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811|回复: 32

[原创] 我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8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53 编辑

:不可思议的梦
陌生的房子
这2年,多次梦到一个房子,是老家后面的一个邻居家,我印象里从来没有到那户人家去过,不知为何会好几次梦到那个和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的房子。因为之前也曾经做过一些稀奇古怪的梦,所以对此并未在意。
直到有一次无意间听父亲说起家里以前的旧事,才知道原来我梦到的那个房子以前曾经是自家的,爷爷的继母张氏晚年经常住在那里。后来又卖了,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我从小到大从未听说过这个房子和自家有任何的关系,就会梦到它,真的是很不可思议。
原来这个宅子跟我还是有一点关系的,于是向父亲询问了一些有关老宅有关过去的事情。
二:祖宅一
爷爷8个月的时候,亲生母亲就去世了。当时家族里还有一个和爷爷年龄相仿的爷爷,他的母亲也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2个人都是雇奶妈养大的。当时2家是东西院,并排的2座大宅子。
家族里相继没了2个年轻的媳妇,于是就找了风水先生来看宅子。据说风水先生拿着罗盘在宅子里仔细的看了又看,一直嘀咕:这宅子没问题啊,没问题啊。。。
(插播:当时的祖宅是爷爷的父亲经手盖起来的,大约建造于1920年左右,虽然已经近百年了,但是在取材上比现在的很多房子还要高档,可以想见,在当时这样的宅子似乎也可以称得上豪宅了吧。
当时的规模是这样的:5间正房,然后是东西厢房,第一道大门,里面住的都是家里人,大门外还有路鼎,里面住的是长工,然后是第二道大门,二门的外面是猪圈、厕所、最外面的第三道大门。后来复查的时候,祖宅被没收从中间截断分给了3.4户人家)
最后实在找不到问题的先生要来了梯子,登上房顶查看,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是附近的一位叫二先生的家里挂了一面镜子,镜子的光反射到爷爷的家里,所以出现了前面的问题。
找到了问题所在,于是家人和二先生商量能否摘下镜子,免得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起初,二先生不同意取下镜子,据说这位二先生在当时也是个识文断字的人,他之所以在家里挂那面镜子也是有原因的----大概也是出于调理风水方面的考虑,所以坚决不肯取下镜子。
后来风水先生给二先生出了一个化解的办法,可以解决二先生的顾虑,具体的办法是过年的时候在门口挂上大红的纸灯笼,一直不要摘下,一直挂到烂掉。。。。。。这样就可以化解二先生的问题。
于是风水先生圆满解决了2家的问题:家族里此后没有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二先生担心的问题应该是也得到了解决。
附:后来,爷爷家的这座大宅子辗转到了另外一户人家手里。这户人家因为想要儿子,所以坚持生生不息,终于在生了五六个女孩后生了一个儿子。结果儿子还没出满月,儿子娘就去世了,就在这座宅子里,年龄应该也不是很大,30多岁吧。
似乎这个宅子很不利于年轻的女性居住。
当时也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们本来命里注定无子,却偏偏逆天意硬要儿子。强求来的东西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吧。所以对于那些命里不该我们拥有的东西,我们就学着一笑而过吧。
我们就去追求我们命里有的东西吧。
怎么区分命里有还是没有呢?我们通过正常的努力可以得到的就是命里有的,反复努力而不得的大概就是命里没有的罢。
比如说今天晚上我想吃个嘎巴锅,这个 就可以有。呵呵
据说大妈的爷爷当年就是因为看上了这座宅子,所以毅然决定把自己5岁的孙女嫁给大伯的。大伯那年也是5岁,他们订的是娃娃亲。
十六年后,他们如约结婚,可惜的是结婚的地点却不是那个豪华气派的祖宅了,祖宅在大伯12岁那年就已经被没收了。
他们结婚的地点就是后来我经常梦到的那处房子。
现实里我对那处房子本就没有特殊的记忆,所以实在描述不出来它的样子,印象里对它残存的记忆只是:小。
在梦里我经常在它附近徘徊,有时还会走进去,可是还是描述不出来它的样子,只是意识里清楚的知道自己去的就是那座房子。
三:老宅二
在家里所有的房子、土地以及财产被没收后,家人分到了一处最破旧的房子,一座摇摇欲坠的茅草屋,父亲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后来由于家里人口日见增多,于是又申请了一处宅基,爷爷亲手建起了一处房子,也就是我经常梦到的那处房子。虽然地方小一点,但是房子的质量要比前面摇摇欲坠的茅草屋好的多,所以张氏自此带着她的亲生儿子一家就住在了新房子里。
大伯之所以选择在那里结婚也是因为那边的房子看起来体面一些吧。括弧他们结婚后都在外面工作,很少回来。
爷爷一家就一直住在风雨飘摇的茅草屋里。
当时家里的情况是:一家子人口众多,大致有十多口人,可是多是老幼妇孺,太爷早逝,张氏的亲生儿子一直在外面工作,很少回家,真正可以劳动的只有爷爷一个人。
如果这时候分家的话,爷爷主外,奶奶主内,家里3个孩子,大伯14岁左右也可以帮助做一些简单的活了,日子可以过得相对好些。最重要的是可以和属于剥削阶级的太爷划清界限,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迫害。
但是爷爷一直没有提分家的事情,而是一直默默的承担着2个家庭的重担,替常年不在家的二爷照顾他的一家老小。
而张氏依旧当家,依旧在她势力范围内作威作福。
举个例子,二伯和张氏的亲生孙女只差一岁,据说二伯当时上学,一张纸要先写满小字,然后在小字上面写大字,背面亦如是,正反面都写满之后再拿着纸去张氏那里,用旧纸来换一张新纸。
如此,张氏还是一直不满的说二伯用纸费,每次都是很不情愿的给二伯以旧换新。而对于她亲生的孙女,则总是夸奖她节俭懂事,所以总是会额外的奖励给她一些零钱,让她去买花布做衣服穿。
四:子洲先生
一天,街上一些人围着玩麻将,一位八旬老者观了半天,道:“到目前为止,我知道的玩牌的人里面,只有2个人是真正的会玩牌。”
会玩牌的人之一:牌桌上的孤独求败
据说这位先生玩牌的时候,围观的人总是会惊叹:“您怎么这么出牌啊?”
