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86|回复: 4

[大德开示] 大安法师开示:如果“无我”了,还能适应竞争的现代社会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4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居士:“无我”是一种心态吗?有时当什么事都一起来的时候我就会不管不顾,什么都无所谓。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名利,甚至无所谓时间从旁流逝。这样又被人说是人生态度不积极、不上进,真的很矛盾。如今的世界太过现实,有些事我们不得不面对。如果“无我”了,那还能适应这个机械、繁忙、竞争的现代社会吗?


法师:一定要正确理解这个“无我”。“无我”不是什么事情都无所谓,“无我”是摆脱我执、我见、我爱、我慢这些与生俱有的烦恼习气,不要受它控制。“无我”的状态,要从空性中去领悟。实际上,凡夫众生做不到真正的“无我”,真正能够“无我”到家的,那都是断见思惑,证到人我空的人,是圣者了。


虽然我们不能做到真正的“无我”,但是我们要有这种智慧的见解。在遇到任何的事情时候,要有这个无我智慧的空性的观照,不受我执、情执的控制。


《金刚经》中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法界不存在能主宰的、永恒的我,这就是无我相。人相是和我相对待成立的,没有我相,也就不会有人相。建立“无人相”的观念,就不会执著那种众缘和合的幻相,把幻相执为真实,无众生相。


寿就是涅槃的意思,就是无为法的涅槃,“无寿者相”告诉我们,因为诸法(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的空性,一切有为法(含摄我相、人相、众生相)是空的,那么无为法(含摄寿者相),它也是空的,所以也不要执著有一个涅槃。


如果认为万法皆空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用干了,就陷入断空、顽空,是断灭见。在了解诸法空性后还要修一切善法,这样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修一切善法,这就是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真正的“理即佛”,是要在修一切善法的过程当中,借助这个事相上的修为、修德,来显发我们如来藏的德性,最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修五戒十善,要修菩萨的六度万行,在修行当中还要珍惜时间,勇猛精进。所以,佛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宗教,消极是对世间虚幻的名利消极,但是对真实的佛性,那种终极目标,是如救头燃的。


所以作为一个学佛的人,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在知道诸法空性的同时,在无我当中要生起同体之心、慈悲之心、仁爱之心,了解他人跟我是同体的,能够利益他人、利益社会。这样你就会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不会说什么都无所谓了。


我们应该不贪着于名利,但是也不要非得讨厌它,讨厌它又变成另外一种执著了。这就是儒家讲的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事业,这样就会心里平淡、超然,同时又敦伦尽份,把自己的责任、职责完成得更好。


天台讲一心三观,对世间的一法一尘一毛要观察它当体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在学习了佛法,了解当体即空的同时,还要做假观、中观。摆脱我执、我爱,淡泊名利,同时又敦伦尽分、济世助人,这是应有的学佛的智慧。

发表于 2011-7-4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学佛的人,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在知道诸法空性的同时,在无我当中要生起同体之心、慈悲之心、仁爱之心,了解他人跟我是同体的,能够利益他人、利益社会。”

“我们应该不贪着于名利,但是也不要非得讨厌它,讨厌它又变成另外一种执著了。这就是儒家讲的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事业,这样就会心里平淡、超然,同时又敦伦尽份,把自己的责任、职责完成得更好。

天台讲一心三观,对世间的一法一尘一毛要观察它当体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在学习了佛法,了解当体即空的同时,还要做假观、中观。摆脱我执、我爱,淡泊名利,同时又敦伦尽分、济世助人,这是应有的学佛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为自己修行而修行为精进修行
   
只为幻众涅盘而慈悲为精进慈悲,
   
外无念佛相,中无念佛人,内无念佛心,而念佛为精进念佛,
   
外无持戒相,中无持戒人,内无持戒心,而持戒为精进持戒。
   
外无受布施之人,中无布施物,内无施布施之人,依无布施之心而行与布施,为精进布施。
   
在甚深般若中修一切善法,为精进修一切善法。
   
在菩提心中修一切善法,为精进修一切善法。
   
在无四相中修一切善法,为精进修一切善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让我们时时刻刻感恩报恩吧!

愿我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法界一切众生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法界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我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愿法界一切众生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在学习了佛法,了解当体即空的同时,还要做假观、中观。摆脱我执、我爱,淡泊名利,同时又敦伦尽分、济世助人,这是应有的学佛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05:04 , Processed in 0.16707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