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70|回复: 7

[佛化生活] 慈悲喜舍——贵于珍宝的品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4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08 编辑

有一个云游四方的修行人,途中,捡到一颗珍奇的宝石,随手扔进他的背包中。一天,修行人遇到一个又饥又渴的旅行者。他打开他的背包,把食品分给那个饥饿的旅人。这人无意中看到那颗光芒四射的宝石,有些惊讶。修行人毫不犹豫地就将它送给了这个旅人。那人兴奋不已,这可是天上掉下的奇珍异宝,他口中直呼好运。   但是,过了数日,那个旅人追了上来,找到修行人,并且恭恭敬敬地把宝石送还给他,对修行人说:“我不要这颗宝石了,我需要比这更贵重的——是什么思想和心愿,让你愿意把这么贵重的东西送给了我?请给我开示。”   比这宝石更珍贵的东西,不就是佛陀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么?佛经中说:“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慈大悲就是佛心。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就是佛陀向人类传扬的一份大智慧。为什么?因为慈悲是洞察万有缘起(彼此互相联系,互为条件)和万法本空(无常无我、放下我执)获得般若智慧的结果。只有慈悲,才真正体现人和人、和众生、和宇宙同为一体(同体大悲,众生平等),只有喜舍,才真正体现人对自私自利的鄙视和扬弃。只有慈悲喜舍,才最终体现了人类全体利益、整体利益的关怀与维护。   只有维护了人类的整体利益,你的个人利益也才能真正得到维护和增上。慈悲喜舍,正是人际关系本质上的调整与和谐。只有和谐的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类才能得到快乐,得到自在,得到福德。般若是智慧,般若也是福德。   现在,我们就看的更清楚,懂得更明白:慈,是给予,又不仅仅是给予;悲,是给予,又不仅仅是给予;舍,是给予,又不仅仅是给予。难怪世界上那些大财团、大富豪、大善人、大功德主,他们都会拿出许多钱来投入慈善事业,回馈社会。那是什么?那是智慧。他们拿得越多,捐得越多,得到的回报也将越多。   “舍”去的是看得见的,“得”到的,也许你看不到。看不到的正是拿钱买不到的。所以,人们不要老想着“取”而要懂得“舍”;不要老想得“益”,而不怕“损”。“舍”是好事,“损”不可怕。施舍比接受更有福,更有智慧。牺牲自己,成就他人,无我无执,关怀众生。人的品格的完成,也是佛的慈悲心的完成。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曾有一首诗偈说:“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慈悲的基础是般若,般若的实践是慈悲。   慈悲喜舍——智慧的品格,品格的智慧。
发表于 2010-6-4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08 编辑

佛陀的智慧
发表于 2010-6-4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08 编辑

发表于 2010-6-4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08 编辑

发表于 2010-6-4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08 编辑

慈悲喜舍
发表于 2010-6-4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08 编辑

发表于 2010-6-4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慈悲的基础是般若,般若的实践是慈悲。  
说的太好了!终于明白回师的不了四相,终不成佛和不能丢失感恩报恩的心了。感恩!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0-6-4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08 编辑

慈悲的基础是般若,般若的实践是慈悲。   慈悲喜舍——智慧的品格,品格的智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6 05:16 , Processed in 0.301457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