而这位先生则悠悠答道:“不这么出牌怎么输啊?”
因为这位先生家道非常之殷实,玩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家赢钱,所以每次出牌都很随意。
会玩牌的人之二:子洲先生。
说子洲先生会玩牌是因为他的牌品好,每次玩牌的时候,每到他要赢的时候,他从来不直接推牌赢,而是先问大家有没有要赢的,如果有的话就会先让人家赢,就算是他的下家也会让给人家。只有在大家都没办法赢的情况下,子洲先生才会去赢。
子洲先生享年只有51岁,去世应该有60多年了,村子里居然还有人会提起他。语间满是敬意。人活到这个境界也算是无憾了。
有一天父亲无意间说起这件事,语间微有得色,我想父亲应该是很自豪的吧。因为“子洲”是父亲的爷爷的号。
一个人能够在自己去世几十年后,还让人家记得他,让他的子孙因此而感到自豪,这一辈子活得也算值了。
补记:
子洲先生当年家里颇富足,对人也很慈悲。
据说每到快要过年的时候,都会主动去村子里生活比较困难的人家,让他们去自己家里拿一些过年用的粮食和柴草,免得过年的时候太狼狈。
子洲先生据说属猪,应该是生于1899年,逝于19496月份,享年51岁。
五:太太
子洲先生有2个太太,第一个太太侯氏,也就是爷爷的亲生母亲,是本地一个举人的女儿(举人据说是参加省级考试取上名次的),生卒年不详,由其出身于书香门第,由爷爷天性温和可以推见,侯氏应该是一个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很好相处的人。可惜的是很早就过世了。否则的话,爷爷的一生就可以完全改写了,连带着奶奶也可以生活的幸福很多了。
可惜的是侯氏在爷爷8个月大的时候就去世了。
过世的原因有2个版本,版本1
在爷爷的上面有个哥哥,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所以做母亲的一直很伤心,以至于在爷爷8个月大的时候就因伤心过度而去世了。
版本2:就是前面提到的所谓风水问题,参看老宅一
因此有了后面的第二个太太张氏。据说属猪,死于1962年二月初八,享年65岁,但是按照这个说法去查,结果有点对不上号。
比较可靠的是死的时间:1962年二月初八,据说当年刚刚过的65
分歧在于:如果属猪,应该是生于1899年,那么死时应该是64岁。
如果说死时是65岁的话,那么就应该属狗。
我推测死时65岁的说法较为可靠,因为死的那年正月还做了抢六,事后人们还说是做抢六没有做好的缘故。
属相也许会记错吧。
按死时65岁算,张氏比爷爷大21岁,爷爷阴历二月生人,8个月大的时候已经是阴历十月了,是时亲生母亲去世。以最快的速度算,过完年,爷爷2岁的时候,子洲先生再婚,那么张氏已经是23岁了,这个年龄在普遍早婚的古时应该算是晚婚了。当时普遍的结婚年龄大致在十七八岁左右,20岁的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
爷爷当年是16岁结婚。
张氏的亲生子则是18岁左右结婚。由此可以看出当时还是盛行早婚的。
记得小时候老师说过:“写人物一定要有外貌描写。”对于张氏的外貌,有几个关键词:高、瘦、白、大眼睛、高颧骨。
民间传说:儿子一般长的像母亲,女儿一般长的像父亲。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由此推测:从孙女身上多少可以窥出奶奶当年的风采呢?
