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45|回复: 1

[大德开示] 真假开悟之简易辨正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0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请回答下列四个问题:

  1、您所悟之心是常?或无常?答:
  2、您所悟之心是有变易?或无变易?答:
  3、您所悟之心是有作用?或无作用?答:
  4、您所悟之心是下列诸心中哪一心?
    A、一念不生寂而常照之灵知心。
    B、无思惟之灵知心。
    C、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作主之心。
    D、无分别之明觉心。
    E、专心课诵、专心做事的心。
    F、遍满虚空无见闻觉知的心。
    G、遍满虚空而能觉知的心。
    H、打坐进入定中能知能见之心。
    I、打坐入定时不闻外声、不见外境之灵知心。
    J、打坐入定后无见闻觉知之心。
    K、证得神足通,能离开色身飞来飞去的心。
    L、神通之心。
    M、十方唯一虚空,是吾人共有之真心,是常,祂有殊胜之体性及能量,能生吾人之知觉心等变易作用。
    N、无相念佛之心。
    O、能看见话的前头的心。(以上诸心皆常见外道之常,其实非常。)
    p、没有如来藏真如,一切皆空,一切法缘起缘灭,无佛无法无僧, 亦无解脱。(此乃断见,依常见之心而有。)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辨正:
  例一:所悟之心(例:无分别之明觉心)

  一、非常:无分别之明觉心或无思惟之寂照心等,乃常见外道之常,非真常。于五位中、间断故非常(昏迷时、睡而无梦时、入无心定时、灭受想定时、死亡时皆断灭)。入无余依涅盘时亦灭。心若明觉则必有知,知即是分别,分别心必是变易心,此 心非常。同于常见外道之常。

  二、常

  (1)、应无变易

  a、应无作用:此心无变易故无作用。若无作用,应如顽空土石, 无觉无知,即非有情之真心。真心应有作用,方是有情之心。

  b、若有作用:若有作用则非无变易,则是非常。有作用、有变易、则必有知觉,知与觉皆是有分别之心,则是非常,非真心也。

  (2)、若有变易

  a、应有作用:无分别之明觉心若以虚空之能量胜性为本源者, 则虚空应有变易,有变易则是非常,非真心也。

  b、 若无作用:无分别之明觉心若无作用,则非有变易,是常。 若常无变易,则一切有情应如肉摊上之段肉或死尸。

  ******************************************************

  例二:所悟之心(例:定中能知能见之心)

  一、非常:如例一所示,不重述。第四问所说诸心皆常见外道之常,实非常。

  二、常

  (1)、若无作用

   a、应无变易:无变易故,应定中无知,则非定中能知之心。若落于虚空,应如顽空土石,无觉无知,非有情真心,悟之何用?

   b、若有变易:则非无作用,是故能知。知即分别,分别心应是无常,乃生灭之法,以此为真心者,悟之何用?

  (2)、若有作用

   a、应有变易:有作用、有变易,故定中能知,则是分别心。故定外吾人能知吃饭说法。既有知,即落变易,则是非常, 是生灭法,非真心中道也。

   b、若无变易:定中能知之心既无变易,则不应有作用,方是常。 无作用则不知,不知则非定中能知之心。若此心常而不变易,则成佛前后相同,不必学佛修道便已是究竟佛, 便不须拜师学禅及修道,不须参禅开悟。

  三、唯如来藏(阿赖耶、庵摩罗识)异熟性故,其体永不坏灭而内容有变易、有作用,故成佛时能变为真如,故非常非断。如来藏于五位中及无余依涅盘中皆自在,故非无常。不生灭之主体识中、有诸异熟及等流种子流注变易,故非是常,故有作用。唯如来藏非有变易(主体自在、不生灭、不增减故),非无变易(内有异熟果种及修道清净法种流注变易故)。非有作用(离六尘见闻觉知而于五位中寂照不灭任运随缘而不动故,醒时亦同故),非无作用(若无作用,一切有情顿成死尸)。故唯如来藏非常非无常,非有变易非无变易,非有作用非无作用,名为中道实相,余者皆非。若以一念不生、无 思惟时、寂照之灵知心……等,错认为如来藏或真如时,则与外道及民间信仰之常见论者无异,非佛法也。

  且道:汝之如来藏何在?

