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79|回复: 7

[佛化生活] 凭什么相信你临终时就有好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5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有几位佛友走了。虽然他们学佛的年头都不算短,态度也很虔诚,但是他们在走的时候,对于死亡似乎都还没有做好准备,求生的欲望很强,寄希望于医生,心力孱弱,根本提不起功夫,对佛菩萨也似乎没有信心,手忙脚乱的。学佛本是为了了生脱死,可是,在他们临终的这一刻,却并没有真正地派上用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通过深入地观察,我发现,在很多修行人的心目中,都隐藏着一个非常微细的妄想。这个妄想就是:不自觉地和没来由地相信自己临命终时,运气会比别人好一些、会发生奇迹。至于为什么会与别人不一样、会发生奇迹,自己也说不出根据,反正是很自信,或者说有那种感觉。正是这种盲目的自信,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虚幻的感觉,消弱了修行者对死亡的警觉,以至于在修行上得过且过,懈怠放逸。


  说实话,凭什么相信临命终时,自己的表现就会比别人潇洒一些?凭什么相信美妙的奇迹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凭什么相信特别折磨人的病痛不会落在自己身上?凭什么?凭自己比别人聪明?凭自己身居高位?凭自己比别人有钱?凭自己是出家人?凭自己是大和尚?凭自己佛学知识比别人渊博?凭自己身体比别人健康?凭自己比别人更能干、更有人缘?凭自己捐的款比别人多?我看都靠不住。对于这些世间的有为法,阎王爷并不在乎;《普贤菩萨行愿品》中不是讲得很明白吗: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


  唯有真实地发起了出离心,真实地修行,你才有可能走得潇洒。相反,如果一味幻想,不肯下苦功夫,偷心不死,自欺欺人,或者表面上打着修行的旗号,暗地里却沉醉于名闻利养——如果是这样,即使人家都把你当佛来恭敬,终究免不了要当一回落汤螃蟹。雪峰义存禅师有一首偈子,说得很好:


  光阴倏忽暂须臾,浮世那能得久居。
  出岭年登三十二,入闽早是四旬余。
  他非不用频频举,己过还须旋旋除。
  为报满城朱紫道,阎王不怕佩金鱼。

  <按:此处的朱紫道、佩金鱼,均指代权贵。>


  修行贵在始终保持一颗冷静的心,不存幻想。如果当下不能发生奇迹,那就不要幻想临命终时会发生奇迹,如果当下不能做到正念分明,那就不要幻想临死时突然能够正念分明;如果平时不能做到佛号不断,那就不要幻想临终四大分解、痛苦异常时能提起佛号;如果当下不能作主,那就不要幻想临终时能作主。修行不能有丝毫的赌徒心态,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对未来的幻想上面。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了生脱死的希望寄托于当下,这才是唯一可靠的!
  愿我们在夜静更深之时,多多扪心自问:我有什么本钱打发得生死?


浙江省天台山佛学院释本幻敬选于《禅》2008年第2期编者小语  
注:标题为天台山佛学院释本幻所加,原文无标题


=========================
如果还没修证成果的,绝不会因什么身份名气,在生死面前就能比较特殊,都还只是罪恶生死凡夫而已,以末法期越往后的现实来看,李炳南居士在晚年时说得一点都没错,能往生解脱的万中无一二,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想好好修行,但是,共业太强大了,生活与工作的压力烦恼每天都冲击着我们,而我们在面对时还是习惯以物质追求为第一,所以,这样子可真无奈共业循环,世间竞争不可能一定能赢能得到什么,出世间解脱往生更是对不上因果的,南无阿弥陀佛!

有道理,我发现修净土的多,但修净土的着力点很多人并不清楚,造成临终手忙脚乱,很多问题应该提前有预见性,我们买房想的多周到,临终这个大事却没好好去规划!
我且问你,忽然临命终时,你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钻乱撞。苦哉苦哉。(黄檗襌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对修行人,天天在考试,考什么呢?请看印光大师给出的试卷: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它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功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印光大师

平时是因,临终是果!
有什么样的平时,就可能有什么样的临终!

平时,如果这棵树东倒西歪,临终时别人能有人扶一下就太重要了!


转载
发表于 2011-6-15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法布施
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它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功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唯有真实地发起了出离心,真实地修行,你才有可能走得潇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光阴倏忽暂须臾,浮世那能得久居。
  出岭年登三十二,入闽早是四旬余。
  他非不用频频举,己过还须旋旋除。
  为报满城朱紫道,阎王不怕佩金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阴倏忽暂须臾,浮世那能得久居。
出岭年登三十二,入闽早是四旬余。
他非不用频频举,己过还须旋旋除。
为报满城朱紫道,阎王不怕佩金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13:50 , Processed in 0.21713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