张氏唯一的嫡亲孙女嫁的是一位**,据说当年男方力排众议,非此女不娶,完全不计较女方的出身(文化大革命ing。。。),就是因为看重了女方一点:外貌。由此可以想象张氏嫡亲孙女的美貌。
据见过张氏本人的群众介绍:张氏长的也不难看,(高、瘦、白、大眼睛都占齐了,以这样的条件估计想难看也不容易),但是给人的印象很凶(相由心生吧)。
据说张氏家里也颇富足,以张氏的出身和外貌,在当时那个普遍十七八就结婚的早婚年代,却直到23岁(最早的推算)才结婚,而且是以一个大姑娘的身份嫁给一个死了老婆还有孩子的人,实在是很令人费解。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吧。
张氏婚后也生了一个儿子,比爷爷小6岁,据说还有个女孩夭折了。
张氏一生只有一个儿子。
这在当时衣食富足不必为生存发愁的家里,在讲究多子多孙、子孙满堂的解放前,张氏一辈子只生了一个儿子这件事,也颇觉不可思议。也许这就是命吧。(张氏,究其一生,留下的谜团太多太多了,一如其刁钻的性格)
张氏据说就是在我经常梦到的那个宅子里去世的,据说是服毒死的---因为和她的亲儿子媳妇闹矛盾。
在张氏服毒之前,张氏的亲儿媳因为婆媳矛盾曾经服过一次毒,被抢救过来了,但是因为婆媳矛盾迫使媳妇自杀这件事,也给了张氏一个响亮的耳光,极大的挫伤了张氏的锐气。
邻居们渐渐的从亲儿媳的控诉里了解了张氏的所作所为,虽然张氏对奶奶一家更恶毒的多,但是因为奶奶生性的善良、逆来顺受,而且不爱和人说是非的性格特点,所以奶奶嫁过来多年,众人都没有发现这个生活在他们身边的2.0版恶婆婆。而性格刚烈的亲儿媳一则因为性格刚烈,二则因为年轻,接受过新中国的教育,深深懂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道理,所以面对张氏的故意刁难,敢于奋起反抗据理力争,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张氏骨子里虽然一直是偏向亲生儿子一家的,但是仅限于和她有血缘关系的儿子、孙子和孙女们,儿媳到底是外来的,和她没有血缘关系,所以也属于被她欺压的对象,或许念在亲生儿子的份上,在欺压的程度上会比对爷爷奶奶轻一点,仅此而已。
张氏当年估计一定是很郁闷的,也许在她看来:我已经对你够仁慈的了,没有像欺负人家似的欺负你,你怎么不知道感恩戴德还反过来这样不给我留面子呢?
郁闷来郁闷去的,终于想不开走上了绝路。或许也想跟儿媳妇似的闹一闹,不想弄假成真了吧。总之,张氏的亲儿媳服毒没事,张氏服毒就死了。
值得一提的是:张氏幸亏死在了她一直居住的那个房子里,如果死在爷爷住的这边,她的娘家人还气势汹汹的准备要大闹一场的。张氏死在自己住的地方,从而使爷爷奶奶免去了一场无谓的纷争,大概这是张氏一生里唯一办对的一件事情吧。
据说死后她娘家还强烈要求把她埋在子洲先生身边的,要把爷爷的亲生母亲---子洲先生的结发妻子的尸骨放到一边去。
举人的后人这时候出面了,问张氏的娘家人:“你们见过有这样埋的吗?你们只要举出一个例子来就可以按照你们说的去办。”
张氏娘家人哑口无言,只有不了了之。按照这里的风俗,男子死后应该和结发的妻子挨着埋在一起,填房要埋在他们的后边。
张氏终于埋在了她应该待的地方。由此事,张氏娘家人的表现可以想见张氏的彪悍也是师出有门的。
举人的后人也没有辜负举人的名号,轻轻松松的一句话就化解了张氏娘家人的无理要求。
在此要特别感谢张氏的亲儿媳,因为她,大大缩短了张氏在世的时间,从而大大减少了爷爷奶奶一家人受苦受难的日子,在此程度上说,她是爷爷奶奶脱离苦海的大救星。
从此后,大家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2 收起 理由
观华 + 1 阿弥陀佛
果如 +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53 编辑

六:爷爷
爷爷天性温和,沉默寡言,对人总是好脾气的笑着。
爷爷生前常说的一句话是:屈己从人。就是委屈自己,让别人满意的意思。这也是爷爷一生的写照。时时刻刻谨小慎微,唯恐让人家不满意,因此时时处处宁愿自己多受一些委屈,务求让人家满意。
8个月就失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可以说从未享受过母爱,父爱在有了继母后也貌似就云淡风轻了。因此对子洲先生豁达慈悲胸怀佩服之余,对他老人家的好印象多少因此打了折扣。一个男人,怎么可以眼见后妻虐待自己的孩子几十年而无动于衷呢?
爷爷一辈子大部分时间在继母的虐待下、社会大环境的压迫下艰难的生活,不管外界环境如何险恶困苦,一直保持着温和、善良、屈己从人的本性,仿佛在沙漠里缓缓而行的骆驼,忍辱负重、从不抱怨,永远那么默默的行走,眼神温和而坚忍。
爷爷晚年身体不好,但直至去世没有一天卧床不起,没有让家人服侍过一天, 真正做到了书上所说的:有尊严的死去。
而且据父亲讲,爷爷咽气后大家给换衣服的时候,发现爷爷的身体还很柔软。据此可以断定:爷爷肯定是往生了。想想也是,如果爷爷这样善良的人都不能往生的话,还有什么人够条件往生呢?
