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27|回复: 4

[佛教文化] 如何报答佛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8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10 编辑

  一切恩中,佛恩最重。怎么做才能够报答佛恩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佛说诸法勇王经》:   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报过去诸佛恩者。亦当如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报未来诸如来恩者。亦当如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报今现在十方诸佛恩者。亦当如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弗。唯有二人能报佛恩。何等为二。一者尽漏。二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弗。是二种人善能供养诸佛如来。善报诸佛所有恩惠。   《大般涅槃经》:   譬如虚空,震雷起云,一切象牙上皆生华。若无雷震,华则不生,亦无名字。众生佛性亦复如是,常为一切烦恼所覆不可得见,是故我说众生无我。若得闻是大般涅槃微妙经典,则见佛性如象牙华。虽闻契经一切三昧,不闻是经,不知如来微妙之相;如无雷时,象牙上华不可得见。闻是经已,即知一切如来所说秘藏佛性,喻如天雷见象牙华。闻是经已,即知一切无量众生皆有佛性。以是义故,说大涅槃,名为如来秘密之藏。增长法身,犹如雷时象牙上华以能长养。如是大义,故得名为大般涅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有能习学是大涅槃微妙经典,当知是人能报佛恩,真佛弟子。   《未曾有因缘经》:   佛告王曰。甘露法者。精妙难量。济无粗细。非天世人福德之力所能报也。唯有一事。能报佛恩。何谓为一。常以慈心。以其所解。一切善法。展转开化。乃至一人。令其信心成就智慧。展转教化。无有穷尽。譬如一灯燃无量灯。如是行者。乃名为报师徒重恩。大王当知。欲报师徒解脱恩者。以还智慧。解脱众生。如是行者。则为供养三世诸佛。非但供养报一师也。   《正法念处经》:   如来应等正觉。三界最胜。度脱生死。无上大师。此恩难报。唯有一法。能报佛恩。若于佛法。深心得不坏信。是名报恩。   《大方便佛报恩经》:   佛告阿难。菩萨勤求精进。欲庄严菩提。欲报佛恩。常当忆念一切众生如一子想。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言。阿难。汝今是我弟子。汝于现世给侍恭敬尊重于我。我涅槃后汝当恭敬尊重供养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正法。是即恭敬尊重于我。是为最大报佛恩者。   《佛说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经》:   若有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念佛三昧。如是修者名报佛恩。思惟是者即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当满足彼诸佛法。乃至能为一切众生作大依止。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念报佛恩。当持经戒。相率以道。道不可不学。经不可不读。善不可不行。行善布德。济神离苦。超出生死。见贤勿慢。见善勿谤。不以小过证入大罪。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妙法莲华经》: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所以者何?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吝,亦无所畏,能与众生佛之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大般涅槃经》:   尔时,诸天龙神八部,于虚空中雨众妙华、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又散牛头栴檀等香,作天伎乐歌呗赞叹。   佛告阿难:“汝见虚空诸天八部供养我不?”   阿难白言:“唯然,已见。”   世尊又复告阿难言:“欲供养我报于恩者,不必以此香华伎乐。净持禁戒,读诵经典,思惟诸法深妙之义,斯则名为供养我也。”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佛言。当勤孝顺父母敬事师长。归奉三尊。勤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慈悲喜舍。怨亲平等同己无二。不欺孤老不轻下贱。护彼如己。汝等若能如是修行。则为已得报佛之恩永离众苦。 转载
发表于 2011-3-28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10 编辑

发表于 2011-3-28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本文发布者:yuanjue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10 编辑

