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温家宝总理在第二次视察玉树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时对前一阶段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请问强书记,前一阶段抗震救灾工作都取得了哪些重大阶段性成果? 强卫:在玉树地震发生后的第17天,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再次来到玉树地震灾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深切关怀,让我们倍感温暖、倍感振奋。回顾这半个多月的抗震救灾工作,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科学、依法、统一、有力、有序、有效抗震救灾的总要求,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取得了抗震救灾工作阶段性的重大成果。主要表现在10个方面:
一是搜救生命取得重大成果。各救援力量投入最多时达到1.7万余人,累计从废墟下救活1455人。目前, 灾区还有包括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内的近1.1万名救援人员。
二是救治伤员取得重大成果。目前,累计为近5.22万人次提供医疗服务,共转移3164名伤病员到外地接受治疗,已出院744人;转移的伤病员中直接死于地震的仅有4人;共实施了1284例手术,其中截肢的仅有19人,重伤员死亡率极低、致残率很低。
三是调运物资取得重大成果。累计组织帐篷6.7万余顶,棉被22万余套,棉衣12万余件,方便面和饮用水2800余吨,以及大量的应急灯、火炉、燃煤、折叠床、移动厕所、课桌椅等物资,完全能够保证受灾群众有地方住、有饭吃、有干净的水喝、有病能医治、学生有学上。
四是抢修道路、通讯取得重大成果。地震当天即抢通了被损毁的机场道路,地震当晚8时恢复了机场通讯,第二天凌晨开始恢复了玉树县的通讯。目前通往玉树灾区的214国道、309和308省道等干线公路保持畅通,结古镇城区交通秩序井然。
五是水、电保障取得重大成果。地震发生第二天,指挥部、安置点、医疗点等重点部位电力供应得到保障,部分地段供水系统得到恢复。4月20日,恢复了8个乡镇的应急供水工程;最近又成功打出3口水井,能够新增满足2万受灾群众饮水需要。结古地区已供电用户占可恢复临时供电用户总量的90%多。现在,群众临时集中安置点建好一处,水、电设施就将立即跟进一处。
六是学校复课取得重大成果。地震发生的第4天,玉树孤儿学校率先复课。目前全州所有停课学校都已复课。
七是恢复商业金融秩序取得重大成果。地震发生的第六天,我们组织西宁市一些大型商业企业到玉树结古镇设点营业,带动了当地商业企业、个体户恢复经营,银行、邮政临时营业网点也于此前开展业务。目前,灾区许多商业企业、个体户开始营业,商业金融秩序正在全面恢复。
八是清理废墟和垃圾取得重大成果。地震发生的第五天,我们就部署开展废墟和垃圾清理。预计400多万方废墟将如期在6月底前清理完毕。
九是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取得重大成果。群众临时集中安置点和党政机关过渡性用房正在加紧建设,地质灾害评估、环境地质调查等工作正积极进行,农牧业生产和虫草采挖已开始部署,党政机关、医疗服务、环境卫生等日常秩序加快恢复,灾后重建准备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十是宣传舆论引导取得重大成果。我们成立新闻中心,设立新闻发言人,采取多种形式,运用藏汉双语,及时发布救灾信息、报道救灾进展、宣传党的政策和各种感人事迹,营造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良好社会氛围。最多时,有130多家境内外媒体在灾区采访报道,普遍对抗震救灾工作给予积极评价。
记者:回顾前一阶段的抗震救灾工作,您认为有哪些突出特点和宝贵经验?