回顾爷爷一生,能够想起来的,除了那句:屈己从人,就是爷爷曾经讲过的一个故事:
一个秀才去进京赶考,路上救了一只蚂蚁。考试的时候,秀才在写 “心 字的时候,少写了一个点。可是考官在阅卷的时候,一只蚂蚁爬了上去,补上了那个点。于是秀才考中了。
这个故事大概是要告诉我们平时要多做好事,好人有好报吧。可是眼见身边的一些好人生活的却并不如意,因此对这句话有些怀疑。 父亲说:“好人未必有好报,可是坏人一定会得到恶报的。所以,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做个好人。” So do I
七:奶奶
据说很多好看的大姑娘,都不一定能够成为好看的老太太。容貌对女人来说,保质期格外的短。
确实,日常所见,年轻貌美的女孩子很常见,但看着顺眼的老太太很稀少很稀少。甚至很多年轻时红极一时的美貌女星,年龄稍长,不待老去就已经变得令人不忍看了。
由此看,时间真是残酷。世间多少个清纯貌美的女子,在时间面前一点点衰老,变成普普通通的大妈、老太太啊。
据说相由心生,据说林肯先生曾经拒绝过一个求职者,就是因为不喜欢他的外貌,林肯先生说:40岁以后的人就要对自己的外貌负责。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年纪,一个人的内心会在他的外貌上得到显示:或慈悲或奸诈或善良或刻薄。。。。。
不知道要有怎样的内心才能够修成一个看着令人感觉舒服感觉无比慈祥的老太太。
据母亲说,奶奶年轻的时候是个很标致的人,干净利落,性格温和善良,最最有别于众人的一点就是从不说人是非,不管是人前还是人后。在我的印象里奶奶一直是那么的慈眉善目。迄今为止,那种慈霭的面容在我所见过的人里面尚无可超越者。
奶奶的娘家和爷爷家算是门当户对吧,据说舅爷们(奶奶的兄弟们)小的时候都是上的私塾,就是把先生请到家里来授课。而且舅爷们当年请的先生不是一般的人,这位先生年轻的时候曾经中过盖八州的秀才。盖八州的秀才不是普通的秀才,就是8个区县的头名秀才。相当于现在半个北京市范围内的高考状元吧。按照这位先生的资质,中举人进士之类的应该也不在话下的吧。可惜的是生不逢时,此后就取消了科举制,没有了再往上考的机会。空有满腹的经纶,没有施展的机会,后来只好做了教书的先生。据说这位先生曾经会过本地唯一的一位举人------侯举人,也就是爷爷的外祖父。
而这位在舅爷家任教的盖八州的秀才说起来也不是外人,就是母亲的太爷。三代后,秀才的后人嫁给了举人的后人。这么巧合的事情,如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边,肯定会以为是人家在编故事。
所以马克思都说,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奶奶当年未出阁前也跟着识了一些字,懂得四书五经,算得上是一位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而且因为家教的缘故,一家人都极有涵养,脾气都出奇的好。面对逆缘都能够默默的逆来顺受,毫无怨言。也许正是这种性格才使得奶奶多年来没有被张氏的百般折磨压垮吧。
回娘家
现在的女人在婆家受了气可以回娘家诉委屈,当年奶奶一年里难得回一次娘家,每天在家都有做不完的事。据说奶奶生完孩子刚刚6天就要去推磨干活了。对中国人所熟知的坐月子一事,张氏仿佛外星人一样全然不知。不过听母亲讲,姥姥有次生完孩子20多天吧,不到满月,也去做活了,因为姥爷早年丧母,所以姥姥坐月子是没有婆婆照顾月子的。张氏看到了,还惊讶的问怎么没出满月就干活了?”原来张氏也是地球人的,也知道有坐月子一事的。可是自家的媳妇生完孩子6天怎么就去干活了怎么不去过问下呢?倒是很有爱心的去关心别人。
难得张氏开恩让奶奶回一次娘家,还要布置下一大堆的任务:要做很多很多的针线活、纺很多很多的线。任务量之大在回娘家短短的几天内是根本完不成的。所以奶奶每次回娘家都要雇人帮助完成任务的。这一点仿佛红楼梦里的史湘云。
30个大子
过去中国人是不喜欢分家的,喜欢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生活在一起。钱是由家长统一管理的,谁用钱要去和管家的人申请,批准了就会给,不批准你就得不到钱,想办的事情就没法办。所以爷爷当年虽然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的长子,可是身上经常是一文不名的。
一次爷爷和一群人一起在外面干活,这时候过来一个卖煎饼的,大家当时都是又累又饿于是都买来吃,爷爷手里自然没有钱,卖煎饼的很热情,慷慨的佘给了爷爷几张煎饼,一共30个大子,当时还花的是铜钱。
后来一直欠到大年30的前一天,卖煎饼的来讨债,爷爷愁的没有办法,(听着感觉不像地主的儿子,好像杨白劳的儿子)硬着头皮去跟管家的张氏要30个大子来还账。
张氏态度很明确:不给。
于是就在N年前的一个大年30的前夕,爷爷----一个地主的儿子,为了30个大子的欠款愁的走来走去,最后是奶奶用自己的私房钱替爷爷还了帐。
奶奶的私房钱全部来自于自己的娘家,父母心疼女儿私下给的一点零花钱,奶奶一点一点的积攒起来。据说当时的儿媳妇回娘家,当家的婆婆都要给儿媳妇一些买东西的钱的。可是张氏从来不给奶奶这项钱,因此,每次奶奶回娘家都要用自己的私房钱给父母买一些点心之类的礼物,奶奶的父母每次都是很高兴的互相推让:你先打开吧。对方也说:你先打开吧。每次都要这样反复推让几次才会打开点心包。
