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46|回复: 2

《禅的修行》 慧门禅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5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禅的修行

作者:慧门禅师    文章来源:美佛慧讯 第一二一期   


  禅修与劳动

  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众皆不忍。蚤(早)收作具。而请息之。师云。吾无德。争合劳于人。师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食。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言。流播寰宇矣。

  卍新纂续藏经 第69册 No. 1322《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语录》p0007b



--------------------------------------------------------------------------------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领众修行,特别强调“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只要有出坡作务,他一定和僧众一起做,到了八十几岁还在劳动。弟子们不忍师父辛苦,就把他的工具藏起来,不让他去劳动,他就到处找,找到忘了吃饭,弟子们没办法,只好把工具再搬出来。现在大家熟悉的“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就是百丈禅师的公案。

  问:禅修一定要劳动吗?体力的运作和头脑的运转有关吗?是否透过劳动来让自己的心安定?

  答:也不一定是这样。当然,能够“劳其筋骨”,参禅会比较专心;因为不劳动筋骨、不工作,脑筋就动得很快,一直打妄想,最后可能会得到妄想症。当你的身体在劳动运作时,能量有所施展、释放,心就会比较单纯、清净,要参禅就比较容易了。

  禅修入门方法

  问:禅修有没有什么入门方法?

  答:从佛陀以来讲的“禅”,有众多禅修法门,也有不同的立论,所以才分南传、藏传、北传佛教的禅修。南传佛教基本上,是以毗婆沙部或经量部的立论为根据,在禅修上,以“四念处”为主;但我们可以观察到,目前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地,虽同样都用“四念处”修,但各个禅师也有不同的方法。例如缅甸马哈希禅师(Mahasi Sayadaw 1904~1982),是以观照呼吸时,腹部的起伏为入门方法;而帕奥禅师(Pa-Auk Sayadaw 1934-)则强调,从觉知呼吸时,气息进出鼻孔和上唇间的某一接触点,来入门修禅定。由此可见,即使同样是南传佛教,在修行上的切入点,也不一定一样。这是因为禅师们在实修上,突破了某种境界,找到某种方法而修到入初禅、二禅、三禅,甚至于四禅以后,就会选用自己擅长、有心得的方式来指导禅修。

  藏传佛教也一样,很多藏传的上师采用“四加行”,例如修“上师相应法”,在观本尊时,从最亲近的上师观想起,观想上师在头顶上为自己加持,自己的定力就由上师灌输进来;接著观想上师的上师、师祖…,一直追溯上去,用这种方式来修观、修定。

  又如格鲁派,是从“止观”法门来修;噶举派以“大手印”做主要修持法门;宁玛巴派用“大圆满”教法来修;萨迦派则用“大圆满心中心”法来修行。不过,虽然是同一派,也会有不同的修法;以宁玛巴派来讲,每个人修的方法都不一样,有的靠觉悟,有的靠禅悟,有的依理论而入,各有差别。

  中国禅法,以禅宗为最主要。禅宗起源于菩提达摩(382-532),他以四卷本的《楞伽经》印心;一路传承下来,直到五祖弘忍(601-674),开始用《金刚经》传法。到了六祖惠能(638~713)更自创一格,把中国原有的禅法全部颠覆,强调用“顿悟”法门。原本较有系统的禅法,是先修戒、持戒,再加强定力,由定来发慧,有了智慧以后,就能不持而持地运作,这是戒、定、慧三学分阶段修行成就;但六祖惠能却颠覆这种次第性修法,强调行者本具的心性、佛性、本性就同时具足戒、定、慧,所以他把戒、定、慧融为一体,而非个别分离的修。

  六祖惠能强调“顿悟”,是中国佛学、禅法上相当大的变革。但后来的一些禅师,因为根基较低而没能顿悟,有些人只在境界上讲,讲到最后成为口头禅,没几个人能在心性上有所体证。口头禅风行后,又演变出文字禅,禅诗、禅偈写得天花乱坠,但多半缺乏实修实证,所以到大慧宗杲(1089-1163)时,就提倡“看话禅”,宏智正觉(1091~1157)则提倡“默照禅”;两位禅师就是要匡正、补救顿悟法门演变成口头禅及文字禅的流弊。

  所以,整个中国禅宗就是以默照禅与看话禅为主流。默照禅属于曹洞宗,比较接近达摩祖师的“壁观”。中国禅宗在唐宋时传到日本和韩国,至今日本、韩国仍然沿用著中国禅宗的方法。看话禅属于临济宗,从大慧宗杲一路传下来,我们现在所用的,就是大慧宗杲的看话禅法门。

  参禅信疑悟

  问:参禅需要“信”吗?

