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50|回复: 3

[大德开示] 宣化上人讲《佛说阿弥陀佛经》文殊师利菩萨的因缘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11 编辑

文殊师利菩萨的因缘
文殊師利法王子。
文殊師利,又叫曼殊師利,這是一種音譯的關係。「曼殊師利」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叫「妙吉」,又叫「妙德」。這一位菩薩是在菩薩裏邊,有最大的智慧,所以他是智慧第一,又叫大智文殊師利菩薩。「菩薩」是梵語,翻譯過來叫「覺有情」。眾生,就叫迷有情。覺有情,是眾生裏邊一個覺悟者;我們眾生,就是眾生裏邊的一位迷昧者。覺悟者,就是所有一切的境界,他都會覺悟,所謂:
見事省事出世間,見事迷事墮沉淪
見事省事出世間」,見什麼事,他就省悟什麼事,他就覺悟什麼事,這個是出世間,覺有情。「見事迷事墮沉淪」,見著什麼事情,就迷昧到什麼事情裏邊,這就是會墮落沉淪裏。出世間,就是菩薩;墮沉淪,就是眾生。眾生和菩薩的分別處,就在一個覺,一個迷。所謂「覺者,佛也」,佛就是眾生裏頭的覺悟者。那麼現在可以說是「覺者,菩薩也」,覺悟者,就是菩薩;迷者,就是眾生。
這一位文殊師利菩薩,在他出生的時候,有十種的吉祥事情,來表示這一位菩薩的功德圓滿、智慧第一。這十種的吉祥:
第一,光明滿室當文殊師利菩薩降生的這一天,他這個家裏,房子裏邊放一種光。這一種光,不是日光的光,不是月光的光,也不是星光和燈光的光,這是表示文殊師利菩薩他這個智慧般若之光,這般若的光明;也就是表示這位菩薩有大智大慧,他這種智慧能破除一切的黑暗。
第二,甘露盈庭甘露,這是一種不死的藥,在天上有的。這甘露可以令人得到飽暖;你得到甘露就可以飽了,不吃飯也不餓了。好像我們一般人,不吃飯就會餓。為什麼會餓呢?因為沒有甘露來滋潤你。所以現在果現有很多天沒有吃飯了,餓得也不能來念經了,也不能來聽法了,但是他還勉強來聽法。你看,他坐那兒,頭低低的,這身子都挺不起來了,後邊脊梁骨都軟了,坐不起來了。
宣化上人讲起徒弟的事情
所以頭先我問他:「你多少天沒有吃飯了?」他說他不記得,「Nocount!」我說:「大約有沒有一百天哪?」他說:「No!」沒有!我說:「十天有沒有?」「No!」也沒有!我相信大約一個禮拜差不多。我記得好像有一個禮拜。這個可憐的孩子,餓得都瘦了,還這麼咬著牙,不吃飯。我看著太可憐了!
你明天或者今天可以喝點水,喝點茶,或者喝點juice(果汁)、牛奶都可以,吃一個apple(蘋果)、orange(橘子),我給你開放。不要把媽媽的孩子給餓壞了,懂嗎?把媽媽的孩子給餓壞了,你媽媽就會哭了,並且把師父的徒弟給餓壞了,也不可以的!師父雖然不會哭,但是心裏也不太好受。所以不要這麼愚癡,這麼樣搞法了,聽到沒有?啊,這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那麼你因為沒有感到甘露給你灌頂,所以你就覺得餓了,餓得沒有精神。這個沒有精神,你看看哪地方有蘋果,等一等你可以吃一個,吃二個都可以,這是我准許的,不在stealing(偷盜)之內!
又讲了回来
甘露盈庭,得到這甘露,就可以得到飽暖,可以得到這種的清淨、清涼。所以餓鬼,若得到甘露給他一灌頂,他即刻就消除他的罪業,可以往生了。這甘露盈庭,表示文殊師利這位菩薩以這甘露法來灌救眾生,救度一切眾生。所謂「甘露門開」,這甘露門一開開,這餓鬼都進來,就都得到飽暖了,飽滿了。
第三,地湧七珍從地生出來七種珍寶──金子、銀子、琉璃、玻瓈、硨磲、赤珠、瑪瑙,這七種的寶貝。這七種為什麼叫寶呢?因為它少有。這個世界上,所少有的就是寶貝,多了就不是寶貝。
好像這個土,本來也很寶貴的,我們人若沒有土,就不會生存。但是人人都拿它不稀罕,你抓把土送給人,是沒人要的。你說:「這是最寶貴的東西,我送給你。」他一看是土,嗯!把它丟到地下。為什麼?因為到處都有,哪個地方都有。所以本來這土是最寶貴的東西,沒有人很稀罕它,因為隨處都可以有,所以不寶貴了。