父母大概永远也不会知道: 嫁入“豪门”的女儿每次回娘家都要自己花钱给父母买东西,还要花钱雇人帮助自己完成婆婆布置下的天量任务。
就算是这样,奶奶心里还是盼望着能够回娘家的,大概只有在自己的家里才可以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气吧,才可以暂时的远离张氏的百般刁难吧。可恨的是就算是这样,张氏一年到头也难得让奶奶回一次娘家。
整整30年。
奶奶讲的故事:一个人和一个瞎婆婆借了一箩面,还的时候欺负瞎婆婆看不见,就把箩翻过来,在箩底盛了很浅的一点面去还。这人 死后就变成了瞎婆婆家的一只母鸡,每天产一只鸡蛋。一连3年,忽然有一天,母鸡唱到:合箩借仰箩还,变个母鸡还3年。然后母鸡死去。
大概欠下的债还清了罢。
八:上天的法则
张氏的亲生儿子和第一个妻子生了个女儿,几年后第一个妻子就病死了。因此又续娶了一个,张氏因为自己就是继母出身,想必最清楚继母的所作所为,因此深怕第二个亲儿媳对自己的亲孙女下毒手,所以千方百计的把亲孙女带在身边。
虎毒不食子的意思是说再恶毒的动物就算是老虎也不吃自家的孩子,吃也吃人家的孩子。张氏看来深知此理。对于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不管男女,她都是慈爱的。
她的恶毒只对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用。比如爷爷奶奶这一房所有的人吧。偏巧这一房的人还都出奇的老实,那就变本加厉吧。
张氏自二十多岁结婚,嫁来时婆婆已经去世,所以从未受过婆婆的气,嫁过来就过一直过着扬眉吐气的日子。又因为张氏精明强干,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一种嚣张自信的咱们姑且叫它霸气吧,所以在当时偌大的一个大家族里,上上下下好几十口人都要听命于张氏。这无形中养成了张氏飞扬跋扈、唯我独尊的性格。
直到有一天,张氏的第二个亲儿媳妇进门,张氏这种唯我独尊的格局才被打破。张氏的第二个亲儿媳妇,虽然也是一双小脚,却敢于公然的和张氏针锋相对,对张氏这么彪悍的人来说,当家作主几十年,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却输在一个年纪轻轻的晚辈手里,不知心里会有多不甘。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一物降一物吧。所谓的因果报应吧。
张氏最终选择了服毒自杀这种方式来逃避,或许就是不能容忍自己多年形成的权威被人动摇吧。
就算撇下她最为疼爱的孙子和孙女,也绝不能够忍受,就是这么的刚烈。
张氏死后,她最疼爱的孙女在继母的手下着实过了几年爷爷当年在张氏手下所过的日子。张氏和她的第二个亲儿媳,性格的刚烈程度相当,不知道在对待继子女的问题上,谁更仁慈一点,因年代久远无从考据。据说张氏最疼爱的亲孙女,性格非常的孤僻,不爱说话,性格非常的高傲倔强,依稀可以看到张氏的影子。听说这个女孩非常的有才,双手都会写字,人又生的美貌,所以后来嫁给一个高官之子,N年后她的几个继母所生的弟弟都因她而受惠。
这个女孩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的作法,竟然有着爷爷奶奶的影子,或许是因为她身上也流着子洲先生的血液吧。
张氏最宠爱的孙子因为是第二个亲儿媳所生,所以不在被虐待范围之内。
纵观张氏一生的经历,得出一个结论:恶人只有对善良的人才能作恶,老天爷不怕恶人。老天爷有他的法则,你种下什么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果子。
自己虐待了人家的孩子,反过来就会有人来虐待你的孩子。有时候这种回报特别的及时。比如张氏。有时候这种回报会来的相对晚一些。不管早晚,人总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买单的。
这就是上天的法则吧。
九:属龙的孩子
奶奶一共3个儿子,没有女儿,父亲行三,据说在父亲的下面曾经有个妹妹,可以想见奶奶对这个女儿是多么的喜爱。可是后来这个女孩死了,在她一周多的时候。
在我出生前,大伯家里已经有N个美丽的姐姐了。所以在我未出生前,家人取了一大堆男孩的名字来迎接我的降生,可以想见他们多期待家里能够有个男孩。但随着我的降生,那些花费了他们很多心血的名字全都作废了。
但是奶奶一直没有因为我是女孩而错待我,相反的是因为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我成了奶奶最宠爱的孙女。就算后来有了弟弟,奶奶对我依旧宠爱如故。我想大概是奶奶本身没有女儿所以格外喜欢女孩的缘故吧。
关于这个女孩去世的原因也是有2个版本,版本1:
父亲属牛,比这个女孩大3岁,所以当时也就4岁多,很淘气,那时候家里有一个铜的脸盆,一敲就会发出很很响很脆的声音,父亲小时候喜欢敲那个铜脸盆,而那个小女孩很胆小,一听到响动就会害怕的大哭。
