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347|回复: 101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直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直解-白话批注  通俗集义
目次
    序
一、说经名
二、说金刚经的历史
三、译此经的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的历史
四、说金刚经的界分
五、说法会因由
六、说本经(三十二分)
01)法会因由分第一        02)善现启请分第二
03)大乘正宗分第三        04)妙行无住分第四
05)如理实见分第五        06)正信希有分第六
07)无得无说分第七        08)依法出生分第八
09)一相无相分第九        10)庄严净土分第十
11)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12)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13)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14)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15)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16)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17)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18)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19)法界通分分第十九      20)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21)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22)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23)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24)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25)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26)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27)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28)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29)威仪寂净分第二十九    30)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31)知见不分分第三十一    32)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七、附释迦略传
    序
佛以无上妙智慧,观一切众生,知其根器大小不同,故以方便智说方便法,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八万四千烦恼,可知如来说法,是应机而说,对症投药,并无一定言说也。噫!道本无言,非言不显,言有不达,道无以明
佛讲这本金刚经,是说如来的心法。以断疑生信为主,以离相为宗,以无住为体;真空之妙,并不在言语形迹间,实不得已而言之也。所以经旨宏深,颇难了悟。倘若诵经的人,不知道经解;看经的人,不知道佛言,就是烂熟经文,也是茫无所得,更何能谈到以心传心,见性成佛的道理呢?
    古来注解金刚经的书籍,不下千种之多,可惜都是用了高深的文理解释,致使一般文理不深的普通善信,依旧莫知其义,无所适从,深感茫无头绪之苦,如此一来,岂不是以如来至妙的心法,因此而不能明传了吗?予因有感于,所以就发心想用极浅近的文言,注解金刚经;以便稍识文字者,悉可了然。不意尚未着笔,郭张二子即以三种金刚经,(石氏集注,通俗集义,孙氏讲义。)谓示于予,何者较善,即行付印,而广流传。予翻阅一遍,觉三种注解,虽有一二未妥处,但文理浅近,尚无深奥难解之弊。其中尤以通俗集义本,最为简明了然,甚恰予意。予乃以此本为主,石孙二本为副,选取各本之优点,参以己意,汇集是编,以了予最初一点发心之愿耳!愿将来得见是书者,或可由浅而知深,即近而悟远。因是篇之言而知注解之言;因注解之言,而悟佛经之言,佛言悟矣,则信以之真,愿以之切,行以之恒。惺迷破痴,悟道参修,廓落性理,洞悉真常,正心修身,圆明自如,脱苦海而登瑶池,弃幻花而拈优昙,同证无上之妙,共享极乐之荣,是予之所望也。