净慧老和尚开示: 佛法与报恩 报恩,就是要求我们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有感恩思想。佛教的教义精神和实践内容都非常强调这一思想。我们的早晚课诵,乃至每一堂佛事结束的时候,都有报恩的内容,我们时时提醒自己,不忘众生恩,不忘三宝恩。 报恩的理论 报恩的理论来源于佛教的依正不二、自他不二、生佛不二的思想。佛陀教导我们:人与大自然、人与环境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教的这一观点已被当今科学所认同,但佛陀是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了这一思想。佛教把我们每个人由过去业因所感的身心叫做正报,即我们生命的主体;而把我们身心所依托的山河大地、国家社会叫做依报,即我们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是相互依存、一体不二的关系。同样的道理,自己与他人、众生与佛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体不二的。 做到这三种“不二”是我们完善人格、成佛作祖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依正不二、自他不二、生佛不二呢?或者说应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三种关系呢?我想唯一的答案就是报恩。报恩,就是要求我们时时刻刻对一切事、一切人都要有感恩的思想,不要把自己和自然、社会对立起来,不要把自己和他人对立起来。有了这些思想,就能逐步做到依正不二、自他不二、生佛不二。 我们感谢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因而我们会爱护大地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我国南方以及日本等国,常常看到人们祭祀大树,祭祀河流山川,向这些自然景物顶礼膜拜,烧香点灯。很多人以为这是迷信。其实我们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结论,我认为这是一种朴素的感恩思想的体现。如果我们把每一棵树奉若神灵,能在树前烧一支香、磕一个头,那我们就不会滥砍滥伐,森林就会得到保护;见了河流,我们烧香磕头,水源就不会受到污染……。假使每一个人都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看作是神圣的,我们以感恩的心情加倍地爱护它们,那么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就会日趋完善。 我们每个人的存在,我们每个人之所以能够安居乐业,是因为有无数从事各行各业的人辛勤劳作和密切配合的结果。我们一个人的生命离不开全世界50亿人的生命。我们时时处处能有感恩思想,那么人与人之间的自私自利、欺骗压迫就会逐步缓解和消除,人间就会充满谅解和爱心。 我们敬仰、怀念佛陀对我们的恩德和教导。没有佛教,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不会有今天这么丰富,中国人的道德观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完善。佛陀为我们指出了一条修行解脱之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依教奉行,则每个人都能成佛。 报恩的内容 报恩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报众生恩;第二,报国家恩;第三,报父母恩;第四,报三宝恩。 (一)报众生恩 报众生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就我们当下的生命来说,没有所有众生的恩惠,也就没有我们自己的生命,所以是自他不二,有恩应报。这仅就人与人之间互为生存的条件而言。如果我们把生命的当下推向遥远的过去,我们同一切众生的关系,就不仅仅是互为存在的条件关系,从无始以来,与我们有关的人真是无法统计。面对芸芸众生,既有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也有我们过去生中的朋友、兄弟等等,所以我们对所有的人,都应看作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的恩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生活所需,从食品、衣服、房屋,到办公用品、交通工具,都是别人提供的。我们每个人都只能为社会尽一份责任,我们却不可能创造一切。常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反省一下这句话:人人都在为我,我是否也在全心全意地为人人呢?能够很好地体会到这一点,做到这一点,就会自觉地报众生恩。 报众生恩还应该从人类扩大到一切动物。动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生存是一体的。动物种类的大量减少实际上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另一方面,正如每一个人都可能曾经是我们的亲朋,每个动物也同样可能与我们互为亲友。因此,我们要有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思想,进而做到戒杀放生。汉传佛教的素食传统也正是由此而形成的,仅就报恩而言,这一传统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二)报国家恩 报国家恩,也叫报国土恩。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壮丽的山河大地,纯朴勤劳的人民,都能激起我们的爱国之心。没有国哪有家?祖国养育了我们,我们就应常怀感恩之情,积极投身到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去,把国家的利益看作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报答国家的恩德,才是一个爱国爱教的佛教徒。 (三)报父母恩 报父母恩,父母恩德如泰山。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可是非常遗憾痛心的是,现在儿女虐待老人的事件屡见不鲜。学佛的人,不但要报答现生父母的恩情,还要报答生生世世父母的恩情,这也体现了我们爱一切众生,爱全人类的精神。 (四)报三宝恩 报三宝恩,三宝即佛、法、僧。佛是导师,法是真理,僧是宣传真理的老师。“有佛出世人天喜,无僧说法鬼神愁。”三宝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人生的道路;三宝就像一条船,把我们从苦海中度到清凉的彼岸。三宝是阳光,是雨露,是大树下的清凉地,每个佛教徒要时刻不忘报三宝恩。 报恩的实践 我们应当怎样来报恩呢?报恩的内容实际上已把报恩的实践包括在内了。当我们得到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众生,要把我们这一份欢乐与一切众生共享。佛教徒吃饭、喝茶、穿衣的时候,都要“当愿众生,共享喜悦,共成佛道”。《华严经·净行品》告诫我们,在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不要忘记众生,这就是报恩的实践。当然,我们不能把报恩的思想仅仅停留在感情上,更重要的是要用报恩的思想指导我们的言行,所谓“存于中,形于外”,知恩报恩,重在实践。 对我们广大的在家佛教徒来说,工作尽职、家庭和谐就是报恩的实践;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相处融洽,随时随地为他人着想,就是报恩的实践。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按五戒、四摄、六度去做,就是最好的报恩实践。也就是说,我们每时每刻,每一个行动,每一句话,每一件事情,都要体现报恩的思想,成为报恩的实践。报恩就是修行,修行在报恩。? 1990年8月讲于临济禅寺盂兰盆节报恩法会 发表于 2010-11-10 22:38 只看该作者 感恩本文发布者:yuanjue
发表于 2011-3-28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10 编辑

佛说无常经(亦名《三启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静奉 制译 稽首归依无上士 常起弘誓大悲心 为济有情生死流 令得涅盘安隐处 大舍防非忍无倦 一心方便正慧力 自利利他悉圆满 故号调御天人师 稽首归依妙法藏 三四二五理圆明 七八能开四谛门 修者咸到无为岸 法云法雨润群生 能除热恼蠲众病 难化之徒使调顺 随机引导非强力 稽首归依真圣众 八辈上人能离染 金刚智杵破邪山 永断无始相缠缚 始从鹿苑至双林 随佛一代弘真教 各称本缘行化已 灰身灭智寂无生 稽首总敬三宝尊 是谓正因能普济 生死迷愚镇沉溺 咸令出离至菩提
发表于 2011-3-30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10 编辑

感恩师兄布施.随喜一切善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8 21:45 , Processed in 0.298802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