市的医院跑遍了,大城市、大医院跑了不少,所有该做的检查都做了,就是查不出病来,针灸、推拿、按摩、吃中药,偏方秘方都试过了,钱没少花,病情却是时好时坏,不见起色。后来她听说山东省博山有个正觉寺,就试探性地去了。在正觉寺,仁炟法师为她指点了如何通过学佛来达到身心的健康,并教导她们持诵大悲咒,喝大悲水,吃长素,祈求佛菩萨的加持,坚定信心。在正觉寺住了一周,孩子的病情就有所好转,回到家,她按照在寺院法师教给的办法,继续让女儿诵经持咒,喝大悲水,吃长素。
    诚心所致,结果,没出半个月,她的女儿完全好了。她激动地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正觉寺,接电话的同修说:“恭喜你师兄,在正觉寺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你又一次见证了虔诚学佛的好处”。
    妙山师兄激动地又打电话向仁炟师父报喜,感恩师父的教诲和加持。师父慈悲地叮嘱她,要让她和女儿坚持诵《大悲咒》和服用大悲水。
    妙山师兄满心的感恩无以言表,当听说仁炟法师三步一叩朝拜九华山已经到新泰境内,就与青岛的师兄们相约一起前来跟拜,还带来了她的老母亲。妙山师兄说:“佛法的力量,由不得你不信,我的女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今天能够有缘来看望师父,在朝山路上跟拜一段,体验朝山,也算是有福气了。感谢佛菩萨治好了我女儿的病,我要把这种慈悲的关爱也带给身边的人,帮助有缘,报答佛恩。”
    妙山师兄的母亲也激动地说“谢谢我女儿把我带到这儿来,让我也跟着学佛、拜佛,明天我就要去正觉寺做义工了,用自己的双手为寺院的建设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在朝山路上,这样的故事也是比比皆是,一转头就能听到一个,受益的信众无不为佛法的神奇而奔走相告,相信现实的案例会让更多的人去相信佛法、学习佛法的。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
图1: 妙山师兄。
图2:浊汗成泥。


图3:仁炟法师和青岛信众合影。
     虔诚礼佛变化不可思议
     ——发“卡”的故事
   心净土净
                                               
注:“卡”是90后对“好人卡”的简称,意为被戴了某顶高帽子

    每逢节假日,都有善信从四面八方过来,跟随仁炟法师三步一叩朝礼九华山。在长长的朝山队伍中,有一个高高胖胖的小伙子非常引人注目,他的身相虽然有些笨拙,但神情非常专注和虔诚。

    休息间隙,笔者和他聊起来,得知他叫圣成,每天在家坚持108拜,已经快三个月了。当问起他什么能坚持拜佛时,他说,起初因为被妈妈发“卡”,觉得应该拜!

    那是大约在师父起香朝山半个月之前,他傍晚放学回来,看见妈妈电脑打开的网页上,是介绍师父三步一叩朝礼九华山缘起的内容,于是和妈妈聊起来师父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要朝山。妈妈提议他从明天起每天坚持礼佛108拜,以礼佛的功德回向师父朝山顺利圆满。妈妈提醒他一定要学习师父“言必信,行必果”。圣成说,平时他最不喜欢别人给他发“卡”,但是这次不一样,妈妈说礼佛功德回向师父,这个理由实在让他无法推辞,所以当时放下书包马上就去拜了。他没有听从妈妈的建议从第二天开始拜,既然已经决定拜,最好当下就拜,不用等明天!

    从那天起,圣成坚持每天礼佛108拜,偶然哪天落下,一定会在周末补上。这件事令妈妈对儿子刮目相看:过去她一直觉得圣成太贪玩,没有定力和责任感,礼佛让他慢慢改变了。当她问起圣成为什么能坚持时,圣成说,开始拜是因为你发“卡”成功,最初拜的时候觉得很累,出了很多汗,大约一个星期之后,有了新的发现:拜佛后精力充沛,睡眠也很好,梦少了好多,白天上课不那么困了。他试过如果不拜,身体会像散了架、缺油生锈的零件,拜完佛之后身体就又重新加足油、充满电了。因为这个缘故,他现在每天都很开心地主动礼佛。

    当问起为什么要实地跟随师父来朝山时,他的回答简单干脆:“不为什么,有时间就来呗!”过了一会儿他又补充一句:“跟师父朝山不需要理由,就像春节去寺里过年,想也不用想,自然而然的事。”当问起跟香和在家礼佛有什么不同时,他说,最大的感受——体力消耗不一样。在家里他在泡沫垫子上面拜,每天只拜108拜;跟香朝山,跪在硬硬的地面上,小石子儿、沙粒儿很多,即使戴着护膝还是觉得膝盖硌得难受,有些地方都脱皮了;跟香要拜800多,肯定比在家累。不过也没啥,师父天天这样拜,才真正辛苦呢。