一、说经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一句经名,为容易说明,故分作(一)金刚,(二)般若,(三)波罗蜜,(四)经,四段来说。
(一)金刚
    金刚二字,很多解说的经书中,都说金刚是金中之刚,有利而能断的意思。实则印度及濠洲各处,实在有金刚石这样物,为世界上稀有的宝石。他是矿物的一种,形状为透明锥形八面体,曝于日光或灯光,就发放灿烂的金色。他的性质甚坚利,能割划玻璃,能雕刻坚石,能穿凿岩层,能钻磨一切的宝石,为万物中最坚利者,所以给他取了个金刚石的名称。金则不变,刚则坚利。说到他的形状光泽透明,则又不沾丝毫尘染。故此经以金刚名为首,即取其坚利一义;坚则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利则照诸法空,破无明障,无微不照。换句话说,就是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若用。
(二)般若
    (般读钵;若读若)般若二字,是梵语,很多解说的经书中,都译为华语智慧二字。不过单用智慧二字,最易与普通说的智慧二字相混,所以应加一妙字,可免这个误解。譬如我们常说的理字,细分起来,实在有粗、细、微、玄、妙、的差别。粗理很易说,细理要详说,微理已难说,玄理还可说,到了妙理,就无可说了,所以加一妙字,用妙智慧三个字,比较恰当。
(三)波罗蜜
    波罗蜜三字是梵语,译为华语,则为到彼岸三字。众生因为受了一个我字的迷惑,日日就在烦恼苦海中,倘能从生死烦恼大海之中,渡到不生不灭,清静安乐之地,即到彼岸也。(比喻就是脱离了苦海,)不过到彼岸有顿渐之分。顿就是一闻大法,就知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刻即悟身心,而明大道。渐就是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证,次第渐修,也可以悟入。顿渐殊,虽而到彼岸则一也。
(四)经
    经字当作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综起来说,修行的目的,在度己度人人之真性,本是虚灵不昧,历劫常存惜为物欲蒙蔽,所以沉沦于生死苦海,未能脱离。我佛慈悲,特说此经,断众生的烦恼,脱离苦海,到达彼岸,超脱究竟之地。但是欲达到这个目的,非修得妙智慧不可,要修得妙智慧,非同金刚石般的坚利光泽不可。果能一毫不沾尘染,去断绝一切的妄念,自可斩邪魔于己身,诛妖怪于万里,勇猛精进,明了自性,而到达彼岸,与诸佛菩萨同享快乐也。
二、说金刚经的历史
    金刚经,原包括在大般若经第五百七十七卷中。古人评论这卷经,如儒家的论语,辞有尽,理无穷。如来佛讲大般若经共六百卷,讲经的地方,及法会的次数,共计四处十六会。讲这卷金刚经,是在十六会中的第九会。讲经的地方,是中印度舍卫城南边的给孤独园。说到这个时代,就在我们中国周穆王九年的时候。
四处十六会
王舍城的灵鹫山--六会。
宝罗筏城的逝多林给孤独园---三会。
他化自在天宫摩尼宝藏殿---一会。
又宝罗筏城的逝多林给孤独园--四会。
又王舍城的灵鹫山---一会。
王舍城的竹林园中白鹭池边--一会。
三、译此经的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的历史
    (法师临终对众说誓言,如所译传不谬,舌当不焚。及圆寂火化,舌果不烂。)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这个名字是印度语,译为华语是童寿二字。鸠摩的父亲,是叫鸠摩炎。龟兹国王的妹妹什婆,是其母亲。(龟兹即今日新疆省的库车)鸠摩罗什,生于龟兹,合用父母之名为其名,所以叫鸠摩罗什。他七岁的时候,随其母亲什婆,游历各方。在印度北边的罽宾地方,从盘头达多学小乘教。又在疏勒国,从须利耶索摩学大乘教。以后回到龟兹,又从卑摩罗义学律。从此就在龟兹,宣布大乘教。建元十九年,前秦主符坚,遣骁骑将军吕光,去讨筏龟兹,吕光获了鸠摩罗什,班师回到凉州,得到符坚的败报,自己就在凉州拥兵独立。以后,后秦主姚苌之子姚兴,遣师伐凉,灭吕光,并带了鸠摩罗什,回到长安,待以国宾的礼遇,请在西明园及逍遥园译经。译成了经、律、论、凡七十四部,三百八十余卷。后秦弘始十五年八月,死于长安大寺,时年七十四岁。三藏这两个字,是指经、律、论、三者而言。因为鸠摩罗什精通经藏、律藏、论藏、所以后世称他为三藏法师。(如来佛所说的教法典籍,是经藏。所说的戒律典籍,是律藏。所说的法相问答,及佛弟子或佛灭后,诸菩萨所解释的经义,与辩论法相的典籍,是论藏。)
四、说金刚经的界分
    全部金刚经,共分作三十二分。是梁昭明太子所分的。古藏真经,并无此界分。今将三十二分,再分作()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层来说明。()序分序分仅自包括第一分。这一分是说法会因由,此序分不过又可分通序,别序之分。如是我闻至千二百五十人俱为通序,这是与他经,共通之点。自尔时世尊至洗足已敷座而坐为别序,这是与他经,不同之点。()正宗分自第二分至三十一分谓之正宗分,完全是说本经的宗旨。()流通分是说流通后世,即最后的三十二分。
五、说法会因由
    法会因由,就是说阿难记经的当初。阿难是如来佛十大弟子中的一人,阿难两个字,是印度语,译为华语无染,又译为欢喜,又译为庆喜。阿难随侍如来佛,在拘尸那城附近酰兰若河的地方,如来佛在这个时候,已是快要圆寂。阿难见师父快临命终,就悲从中来,侍侧号哭。这个时候,弟子须跋跎罗也来到。他见阿难号哭,因劝阿难曰,师父在世,我们还可以随时问道,师父死后,我们已没有法请教,哭是无益的,不如趁师父未死时,有四件事,你可以请师父指点出来,给我们听听。第一件事,就是师父死后,应以谁为师。第二件事,就是师父死后,应以何为住。第三件事,就是师父死后,应以何为法。第四件事,就是金刚经起头,应用甚么文字
对于第一问,如来佛答曰,应以波罗提木义为师。波罗提木义是梵语,译为戒律二字,就是要以戒律为师对于第二问,如来佛答曰,应以四念为住。何为四念,就是如左的四项。()观身不净:人有五不净,()种子不净,()住处不净,()生前不净,()死后不净,()究竟不净。()观受是苦:人一切受享,皆是苦恼。()观心不常:人无常心,即非本心,因有妄想心,所以真良心,不能实现。()观法无我:人之一切苦恼,为我的一字所迷惑,实则世界所有之物,实无我也。对于第三问,如来佛答曰。默摈。原来阿难问以何为法,是因为法会中的弟子,信心也是参差不齐的。如遇有变心的弟子,应如何调护他。所以如来佛答以默摈二字。这两个字,俗语就是不理他,不合作的意思。对于第四问,如来佛答曰,‘如是我闻’,这一句话,原是一个正信序,就是证明经文确不错的,是起末世众生信念的一个序分,各经典共通皆有的。

六、说本经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国。与大比邱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分解】如来为一大事因缘,说法度生,必须因地因人因时,不可轻于说法,所以机缘不到不说也。因地者,须有庄严的道场。因人者,须有听法的智慧。因时者,须俟机缘的成熟。有此三因,方能说法。总之极言其成立法会之不易也。(祇音奇;比音必;讫音乞)

【概论】本分,是全经的序分,说祇园法会由此起。如是我闻至千二百五十人俱,是序分中的通序,就是说如来佛,住世说法的仪式。尔时世尊至敷座而坐,是序分中的别序,就是说如来佛自己,发起这个法会的事相,如来佛要就众生日常起居间,直显真心本体。所以假乞食,发起此经,可令众生向日用之间,行、住、坐、卧、吃饭、穿衣处,明白自己与诸佛,并无差别的道理。

试沉心细思,则知如来佛的着衣持钵,正是彰其戒。如来佛的乞食,正是教众生布施。次第行乞,正是表彰其忍,不分贫富,大慈平等。收衣钵以示休息攀缘,心无劳虑。洗足以表除尘,清净身业。敷座以表禅定,正念不动,将欲说法也。可知出世间法,不离世间法。所以凡为佛弟子者,就应学佛的制度规矩,谨守戒律,万不可丰衣足食,放浪自恣也。

【讲义】阿难云,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我如此亲听如来佛说的。在说此经的时候,佛是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与有德行的菩萨罗汉及各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聚在一块儿,在这个时候,如来佛到了快要吃饭的时候,穿上了袈裟,拿着盛饭钵子,由祇树给孤独园,走进舍卫大城,去乞食。在城中挨次的乞完了,又回到原处吃饭。吃完了饭,就将衣钵收拾起来,洗干净了足。在地上铺好了座,坐下了。