這個水,也是最寶貴的東西。我們人若沒有水,就不能生存的;不單人,就是所有一切,要是沒有水,也不會生存的。所以太上老君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上善若水」,上等的善人就像水似的。「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利益一切的物質,對一切的物質都有利益,但是它又不爭功。好像這花吧,水不會說:「你這朵花呀,幸虧我這水,你才長這麼大,開得這麼新鮮哪!要不是我這個水,你能有今天嗎?你應當對我有一種報答才對的。」水沒有這種的思想。「處眾人之所惡」,這水在低下的地方,哪個越低下,地最窪下的地方,水在那地方住著。「處眾人之所惡」,誰都不願意在那個地方,水卻在那個地方住著。「故幾於道」,所以合道。
那麼,這個金、木、水、火、土,對人、對一切眾生都有益處。但是為什麼人不寶貴它呢?就因為它太多了。好像木頭,也到處都有,所以人也都不寶貴它。這個金子,為什麼人寶貴它?因為它少;少就出貴了,不是隨地都是。好像若到極樂世界,黃金為地的地方,那土就值錢了。因為什麼?極樂世界沒有土。到極樂世界,你若送給他一把土,他就好像什麼呢?就好像現在到月球拿回那塊石頭那麼寶貴的。一樣的石頭,在月球拿回來的,這就是價值連城了。本來我們這娑婆世界這一把土不值錢的,你送到極樂世界去,喔!這真是稀有的。因為它少有,所以就出貴了。這七珍,為什麼叫七寶?因為它少有。人人不容易得到,所以就說這是寶貝了。
那麼文殊師利菩薩,因為他有無量的寶藏,所以他出世的時候,七珍也就隨著他出世這個地方地裏就湧出來。湧出多少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拿也拿不完,用也用不了。在什麼地方?在文殊師利菩薩出世那個地方。說:「我可不可以到那個地方呢?」方才果地已經說了:「人不要生出一種貪心。」你到那地方想要拿一點七寶?你到那地方,恐怕用的路費比那個七寶還值錢了,所以不要打這個妄想。
第四,神開伏穴。神是藏主,轉輪聖王有七寶,其中之一是「藏主寶」。藏主寶,就是管寶藏的神。那麼地湧七珍,是從地湧出來,而這些寶藏是以前人埋到那個地方,人都忘了,這時候守藏的神把這個財寶都打開了,這個地好像就有人把它刨開了,那麼這種寶貝也就都可以得到了。
第五,雞生鳳凰這個雞本來是生雞,但是這個雞菢出來的雞,就不是雞,是什麼呢?是鳳凰。鳳凰是一種吉祥的鳥,很吉祥的;人若看見這個鳳凰,就一定會得到一種的很幸運的事情。在古來講,孔子說:「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說這鳳凰的鳥也不來了,這河也沒有河圖洛書出現了。伏羲氏畫卦,有河圖洛書那種情形出現,現在也沒有了。我呀,停止囉!我不需要再宣揚這個道德了,所以吾已矣夫──我停止了,我不做什麼了。
第六,豬產龍豚這個雞生鳳子,這還不算出奇。這個龍,本來是龍生龍,鳳生鳳,但是現在這個豬,他家裏養的豬,生出一條龍來。豬產龍豚,好像龍似的這麼一個豬。怎麼像龍似的?這個身上有鱗,就像那個龍鱗似的,那個龍身上都有鱗。這豬生出的小豬,有鱗,這叫豬產龍豚。
第七,馬生麒麟這個馬,本來都生馬,現在生出個麒麟。這個麒麟,也是獸類之中的一個獸中之王。老虎是獸中王,麒麟和獅子也都是獸中之王。但是在這兒,這個麒麟是由馬生出來的。這麒麟,是一種祥瑞的獸,也是在中國唐堯那時候,這鳳凰、麒麟,很多很多的,人人都看得見的。以後,因為這個眾生的業報重了,罪業深重了,所以這一些吉祥的鳥獸也都不出現了。
在孔子那個〈獲麟歌〉上說:
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吾心憂!
「唐虞世兮麟鳳遊」,說在唐堯虞舜的時候,麒麟和鳳凰常常到這個世界上來遊,人人都看得見。「今非其時來何求?」現在不是唐虞那個時候,你來幹什麼呢?你來有什麼所求呢?「麟兮麟兮吾心憂!」孔子說:「麒麟哪!麒麟哪!我心裏呀,真為你很憂愁的。」