  答:佛教的修行都谈信、愿、行,“信”是对本师释迦牟尼佛、对佛陀讲的法,必须具有大信心,由“信”的力量带动修行而成就。但大慧宗杲提出的看话禅,最特殊的就是:强调必须对自己的本来面目,由不清楚、不明白,而产生一股要解决这疑惑的力量,也就是所谓“疑情”。在他的禅法里,信、疑、悟三者,有如三角形的三个角,稳稳地站立著,作为禅宗修行的机制。疑情的“疑”,与怀疑的“疑”不一样,若把疑情误以为是怀疑,那就错了。怀疑,一般都会怀疑别人,是向外的;疑情的疑,是“到底我生从哪里来?”、“死了到哪里去?”、“佛陀说人人都有佛性,我的佛性在哪里?”等生命本源、本质、最终意义等问题,必须用心、用力把它弄清楚。

  问:疑多了就会顿悟吗?

  答:疑情越大,悟境就越大;疑情小,悟境就小。例如一个人对自己生命不关心,觉得不知“生从哪里来?”无关紧要,反正还可以活很久,管它生从哪里来?死了到哪里去?一点也没想要弄清楚的迫切心,这样就不会产生疑情。不会产生疑情,就糊里糊涂地过这一辈子,照样生、照样死,死了以后到哪里?也不知道!可能再生为人,可能生在畜生道,但也可能生到地狱。

  压力与精神疾病

  问: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这压力是如何形成的?

  答:当今世人普遍注重物质方面的需求,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缺少精神上的建设,所以教育方式,也产生结构性的变化,使许多人失去了人生目标,及生活的方向感,甚至丧失生命的价值观!由于心理上的需求没得到满足,而外在世界的变化与竞争又激烈,所以内心会感受到外在所施加的压力。若常常把这些压力暴露、散发到外面,就会影响别人,甚至造成对外的暴力倾向。而有一些人,不向外释放压力,只压迫在内心里;一天天积压的结果,有如天天拿炸药往心里面塞,一旦塞满而爆炸,就把自己炸完了!譬如自杀、残害自己的身体,或形成忧郁症。

  问:躁郁症是怎么样产生的?

  答:躁郁症出现两极的症状是:有一段时期是外向的暴躁状态,另一段时期又变成忧郁状态,也就是既忧郁又暴躁。有些人则由于向内压缩,只能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因而产生了妄想症,常常妄想东、妄想西,怀疑有人讲他的坏话,或有人要害他。另有些人则产生幻听、幻视,无缘无故地听到声音,或看到一些影像。有些人因为碰到这些情况,就去练气功或一些邪法,因没学到正确的禅修法,而使生理气脉的变动不调和,在体内乱跑乱窜。气脉一动,身体就会动、就会抓狂,甚至做出不可预期的行为;也可能变得自傲、狂傲,或自卑、没信心,接下去就造成很多问题。

  问:精神疾病是业障病吗?

  答:有些人由于过去生的造作,这一世在投胎时,受到因缘、业力牵引,所入的胎,是DNA基因的排列不完整或错乱,使得他出生、成长中,某些行为或想法跟别人完全不一样,甚至对自己情绪的浮动,完全无察觉、控制,这样的情况,就可以说是业障病。人在投胎时,如果父母亲正好生病、吃药或照了X光,或很生气,那么他入胎后的发育就会受到影响和伤害,基因就会不完整;出生之后,有些就可能会产生自闭症。自闭症的症状,是不跟别人来往,一个人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完全不理会外在环境。也有人出生之后是过动儿,无法安静地坐上一分钟、两分钟,甚至走一小段路,也不直直地走,总会这边撞一下、那边撞一下,撞来撞去,最后才撞到要去的地方!