【世尊注:佛者。即心灯也。从人从弗。言欲成佛。不可有人心。纯以道心为主也。人心偶动。灯即灭。道心常现灯长明。人能清欲寡欲。使心灯长明。便是明明德。顾諟天之明命。

黄庭经云。琴心三叠舞胎仙。琴从二王。王者。心君也。二王者。行道时有心心相印口诀也。从今。是与今人心心相印。非与古人相印也。若以金银或木器制为琴剑。谓之衣钵。其诬仙佛也实甚。况吾门教外别传之旨。原是不二法门。三教同此道。即同此法。昔孔圣传曾子。老子传关尹。有何衣钵。良以性与天道。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分解】善现,就是须菩提的名。须菩提知道佛要说般若大法,所以应机而启请也。如来每次说法,必同弟子等,借问答以显明真理。金刚经本是空宗,因须菩提善解空,故而应机启请也。(注)善现是须菩提华语译名。又名善吉,又名空生【须菩提原于有钱之家,出生之时,库藏的物品皆空了,所以名空生。他的父母请算卦先生占了一卦,占云主吉,所以又名善吉。良久库藏的物品,又出现了,所以又名善现。)(偏音片;袒音旦;阿音鸭;耨音洛;降音祥;谛音帝;乐音要】

【概论】本分,从此入正宗分,说长老须菩提,请问如来佛两件事,一件问如何能使菩提心常住不退?一件问如何能使妄念心降伏?(菩提心,就是先天本觉)按须菩提所以开口请问这两句话的因缘,是因为如来佛,寻常穿衣吃饭洗足敷座一段光景,悟得无住真心的妙用,无法没有不具实相般若的本体。所以感从中来,赞叹了一声说,希有世尊!也就当这个成熟的机缘,请问了这两件事。本来佛与诸弟子,周旋了三十年,诸弟子一向不知佛的心,只道与众人一般,凡佛所言,多疑而不信。今日始为须菩提看破,所以须菩提,不由得心中感动,故而当机发言。所以希有世尊这一句,不是表面的称赞,是一个悟赞。全经的张本,也就是这一句。

【讲义】如来佛,正坐下了的时候,众弟子中,道德及年岁最高的须菩提,在大众中,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露出右肩,(以示不敢背乎师),右膝跪地,(以示不敢左乎道),两手合掌,(以示其皈依),对如来佛,行了一个礼,(以示其严肃),向如来佛赞了一声曰,希有世尊!我师父你对于未成道的弟子,就十分尽调护眷念他的善心。对于已成道的弟子,就细细的嘱咐他们一切。世尊!还有那些善男信女,若是发了菩提心的时候,要怎么样,使这个菩提心,常住不退?他们起了妄念的时候,又怎么样,去降伏他的心呢?佛答曰:你问这两句话,正合我的意。(原来如来佛出世,本为直示此心,奈未得机缘,所以自成道以来,至于今日,有怀未吐。今于祇园会上,撞着须菩提,有此一问,觉得巧遇知音,满心痛快,所以称扬他问得好。)佛就对须菩提曰,照你现在所说的,如来我善眷念未成道的弟子,善嘱咐已成道的弟子两句,发我未发之言,你既明白这个道理,方可以同你们言道。所以要诫你们,好好听着,当与你们一说。一般善男信女,既是发了提心,就是自然已露出真如来的本性,就应该如是常住这个心,就应该如是降伏一切妄念心。(所谓道心进人心退,又所谓日光一照,黑暗尽明的意思,也就在这个地方)。佛向下面,还有话说,须菩提已敏悟这个意思,故曰唯,曰然,就是答应是是的意思。仍为大众请示,所以未等到佛说完,就接口说着,愿听师父说说这个道理。

【世尊注:但人欲见如来而如来仍在日用伦常中。修道者既获执中心法。凡纲常伦纪。一一从中宫至诚做出。欲修如来法身。自有圣师传度。即或未遇圣师而死。伦常果做到极处。必有仙佛。赐以神丹。摄魂魄于斗牛宫。仍然混合阴阳以了大道。成其金刚不坏。而万劫长存。是生固得见如来。死亦得见如来也。善护念诸菩萨。有微妙心印。使人妄念全消。同归正念也。菩。普也。萨。济也。不曰菩提。而曰菩萨者。佛法虽普度众生。而波罗密妙经。家家皆有。】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分解】声闻菩萨是小乘,缘觉菩萨是中乘。今言大乘者,是说大乘菩萨之法也。声闻悟四谛法,缘觉悟十二因缘法,大乘菩萨,悟六度万行法。宗门派别很多,今言正宗者,就是般若的甚深法。般若为诸佛之母,是最上乘之法,所以说是正宗。(摩音磨;诃音何;涅音年;盘音盘)

【概论】本分、说降心的方法。如来佛要继续前分,指须菩提所问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两件事,再细说明。不过只说降而不说住,因为如是降,即如是住,就是能降伏其妄念心,住即在其心矣!所以如来佛说修行的人,有了妄念心,就不能常菩提心。但是欲菩提心常住,就要离相。要离相,就要就环境中分别一切相。本分虽言降心的法子。然而又重在分别一切相,及要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又本分不说善男子善女人,而说诸菩萨摩诃萨,是因为菩萨是已成道的弟子,心体广大,说明了付嘱菩萨降心的方法,一般善男信女,也当然照这个付嘱的降心方法,可以降伏其心,也就可以常住菩提心了。

