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062|回复: 13

[佛化生活] 情绪从哪里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3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情绪从哪里来

      人的五大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会带来许多情绪的困扰,如何以佛法消解情绪烦恼,开创幸福人生?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然就会有情绪。我们也大都体会过控制不住情绪,反被情绪所控制的苦,甚至常常因为一时情绪冲动而犯了错,事后却又懊悔不已。

       情有很多种,第一种是情操,例如哲学家的情操、艺术家的情操、宗教家的情操,以及政治家的情操。这些情操是理性的,对人、对世界、对自己都是有益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情操的话,那就跟低等动物没什么两样了。

      第二种是情感,情感是指与亲人,或是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和事物之间,因为喜欢或是不喜欢而产生的感情现象。情感虽不如情操那么高尚,但是人如果没有情感,那就形同植物或矿物。只是情感是自私的,以自我的喜怒哀乐为依据,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不是十分稳定;而情操却是非常清净,且非常和平、稳定的。

       第三种是情绪,情绪是从情感而来,当情感不能宣泄、满足时,心里就会发生冲击和困扰,因此产生情绪。情绪就像是暴风雨中的海浪,没有理性、规律,而且波动非常厉害,只不过有的人波动很高,有的人较低一点而已。

      情绪来的时候,就像无名火,会大哭也可能会大笑,甚至还会揍人,出现暴力倾向。所以,一个老是情绪用事的人比情感用事的人更糟糕,也非常可怕,不但造成自己的困扰,别人看到情绪冲动的人,也会敬鬼神而远之。因此面对问题时,最好不要随便动情绪。

      但是有人会说:“如果人生活得毫无波动变化,好像未免太平淡而无味了。人生要有大悲大喜才活得过瘾,所以有情绪也没什么不好啊!”

      这种将人生的情绪起伏视为一种调剂的看法,实在是似是而非!试想每一次情绪的波动,身体的细胞不知道就要死多少,不但身体不健康,心理也不会健康。如果老是在大喜大怒、大悲大乐的情形下生活,是活不久的,一点也不划算。要让自己经常生活在愉快平静的情况下,情绪才会稳定,心理也才会健康。

      要避免情绪过分的波动,首先就要明白情绪会带给自己与别人灾难的严重性,这样才会懂得约束自己的情绪。情绪会带来一波接着一波的坏事,就好像是高血压会带来生命的危险一样,首先可能是中风,再来就是瘫痪,说不定接着就是死亡。所以预防自己情绪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的方法,就是在情绪还没有发生以前,能够先察觉到自己已经快要动情绪了,在这个关键时刻,用观念来化解,告诉自己动情绪是划不来的,因为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甚至连他人也会遭殃。

       除了运用观念之外,一些修养的工夫,例如静坐,或是经常默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也会很有帮助的。在情绪还没有生起之前,念佛可以产生移转作用,让情绪转换为一种念佛的清净念头,一种信仰的念头。

      然而,我们在运用观念或方法的时候,也要明白目的不是在压抑自己,而是要化解自己的情绪问题。其实只要我们不管它,不要老是在想这个问题,或是老想要冲过它、对付它、抗争它,情绪反而都能很简单地化解。

      在混乱、紧张匆忙的时代里,人的情绪时时刻刻都在浮动,所以懂得如何控制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不要总是将焦点放在情绪的爆发点上,可以利用散散步、喝一杯水、听一首柔和的音乐,或是找朋友谈谈,让情绪慢慢缓和。

      更进一步的方法,是观察自己的念头从哪里来?也就是看念头是怎么产生的?不过,念头从何而起,常常连自己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情绪,那么根本就不需要管它,因为不必为了没有发生过的事生气。即使是发生过的事,也都已经过去了,那又何必生气呢?动情绪不但没用,反而会使自己乱了方寸;如果再加上出言不逊,或动作粗暴,那我们身上的细胞不知道会死掉多少,真是既伤身又伤心。

      知道引起情绪起伏的原因,观察情绪的生灭,以及了解情绪对健康的影响,这才是一种非常有智慧的处理方式。这种智慧,就是明白情绪生灭的来龙去脉;知道了以后,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问题统统交代清楚以后,自己反而没有事,既然没有事,情绪就会安定下来。

      另外,更深一层的方法,是根本不管它的来龙去脉,不管它的源头是什么?起因是什么?爆发点是什么?而是往下去看,看自己的念头是好念头吗?是智慧的念头,还是烦恼的念头?如果是烦恼的念头,老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那就太没智慧了。人之所以为人所爱、所敬,就是因为有智慧,会有人想做愚者吗?只要是情绪都是不好的,所以我们面对情绪,只看念头而不管它的好坏,或是怎么生起的,当下就停止念头。

        所以,佛教称起烦恼时为热恼,恼就是烦恼,热就是火热。虽然在现实中,我们不在地狱,但其实痛苦的程度和身在火热地狱没有两样。把自己放在地狱里,是多么愚蠢的事啊!在这个时候,就要马上当机立断,让烦恼的念头一起时,就马上止息。