  台湾经举办动儿的辅助、教导活动或训练。过动儿有些本身就有情绪障碍,情绪常常变化莫测;明明没有什么事,他就会无端地哭、闹,甚至闹自杀,做出很多常人无法想像的行为。这一类人,从医学上来讲,是遗传问题;在佛法上来讲,是业力问题,所以一般称之为“业障病”。

  问:一个人的性格可以改变吗?和IQ有关吗?

  答:有一次我到台湾的阿里山,有位当了阿嬷的信徒招待我吃饭,正在吃的时候,孙子放学回来,阿嬷就问:“啊!乖孙考几名啊?”孙子答:“我考九十八分,第三名。”阿嬷马上说:“你怎么没把第一名、第二名踩下去呢!”她的意思是,成绩要高、要把别人踩下去,也就是要踩在别人的头上来撑高自己。您们想,这样教养出来的孩子,自视很高,就算他IQ(智商)很高,EQ(情绪商数)却很低。所以,IQ的高低,对一个人的行为或性格,比较没有直接关系,真正有关系的是EQ。

  EQ的高低,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譬如人际互动关系好不好?对佛法的真理了不了解?能不能在适当环境里,扮演适当的角色?所有的言行会不会干扰、影响、伤害别人或自己?这些都与EQ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不管是南传、北传或藏传的方法,只要能够提升个人EQ,能够改善情绪障碍问题的,我都会将它列为禅修的内容,希望帮助有情绪困扰的人,从封闭的内心世界重新走出来。

  惺惺与寂寂

  跑香的时候,脚步要放宽,视线的角度也要放宽,如此就容易守住自己寂寂的心,也就能真正观照,因为可以把“能观”和“所观”拉开距离。保持这样,就能够寂寂又惺惺,而且广泛地了解外面的境界,却不会干扰自己的心,这就是修行。

  问:如果平时能把心守在没任何概念的情况中,算不算做到寂寂又惺惺呢?

  答:这种方法,就像“四念处”的“心念处”,或“法念处”的修法。因为一直看著它、停止在一个地方,寂寂久了,可能会进入昏沉状况,然后变成无记。

  问:在寂寂中,如果不昏沉,一定会掉入无记吗?

  答:不昏沉,可能会变成掉举;掉举久了,就会散乱,这就是很难修的原因。所以,一定要以永嘉玄觉(665~713)的“初心处”来了解修行境界。不管是南传、北传、藏传的修行,都可以用“初心处”来审查自己的心,看看是不是正确地修。

  夫以知知物。物在知亦在。若以知知知。知知则离物。物离犹知在。起知知于知。后知若生时。前知早已灭。二知既不并。但得前知灭。灭处为知境。能所俱非真。前则灭灭引知。后则知知续灭。生灭相续。自是轮回之道。今言知者。不须知知。但知而已。则前不接灭。后不引起。前后断续。中间自孤。当体不顾。应时消灭。知体既已灭。豁然如托空。寂尔少时间。唯觉无所得。即觉无觉。无觉之觉。异乎木石。此是初心处。

  大正新修大藏经 第48册 No. 2013《禅宗永嘉集》p0389b 奢摩他颂第四

  问:要如何深入,才能了解那种寂寂又惺惺的状态?

  答:打坐时,你觉得上半身消失了,但还觉得有呼吸;而呼吸真正消失之后,你还觉得有心跳;或者虽然没听到心跳,却能察觉当时的状态,也许你会见到光,这些都还属于境界的部份。当光消失之后,你看到的是“空”;这时,若你还知道有个“空”在,就表示还有“我”这个人在看,那还不行。必须到已经没有“我”这个人在知道“空”,而且最后连这个“空”都消失,变成一个很自然的存在状态;这就是不同阶段修行境界的发展过程。但很多修行人,都是修到顿失身心、见光见影或见到境界时,就停在那里;就修行而言,依永嘉大师的说法,这都还在很低的程度。不过,以南传说法,这时有的已经入初禅,有的入二禅了。所以,中国禅宗的说法,其实已经涵盖南传修法所说的种种境界。

  问:如何能使自己的心,不处在任何状态下,也没有一个自主的意识在,而安住在那边;比如“我要放下”,连“我要放下”的心都没有。这样是不是正确?

  答:那是很好的情况。但是,好是好,却容易让自己掉入无记而不能察觉。

  问:那要用什么法?