【讲义】佛告须菩提说:诸菩萨、摩诃萨,应照我如下说的方法,降伏其妄念心,方可常住菩提心。降心的方法,就是要离四相,若要离相,就应该分别一切相。现在我把众生的相,统起来说有十种。如卵生,(卵唯相生,指鱼鸟龟蛇等类。)如胎生,胎因情有,指人畜龙仙等类。如湿生,(湿以合感),指水中鳞介含蠢蠕动之类。)如化生,(化以离应,指蚊蝇转蜕飞行之类。)如有色,(指休咎精明之类。)如无色,(指空散消沉之类。)如有想,(指神鬼精灵之类。)如无想,(指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如非有想,(指冬虫夏草等类。)如非无想,(指螟蛉土枭等类。)以上十种的众生妄心,皆非菩萨的真心。如来我要统统灭其业障,度他们,超脱轮回六道,不生不死入于清净无为之乡。我虽然如此灭度,但是无限量无计数无边际的一切众生,实在没有众生得我灭度。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众生与菩萨,同具此菩提心,现在灭其妄念心而度归清净,原来就是还其所本有。自性自度,非如来我度之,方能使别有所得。佛又曰‘须菩提’乎!若他有得我灭度的念头,即执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还是自性中的众生,尚未灭度无余,自然不是菩萨。这个道理,就是未悟的菩萨,还是众生。已悟的菩萨,方是菩萨。实在自性自度,如来我,并无功于他们,但他们也不可有得如来我灭度的念。若存此念头,即执着四相,就不是菩萨。【四句偈。即无我、人、众生、寿相之四句】

【附注1】释迦牟尼佛注:《金刚经传灯真解》

涅盘。不生不灭。又涅者。污染之意。言修道者难以在尘出尘。在欲出欲。苟非平日心性。炼得极清净。极纯熟。极虚灵。极镇定。难以涅而不缁也。盘者。洗涤之物。言人在五浊世界中。当如莲花之出污泥而不染也。故曰吾之修行。实于五浊世界中得之。非仅寂灭孤修也。灭度者。盖五蕴界中。乃有轮回之果。而一真体上。原无生灭之门。人能寂灭情缘。以修此大道。自能灭而不灭。将群生一齐度上大罗也。然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而我心实无众生灭度之心。何以故。

盖我心直与太虚同体。无一切人我众生寿者相也。凡心有此相者。其心即着于贪嗔痴爱。必不能尽性至命以成此大道。尚得谓之菩萨乎。

无我相。穷理尽性。本来面目是虚空。不灭不生在此中。真我无形安有相。返观照见主人翁。无声无臭合中庸。性海澄清见道宗。不染一尘登极乐。莲花世界住心胸。

无人相。以至于命。色身至宝原无色。对坐忘形见性真。合彼虚空成一体。方知无主也无宾。人字阴阳混合成。像形会意两边撑。先天交媾本无质。元炁絪缊返太清。

无众生相。天地位。万物育。普驾慈航度众生。圣贤仙佛本同情。无心成化合天地。直上云霄白玉京。慈云法雨遍乾坤。沾被群生不见恩。悲悯常存心不动。闲临止水悟渊深。

无寿者相。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长明不灭牟尼珠。明照诸天造化炉。倘执形骇留迹象。寿同天地一愚夫。延年住世千余年。彭祖当年采后天。御女而亡天所谴。来生方悟有金仙。

【附注2】观世音菩萨注:《道钟警明》

所谓四相者,不是眼耳鼻舌之四尘也。乃吾佛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儒圣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道祖所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吸之不知其香,食之不知其味。此为三教,进修该弃之心法也。今依顺序解说四相,

世人认自体,四大假合,地水火风所结色身,当作真我,见义不勇为,贪生怕死,只顾小我,名有我相;

心存恶念,依私心所欲,分别你我,作事不公平,意乱动,名有人相;

妄念不绝,尘心流转,不求解脱,六道轮回,名有众生相;

识神用事,妄想不停,思享百岁,子孙昌荣,恶业为种,不悟佛性求解,超脱真理,随心染境,意识不觉,苦海沉沦,名有寿者相。

以上四相,总由心意而生染也。修学男女,若能将三心四相弃尽,顺手而得大道成果也。

儒圣之四勿者,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眼耳口心,清净是也。道祖之,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吸之不知其香,食之不知其味,此即心意无乱,静入虚空境界,好猿乖巧,御马听令,心欲已止,而意识全灭,内守玄关,六门坚闭,四相忘形,以近道矣。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分解】妙行者,无能行,无所行。所谓行无所行,虽行而不着于行也。第七识就是一个行字,有所行就不能无住,有所住就不能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这行而无行,住而无住的妙理,非九地十地菩萨,不能知其奥妙。故四禅四定,都不能脱离这个阴之苦。今言妙行无住者,就是说的不着相布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住相就是住虚妄,若不住相,就不为妄境所动。不为妄境所动,则不生不灭,清净本然之体,迥然独露矣,此不住之住,才是真妙行也。(可思量不之(不)字与(否)同读否;不也之(不)字读弗)

【概论】本分,说住心的方法。无所住者,内不住我,外不住人,中不住所施之物。如同镜子照物一般,随来就应,随去随了,要在离众生的尘相。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六尘。为什么单单先言布施,要不着相呢?因为佛法,原有六度,第一是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进,第五是禅定,第六是智慧,布施度贪悭,持戒度淫邪,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世上最好的事,是慈善,但是慈善,应以布施为先,所以布施,实为六度中之第一。有此存心,对人可行施舍,对自己可戒贪悭。不过菩萨行布施,要不着相,因为着了相,就是落一个眼悦色,耳乐声,鼻臭香,舌甘味,身触欲,及法(法即指心言)有较量分别的处境,还是一个自性的众生,有此贪着,便昧了菩提的本觉。

为什么先言色,因为眼根色业为尤重也。如来佛,又恐后世修行的人生疑心,说布施,原来是为求福,若不住相,就是空,何以有福?所以又言,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更大。总而言之,就是说菩萨布施,虽专为求福德,但是若求福之心着相,福德虽有,却不大。若是离相,则福德就不可思量。并且说这个不可量的福德,好似十方虚空式的,不可思量之大。(自东看皆是西,自南看皆是北,上看皆是下,自下看皆是上。东西南北,是人定的名称,实则无中无边,就是六根圆通,四虚无碍的意思。)