    过了一会儿,他悄悄告诉笔者,跟随师父拜山,才彻底明白啥是加持,嘿嘿!他说昨天晚上和妈妈从济南赶到莱芜已经很晚了,吃过东西睡觉时已经一点半,三点半起床,昨晚只睡了两小时,所以今天拜了两节就觉得身体很疲惫,尤其是头疼得要命。他用手指着两个太阳穴,说从来没有这样过,砰砰地从里面跳着胀痛。拜后来两节是咬牙坚持的,头疼,浑身上下都很沉重,实在不想再拜了。刚刚休息的时候,师父叫他过去给了他一包酸奶,喝完之后立马觉得身体很轻松了,头疼得很轻很轻了,再坚持拜上几节没问题!就像耗光的电池被快速强力充电似的,真是神奇,感觉好极啦!

    当笔者问起圣成妈妈对此有何感想时,她说,这几个月的礼佛,孩子的变化让她很感恩,佛菩萨的加持不可思议。师父的大愿大行更让她感动。所以她也给自己发“卡”——随师同拜,忏悔自己的业障,感恩佛菩萨的加持,为护持正觉寺的所有善信祈福。希望以此愿力,能更精进修行,克服拖拉懈怠的积习。

    说到这里,大家都笑了,看来要常发“卡”、多发“卡”!

图:朝山路上仁炟法师与圣成母子合影。

         


附:90后佛子圣成感言:

                       跟香朝山有感

圣成
    2011年5月22日,我和妈妈去莱芜和仁炟法师一起朝山一上午,感触良多,这是我第二次去跟香了。

    去跟香之前,老妈以“为师父朝山祈福”为名,让我每天拜八十八佛,由于对“为师父朝山祈福”这样的理由“没有免疫力”,就开始天天拜了。其实我也很乐意拜的。

    拜的过程挺累,但明显和师父差大发了(差很多之意)。而且每天我都是折腾了一整天后晚上回家,在吃晚饭之前拜佛,再累也好过拖着10斤多重的书包跑上两公里路之后的感觉吧。每次因为某些事有一天没有拜的话,全身各处的拉伤、扭伤和旧伤就一块儿全发作的感觉,——谁来拉我一把呀!,拜完之后感觉全身上下来了一次零件大翻修,无比清爽!

    不过在家拜佛的强度,和跟师父一起拜一上午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次元内啊!(90后时尚潮语)。由于体重大于90公斤,以及我那熊猫式的笨拙动作,到现在我都能找出膝盖上哪里磨破掉皮了呢。不过每次拜完后都非常神清气爽,长期拜下来,我的性格也变得沉稳了许多,受益颇多呢。
朝山路上义工忙
妙住
    2011年6月11日,平日比较清静的新泰市报恩寺,今天格外热闹,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报恩寺门前,来自山东省博山正觉寺的仁炟老法师三步一叩朝拜九华山的宿营地也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仁炟法师领众刚刚结束今天的朝山叩拜。在宿营地两边的小树林里,来自泰安、淄博的义工们正在平整树林空隙间的草地。今天下午,仁炟法师应信众祈请,要在这里做修行开示。帐篷旁,还有几位义工正在清洗朝山用的护具。(由于跟香的信众太多,仁炟法师就让跟香义工准备了足够的护具。)今天是星期天,从泰安、淄博赶来的义工们,正在搜索朝山宿营地应该整理或者清洗的物品,还有一批义工在报恩寺的大殿旁择菜、洗菜,准备午斋。来的都是老义工了,干起活来也就雷厉风行了。
    由于仁炟法师下午有开示,有一部分离家稍远的跟香信众就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来到报恩寺,等候下午的开示。这样就给不大的斋堂增加了接待量。大家干脆把菜拿出来,在院子里择。
图1:择菜的义工们。
    择菜的师兄,仔细地择了一遍,又把择掉的菜叶选了一遍。他们说:“尽量不要浪费。正觉寺还没建成,报恩寺也是在建中,还没有全面完工。我们要节约每一分钱,支援寺院建设。”
   “清清的水儿,冰冰的凉,我为朝山洗衣忙……” 嘿,几位师兄自编自演,一边洗护具,一边还唱起来了呢 。我跑过去跟他们说:“请把头抬起来,给你们留个纪念”。妙君师兄说:“洗衣都是低头洗,没有抬头洗衣服的。我知道你要给我们拍照,俺就是不抬头,俺情愿当个无名英雄。干这点活,还值当的拍照宣传呀!”
图2:甘做无名英雄的信众在洗护具。