强卫:回顾前一阶段的抗震救灾工作,我认为有五个突出特点:
第一,这是一次高效协调的大救援。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并亲赴灾区慰问群众、视察指导工作。人民军队按照胡锦涛主席和中央军委命令,第一时间集结到灾区,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国务院在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各兄弟省区市的救援力量和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灾区。青海省、玉树州也在第一时间成立指挥部,动员全省全州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国家总指挥部、省州指挥部和军队武警联合指挥部既有分工、又有配合,从中央到省州县、从军队到地方、从一线到后方,整个指挥系统高效运转,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保证。
第二,这是一次以人为本的大救援。我们把救人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坚持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惜一切代价去抢救。震后72小时,共从废墟中抢救出幸存者1433人。黄金72小时后,不放弃、不抛弃,继续科学搜救,到地震发生的第7天又成功救出幸存者22人。7天以后军队再次集结兵力集中3天开展拉网式排查,确认没有发现幸存者后,搜救生命工作才告一段落。我们千方百计救治伤员,明确提出要实现“死亡少、致残少、截肢少”的目标。同时,我们按照有地方住、有饭吃、有干净的水喝、有病能医治、学生有学上的要求,全力做好安置群众工作。这些,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我们国家尊重生命的科学救灾精神,为我们在紧急时刻迅速凝聚民心、凝聚力量提供了保障。
第三,这是一次科学统筹的大救援。针对建设施工时间短的实际,我们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恢复重建,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就派人到四川学习重建经验,第七天省委省政府召开玉树灾后重建工作会议,第十天提出灾害评估初步意见,灾后重建准备工作及时到位。我们坚持一手抓恢复灾区秩序、一手抓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了社会大局安定;坚持一手抓抢险自救、一手抓恢复生产,及时组织生产资料,统筹安排农牧业生产,力争让群众在大灾之年也能有个好收成;坚持一手抓当前、一手抓长远,要求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加积极地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确保经济社会继续沿着又好又快的轨道发展。
第四,这是一次团结互助的大救援。这次抗震救灾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地震发生后,玉树州各民族群众不分彼此,互相帮助,奋勇自救。宗教界人士特别是藏传佛教广大僧侣积极参与抢救被困群众,协助党委政府妥善处理遇难者遗体等工作,表现出较强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全国、全省民族宗教部门广泛动员各族群众和广大宗教界人士,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这些,再一次证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正确,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五,这是一次凝聚民心的大救援。面对骤然而至的强烈地震,广大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主动到灾情最重的地方去、到困难最大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行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力量。地震发生的第一天,玉树州迅速将重灾区结古镇划分为19个片区,组建起临时基层党组织。在灾区,1800多面党旗高高飘扬,3500多块“共产党员”胸牌闪闪发光,到处可以听到“我是共产党员,跟我上”的响亮声音。涌现出结古镇甘达村党支部书记叶青、扎西大同村村委会主任才哇等一批先进典型。在灾区,我们所到之处,群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人民解放军”。这些,使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在一起,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
记者:温家宝总理在视察玉树地震灾区时指出,玉树地震灾区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基本结束,进入全力医治伤员、安置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秩序、加快恢复重建的新阶段,并对新阶段抗震救灾工作提出九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请问强书记,我们将如何深入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的具体要求,做好新阶段抗震救灾工作?
强卫: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一手抓有序救灾、恢复重建,一手抓科学发展、维护稳定,全力推动抗震救灾工作,奋力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为此,我们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妥善解决好过渡期群众生活。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在更高标准上实现“五有”要求。加快群众过渡期集中安置点建设,及时提供水、电保障,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科学发放救灾物资,保证公平合理,尽最大努力让群众生活得到保障。以军队支援的两个“方舱”医院为支点,组织医疗队进社区开展巡诊和帮扶,积极恢复本地医院日常医疗服务,尽最大努力让患病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提升学校复课水平,组织灾区初、高中学生到西宁和外省市就读,加快建设临时校舍,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
二是全面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加大通讯、供电、供水等设施的修复维护力度,争取早日全面修复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一批帐篷市场、板房市场,组织引导商业企业、个体经营者有序经营,全面恢复商业秩序。加快建设州、县、乡镇临时集中办公场所,尽快全面恢复机关单位日常办公秩序。统筹安排农牧业生产和虫草采挖工作,尽快全面恢复生产秩序。强化卫生防疫工作,坚决确保大灾之后不发生大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抓紧清理废墟和垃圾,保持良好环境卫生。
三是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步伐。坚决贯彻国家批准的玉树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争取提前完成灾后重建主要任务,使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玉树州府建设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的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青海藏区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地区。为此,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生态优先、统筹兼顾、政府主导的原则,努力建设更加结实舒适的城乡居民住房,更加先进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加合理的产业结构,更加繁荣的民族文化,更加和谐的生态环境,更加文明的社会秩序,让每一个玉树人早日住进新家园,过上新生活,拥有新幸福。
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灾区人民的顽强拼搏,我们一定能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一定能建设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 !(信息来源:青海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