【讲义】佛再曰:‘须菩提’乎!菩萨于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应该不着相布施。不着相布施,就是要六根清净,离开色、声、香、味、触、法(心)的尘相。(施者忘施,受者忘受,并要忘所施之物。似此施空,受空,物空,谓之三轮体空。)佛又曰,‘须菩提’乎!菩萨应该不住相布施,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着相布施,是局于有相,实在众生之相,等一微尘,纵能获福,并不久远。若不着相布施,能够三轮体空,就无相可住。似此无住相的福,其福德就不可思量。佛又曰,‘须菩提’乎!你说东方那个样子无边际虚空,可以心思度量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思量。佛又曰,‘须菩提’乎!你说南西北方,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合上下为九方的虚空,那个样子无边际,可以心思度量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思量。佛又曰,‘须菩提’乎!菩萨应该照我善护念,善付嘱之教,如是降伏其心,如是常住其心,再不必另求住心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分解】如者真如也,十法界无一是实法,若有实法,皆是虚妄相也。如理者,就是不可以虚妄之相见如来,应从无相无不相之理见如来也。【何谓无相?世间一切相,皆系妄境,本无所有,故名无相。何谓无不相?十界十如之法,应用无方,自在无碍,故名无不相】。实见者,见自性如来,己悟性体空,所以不可以相见如来也。如理实见者,不可执相,亦不可离相。盖执相皆是虚妄,离相又落断灭,须不执不离,虽有相而不住相,则即见诸相非相,善见如来也。(见音现)

【概论】本分,破妄相,即前分说降心之法,意在菩萨应如是发菩提心,一般善男信女,也应如是发心。但是如来佛,又恐众弟子们,说的时候,似已觉悟,对境还是迷惑,所以试问须菩提,可以身相见如来佛否?看看须菩提,究竟是否领略降心离相的道理。须菩提经此一问,他已领略这句话,是如来佛的一个试问,所以就答曰,不能以身相(色身)见如来佛。原来佛身,并非色身,是一个法身,是真空无相的,那能够以肉眼见如来佛的形体呢?不但凡夫不能见,就是小乘菩萨,也不能见也。禅录云,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就是说法身遍满虚空界,一草一木,皆在如来性海之中。假(借)青青翠竹而显露法身之体,并不是翠竹就是法身。假(借)郁郁黄花而表现般若之用,并不是黄花就是般若呀!如来佛,因其所答,知其已领悟了降心离相的道理,已觉气氛相投,所以又告须菩提曰,不但佛相如此,即世间一切的所有相,皆是假合变幻。若见诸相,如能识破非我真实之本相。必无执相迷真之失。自能回光返照,即见色身中有法身自性的如来,随处显现矣。刊定记云:执相迷真,对面千里,虚心体物,天地一家。可知如来,不是可以外求的。又此分,用诸相二字,因为相之一有,一无,非有,非无等,可算至百数,即指多数相而言。

【讲义】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修行的人,能见如来的形体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能见如来的形体,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我师父如来所说的身相,非身相,是法相,所以不能见。佛又告须菩提曰:不但此也,凡世间所有的相,皆是空虚不实的。若是识破了诸相皆是空虚的道理,就可以见如来的法相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分解】前分说的不可以身相见如来,此理甚深。佛恐众生,疑佛是虚无,所以将不住相之甚深般若,反复而申明之,令众生断疑而生正信。此疑从前面无住布施和非相见佛两段经文而来。盖因凡夫布施,皆是住相布施,凡夫观佛,皆是住相观佛,凡夫不知布施不住相,其功德更大。观佛不住相,其智慧更深。所以佛教人以无相之因,契无相之果,因深果深。此义难信难解,故云正信希有。(着音酌;筏音伐)

【概论】本分,是因为须菩提,听如来佛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句话,以为菩萨(即具觉性之众生。)未有不信受而奉行的。但是恐怕末世之凡夫众生,听此妙理,不能生信。怎么说呢?因为如来佛在第四分,说菩萨不住相布施。在第五分,说佛非色相,所以不能不使后世人,疑到佛与法,二皆无相。若是无佛无法,蚩不是人法双泯,因果俱空了吗?所以须菩提恐怕末世众生,闻此真空无相的教理,难生信念。因而当机,发此一问。接着如来佛,告须菩提曰,蚩无其人,不过生信念者,不是寻常的人。必须诸恶莫作,(持戒)众善奉行的,方能生信念。何以故呢?因为人之心念,念念有生住异灭四相。念念不住,一弹指有九十刹那,一刹那心念,有九百生灭,微细已极。众生背觉合尘,念念皆是尘劳相,既为根尘识十八界所迷,耽着五欲之乐,又为五阴色受想行识所盖障,欲得一念生净信者,甚难甚难。今闻此经之章句,能有一念生净信,必是大根基之善人,方能信任其道。因为这个好种子,已在八识田中生了善根,无论何时,这个种子是要发的。所以弥天罪恶,难得有个悔字,无量妙法,难得有个信字。信为功德母,诸佛菩萨,起初修道至证道,皆从一个信字入手也。众生有此一念信根,即种了未来的善果,故此一念信心,其福德即不可思量。所以如来并直示其悉知悉见。言众生虽无量,然而皆在如来性海之中,众生一举一动,如来无不见者。

又告以众生一念净信心生,则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执于此经言说章句)、非法相(陷于沉空无见)即不复存于心。为见 凡所有相,皆为本觉中所无,众生若有取相之心,即着了四相。若有取法相之心,也是着了四相。若取非法相,又偏于空,落于断见。所以断之曰,要悟真空无相的道理。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两边都要不执着,就是因取法则滞于法,但性中本无法。取非法则泥于空,又不能不假法以悟性。所以用舟筏来比喻。渡了河,不得不舍筏而登岸。意思就是既悟得本性,已无所谓法,若未悟本性,徒执非法(真空无相)之见,还是不能度生死。禅录云,汝无柱杖子,我给你柱杖子。你有了柱杖子,我夺却你的柱杖子。这就是教人舍法破法执也。傅大士曰: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也就是假法悟性的意思。