      但是要做到这个层次相当不容易,所以还是要从第二个层次,也就是从看着念头起、看着念头灭的工夫做起。等到工夫纯熟之后,才能再进一步到达一发现念头起,马上就不见的地步。能到达这个层次的人,我们称他为贤者,但贤者并不是没有烦恼,只是已经不会再被烦恼伤害,也不会再伤害其他的人,这是自我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发表于 2011-6-23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3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受益
感恩师兄布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3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3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3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超渡你自己 (转)

所謂的超渡,是走完你這一輩子所有的情緒。

所以,你超渡了這一輩子的你了嗎?你的心都平靜了嗎?從小到大,你的心有沒有不平衡?包括你的父母比較愛弟弟,不愛你,比較護著妹妹,不理你,所有的不平衡,所有的負面情緒,你有沒有回過頭,去接納、去化解,用當下你的愛、智慧,去化解你從小到大心靈上的創傷,你情感上的痛苦。

超渡你自己,又分兩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超渡這一輩子的你,超渡那個從小沒有得到愛的自己,超渡你第一次失戀、被人家騙錢,人財兩失的傷痛,超渡你事業失敗,所有的朋友都背棄你的過程中,你內心所有的痛苦。

人第一個要安的是自己的心。

你的內在小孩還孤獨嗎?

你還是覺得人性是不可信任的嗎?

你要先超渡你自己,內心所有壓抑下來的憤怒、痛苦與悲傷。

如果你還感覺到有負面的情緒,就表示還有一個,在負面情緒的自己。比方說,你明明在洗菜、做飯,突然你覺得很孤獨,很悲傷,或是在上班,怎麼越上班越坐立難安,你覺得你的情緒很莫名其妙,這些情緒哪裡來的你不知道。

如果你常常感到悲傷、坐立不安,悲傷、莫名其妙想哭,其實不是你想哭,是你裡面的人在哭。

如果你常常莫名其妙,感覺到負面的情緒,表示你的內在,還有一個自己,還陷在水深火熱的負面情緒裡頭,他在等你。等你做什麼?等你超渡他。

唯有你超渡了、安撫了,你內心的那個悲傷的、緊張的、還在擔心明年沒有錢的那個自己,唯有安了他的心,你才在這兒坐得很安心。

你之所以坐在這兒不安心,是因為你的內心還在不平衡、還在仇恨、還在恐懼,所以首先要先學會超渡這輩子的你,而不是到佛寺辦法會超渡。

所謂超渡你自己:是深入你的內心,用你當下的愛和智慧,化解你內心有種種負面情緒的自己。你自己,就是你自己的觀世音菩薩。所謂的觀世音菩薩,就是未來的你,未來已經成佛的你;祂循聲救苦來安撫還在無助中的你,你還在苦難當中,祂循聲救苦。你要循著你的情緒,如果你不安、你恐懼,你的內在還有一個不安、恐懼的自己,甚至還在怕黑、怕爸媽不要你的小孩,他等你去超渡他。這一步你做到了。

接下來,你要超渡你累世的自己。

很多修行的人會說,當你修到一個程度,過去的業障會現前,其實並不是那個意思啦!弄錯了,完全搞錯了,而是你有了能力、有了智慧、有了愛,你開始有能力了,你累世轉世的自己,會來找你幫忙,並不是業障現前或是冤親債主來找你,不是的,累世的自己家人們來求你幫忙,當你這一輩子的自己心靈力量變強了,你安定的力量也強了,有些在夢境當中,或是你往世過去的記憶會顯現出來。

這代表當你開始學習身心靈的概念,當你了解宇宙的奧秘,當你開始進入生活的另一個層面,你的過去世還在哀傷中,你的過去世可能有餓死的自己,有被砍頭的自己,有被強暴的自己,有在逃難的自己,有失戀的自己,你的過去世有好多的自己,都在等著你去幫忙他。這一世,透過你心靈的安定,你可以治療童年的創傷,安撫你過去生意失敗的自暴自棄,你可以改變「自從被男人拋棄之後,你不相信天下還有好男人」這樣的觀念,不但可以幫你把這一世的你變得更好,而且你過去世的記憶,也會開始展現出來,因為你的過去世還有好多的你,等著你去幫忙他。

於是你開始了,一個自我成佛之旅,開始了一個自我超渡之旅。

你要超渡誰啊?

你無法超渡任何人,除非你開始超渡你自己。

超渡過去世,在種種苦痛當中的你,等你超渡完所有過去世的你的時候,也就是你成佛的那一天,就是你在當下感覺到圓滿的那一天。

文∕許添盛醫師‏




发表于 2011-5-22 08:53 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发布者:承载


布施论坛原帖: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130622&extra=&highlight=%B3%AC%B6%C9&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4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無法超渡任何人,除非你開始超渡你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4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6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第二个层次,也就是从看着念头起、看着念头灭的工夫做起。等到工夫纯熟之后,才能再进一步到达一发现念头起,马上就不见的地步。能到达这个层次的人,我们称他为贤者,但贤者并不是没有烦恼,只是已经不会再被烦恼伤害,也不会再伤害其他的人,这是自我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6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自利利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14:16 , Processed in 0.129221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