但张氏在父亲敲脸盆的时候,从来都不制止,相反的还有意的夸奖父亲聪明能干。父亲得到大人的鼓励,于是就更喜欢去敲那个铜脸盆了。那个小女孩因此受了惊吓,最后死了。
还有一个版本也是这个女孩胆子很小,怕打雷,一打雷就会大哭。奶奶因为要做活,没有办法看着她,张氏有空却不管看孩子,一次打雷的时候,孩子哇哇大哭,张氏不但不去哄孩子,还在一边格格的笑,女孩因此吓着了,后来就死了。
不管是哪个版本,女孩都是因惊吓而死的,而惊吓的原因都是和张氏有关的。
对于这两个版本,我倾向于前者,原因在后面。
奶奶唯一的一个女儿就这样没有了,我想奶奶心里一定特别难受。可是奶奶从未说过一句怨言。连一句抱怨责怪的话都没有。平静的接受了所有命运的安排。
十:轮回1---悟梦中身
这是一个谈轮回的故事,和苏东坡齐名的大诗人黄山谷的亲身经历。黄山谷是江西省修水县人,这故事就出自修水县志。     黄山谷中了进士以后,被朝廷任命为黄州的知府,就任时才二十六岁。     有一天他午睡的时候做梦,梦见自己走出府衙到一个乡村里去,他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婆,站在家门外的香案前,香案上供着一碗芹菜面,口中还叫着一个人的名字。黄山谷走向前去,看到那碗面热气腾腾好像很好吃,不自觉端起来吃,吃完了回到衙门,一觉睡醒,嘴里还留着芹菜的香味,梦境十分清晰,但黄山谷认为是做梦,并不以为意。     到了第二天午睡,又梦到一样的情景,醒来嘴里又有芹菜的香味,因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起身走出衙门,循着梦中的道路走去,一直走到老太婆的家门外,敲门进去,正是梦里见到的老妇,就问她有没有摆面在门外,喊人吃面的事。     老太婆回答说:昨天是我女儿的忌辰,因为她生前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我在门外喊她吃面,我每年都是这样喊她。    女儿死去多久了?    已经二十六年了。    黄山谷心想自己正好二十六岁,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于是再问她女儿生前的情形,家里还有什么人。     老太婆说:我只有一个女儿,她以前喜欢读书,念佛吃素,非常孝顺,但是不肯嫁人,到二十六岁时生病死了,死的时候对我说她还要回来看我。    她的闺房在哪里,我可以看看吗?黄山谷问道。     老太婆指着一间房间说:就是这一间,你自己进去看,我给你倒茶去。    山谷走进房中,只见房里除了桌椅,靠墙有一个锁着的大柜。     山谷问:里面是些什么?    全是我女儿的书。    可以开吗?    钥匙不知道她放在哪里,所以一直打不开。    山谷想了一下,记起放钥匙的地方,便告诉老太婆找出来打开书柜,发现许多文稿。他细看之下,发现他每次试卷写的文章竟然全在里面,而且一字不差。     黄山谷这时才完全明白他已回到前生的老家,老太婆便是他前生的母亲,老家只剩下她孤独一人。于是黄山谷跪拜在地上,说明自己是她女儿转世,认她为母,然后回到府衙带人来迎接老母,奉养终身。     后来,黄山谷在府衙后园植竹一丛,建亭一间,命名为滴翠轩,亭中有黄山谷的石碑刻像,他自题像赞曰:     似僧有发,似俗脱尘;     作梦中梦,悟身外身。     为他自己的转世写下了感想。
一只杯子长期盛牛奶,把牛奶倒掉后,杯子里依旧会有一些牛奶的气味。
所以,一个人对他生活了几十年的前世多少会有一些残留的记忆。比如对一个地方感觉莫名其妙的熟悉,比如对某些人感觉莫名其妙的亲切。
就在这一年我频繁的梦到那个房子、那个院子、那个后院。直到有一天有我梦到走在那座房子附近的路上,当走到那座房子旁边时,忽然有种很不好的感觉,面目表情好像不能自主控制了,好像被什么上身了一样在梦里。
醒来后,我开始思考这个梦,思考自己为何会反复的梦到那个房子,思考那个房子和我究竟有着怎么样的联系。这时候我已经知道它以前是自家的了。
梦是人的潜意识在活动。经常梦到一座自己完全陌生的房子,说明我潜意识里肯定对它有着特别的印象吧?在对房子的过去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就已经很多次的梦到它了,这是否说明我对这座房子的特别印象不是来自今生,而是来自前世?莫非我前世曾经在那里生活过?
家里面在那座房子里住的最久对那座房子印象最深的就只有张氏了。自从那处房子建起,张氏就住在那里,后来因为人口陆续增多,张氏的亲生儿子又新建了一处房子,全家都搬过去住,而张氏一直留守在这里,带着她最疼爱的嫡亲孙子和孙女,直到她最后在这里服毒自杀。
于是又想起一些零碎的事情,平日里感觉毫无联系的事情,现在把它们联系到一起,猛然间有了一种感觉:
莫非自己就是那个老太太转世而来的?
零碎的事:   1:我一直对家乡的一个地方感觉很亲切,一直以为是父亲曾经在那里读过书的缘故。其实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张氏的娘家就是在那里的。   2:家里的叔叔很多,我一直对一个叔叔感觉特别亲切,一直以为是这位叔叔的面相比较合我的眼缘,后来明白了原来这位叔叔就是张氏最为疼爱的嫡亲长孙,他小的时候,张氏一直带着他住在那座房子里,还有他同父异母的姐姐。
