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71|回复: 6

武警官兵日夜守护《大藏经》 《格萨尔》依旧传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5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是我国藏传佛教寺院最多、藏族传统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4月1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7.1级强烈地震在夺走了2000多个鲜活生命的同时,也使玉树的藏族传统文化遗产遭受了严重损失。日前,伴着开始重建的作业声,新华社记者对玉树藏族传统文化遗产状况展开了震后调查。     万余件文物“走出”废墟
    5月7日上午,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府玉树县结古镇以南20公里的临时安置点,当地藏传佛教噶举派最大寺院——禅古寺200多名僧人举行隆重仪式,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某旅官兵在地震后对禅古寺近5万件文物的抢救。
    禅古寺寺主活佛洛卓尼玛仁波切介绍,禅古寺有700多年的历史,寺中保存着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有3000多座佛像,寺藏经书更是多达十几万册。
    第二炮兵部队某旅旅长李保弟说,4月17日晚他们接到禅古寺僧人的求助电话,第二天便赶赴现场抢挖被埋文物。迄今共抢挖出佛像、唐卡、经书等文物1.4万余件,转移文物近3万件。
    “为了避免文物再次遭到损坏,解放军一直是徒手挖掘。整个抢挖过程都是在我们寺院僧人的‘监督’下进行,没有1件文物丢失。多亏了解放军,被埋在废墟下的文物有90%都抢救出来了。”洛卓尼玛仁波切说。
    在6座2米多高的黄铜佛像前,洛卓尼玛仁波切将洁白的哈达和写有“汉藏军民一家亲 无私援助见真情”的锦旗赠给了二炮官兵。
    在“帐篷经堂”哀悼罹难民众
    在结古镇以西2公里的彭措达泽山上,坐落着拥有550名僧众的结古寺,它是玉树州最大的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
    在结古寺临时安置点一排新建的活动板房里,两位僧人小心翼翼地撩开年久褪色的帷幔,一幅公元13世纪八思巴时期的珍贵唐卡展现在记者眼前,作为结古寺的镇寺之宝,它依然焕发出历史的厚重和藏族传统绘画艺术的精美。
    “地震后一星期,政府帮我们搭建了活动板房专门用来保存唐卡、佛像、经书、经版等重要文物。”结古寺寺管会主任尼玛才仁说,“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结古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重建,我们希望得到党和政府的帮助。”
    从5月6日起,在政府有关部门为结古寺临时搭建的帐篷经堂中,结古寺的法事活动得以恢复,众僧人哀悼玉树地震中罹难的民众,为玉树的明天祈福。
    武警官兵日夜守护《大藏经》
    5月7日傍晚,夕阳下,结古镇赛马场北侧缓坡,一座藏式二层红色小楼孤零零地矗立在一片废墟中。被誉为“藏族百科全书”的东仓《大藏经》就保存在这里。
    地震中,位于结古镇扎西大通村的东仓家藏经楼坍塌,《大藏经》也被埋在废墟之下。
    在武警青海省总队西宁市支队官兵的帮助下,《大藏经》终于重见天日,于震后第4天被安全转移到这座经历了7.1级地震考验的藏式小楼中,并由武警战士24小时守护。
    “搬到这里前,我和家人一直守护在埋着《大藏经》的废墟旁,不敢入睡。搬到这里后,有武警站岗,我们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东仓家族后裔代桑告诉记者。
    《格萨尔》史诗依旧在传唱
    玉树州群艺馆馆长扎西达哇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地震发生后,他一直为《格萨尔》传唱艺人们的安危和这部英雄史诗的传承忧心。
    5月8日,在扎西达哇的引见下,记者见到了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说唱艺人达哇扎巴。
    30多岁的达哇扎巴是青海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向记者现场说唱了《格萨尔》史诗中的一段。之后,达哇扎巴告诉记者,作为《格萨尔》说唱艺人他每月可以领到500元的补贴。
    2009年,《格萨尔》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玉树州总共有13位《格萨尔》说唱艺人。在地震中,杰出的艺人土登乃君不幸遇难,玉树州群艺馆近年来整理的一大批《格萨尔》文字、音像说唱资料损失严重。
    “尽管地震给我们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但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扶持,有12位说唱艺人在,我们绝对不会停留在悲观失望之中。我们有信心再花3年到5年时间,重新挖掘、整理《格萨尔》说唱艺术。”目光坚毅、自信的扎西达哇对记者说。
    记者从青海省文物局了解到,在“4·14”地震中,玉树地区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损坏严重,20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多受损。中央和青海对玉树地震中受损文物的抢救恢复工作非常重视,正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勘察、评估,研究制定抢修方案。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展开,玉树地区震后文物抢修恢复保护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于 2010-5-15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0-5-15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心,即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叫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叫成佛之心,也叫甚深般若成就之心,也叫无相之心。
       菩提心,无法可得,如是一切法皆是得菩提心之法,故而无法可得。

       菩提心是成就的根本土地,不是种子,它可以承载一切的善法,缺之,则所修的一切善法如同于在虚空中,落不到地上。比如说修念佛禅,如果是把念佛禅比喻成一粒金刚种子的话,那么要想它开花发芽,去证到法界一相,首先必须要在菩提心的基础上。
       如《华严经》所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名魔业”。如果丢失了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即使修一切善法,也都是魔道。当今社会,如果有一念放逸、发泄的话,就是在学魔。为什么?因为丢失了出离心,丢失了菩提心。
       《菩萨地持经》中指出菩提心是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为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且谓发菩提心有四种因缘,为正发心。尤以第四种发心——“未见法灭,但见浊世众生为烦恼所恼乱,即发菩提心”最为适用于末法时期,因见五浊恶世的众生们,不能理解佛法,而发菩提心。
       大乘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上报佛恩,何也?就是一切修行都为法界一切众生修行,而不是给自己修的。在念经、诵咒,或者抄写经书时,当内心有无穷大的感恩的心:这不是为自己做的,而是为一切因缘众生的幸福而做,那么这就是佛陀所说的:吾法,念无念而念,行无行而行。
       也只有这样才能不丢失真正的菩提心,同时也可以慢慢地破掉四相,见到真正的自己。


                                                       ------------------回家人老师文化体系   念佛禅  菩提心篇
发表于 2010-5-15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发表于 2010-5-15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发表于 2010-5-16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16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5 22:26 , Processed in 0.625549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