【讲义】须菩提向如来佛曰:世尊!我师父所说不住相布施,又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无相真空的妙理,有大乘根基的善人,自必信受奉行,却是有大多数的众生,听见这个说法,能生实信吗?如来佛,就告须菩提曰:你不要这样说,我说的法,虽是深妙,岂无全信的人吗?不但现前有之,至于将来,也是有的。就是到我死后,后五百岁,有持守戒律广修福田的人,能信此经中一章一句,自能信以为实。也就可以知道这种人,善根深厚,不仅是一二三四五佛所种的善根,乃是从无量佛种得来的善根。若是有这个善根的人,闻此一章一句,心净不乱,心信不疑。‘须菩提’乎!如来我,以佛慧佛眼,就洞悉此种净信众生,便通佛性,就可得到如十方虚空无量的福德。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是因为此等众生,善根纯熟,已悟得真空无相的道理,已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并且无法相(执着此经章句,实信其言说,落于有见,是法相)也无非法相(执着于沉空守寂。陷于无见,是非法相)这个缘故,就是这种众生,若心有所取,即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若执着此经章句,也是着了四相。若心执偏空,就是固执人死身心皆断灭,归于空无的一个错误的断见,也与着四相无异。所以要放下两头之见,不应执有,也不应执无,方可悟入性空,自然离法。因这个妙理,所以如来我,说此法,也是不得已。是因为要汝等离相见性,超越彼岸,不能不假此法门,使汝等度脱生死的苦海。倘是汝等见了自己本性,证了涅盘之乐的时候,我法就可以舍去,已无用矣。这个比喻,就好比编竹为筏,渡人过河,到了彼岸,此筏就无用了。似此佛的正法,尚且要放下,何况不是佛法的世见文词,又有什么坚执不舍呢?

【附注】释迦牟尼佛注:《金刚经传灯真解》

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难舍。何况非法。噫。渡河须用筏。到岸便离船。凡下学生净信心者。务要将心田常时洒扫。久久纯熟。自然与太虚一体。而法身可成矣。但凡生净信心者。宜敬家中活佛。不必远求西天。吾尝言饭凡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持五戒者一人。饭持五戒者万人。不如饭一须陀洹。饭须陀洹百万。不如饭一斯陀含。饭斯陀含千万。不如饭一阿那含。饭阿那含十亿。不如饭一阿罗汉。饭阿罗汉十亿。不如饭辟支佛一人。饭辟支佛百亿。不如以三尊之教。度其一世二亲。饭亲千亿。不如饭一学佛。盖愿成佛欲济众生也。饭善人福最深重。何况自家净信大道。早为将成。以度其二亲与九祖乎。故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事二亲。二亲最神。真是活佛。佛平日言辞亲出家求道。人多错解。盖辞亲者也。出就外传。诚求大道。即出必告。返必面之意。且即游必有方之意。出家者。在家出家。善身在家中。而心不为家所累。实出乎家之外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分解】前分说的佛不可见,法不可取。佛既不可见,那末经文是谁说的呢?法既不可取,那末得法的是谁呢?这都是凡夫的疑问。以为有物可得谓之得,有法可取谓之法,殊不知法是不可对不可见的法,并非是有形的物质可比。既不可对不可见,又有何物可得呢?更有一种聪明人,谓之心得。然此心得,也是一个无形的我执。谓之能知障,又谓之理障。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萨。今云无得者,就是双破事理二障也。未悟之时,须凭言说,已悟之后,言说皆非。如来所说之法,有时说有,有时说无,皆是因病施药,并无一定之说也。若是随言生解,执着有无,皆是法执之病。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今言无说者,是破语言文字之障也。所以经颂云:有心俱是妄,无执乃名真,若悟非非法,逍遥出六尘。(解音械;差音叉)

【概论】本分,乃续前分,还是说离相,要令众弟子,领悟经文,于法应无住行施的道理。【本来觉性中,原无有四相,法相,非法相[注:本句中原文中应该缺少“无”字一字]】;所以如来佛,第六分筏喻文中,说明法与非法,均不应取。但是如来佛,又恐众弟子们,疑谓法与非法,既不可取,为什么如来自己,又炼行修因,以取菩提正觉之果呢?就是现在人间天上,一十六会,广开般若之谈。以此而论,是佛法,还是有取有说,何以教众生不取,因此易生误会。所以如来佛,用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果有所得菩提否?)如来有所说法耶?(如来果有所说一定之法否?)两句,来试验须菩提,是否已领悟如来不取之意。须菩提经此一破,已领悟这个意思,就答应说,我师父所说筏的比喻,我已详解。未渡则取,既渡则舍。由此而推,取与舍,那有一定之法,所以知道没有一定的法。名为菩提,也是没有一定之法可说。无上菩提之法,皆我自然的觉性,不能假人为。不但如来这样,就是三乘贤圣,也是因根有利钝,悟有深浅的差别,成功自有迟速之分也。所以文殊赞叹维摩诘菩萨曰:‘乃至无有语言文字,是真不二法门也。’可知如来无住妙法,本离开语言文字,一无所得。惟因普利众生故,不妨现起种种形相言语,令人观相起敬,闻法悟理。若有智慧者,即言语离言语,即名相离名相,知得即无得,知说即无说,可谓悟中道第一义谛矣。

