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082|回复: 61

[佛化生活] 本师释迦牟尼佛 圣迹之旅——恭逢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日 专诚供养(精美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师释迦牟尼佛 圣迹之旅——恭逢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日 专诚供养(精美组图)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20110509_7c86b23e68c3d7375268gWu8yvHWV8Js.jpg
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至善的爱 于 2011-5-11 10:5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至善佛缘 + 1 赞!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摩珂菩提寺大殿佛陀像


20110509_f068ac2ace431b55e152pdHGTSG2hsOK.jpg

[ 本帖最后由 至善的爱 于 2011-5-11 10:5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昭寺觉沃佛(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

20110509_ee3e68771a0279906966OKpZ0KFP8GUD.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20110509_d011d7506fa84c530544b00D71Fjb1lb.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20110509_a08de2931fa3b173035fYFa0D99sZzR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寻访释迦牟尼故里:



  公元十八,十九世纪,西方列强在统治锡兰及东南亚佛教国家时,逐渐注意到当地大部分住民所信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而开始对其产生研究的兴趣。

  讽刺的是,西方人初始研究佛教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论证佛教是粗俗与虚构的宗教信仰。于是他们才开始认真地研究佛教,调查佛教经典的出处与佛法的内涵,其目的无非是想消灭佛教。

  不料在理性主义与强大好奇心的驱使下和在考古挖掘宝物等多重诱因之下,十九世纪时许多政-府资助的“佛教史迹考古”工作团队与私人组成的“文化贩子”集团,在这早已湮没成蛮荒的佛境地,凭着极其贫乏的古老文字资料,努力拼凑出遗失的线索,终于陆续挖掘到重要的圣地遗迹,与佛史上的珍贵的史料,而这也更推动着西方研究佛学的热潮。

  在西方理性科学的治学态度下,古老庞杂浩瀚的佛教学术与历史,因此有了划时代的突破,这似乎是当初为消灭佛教而研究佛教的人们所始料未及的!

  注:印度是个并不很注重历史的国家,所以在受过异族宗教入侵后,当时印度本国已经基本上没有佛教的影子,这些考古学家手中的圣典是大唐西域记(唐·玄奘法师)和佛国记(东晋·法显法师)。由于这两位法师记录的严谨详细,这些考古学家就象拿着地图在印度找到了一个个的地方。


  恒河!流贯数千年的时空、历经无数次的干涸与泛滥。

  这通达天堂之门的滔滔大水,冲积出一片沃土平原,不仅养活了无数仰赖它维生的大地之子,也安顿了人们惶惑不安的无知身心。

  在这大水之畔,孕育有多少心灵的导师!然而,只有这位圣者的教说,穿越了时空的隔碍,二千五百年来,依然慈悲地灌溉着人们心中干渴的灵魂。

  祂;就是无上的觉者——佛陀!



20110509_d84077b92ab73cbec60c4hj2U2BzeuHu.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毗尼——诞生

  “摩耶为世间,产下乔达摩:无明恼苦者,闻法断迷惑!”——大爱道长老尼偈


  “夫人入池洗浴,出池北岸二十步,举手攀树枝,东向生太子”——法显法师 佛国传

  蓝毗尼(lumbini)为古印度佛教遗址。传说是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亦译岚毗尼、龙弥尼、林微尼、腊伐尼等。在今尼泊尔境内靠近印边境小镇鲁明迪旁,是善觉王为其夫人蓝毗尼建造的一座花园。据说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夫人摩耶产期将临,按当地习俗回母家分娩,途经蓝毗尼时,在一棵娑罗树下生下了释迦牟尼。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曾来此朝拜并建石柱留念。

  蓝毗尼所在的小村落原本座落于印度的UP省(Uttar Pradesh),但是在公元一八五七年英国殖民印度期间,印度各地发生了大规模反抗英军的军事冲突,当时的尼泊尔曾介入战局帮助英军,为了表示回报,英国将尼印边界的部分土地划给尼泊尔其中就包括了蓝毗尼。

  公元一八九六年十二月一日,德国考古学家傅尔博在一片密林中发现了的石柱的残基考证为阿育王朝建的,石柱的文字记载:“无忧王于灌顶之第二十年来此朝拜,此处乃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地。兹在此造马像、立石柱以纪念佛祖在此诞生。并特谕蓝毗尼村减免赋税,仅交纳收入的八分之一。”

1.jpg
白色摩耶夫人祠(Mayadevi Temple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传说当年摩耶夫人就是在这里手扶娑罗树,生下了佛陀。如今娑罗树(Sal tree)已经被菩提树(Ashoka tree)所替代。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育王石柱如今立在摩耶夫人祠西侧,柱高7.79米,周长2米多,但是马头雕像已不见踪影,半截石柱有一道伤筋动骨的裂纹,被后人用三道铁箍固定。石柱离地3米处有婆罗米文字书写的阿育王铭文:“无忧王于灌顶之第二十年来此朝拜,此处乃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地。兹在此造马像、立石柱以纪念佛祖在此诞生。并特谕蓝毗尼村减免赋税,仅交纳收入的八分之一。”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4.jpg
林园外侧就是寺庙区。中国、日本、越南、缅甸、斯里兰卡等国在此修建了寺庙或禅定中心。黄琉璃瓦、朱红围墙的中华寺十分引人注目。这里有常住僧人约30人,却代表六、七个国家,很像佛教国家组成的“小联合国”。共同的信仰使他们和谐相处,每到月圆时,僧人们都要聚集在阿育王石柱周围轮流诵经。当今世界纷争不断,暴力层出不穷,佛教的慈悲与宽容精神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7 18:22 , Processed in 0.210654 second(s), 20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