  答:所以大慧宗杲(1089-1163)才教人要提话头。当你发现自己越来越没力量了,就提个话头;提一下话头以后,再停下来,继续安住在那个地方。

  问:是不是一直提?

  答:不是。在刚开始提话头时,其实是念话头,要一直念、一直念,念到连在睡梦中都会念。到这境界之后,就不是念,而是提;当你内心的妄念动了,就提一下,妄念不动就不提。这样提到最后,变成不提自提,也就是不必经过脑筋去提,一旦有妄念出来,话头自己就会现前。

  疑情和寂寂惺惺

  问:停留在空时,要再提话头,也要动到想蕴啊!

  答:参禅时,只停留在空里是不行的。提话头,就是要把空转成疑情。疑情本身就聚集著一股能量,像大磁铁一样,当阿赖耶识的种子一动,就会如铁屑一般,被疑情磁吸过来,疑情磁吸了妄念,能量就变强。当疑情磁吸妄念时,是惺惺的作用;当阿赖耶识的种子不动了,则是一种寂寂的状态。有了惺惺的力量,妄念一动就被磁吸;磁吸过后变成寂寂。所以,磁吸作用就是惺惺的作用,而保持静静地“照”,就是寂寂。疑情同时是寂寂又惺惺,惺惺又寂寂,随著我们情绪的波动,及阿赖耶识种子的流动,而自动转换为寂寂或惺惺。因为会自动转换,所以参禅的好处,就不必分心去检验审察是否落入无记?有没有胡思乱想?也不会睡到不醒人事。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夫念非忘尘,而不息尘。非息念而不忘尘,忘则息念而忘,念息则忘尘而息,忘尘而息,息无能息,息念而忘,忘无所忘,忘无所忘,尘遗非对,息无能息,念灭非知,知灭对遗,一向冥寂。阒尔无寄,妙性天然,如火得空,火则自灭,空喻妙性之非相,火比妄念之不生。

  其辞曰: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历历,无记昏昧昭昭,契真本空的的,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No.2013《禅宗永嘉集》p0389b奢摩他颂第四

  问:如果老是这样提,会达到什么境界呢?

  答:可以开悟啊!开悟见了空性、自性,假定是小开悟,大约会维持个半天或一天;那时,无论见到什么,都用平等心看待,不会分别谁是长老、谁是法师、谁是佛弟子(人名),都是自然存在的。开悟的境界也可以维持很久,心都维持著不动,但又很清楚自心的不动;即使有一些现象出现,心也不会被干扰。

  问:这种开悟的情况会不会变成冷漠?

  答:开悟的境界经过一次次的保任之后,自然会把空性的妙用使出来;当妙用显现时,不论是与人互动、讲话、喝茶,心都不会受干扰。譬如你正在喝茶时,突然有个人闯进来,无缘无故打你一巴掌,一般人多半会很生气;但若体验过空性的人,被打一巴掌,会明了那只是因缘果报而已,不会想要去反击或生气。

  念、提、持、疑、悟、证

  看话禅的修持过程,我用念、提、持、疑、悟、证,六个阶段来做诠释。依各阶段的顺序,从“念”开始,念话头要如何才能念到“念念”?这是指它的持续性,要能念念不断。念念以后,何时能把它转为“提”?要怎么提?是一直提?还是有妄念、有境界干扰时再提?提了以后,还要训练到能“不提自提”。能不提自提时,就表示话头会跑得比念头还快,只要念头一动,话头就出现在它前面。就这样,由“提”进入“持”,持到寂寂又惺惺的状态,或者有“疑”情的力量在;接著是,禅师要如何用棒喝的方式把疑情打破?疑情一旦打破,就“悟”了;悟了以后,能维持悟后的境界,就会有“证”量。有了证量,就可以延续到日常生活的动静当中,展现它的妙用。

  但是,中国禅宗和日本禅宗,都是不讲解的,因为怕讲解了以后,禅和子会作弊,小参时把禅师讲过的话拿来套用,那就没效了!所以他们使用逼拶(强迫的方法),错了,否定,再否定,再一次否定,否定到你没办法而终于生起疑情;疑情生起之后,自己能打破疑情,就开悟了。开悟以后再印证时,就会提出自己的见解;禅师检验你提出的见解,就可以判断这是小悟、还是大悟。所以,现在韩国和日本的禅法,都不讲解的。中国大陆禅宗的修行方法也不讲解,在禅堂里,错了就打,从挨打当中,学习正确的参禅方法。不过现代人比较不适应这种方法,有些人被打了几次后,就干脆放弃不修了,真是非常可惜的!