【讲义】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果有所得菩提(正觉)否?如来果有所说一定之法否?须菩提曰:如我解佛所说的意思,没有一定的法。名为菩提,也没有一定的法可说。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我师父如来,所说的法,是无上菩提之法,可以心悟,不可以色相取。可以意会,不可以口舌说。我师父说的是非法(虽有而却无),非非法(虽无而却有),这个缘故,不但我师父如来,就是一切贤圣,皆用这个无为法自修。不过得道浅者,(贤)或假言说章句,而后自悟。得道深者,(圣)就可以顿悟顿修。其成功虽一,因根有利钝,悟有深浅的差别,所以成功乃有迟速不同也。

【附注】:释迦牟尼佛注:

盖大道无形。虽有所得。而实无所得。虽有所说法。而实无可说。实欲人之明心见性。不着于相也。盖真空不空。大法忘法。空到妙处。法亦是空。法到妙时。空即是法。如月印万川。处处皆圆。又何有定。又何可说。此又须菩提深知大道作用。虽系不二法门。而入道之基。在人自悟。故如来亦无定法可说。惟在因材而教。大法自在眼前。真传须由口授。所谓法从空处得。道自妙中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分解】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从心生,所谓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是心体,法是心相,心相有生灭,然而心的本体,则无生灭。心的本体是湛然常住不迁的。若以常住真心,忽有妄见,则遗失本体,而变为业识。从妄起妄,精明外溢,奔色奔声,造业受苦矣。

众生之迷,先执法我,后执人我,有此二执,骤然告以无相之因,焉能契无相之果。此甚深般若,未破法我执的菩萨,尚且不明此理,何况是未破人我执的凡夫呢?众生无始劫来,习气深厚,处处为业力所转。旧业未除,新殃又造,愈转愈深,虽有本智,若不假般若之力,断不能出此烦恼障蔽。如来苦口婆心,说此一部般若,真有不可思议的妙用。种种破障,浅言之以教化众生,深言之以启悟菩萨。未来之众生,如能依教修行,受持此经,可超出妙庄严路也。因般若为无上法门,诸佛能成无上正等正觉,皆是般若之力,故云依法出生。(偈音记;他音托)

【概论】本分,点明正宗经文,为诸佛菩提法,皆是从这里出来。复点破佛法,非佛法,是名佛法,以显示人心中,自有真佛。而点明的方法,又从较量事相有为福德中.渐渐的说出来。就是恐怕人,疑前说无上菩提之法,(无为法)既不可以色相取,又不可以口舌说,似此法无可说,佛无可成,大家修行的人,变了甘坐无为坑里,有什么好处呢?所以如来,从人情中,举出小果来,先以有相的布施(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较量福德,复较量这个有相福德,还远不如持四句偈的无相福德,因为有相布施,皆是有为之善,即有极大福报,报尽还须堕落。若是修般若之法,或了明四句偈言,或为他人解说般若深义,所得福报,则无有穷尽之时。所以说,以财布施,不如以法布施。财有尽,法施无尽也。这个缘故,就是因为一切诸佛,皆从此般若(妙智慧)而生。再由此,点破佛法即非佛法一句。因为般若是诸佛之母。俗语说,母因子贵,即此意。般若能生出佛法,但是般若并非佛法,所以说破佛法,即非佛法。老子曰:大道无名,强名曰道。可知本无佛法,不过强名之曰佛法而已!又有相福德与无相福德相较量,前后共九次问答,此分中是第一次问答。

【讲义】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设若有人以金等七宝,充满大千世界来行布施,此人所得福德,多不多?须菩提答曰:世尊!自然是很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这种福德,是有相的布施,于我等性中智慧的福德,全无关系,究竟是无福德性。我师父就人世报施的福德而言,所以说多。如来佛又说:设若有人,于此般若经中,随便受持,或一卷半卷,或一章半章,甚至最少以四句偈或能为人演说经的意思,则他所得的福德,比前说的大千宝施所得的福德,还要更多。佛又曰:“须菩提”乎!这个缘故,是因为一切诸佛,及成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故云般若是诸佛之母。佛又曰:“须菩提”乎!但是般若并非佛法也。意思就是本来就没有佛法,不过假以开悟众生,取一个名字叫佛法而已!故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附注】释迦牟尼佛注:

须菩提。于意云何者。此乃呼其名。以示用七宝布施者。福德固多。终不如以此经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解说。而修性分中之福德也。而须菩提答言甚多。亦非谓七宝布施无功也。特难得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为布施耳。然须菩提即转言曰: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是所谓多者。究竟非多也。无论不能得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也。即能如愿相偿。亦不过布施之德而已。其福德虽多。与自家心性何与。吾尝言何者为善。惟行道善。何者最大。惟志与道合始大。吾故曰:若有人于此经中。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布施也。四句偈。即无我人众生寿相之四句。何以其福胜彼布施也。因呼须菩提以示之曰: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噫。此经乃度人无量之真经也。人欲取此妙经。非受持四句偈。无由行其法。然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全在自家认得一卷无字真经。而此无字真经。即是仙佛之阶梯。人固要求口传心授之法。而要非空得其法。便能了事。盖真经有实事可凭。务要躬行实践。非徒徒口说而已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实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分解】前言佛法不可执着,此言佛果也不可着相也。须菩提因昔日佛为声闻说四谛法,以为佛所说,必有法可得,依法而修,必有果可得。此皆意言分别,随言生解,皆落在能知所知之中。殊不知般若实相,非一相,非异相,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有无俱相,非一异俱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破相破到极处,即诸妄尽除,诸妄尽除,不真何待也。(洹音丸;阿那含之那音诺;诤音正;乐音要;那音诺)

