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供三宝

[佛教文化] 叶曼老师龙泉讲座:佛法成为中国三大文化之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曼参观龙泉寺,在西跨院三圣像前双手合十。叶曼说过,自从一见楞严后 不读人间糟粕书 ,希望有生之年再讲一部《楞严经》。

问: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
答:我还不懂得。我们只好相信,我们不是只活了这一辈子,也只好相信轮回。这个轮回,在时间方面是因果,空间方面是因缘。所以我们多结缘,在处事待人方面从宽处,从大处着想,不要把自己限制在自私自利里。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夫子之道,无他,忠恕而已矣”。这是我们起码的处事待人的方法,就是这两个字。这两个字都从“心”而起,所谓“忠”是把心搁在中间,处事要忠;“恕”是“如心”,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说起来很简单,把心搁中间,不偏向有,也不偏向无,不偏向左,也不偏向右,这就是佛家所说的“直道而行”。佛法告诉我们要走直路,不要走弯曲的路。


  我们知道这个以后,发现这颗心最难管。谁代表我们的心?孙悟空代表我们的心。孙猴他七十二变,上一分钟还好好的,下一分钟他就变了。唐僧怎么管他?请观世音给他带上个紧箍咒,唐僧一念紧箍咒,孙猴就头疼的不得了,只好听师父的。我们这颗心自己总管不了,有一个紧箍咒就是“道德”。于是,一说这不合道德,我们就不敢做了,人言可畏,我们就会放弃,把自私自利的心压下来一点。知道这个以后,我们就不要问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只问当下。你当下懂不懂得因果?懂不懂得因缘?这是最基本的佛理,也是最基本的处事待人之道。能够这样的话,管它生死呢。

  到现在为止,我们比刚才已经更接近死亡一个半钟头了。不管诸位是高明的,还是年轻的,我们都往那条死亡的线上走。因为世间的一切物质离不开成住坏空,我们人离不开生老病死。释迦牟尼也是因为看到这个,当下就放下。我们谁能做到,我们能放下几样?当我们烦恼来的时候,就想想生从何处来?我们都会死,不要以为我们千年不死。生的时候,小孩的手都会攥得紧紧的,什么东西都要把握在手里头;死的时候,两个手都放开了。“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万般的名利权情都带不走,只有造的业随身。死向何处去?死向你的业力去。

  现在连脑子里想什么东西,都在种业,好可怕呀!所以,玄奘大师的《八识规矩颂》里说到藏识,说到“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问问主人公在哪里?主人公就在我们的藏识里。这个“三藏”不是平时说的经律论三藏,而是“能藏,所藏,执藏”。动词叫cang,名词叫zang。所以叫“浩浩”,大的不得了,就在我们本身里。第八识里,就是我们的三藏,能藏-我们什么都能接受;我们接受完,所藏的也在我们的藏识里;然后我们挑选我们什么东西能够放在里面,这就是执藏。头一个,我爱我自己,人人都免不了,无论你是想成佛,还是想成菩萨,头一个就有“我”在。这个我是变成一个小我,还是一个大我,在我们自己选择。知道了这个以后,管他生从何处来?我今天所受的果报,是我过去多生累劫积攒下来的,除了感恩以外,不作他想。若问死向何处去?将来你是成菩萨成佛,还是升天,还是堕入地狱、饿鬼、畜生,完全看你自己。

  没有人可求,没有人可以帮你的忙,连佛菩萨都救不了。所以地藏王菩萨了不起,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不但要入地狱,我要住地狱,我还要乐地狱。我不但要乐地狱,我还要庄严地狱,多了不起!所以我们得有地藏王菩萨的精神。我不但要住这世间,我还要再来。生从何处来先不要管它,死向何处去也不管。哪怕堕到地狱、饿鬼、畜生,我只要心存一念,哪怕做了一点功德,以后回到这个娑婆世界来,我还要尽我所知的尽量告诉别人。这就是菩萨大愿。即使我们过去造了很多业,你能有这样一个念头,这么一个愿力,这个愿力就会实现的。