  不受人瞒

  温哥华有六位小朋友,他们年纪从九岁到十五岁,参加禅修竟有深入的体会?反而我们大人,总是被自以为聪明、万能的头脑牵著鼻子走,忙得团团转,永远无法让根深蒂固的心意识作用暂时停歇下来。所以,参禅就是要用话头来斩掉一切心意识作用。只要曾经一刹那离开了心意识,体验到空性的显现,你就老神在在,就会像高峰禅师一样,不再受人欺瞒了。高峰禅师讲的“不受人瞒”,就是不会被人隐瞒、欺骗。所以,参禅也是要看因缘成就的。

  室中虽则累蒙锻炼。明得公案。亦不受人瞒。及乎开口。心下又觉得浑了。于日用中。尚不得自由。如欠人债似的。

  卍新纂续藏经 第70册 No. 1400《高峰原妙禅师语录》p0690b

  禅度有缘人

  我常说:“参禅只能度有缘人。”这“有缘”不单指来参加禅七的,才叫有缘,包括众人各种业力聚集所驱使的一股力量和方向,也是缘;有这样的缘,才会和参禅结上缘。若共业是向著成佛的道路走,则这股具有向心力的力量,就会拉动大家向上;若共业里有些懒懒散散的、认为“死还轮不到我,不要紧,游戏人间吧!”的人聚集在一起,共修力量就会发生问题!

  其实,参禅最好是什么都不要讲,讲解太多,可能反成障碍。既然进了禅堂,错了就打,打到你会为止;如果能这样参禅,就快了。但事实上又无法这样做,因为若这么打下来,很多人就会找借口,说是临时接到电话,有事要回去!或某某亲戚生病,或妈妈的哥哥的小孩的太太的儿子有什么事,需要你回去!所以,因缘固然重要,环境也很重要。

  环境跟修行气氛也有关,例如温哥华的环境非常好,出门就是高密的林木,走个十分钟就到海边;那种温寒带针叶大树,一进树林,就感觉清凉宁静,心自然也静下来。热带地区的阔叶树林,因为闷热,一进去就会心散乱,很难摄心。所以环境也有影响,但是各人因缘不同,我们也无须做比较。

  负面思考

  患了身心官能症的人,所有的思考都偏向负面,也就是负面的情绪波动。所以我们必须审察自己,是否常常生起负面的情绪和念头?是否常常生起多疑的心,对什么事都要怀疑一下?假如有,就必须注意了,可能你的身心官能症的症状就要出现了,一定要注意。

  共修进步快

  有人提出:“师父不在时,我们如何自己参禅?”禅七回去后,住得较靠近的人,最好相约一起共修。如果请了《借壳指月》的书,可以每周共修一次,一次两个钟头,第一个钟头先打坐,第二个钟头互相研讨。比较具体的做法是,约好下周要研讨的课题,大家把看过后的感想心得,提出来分享、讨论,这样才会进步。

  但是,要记得,第一次打禅七,很快就能抓到诀窍,但这不保证以后每次禅七,都会有显著的进展,有时因为你这次的进展比别人快,所以会暂时停顿下来,恐怕一年半载都不再有进步。就像高峰原妙参“生从何来,死从何去”,参了一年多,还是天天起烦恼!所以,参禅时起一些烦恼是小事!参禅时,若看得到自己有深的烦恼,就表示有用功夫下去;如果都没烦恼,就表示你提话头时不迫切、无关痛痒,所以平平静静地,没有事的样子。“是谁?到底是谁?”你虽没答案,但是老神在在:“我怎会不知道我是谁?这师父太无聊了!”这样当然不会进步。

  那么,什么叫作“话头”?虚云老和尚(1840-1959)是这么说的:“话头就是─话还没生起来的源头。”参禅,就是要提起话头,看它从哪里来?话的源头就是话头,很简单,在《借壳指月》第三册23讲及24讲(第229页起)有详细的讲解。

