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988|回复: 2

[大德开示] 憨山大师法语(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4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shdshx.JPG
答大洁六问
  一问持律曰初学。不知持律。恐举动即错。受有次第。决无莽猎。然其闲大小区乘。权实应用。虽根因利钝。机随浅深。不无弊端。幸提轨则。使利者仰遵。而钝者拓武乎。
  答。佛所设戒。律部载之详矣。本意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故设八万四千律仪。为对病之药。欲令烦恼病除。法身清净。因机有大小。故戒有三品。曰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以沙弥比丘二种戒。乃因事而设。名为遮戒。谓遮止过非。虽大小同遵。而多为小乘。但执身不行。有能执心不起者。即为大乘。亦在事相戒。至若梵网经所说。十重四十八轻戒。名为性戒。乃我本师卢舍那报佛所说。诸佛心地法门。名金刚宝戒。命释迦文佛。展转传化。所言性戒者。谓了达自性清净。本来无染。顿悟本有清净法身。性自具足。故名为戒。经云若人受佛戒。即入诸佛位。故释迦四十九年所说者。但传此戒法而已。末后拈华所示者。亦示此戒性而已。历代祖师所悟者。亦圆此戒光而已。故观一切众生。佛性种子。本来平等。以同具平等法身故。以佛性而观众生。则凡起一念杀盗淫妄。乃至说四众过。自赞毁他。谤三宝者。即断佛慧命。与杀佛无异矣。故列十重之科。若以平等法身而观众生。则无可杀盗淫妄。乃至毁谤者。以乃圆满顿戒。然所重者。独在佛性种子。即佛之慧命故。不独上根利智能受。即黄门二根。淫男淫女。乃至鬼神。但解法师语者。皆堪受之。只要信一切众生佛性种子。即是平等法身。苟能作如是观。则于一切日用现前所遇境界。尽是戒光明地。如此不独执身不行。而于杀盗淫妄。触目念念佛性现前。则顿化为光明聚矣。又岂特执心不起而已耶。然持之之法。在遮戒固难。端在检束三业。制伏过非。唯此性戒实难。要以一片金刚心。持之勿失。但一念昧却。即全身堕落。岂细事哉。故华严十信初心。持此戒者。说净行品一百二十大愿。则日用无渗漏处。尚随事相。至若十住初心。持此戒者。有梵行品。审观离相。便是持此戒之方法也。初机常持此二品经。则久久自然相应矣。所云弊者。在遮戒有执相。自是多我慢自高。憎毁戒者之弊。持性戒者。有未得谓得。纵放任情。认贼为子之弊。祛此二端。无问利钝。皆名真持戒者。
  二问参禅曰。守律而不如自性。终属颟顸。欲求见性。无过参究。其闲疑悟交关。子贼难判。幸垂永鉴。免堕迷坑。
  答。佛说沙门所习。戒定慧三学。然律即戒学。其参究即定学也。惟教中所设定学。乃三观妙门。为悟心之捷径。后因禅道东来。重在直指单传见性为禅。而不言定。然禅即定也。初达磨示二祖。只是个觅心了不可得。名为顿悟。乃至六祖。只是教人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即此返求自心。便是参究工夫。初无看话头下疑情之说。后至黄蘖以下。乃教人看话头。以古人一则公案为本参。相传为实法。及至今时。师家教人。但参公案。不究自心。因此疑误多人。故今参禅者多。未有得正知见者。且又自以参禅毁教。盖为非真参禅也。殊不知古人为学人难入。特以一期方便权宜。只要人识自本心耳。佛祖岂有二心耶。殊不知提话头。堵截意根。不容一念生灭迁流。即是入定要门。而今别作奇特想。故多自误耳。唯今参究。不可无话头。以初心散乱难制。要此作巴鼻。当未提时。须要先持身心。内外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从此缓缓。极力提起话头。返看起处。从何处起。毕竟是个甚么。因未明见自心。故下疑情云。如何是我自己本命元辰。如此追求。是名参究。要念念不昧。心心不移。日夜靠定。废寝忘餐。忽然冷灰豆爆。本体一念现前。是谓悟自本心。到此依然只是旧时人。更无一毫奇特处。若得一念欢喜。便自为足。是名认贼为子矣。何况作种种知见。说偈说颂。为奇货耶。切不可堕此魔网。