    不到一个小时,场地平整好了。讲法台上花开正艳,会场上五颜六色的小凳子整齐地一排排摆放着,一切准备就绪。护具也洗完了,小树林旁的草坪上,晾晒了一大片。宿营地整理得井井有条。过午斋了,大家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心中美滋滋的。报恩寺常住义工刘居士搬出在凉水里泡过的大西瓜,分给大家吃。西瓜咬一口凉兮兮、甜滋滋的,真好吃!她说:“你看今天人特别多是吧,其实要是师父在市内的念佛堂开示,人会更多,这里偏,家远的就来不了了。不过,报恩寺能够接待仁炟法师也是缘分,我虽然忙了点,但心里非常高兴,能够为朝拜九华山的师父帮点忙,也算是今生的福报了。”报恩寺的当家师妙虚法师还特意从马来西亚打来电话,让刘居士代他向老法师问好。
图3:忙碌的刘居士
    下午的法师开示更是让人如沐甘露。仁炟法师的开示浅显易懂,从学佛的基本道理,到大悲水的加持方法,老法师娓娓道来,让信众懂得了怎样科学地学习佛法。老法师的经咒唱诵更是让在场的信众大饱耳福。老法师还为大家加持大悲水,并每人结缘一瓶。
图4:仁炟法师加持大悲水。
    感恩中、兴奋中、收获中,结束了今天的报恩寺之行,大家在下午五点半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法师的宿营地。

出家人究竟苦不苦
离尘
    一日,一位居士大清早过完早斋,跟我一同洗刷碗筷。她在了解我出家时间长短之后,顺便说了一句:你们出家人过的生活真是好苦。我闻此语,心里不由产生许多感慨。
    说到“苦”,我又不得不赞叹汉字的缔造者。迄今为止,我发现了一个最有智慧的“苦”字的定义——“苦”字,实际上是人在痛苦的时候,面部五官的表情形状。在繁体字“苦”的组成结构中,最上面的草字头,表示人在烦闷时,两边眉头皱起来的形状;中间的十字,表示两个闭上的眼睛和当中的鼻子;下面的口字,表示张大呼喊的嘴巴。整个意思就是,人的脸就是苦的体现,或者说人生就是苦。
    在没出家之前,我也感觉出家人真的很苦,不能吃所有的肉类,也不能吃葱、蒜、韭菜,还不能喝酒;出家人穿着要非常简朴,不可以穿任何花花绿绿的时髦衣服;不可以用世间很多好玩及有趣味的用品;不可以有人世间的男女情欲;不可以积蓄钱财在身;不可以贪图名利;不可以住好的、大的房间;不可以睡大的床铺;更要命的是还不能睡懒觉。反正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容许。这可真是要了卿卿性命。想想看,这还是人过的日子吗?我这些没出家前的想法,估计同上面那位居士的想法一致,以至于在我刚开始发心想出家的时候,心里七上八下,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能适应这样的出家生活。
    但是当我正式过上出家人的生活以后,这些想法就慢慢消失了。以前预想的那种苦日子,居然也没感觉到有多么苦。
    出家人吃饭要受很多的限制,很多东西不能吃。我们现在过斋的时候,斋堂里面的素食有什么就吃什么,或者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不管它好吃还是不好吃,吃一个八成饱就行了。这样的日子一久,才发现自己肚皮的脂肪越来越少,整个身体变得越来越轻爽,走起路来,还有点轻盈的感觉。
    以前那种遇到好吃的就多吃,以至于消化不良的难受没有了;以前那种由于吃一些诸如大蒜一类的东西,出现口臭让人反感的情况没有了;以前那种喝酒喝到晕晕乎乎,头昏脑胀,以至于上吐下泻的经历没有了;更不可能出现那种吃错东西或喝酒过度,以至于生病住院的情况。现在想一想,这种清淡的生活不是更好吗?!现在的这种生活方式,当然不能保证今后病就不再从口而入,但是可以保证病从口入的机率大大地降低。
    出家人当然不能穿那些时髦的衣服,每天都穿单色的布衣,发型永远保持光头。感觉这样更好。因为每天都不用再为衣服的搭配费神,更不会让他人对你的衣着、发型或者所谓的生活品位来品头论足。洗头、洗换衣服那是非常方便,上、下装哪件先脏了换掉就行,根本没有所谓上下搭配的烦恼。这样能省掉非常多的时间和资源。穿干净、穿暖和就可以,再也不会因为穿着,让他人和自己起烦恼。这样的轻松不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吗?!
    出家人住宿当然更简单,就一张单人床,能睡下就可以。以前那种大大的床,对出家人基本没啥用,因为真正的出家人基本不会失眠,所以不用大床来辗转反复。想睡就能安然入睡的人才幸福,那种想睡又睡不着,或者为生活忙得没时间睡觉的人,不管他使用多大、多好的床铺,又有啥实际的意义呢?
    真正的出家人没有世俗的那些烦恼,不会如同世间人那样,为钱财费心,为前途担心,为家庭操心,为房子劳心,为感情伤心;真正的出家人啥都能看开,啥都想得通,啥都放得下;那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出家就无家,但也无处不是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难道不是很逍遥自在吗?
    所以,一个人的生活是否幸福,是苦,是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钱、有权、有名的人不一定就比一个真正的乞丐过得开心。现代人强调追求优越的物质享受,人们过着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几乎每一个人都活得很累。打工的累,当老板的也累;大人累、小孩子也不轻松。
    其实维护人的基本生活很容易。越简单的生活,越接近自然,越轻松自在。生活幸福不幸福,完全在于心的感受。肉体的享受远不如精神的享受来得愉悦,心在天堂就是天堂,心在地狱就是地狱,万法由心生!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人一生都是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荫炽盛,都是苦;有贪嗔痴三毒,就是苦。而离苦之道就是懂得看破放下,明白一切皆幻,不执着。如此,又何苦之有呢?
是苦则不乐
乐苦皆是错
滋味如饮水
全从心头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智慧微尘 于 2011-7-25 10:53 编辑