3:我小的时候,因为聪明伶俐在家里很受大家的喜爱,但是母亲除外。一直以母女缘薄安慰自己,现在想这就是传说中的报应吧:上辈子做母亲虐待了人家的孩子,这辈子就要遭受来自母亲的虐待吧。
4:张氏是服毒自杀的,我从初中起就有很浓厚的厌世思想,此后的N年间,我在反复思考比较了各种自杀方式的优劣后,得出的结论是:服毒这种方式最便于实施而且不会太痛苦。并且从传闻的一个故事中得到了启示,试验过一次但没有成功,或许是传闻不实,或许是今生孽缘未了。   父亲对此很不以为然,问我有没有梦到过家里祖传的那处房子。在那里,张氏生活了差不多30年,而我梦到的那座房子只是她晚年在那里居住的,一共住了不过七八年。   父亲的意思:如果真的是转世的话,应该对住了近30年的大房子印象更深刻些吧,所以如果真的是转世的话也应该梦到那个生活了近30年的房子才对。   我却没有梦到过那座子洲先生亲手建起来的豪华祖宅。   我觉得也许是因为张氏死在了我梦到的那处房子里,所以才会对那里印象更深刻,所以我才会反复的梦到那里吧。也许在人的轮回之旅中,只能够记住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事物吧,比如自己最为牵挂的人,最为难忘的场景。   张氏在祖传的大宅子里住了近30年,我也很小就知道那里以前曾经是自家的房子。可是我却从来没有梦到过它。
而我梦到的那处房子,直到最近我才知道以前也是自己家的。可是在此之前很久我就已经梦到它了,而且是很多次梦到。   神奇之处就在于此吧
父亲之所以不相信这个转世的主要原因,大概是不愿意我有如此罪恶的前世吧。虽然平日在提到张氏时,家里人从来没有一句恶言,秉承了奶奶不言人恶的美德,但是从他们的叙述中依稀可以看到他们对张氏的态度。仿佛史官的春秋笔法,他们只叙事,不评论,他们的态度隐藏在他们叙述的事中。
内心深处,我宁愿自己是其他任何的恶人转世,只要不是那个张氏就好,因为不想自己就是那个伤害爷爷奶奶最深的人。
可世上有多少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53 编辑

十一:复仇者
就像毛毛虫死后会变成蝴蝶,蝴蝶产卵再变成毛毛虫。。。。。。,虽然形态各异,但实际上都是同一个生命在不断的轮回。
“人 ”也只不过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罢。好人死后升入天堂,坏人死后堕入地狱,好坏参半的人继续在尘世轮回:去了结他们前世未曾了结的夙缘。
在这生生世世的轮回中,虽然他们形体改变,灵魂始终未改。
他们的灵魂他们的内心会忠实的牵引着他们到自己的恩人或者仇人面前,去还债或者去讨债。
所以我们会看到身边有很多用正常思维无法解释合理的事情, 就是当事人自己恐怕也无法解释自己的行为吧,冥冥中仿佛有股力量在推动着他们去做,去这样做,非做不可。
每一次在人世的几十年经历,或多或少的都会对这个灵魂留下一些印迹吧。等到适宜的时机,适宜的开启这些印迹,我们就会或多或少的窥见一些我们前世生活的印迹吧
比如说我们有时候会忽然感觉:这件事以前我好像做过。
这个地方以前我好像来过。
知道前世后,我很愧疚,因为我竟然就是那个我最为痛恨的老太太转世而来。在前世我竟然做了那么多伤害爷爷奶奶的事情。一辈子作威作福自私自利,对人家的以德报怨,不但不思悔改不知感恩,还变本加厉,害出人命,最终多行不义必自毙。
唯一令我感到困惑的是:
前世我亏欠最多的人应该是爷爷奶奶,可这辈子他们却是最疼爱我的人,而且又都在我还没有做出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去世了,在这一点上看不到一点所谓的因果报应,是他们以德报怨?
连带着爷爷奶奶这一房所有的人在提起这个处处刁难折磨他们的老太太时,也从无一句恶言。是受爷爷奶奶的熏习?
如果说我这辈子是来还债的话,我真正的债主对我不计前嫌,而且又额外的送给了我很多珍贵的东西-----我这辈子最美好的回忆都是爷爷奶奶留给我的,我身上所有美好的品行也都是受他们潜移默化的熏习。
上辈子欠人家的债没有还上,这辈子又接受了人家珍贵的馈赠,
不知道上天为何会这样安排
从有记忆起,就知道母亲是不喜欢我的。因为邻居们在我之前之后生的都是男孩,唯独我是女孩,因此一向争强好胜且重男轻女的母亲极其厌恶我,不是一般的厌恶,是极其。据母亲自己讲,当年在喂我奶的时候,都是用一只手抱着我,大概心里巴不得我自己不小心摔到地上死掉吧。
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我出了满月就一直跟着奶奶生活了,据说是奶奶怕我跟着母亲出意外。
一般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应该是疼爱的吧,比如大妈,生了N个女儿,各个都很宝贝,姐姐们都四十多了,还叫她们宝贝儿。
比如邻居的母亲有一天欣喜的说:“我们小红都会包饺子了,小手那么一合饺子就包上了。”小红那年上初中了,大概14岁左右吧。
我当时不到10岁,早就会包饺子了,是奶奶教给我的。我当时非常想不通的是:会包饺子这么简单的事情值得这么高兴的夸耀吗?那个时侯我就非常郁闷的想我的母亲永远也不会以这样的语气夸奖我,永远。
那种语气那种神态,使我生平第一次发现:都是母亲,差距咋就这么大泥?