這是因為在那時候,孔子見著打獵的人,打著一隻麒麟。他一看,他認識這隻麒麟。因為孔子出生的時候,「麟吐玉書」,有一隻麒麟來吐玉書,吐這個字,那麼孔子的母親,就把一條繩拴到這個麒麟脖子上。等孔子看見打獵的人所打住的這個麒麟,一看!他媽媽繫的這條繩子,還在這個麒麟脖子上繫著。所以,他知道這個麒麟被打獵人打住了,給打來了。孔子知道自己也不久就要圓寂了,所以他很傷歎的,才說這麼幾句話,說:「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吾心憂!」
第八,牛生白澤白澤,是白色的。這種白色獸類是很少有的,牠也不像牛,也不像馬,也不像驢,也不像騾子,所謂四不像。牠身是馬的樣子,但長著牛蹄子,那個腳,長得牛腳。雖然是牛腳,卻又是馬的樣子。牠也不像個驢,也不像個馬,也不像個牛,也不像騾子,所以叫白澤。這種的獸類也是一種祥瑞的獸。
第九,倉變金粟我頭先問果地:「金粟有什麼用呢?可以拿來吃嗎?這榖子本來可以做飯、做米來吃飯用的。現在變成金子了,這怎麼吃啊?」他就很聰明,他說:「你若拿一些去,就可以賣了換錢,可以買很多米。」我一想,也是這樣子。這個金粟,你拿一些去賣了,就很值錢的了,所以這是很對的。可惜我對這種情形還不太了解,那麼果地這麼一說,我才豁然大悟。他問:「誰有貪心?」我說:「我有!」我貪什麼呢?我這個貪心,想要貪你們大家快點成佛,這是我的貪心。所以,不要把這個徒弟給餓壞了,還希望他快一點成佛呢!這是第九,倉變金粟。
第十,象具六牙本來象是生兩個牙的。文殊菩薩出世這時候,他家裏養的象生了六個牙。
有這十種的吉祥,這代表大智文殊菩薩十種的十度波羅蜜,所以和其他的菩薩不同。這是文殊師利菩薩有十種的吉祥如意的事情。
我們要想認識文殊師利菩薩,要想見一見文殊師利菩薩,你就要先記得這十種吉祥的事情。你知道這十種吉祥的事情,你見著文殊師利菩薩時,你可以對他講:「您老人家呀,是我一個老朋友了,最知己的善知識。」他說:「為什麼你這樣講?」你說:「我知道您出生的時候,有這十種的吉祥事情。」你一唸,喔,文殊師利菩薩一定也就會很歡喜的:「哦,是的。你是我的老朋友,我不否認,因為你知道我。」這叫知己的朋友。
你若不知道他呢,文殊師利菩薩雖然沒有分別心,但是你對他不認識,他對你也就不會接近;你認識他多一點,他和你就近一點。所以,我們為什麼要知道每一個菩薩的這種境界呢?也就是想要每一個菩薩都和我們做朋友、做兄弟,每一個菩薩都是我們的善知識。你們各位,將來都是菩薩的善知識,所以自己不要把自己看輕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一家人 + 1 感恩师兄法布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3-1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11 编辑

发表于 2011-3-1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11 编辑

愿一切众生 早修慈心三昧 在生死中。不受无量众苦逼迫。于诸佛法速得圆满。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感恩本文发布者:深深海底行
发表于 2011-3-30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11 编辑

愿一切众生 早修慈心三昧 在生死中。不受无量众苦逼迫。于诸佛法速得圆满。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8 21:41 , Processed in 0.205786 second(s), 18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