(六)【朝山图集】

图1:叩拜在新泰市的街道上。

图2:福慧念佛堂的居士们送来美味的斋饭。

图3:四个跟香的小信众。

图4:仁炟法师与跟香信众在路边合影。

图5:在布满杂石的路面上艰难前行。

图6:仁炟法师在休息间歇为信众解惑答疑。



(七)【感应事迹】

助父生天

    唐代抚州刺史的夫人姓祖,归依敬奉地藏王菩萨,信心真切,但她亲生父母却不相信。夫人便捐出金钱,为父母造一尊金色的地藏王菩萨像,有三尺高,很诚敬地供奉起来。一次,她父亲因事外出,母亲一人在家。夜里有一窃贼进了屋准备偷衣物,看见地藏王菩萨端坐在那里,于是急忙退出。第二天,这窃贼改换了衣服来到她家,只见一位老太太单身独居,并不见有菩萨像,心中感到惊奇。他对老太太坦白了自己的犯罪意图,并说出夜里所见的情景,最后表示深切的忏悔。

    还有一次,她父亲前去抚州时途中遇到怨家。那怨家拔刀砍他。正在千钧一发之际,忽然看见一位金色的和尚,用手来拒刀,用头来受刀,然后被害倒地了。这时怨家认为已将仇家杀死了,当即离去。她父因此免遭杀害,很觉稀奇。

    回到家后,他把经过的事实向女儿详细地讲述了一遍。大家都认为这是很稀有的事,于是一同到佛堂顶礼,看见菩萨像头部有三条刀痕,刀痕处的金色稍有变化,很像是流过血似的。夫人知道,这是地藏王菩萨现身承受刀砍,拯救了父亲的厄难。她父亲见此情景当即产生正信,并把她母亲接到刺史官署,三人昼夜礼拜供养地藏王菩萨像。

    后来她父亲79岁才去世,过了35天,夫人梦见父亲身上带着光明在空中往来,自由飞行,觉得很希有,于是向空中遥拜,问他生在哪里。他父亲回答说:“我生在第四天上,同事补处。在这重天生的人,大多是由地藏王菩萨的引导来的。你母亲过13年寿尽当往生;你要过25年才往生;你丈夫过28年才往生。”说完就不见了。后来她母亲和他们夫妇逝世的时间,都和她父亲所说的一致。从此以后,这一州内,为地藏王菩萨造像画像,礼拜供养菩萨的人很多。他们中多数都获得了感应。


(八)【建寺动态】

    精进实修的清凉地——般

    位于山东博山正觉寺大明湖畔的般若楼,是一座五层仿唐式建筑,总面积37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参与禅修、讲座和大型法务活动;亦可让修持不同法门,如禅宗、净土、观音、忏悔等 行者,在相关的殿堂里清心禅修、诵经、礼佛、拜忏等。整座建筑宏大庄严,为修行者们精进实修的清净地,因此取名“般若楼”,以期大众精进修行,智慧增长。

    般若楼自一层向上分别是:

    一层:禅堂,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为集中内观禅修的场所。禅堂将供奉法身毗卢遮那佛,并安放300张禅床,供僧俗二众参禅打坐。

    二层:罗汉堂,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适于举办大型法务活动。罗汉堂将在四周以壁画形式供奉500大阿罗汉,该壁画以明朝宫庭画家吴彬创作的500罗汉线描手稿长卷为蓝本(现珍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以大理石为底,精选各色绚丽玉宝石,经过解碎、打磨、抛光等复杂工艺,镶嵌而成,色彩自然、和谐、丰满,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其工艺独特,坚固耐酸碱、湿热,且永不褪色,堪称可流传千载。

    三层:西方三圣殿,面积300平方米,为净土行人精进念佛、修持的场所。将供奉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四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殿,面积300平方米,将供奉观世音菩萨及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圣像。

    五层:八十八佛殿,面积300平方米。将供奉《礼佛大忏悔文》中的八十八佛圣像。八十八佛殿在国内甚为罕有,虔诚礼拜,能为大众除障増福。

    博山正觉寺般若楼工程的建设和未来前景,正应了正觉寺山门上的那幅楹联:

三乘普举,无内无外,抬眼普瞻华严圣境;
十宗同继,无你无我,携手同迈灵山妙门。


图1:般若楼一楼外走廊的理石围栏已经完成。



图2:般若楼一楼进出口垂花门已经完成。



图3:般若楼大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广种福田】

般若楼八十八佛整尊装金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八十八佛殿位于般若楼第五层,面积300平方米,殿内供奉八十八佛圣像,每尊圣像高0.8米,供奉功德款3万元/尊,装金功德款:2万元/尊。功德主可个人或阖家供奉,也可以商家宝号(单位)名义供奉!

《三世因果文》中说:

“今世做官为何因,三世黄金妆佛身。
  三世修来今世受,紫袍玉带佛前求。
  雕刻佛像塑菩萨,容貌端正盖世人。
  莫说做官皆容易,前世不修何处来。”

    可见,给佛像装金是修大福报的因缘。功德稀有殊胜。

(详情请见: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0152378916&


(十)【功德利益】

同修佛像得金身,迦叶夫妻修梵行

(编者按:此故事是台湾灵岩山寺开山主——上妙下莲老和尚讲述。)

    释迦世尊十大弟子之中的迦叶尊者是苦行第一。一般寺院的大殿,释迦佛两边各有一位侍者,那位眉清目秀的青年是阿难尊者,而那位发白面皱的老人就是迦叶尊者。

    迦叶尊者一出生就是金色身,年轻时就有修道之念头,但因为他是独子,父母希望他结婚。为了推辞父母的逼婚,他请人用紫金铸造了一尊女子像,容貌端正可爱,他说:“要我结婚,除非找到和这金像一模一样的女孩子。”

    他心里想:“天下哪有这样一位金身的女子?”以为这样就可以逃过父母逼他结婚。

    因他生长在大豪富的家庭,他这么一说,父母就派人到处寻找,竟然找到了!有一位婆罗门大富豪,他有个待字闺中的女儿妙贤,端丽无双,聪慧过人,也是金色之身。而且这位婆罗门女宿具善根,也是一心向道。既然找到,不得已结婚了,洞房花烛夜两人在一个房里怎么睡呢?当然不同于一般夫妇。他们在房里还是修道,房里摆了两张床,各睡各的、各修各的,互不妨碍。

    经过一两年,他父母想抱孙子了,看看媳妇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有一天,他母亲从他们房门经过,顺便朝里面探头一看,看到房里有两张床,“哇!原来如此。我今天一定要把两张床撤掉一张,给你们晚上睡同一床。” 到了晚上只有一张床怎么办?他们就商量:“我修道,你就先睡;你起来修道,我再睡。”

    后来迦叶尊者随佛陀出家证阿罗汉果,而其名义上的太太也出家了,叫做金色比丘尼。

    迦叶尊者与金色比丘尼为什么会感得金身之报呢?因为他俩于往昔之中,路过一座塔庙,看到塔庙里佛像的金身剥落了,于是就共同发心替佛像装金身。装了金身后,他们在佛前许了愿,由于当时俩人都还是凡夫,便共同发愿求转世能做夫妻。因为有这个因、这个愿,来世便结为夫妻,又同是金身之果报。

    你看我们念佛堂的西方三圣多么庄严,供养佛像的人将来决定是相好端严的金色身。再看这佛龛多么庄严,供养的人转世就住金屋华殿,有修因必定感果报嘛!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6 17:57 , Processed in 0.16857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