  四、证悟者非以打坐进入某境界为悟,非以见某形相、见某定境定相为悟。悟如来藏者乃无境界法、无入出法,乃无所得法,唯是一念相应而证知如来藏本体,智慧因之现起耳。 真悟者以一念相应慧,而随时随地皆能体验如来藏之运作,极为具体,绝非虚无缥缈之想象。证如来藏者若是有形像法、有境界法、有定境法,皆是因缘假合所成,故有所得;若有所得即是变易,不久必坏,于五位中不能持续不断,不能自在。有他心通者若无证悟之一念相应慧,亦不知悟者所悟之内涵;有天眼通者若无重关之一念相应慧,亦不能以其天眼而见佛性。佛性无形无相,然能以父母所生眼而亲见,非无定力者以破初参之智慧想象所能见;故禅非禅定,乃般若耳,唯一念相应耳。

  须摩提长者经:佛云:“……我尔时伸手按地,魔众眷属即便破散,我以所知所得所觉之法,当现证验,应得成道。尔时即集无量功德智慧,以一念相应慧得成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转法轮,自得成就,亦复成就一切众生。”

  菩萨藏经:“尔时佛告舍利弗……以此善根、愿一切众生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如先释迦牟尼佛坐菩提树下,住不可思议无垢定,降伏恶魔,所有诸法可知可见可觉。于夜后分、明星出时,以一念相应慧,行灭苦道,得证醒蝴。”

  大宝积经卷111,佛云:“生死无边际,常住于实际,一念慧相应,生死无疲倦。”故知禅乃般若,一念相应而得悟。不可将禅定有境界法、有入出法、所得法,说之为禅。如来藏无形无相,然真实可证,悟前即与妄心同在,非因悟而从无变有,非因修定除烦恼而将了了常知、明觉寂照之七转识妄心变为如来藏。如来藏不落境界中,于六尘中随缘而应,然不会六尘六入。祂与七转识妄心和合似一,行相极细故难悟知。

  且道:汝本有之如来藏何在?

  五、应明五时三教

  *佛于菩提树下、吉祥草上成佛后,七日中不动不语时,其庄严报身于天法界说华严经,此第一时也。

  *七日后以应化身游行人间,觅憍陈如五人,于鹿野苑说声闻法,建立僧团,此第二时第一教也。

  *后说大乘般若空,以一切法空、遣声闻教之执著“我空法有”,此第三时第二教也。

  *由此能兴论主诤,故说唯识经典:如来藏经、楞伽经、无上依经、同性经、不增不减经、显识经、大般涅盘经……等如来藏系经典。则声闻缘觉法与大乘般若空之争执化为乌有,融合圆满,此第四时第三教--->如来藏唯识教也。

  *佛灭前,为示华严法界真实,故说法华,而三教圆满,此第五时也。阿含中之二乘法乃第二时第一教,然已隐含大乘法教于其中,今人不明,妄以如来藏非真,妄以唯识为假想观,非悟者也。唯识如来藏经典既是最后说,应是最究竟法。乃竟以先说之方便化城法而非议后说之究竟法,宁有斯理?

  譬如世间法律,后立之法优于先立之法,母法优于子法。佛法亦如是,后说之法究竟于先说之法,唯识如来藏系经典诸法是母, 是根本;除去母法,则余般若法空及二乘我空等法,皆无所附丽,同于外道断灭论者。故不应因自身未能证得如来藏,便学一神教学者之思想,否定佛晚期及于诸天所说诸如来藏系唯识经典。若予否定,佛教正法不久即灭,沦为哲学或日本道元禅学流类。则月光菩萨尚未出世,佛法已先灭尽矣!吾人因此获罪,为大为小?未来无量生中果报惨痛无量无边,能思之乎?敢思之乎?而如来藏真实有,吾不引述如来藏系经典,亦能以30种理由,不泄露密意而证实 有如来藏,未证及错悟之人所不能知也。

  谨以本文上陈诸方知识,伏请鉴察,莫再批判如来藏思想,停止否定大乘经典,中止错误之印证,则佛教幸甚!佛子幸甚!

萧平实 谨制(1997.3.4.增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23:11 , Processed in 0.51462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