  三问公案曰。话头破碎后。一千七百葛藤。势如破竹。然一则稍讹。一齐云雾。从前破碎。方信鬼关。不识此弊。而掉弄精魂。三途潜伏矣。
  答。学人果能明见自心。到不疑之地。则与十方诸佛。历代祖师。一个鼻孔出气。又说甚公案不公案。此事不是初机分上事。且姑置之。不必在念。
  四问印教曰。不向教上印证者。不得正知见。此和尚旧训也。然义路是宿习。宿习难消。如油入面。万一印处。有一丝意识。则悟者转落阴魔。资发邪见。为害匪细。幸揭关头。
  答。老人寻常要修行人。以教印心者。谓是为自己所知所见。一向无明眼人。指示邪正。要以佛经印正。如棱严棱伽圆觉经中。所说皆禅定工夫。悟心之要。将自心对照看。如佛所说。不如佛说。故云。以圣教为明镜。照见自心。不是将经中玄妙言句。回为己解也。如子所问者。正不知话头落处也。至若吾人种种心病。唯佛披露殆尽。如棱严七趣升沈之状。五十种阴魔之形。棱伽外道二乘之邪见。非佛细说。又何从而知惧耶。吾所谓印心者此耳。只要以教照心。不在义路。不义路至。若宿习种种。又不止义路也。
  五问阐教曰。法布施者大。法供养者最。因悟印教。即印阐教。似乎契佛知见。大转法轮。然悟非真悟。以印自信。印非真印。以阐自任。抹却诸注。独逞己明。是狮是狐。易于自慁。是阐是谤。难于自知。幸垂精判。永奉蓍龟。
  答。为佛弟子。念佛恩难报。唯有替佛传法。为真报恩者。故古之宏法诸师。有三种不同。一自悟本性。妙契佛心。于佛言教。如从自己胸中流出。四辩无碍。且又深入教海。波澜浩瀚。如清凉圭峰。天台诸大祖师是也。二虽未悟自心。依佛言教。印定自心。广探教海。如所解说。不谬佛意。此虽未超言象。而不敢妄以己见纵谈。依教敷演。如从前诸大法师是也。三有夙习般若种子。如有禅定工夫。自明己心。妙契佛意。但未广涉多闻。而正见不谬。虽有以浅为深之过。而无谤法之愆。其所宏扬。皆以法施为心。不求世闲名利恭敬。如昔温陵寂音诸老是也。此皆法施之大者。至有聪明利根。但恃己见为得。排斥古今。纵口横谈。唯以宏法为利者。此则不唯破坏佛法。抑且误堕后人。如是岂可以阐法称乎。此了然易见。不问可知。
  六问颂古曰。古人悟后。颂古如描画虚空。不落色相。今人悟未能彻。辄易颂古。句出诗想。机同滑稽。以为悟语悟境。脍炙人口。一转堕狐。恬不知惧。此末法流弊乎。吾辈易失此坑。幸发针砭。普荷深慈。
  答。颂古从上有之。不过发挥古人作略。聊示门庭施设。以彰大机大用。且出自己。纵夺杀活之手。非徒矢口纵情。构画为得也。此颂古阐教二事。皆非初机所急。何须预设。古德云。但得了悟自心。不愁不会说法。如是初心。唯以究心。求明己躬大事为急。切不可怀此见也。吾人苟能了悟自心。纵不阐教。不颂古。亦是真实出家。不负在袈裟下也。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0516901008quh.html

[ 本帖最后由 淡如水 于 2010-5-24 17:2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奉君一杯清心茶,但请坐下慢慢品。
发表于 2010-5-24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佛弟子。念佛恩难报。唯有替佛传法。为真报恩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1-6 00:29 , Processed in 0.193756 second(s), 20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