母亲对我似乎有着不尽的仇恨,动不动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打骂。所以一直以来,心里对母亲一直有着一种很深的恐惧感。直到我由梦悟出前世,才恍然大悟:上辈子做母亲时虐待了人家的孩子,这辈子就要遭受来自母亲的虐待吧。上辈子没有得到的报应,这辈子要连本带利的来还吧。
欠下的债迟早要还的。
我的猜想:
因为爷爷奶奶以他们天性的慈悲和善良,善待了我,没有向我索债, 因此,上天就转而假他人之手来惩罚我这个罪人了吧。
母亲就是那个上天选定的替天行道的复仇者吧。
十二:轮回2---轮回复轮回
母亲仇恨的其实不止我一个,还有父亲。父母一辈子感情不融洽,经常吵架。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因自小受爷爷奶奶言传身教的影响,因此秉性吃苦耐劳,默默付出而不求回报,能够和身边认识的每一个人和睦相处,唯独和母亲无论如何就是无法和平相处。母亲生性乐善好施,孝顺老人。(秉承奶奶不言人恶的美德,对母亲的性格只说这些。)他们结婚差不多近半个世纪了,负责任的说: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日子里,他们不争吵的日子很少很少。如果可以四舍五入的话大概约等于0吧。
直到现在了,有一天母亲还恶狠狠的说总有一天要折磨死父亲。几十年的夫妻了,他们的感情状态一直稳定的保持在零下。
都说夫妻是缘,有善缘 有恶缘,无缘不来。
不知道,我和父亲前世究竟做了什么伤害母亲的事,惹得她这辈子对我们有如此深的仇恨。
在整理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不知为什么要特意的留出一个章节来写那个属龙的女孩,而且题目叫属龙的孩子。也许这都是天意吧。因为,就在整理这个故事的过程当中,我找到了母亲仇恨我和父亲的原因:
父亲的妹妹生于1952年,属龙。
母亲生于1953年岁末,属蛇。
1953年某月,父亲一周岁的妹妹去世(由版本2,因为打雷受到惊吓之说可以判断,女孩受到惊吓的时间大致在夏季,不久死去,时间大概不会超过秋季吧)
1953年冬,距离父亲家不远处的一户人家出生了一个小女孩,二十年后嫁给了父亲。
镜头拉回到1962年二月初八,张氏去世。
当时,十岁的母亲还背着最小的妹妹去观看了张氏的葬礼。张氏在世的时候大概没有留意过邻居家这个黑瘦的小女孩,不知道N年前这个小女孩和自己有着怎样的渊源,也不知道N年后自己又会和这个不起眼的小女孩产生怎样的渊源。若是知道的话,当年大概不会再种下那些恶因了吧。
父亲的妹妹是因为人为的因素惊吓过度而死的。为了论证我的观点,不得不再次细致的描述下母亲的性格:母亲生来喜怒无常,脾气非常暴躁,不是一般,是非常。而且身上似乎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无法释怀的怨气戾气,随时爆发。尤其是对父亲和我态度尤为恶劣。所谓的冤有头债有主吧。
失去生命的怨恨怎能轻易的释怀呢。
根据版本1可知,父亲和张氏都跟那个女孩的死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父亲和张氏,自然成为那个女孩最为怨恨的人。
心下释然。
果然,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事出必有因啊。
所以,我们不必对我们的命运遭遇抱怨,导致我们这辈子命运发展的种子我们上辈子早就都种好了。
一周岁的小女孩会怀有多深的怨恨呢?辗转的轮回中她又怎么能够清楚准确的找到她的怨家呢?尤其是怨家已经改头换面,已经轮回变身了呢?
不必担心,上天在冥冥之中已经记录了世间一切的善恶,在我们造作的同时就为我们安排好了掘墓人。迟早都会付出代价的。就算当事人忘记了,也会有上天忠实的记录着,替你安排替你讨还。
从未想过这么多不可思议的故事就切切实实的发生在自己身上,   了解这些因果后,最大的感触就是: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一切都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   一件事的发生必定有它发生的理由。   存在即合理。
据说生存的意义是为了让灵魂得到不断的提升。
我们不断轮回,直到我们学到该学习的功课,然后才能毕业。
 
轮回的启示:
从此以后我要善待自己的家人,身边的人,不管过去他们曾经怎样的对待过我,逆缘都是源自前世的亏欠。在我的有生之年,尽力的去偿还他们吧。希望有一天在我临终前,可以还清前世的孽债,一身清净的离去。
这个苍老罪恶的灵魂,可以从此不再陷于这种轮回。
最新消息:家族里最老的一个人去世了。享年84岁。
就是敢于和张氏针锋相对的那个亲儿媳妇。
记得小时候奶奶曾经带我去她家里玩过,因为当时年龄太小,记不清她的容貌了。 虽然张氏最终是因她而服毒自尽的,但从内心里讲,对她还是很有好感的,因为她,而大大缩短了我前世在世的时间,从而大大减少了我继续作恶的机会,从而令爷爷奶奶一家早日结束了苦难的日子,从此可以安心的过上属于自己的平静而幸福的日子了。
静下来一回想:前世处心积虑的为自己的亲生子孙筹划,不惜去时时处处的伤害别人,结果却是因自己所偏爱一方而含恨辞世。
对于前世的冤家对头,我现在只有无限的感激。
也许是因为我这辈子转世到了另外一个屋檐下从而转变了立场的缘故吧。
有时候想:我们在孜孜以求 什么呢?
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去孜孜以求呢?
这一刻我们孜孜以求的东西,下一刻还会令你去孜孜以求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53 编辑

以上是我悟出的自己的前世情况,把它写出来,希望能够对大家有一些警示和启示。
发表于 2010-12-29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54 编辑

感恩师兄布施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0-12-29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54 编辑

末法众生极苦 利欲熏心无路 恶鬼饿鬼贪鬼 地狱火焚心途 见众生苦心苦 念众生苦心苦 思众生苦心苦 合众生苦心苦 ,,,,,,,,,, 吾当学佛念佛 成佛方能离苦 为末世苦众生 当发无上菩提 当为众生修行 当为众生成佛 当为众生慈悲 哈哈, 佛菩萨为花果 苦众生为枝干 众生尽愿也尽 自然知道本来 ——回家人老师
发表于 2010-12-29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54 编辑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0-12-29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2-29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54 编辑

发表于 2010-12-29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54 编辑

不言人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8 17:44 , Processed in 0.236564 second(s), 18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