  所以我们不要问,生死怎么样来,怎么样去。我们时时刻刻在走向死亡,世界没什么可贪的东西。我活着,就要把这个世界庄严好。能够做什么我尽量做,我们没有种一棵菜,没有种一粒米,没有织一寸布,没有盖一片瓦,而我们都享有这些东西。我们应该多感激,尤其是知识分子,当你只有感激的心,只有惭愧的心的话,你不会做坏事的。假设我们永远在那怨天尤人,我们整天的脸都会变形,我们的言语整天的都是抱怨,人人都会离你而去,我们能欢欢喜喜的做人,用一颗感激的心,报恩的心做人的话,这个人很可爱。即使他长的很丑,即使他很老了,还是很可爱的。

  所以说我们尽我们的力量,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其他的事不要管,连生死都置之度外。我现在九十多岁,我常常跟人家说,我每天晚上换上睡衣以后,不知道明天早上,是不是还要穿日间的衣服。因为人走多半是半夜走。我活一天算一天,这一天我快快乐乐活,让别人跟我一起也快快乐乐活,这是我唯一能做的。其他我都做不到,你要问我生从何处来,我也问,死向何处去,我更发生疑问,但是都得不到解答。唯一可解答的就是自己,自己在种什么因,将来就得什么果。所以我说,只问当下,管他前因后果!你当下做的是什么事情,这个最要紧!(鼓掌……)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需要哪些因素?
答:人人抱着张载的报恩的心、度众生的心,事情都容易解决。假设我们用自私自利心来做,问题会越来越多。而有一颗报恩的心需要知识、智慧,所以我劝大家多看书。古人一本书能够从古传到现在,这不简单,是把他一辈子的智慧,一辈子的精力留下来,而使他的书能够传到现在。我们把人家一辈子的智慧,在一天中用几个钟头学过来,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所以大家记住,多读书。关于做事情,最要紧的不是你的智慧多高,而是认真。无论是国家,无论是团体,无论是个人,最要紧的是认真,认真的去做,不要马马乎乎。中国人是世界上很聪明的人,聪明人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刚刚知道浅深就放弃了。我们最爱说的话就是马马乎乎,我们就吃了马马乎乎的亏。一直吃到现在。

  另外,还要知道,我现在以什么样的身份,做我应该做的事情,做我能够做的事情。一个是“应该”怎么样,一个是“能够”怎么样。你常常有很多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你做不到。但是有许多你能够做的事情,不是你应该做的。所以一个应该,一个能够,我应该做的事情,我能够做的事情,把两样事情想一想,这就是处世待人最基本的。否则的话,我能够做的事情变成我应该做,就成了独裁,像墨索里尼、希特勒,他们能够做的事情,他们认为是应该做的,这两个在一道儿,就变成罪恶了。假设你能够知道,我应该做什么事情,然后想想我能够做什么事情,你就会自律,这就是“戒”。所以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大学之道实在就是佛家的“戒定慧”。你不知止,就是不知戒;你不能戒的话,就不能静下来;你不能静下来,就不能安心;你不能安心,就不能够真正的知道什么叫做“心不二用”,你才能精进。真正精进以后,每一天都让自己有一个新的东西,自己先给自己格心,能够这样的话,你时刻都在进步。这就是我们要做的,日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百人送师,依依不舍。叶曼期勉大家要有“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心胸格局。要立下“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志向。

  (问答完)
[/td][/tr]
发表于 2010-5-20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禅是通过诵阿弥陀佛圣号,突起疑情,当下大悟,身心具空。这里面有阿弥陀佛的功劳,如开不了自己的本来,有落处,也落到西方极乐世界中。这也是最好的、双赢的修行模式。

                ----------回师《现代学佛者最安全的修行模式
发表于 2010-5-20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顶礼叶曼老师
发表于 2010-5-21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发表于 2010-5-21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叶曼老师
再读一遍,字字珠玑
发表于 2010-5-21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有“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心胸格局。要立下“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的志向。
发表于 2010-5-21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
赞叹!
随喜!
发表于 2010-5-24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施是救护心灵与外相的良药,缺什么就去布施什么,比如邪淫重,就在论坛中多发戒邪淫的帖子;如不慈悲,就多发赞扬放生的帖子;如持戒难,就多发如何持戒的帖子;如般若不到家,就多发般若经讲解的帖子……哈哈,来论坛为的是修行。

  自己获益自己知,
  自己尊严自己树,
  自己修行自己得,
  自己造业自己受。

                 ---------------回师《也谈布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6 02:19 , Processed in 0.392585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