【概论】本分,因前分点出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佛乃恐众弟子,还未明白这个道理,要想众弟子,当机深悟住心无住之理。并因小乘法,拘泥于名言习气,执有实法,所以一方面是欲从小乘法诱导众弟子领悟,一方面是因为知道须菩提,已成小乘之道,欲藉须菩提的口中,说出须菩提自已所证之果来。原来大乘法,是一个积极修行法。在自利利他行菩萨道,具同体大悲,无量大慈的苦心。小乘法,是一个消极修行法,在为自了生死。印度古时候,国富民安,百姓多图安逸。佛出世这个地方,不能不顺人情,兼用小乘法,所以本分,因为前分说到佛与法皆非,恐众弟子们,疑谓佛不可求,法非可取,斯则进取无可住矣。所以乃假须菩提小乘之悟,为众旁通,好使众弟子领悟,又四果中,皆有无(无所入,无往来,无不来,无有法)乃无为之法。所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于此可证,佛之有四果,犹孔子之有四教。但是佛说的四果,自有等级。第一,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知欲当避,此果之初生。第二,一往来,是不再蹈欲境,即果之长大也。第三,不来,是离去欲境,即果之成熟也。第四,离欲,是脱然除欲,即果之已收也。

【附言】佛法,原来大别为显教及密教两种。显教,又分小乘大乘两种。小乘,再分俱舍宗与成实宗两种。大乘再分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七种。密教,再分金刚部与胎藏部两种。小乘之俱舍宗,立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因位果位。声闻乘,要在修四谛法。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方能得果。其修行之方便有七,得果有四,详表如左:

声 闻 乘
五停心观:
以五观,停止五心过:(一)不净观,退治贪欲。(二)慈悲观,退治嗔恚。(三)因缘观,退治愚痴。(四)分别观,退治我见。(五)数息观,退治散乱。

别相念处:
分修四念:(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总相念处:
总修四念处,恒念此身,不净,是苦,无常,无我。

暖:
能于真空,发相似之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如同钻木取火,先得暖气,而暖位。

顶:
再进而相似之解增胜,定观分明,在于暖位之上,如登山顶,观望四方,悉皆明了,曰顶位。

忍:
再进而明四谛之法,即可决定,堪忍乐欲,曰忍位。

世第一法:
再进而修四谛之行,渐见法性,虽未得圣道,而于世间称为第一,曰世第一法。

须陀洹果:
世第一法之后,无漏智生,断尽三界见惑,曰须陀洹果,又曰预流果,是初果。

斯陀含果:
从此断欲果思惑之少分,尚往来于欲界者。曰斯陀含果,又曰一来果,是二果。

阿那含果:
断尽欲界思惑,而不再生欲界者,曰阿那含果,又曰不来果,是三果。

阿罗汉果:
若全断三界思惑,超出三界者,曰阿罗汉果,是四果。(三界者指欲界、色界、无色界而言。)

五停心观,别相念处,总相念处,谓之三贤。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谓之四善根。综三贤与四善根,谓之七方便,就是声闻乘的因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就是声闻乘的果位。见惑思惑,同属烦恼。若区别之,凡于意识,起诸分别,迷于真理,而起的我见邪见等,谓之见惑。五识对五尘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对于五境,有见闻嗅味触之作用)。迷于事相而起的贪爱等,曰思惑,见惑为觉悟的障碍,思惑为解脱的障碍。故欲悟四谛之真理,必须断见惑,欲出三界,而入涅盘,必须断思惑,不可不明辨之。无漏智者,乃悟二智中真理(有漏无漏)之一,离一切烦恼之过非,清净无垢之智慧也。

【讲义】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须陀洹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初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初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须陀洹虽不能顿悟真空,尚能仅仅强制其欲,能却六尘境界,造入无相之门,得为圣人之流,所以名叫入流。而实无所入。

【世尊注:盖最易惹人动念者。莫如六尘。而六尘之色声香味触法。皆缘人之有念而入。设须陀洹炼性时。若作一得果之念。则色声香味触法。皆得入于念虑之间。势必堕入六尘魔障矣。尚能得果乎。故所谓须陀洹者。并此得须陀洹之念头。亦当忘之。斯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为须陀洹】。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斯陀含,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第二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二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斯陀含的心境,已造诣于至静之处,但目睹诸境,此心还是一生一灭,所以名叫一往来。实则无第二之生灭,前念方着,后念即离,心不着生灭之相,所以实无往来。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阿那含,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第三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三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阿那含,心空无我,已断尘识思惑,内无欲心,外无欲境,习定已深,六尘四相,一一证空,而无不来之相,所以虽名不来,实在永不来欲界受生也。佛又曰:‘须菩提’乎!阿罗汉,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第四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四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阿罗汉,已心空相灭,无得道之念,又安有得果之念。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若是阿罗汉,自念得道,即着四相,就不能叫做阿罗汉了。【若有此念。则易入贪嗔痴爱之魔。实足以败道。安能得此罗汉果乎】。须菩提曰:世尊!我师父曾说过我,我终日立于一切法中,不起一烦恼,不恼一众生,无争竞心,(无诤)已到精妙处。(三昧)在诸第子中,须菩提我,为解空第一,是第一个脱尽人我,断绝此念,离欲的阿罗汉。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虽蒙我师父称赞我如此,我实没有得了阿罗汉道之念。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若有得了阿罗汉道之念,便是我生一妄念,又安得六欲顿空。我师父世尊,就不说须菩提我,是好于寂静(阿兰那)之行者。因为须菩提我,心原无所得,亦无所行,惟本分上一尘不着,以此得名须菩提而已!所以我师父世尊,称我是好寂静之行者。

【附注】释迦牟尼佛注:

此言修行者。当以无念为宗。在悟最上乘者。固当如是。而其修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亦不可有得果之念。方能证果也。盖人怀爱欲之念。必不能见性。不能见性。即不能见道。不能见道。便与道相远矣。

盖须菩提得佛心传口授。而彼当功行未圆时。毫无妄想行功之念。以自折其入道之福。是诚心乐道。勇往行道。而不敢躐等者。故曰是乐阿兰那行。噫。今之一知半解者。便妄想天缘。急于行功。是诚自损其福德。自败其道基也。可不悲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4 22:35 , Processed in 0.169299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