  话头之说.无有定法

  清朝的顺治皇帝,曾经邀请天童寺弘觉道恋禅师(1596~1674),到北京的万善殿指导参禅。顺治皇帝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参,他还要求朝廷大臣一起参。有一位大学士请教道恋禅师:“到底参禅是要做工夫呢?还是要看什么话头?”道恋禅师说:“话头之说,无有定法,但是去不得处,便是话头。古人于后学初机无处著力,不得已教他看一无意味的话,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之类。著令咬嚼不破,横不得竖不得,如一座铁壁银山顿在面前,孜孜汲汲,废寝忘餐,有朝一日,撞透银山铁壁,方是得力处。”

  《禅宗全书》64册P531《天童弘觉忞禅师北游集》2奏对机缘,古页3《借壳指-飞跃看话禅》(四)P53下

  就像有人在小参时说:“昨晚师父讲解“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晚上睡觉时,就冒起这句话头;我没有念它,它自己就生起来。”这是因为昨天的讲解、棒喝,加深了他的印象,所以,当他有意识暂停不动时,这个种子就会冒出来。他反倒没有冒起“拖死尸的是谁”,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当他在听讲、被逼拶时,如果内心很清静、没有杂染,这时的种子就种得深;种子种得深,就容易冒出来。

  若提了“拖死尸是谁”,却感觉无关痛痒,就像播种时,既不除草、也不犁田,随便一丢,种子就落在草丛上,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它才会发芽呢?你们修“持名念佛”的人,是不是也像这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把种子撒在草丛上或草叶上?你以为自己念了那么多阿弥陀佛,到时候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你!但是有一天,当阿弥陀佛真正要来接你的时候,你可能会说:拜托慢一点!因为还有很多事没做,遗嘱还没写,很多事还没交代清楚…,都到了生死关头,还能讨价还价吗?

  所以,“话头之说,无有定法”的意思就是:所有的解释,通通都是心意识的作用,都不是真正的话头。“无有定法”就是:并没一定的方法,能够让你见到话头,而是要看你的时机、因缘到了没有?因缘到了,一逼拶,马上就进去,就知道什么是话头,是空性,是佛性。所以,为了增加逼拶机会,你要常常来参加禅七。

  去不得处,便是话头

  至于“去不得处,便是话头”的“去不得处”是什么意思?构成我们色身及心理的是:色、受、想、行、识五种元素,而靠这五种元素都到不了的地方,就是话头。话头是你藉由眼、耳、鼻、舌、身、意去推敲都到不了的。所以,参禅是要让我们照见五蕴皆空,跳脱六根对六尘的束缚,这样才能够跳出十八界。请各位阅读《借壳指月》第一册,书里把《楞严经》中关于五蕴与妄想的关系,做了详细说明。

  五蕴与妄想

  色、受、想、行、识五蕴会产生什么妄想?

  色蕴产生“坚固妄想”,就是由于有了这个躯体,你若认定这躯体才是你。你会不会认为坐在这里的我,这个躯体是你?不会吧!你一定认定你现在的身体才是你。所以,在修行时,你的色身是第一个会干扰你的,而且是根深蒂固的干扰。

  受蕴产生的妄想叫“虚明妄想”。打坐的时候,比较常用观呼吸,很多人观呼吸观没多久,就开始觉得身上痒,好像有蚂蚁在爬。其实哪有蚂蚁?这是受蕴产生的虚明妄想,让你觉得明明就是很痒,可是摸起来却没什么!受蕴感受的,都是虚妄的,但是你内心却觉得很真实,所以它是“虚明妄想”。一打坐,干扰就来了;这边有蚂蚁在爬,摸了这边换那边,摸了那边换脚痛,痛也是感受。脚痛,放下来就好了!可是现在师父在瞪我,我不能放脚!于是你就转,转什么?转入想蕴。

  想蕴产生的妄想,叫作“融通妄想”,就是以自我意识来考量,把所有过错推给他人,而把对的事都往自己的身上揽。脚很痛却不能放下,就转脑筋想:“唉哟!还要多久才能下坐?”“维那师父是不是睡著了?怎么还没敲引磬?”“唉!维那师父没有睡著呢!”“啊!还有三分钟,快了、快了!”这一看啊!三分钟比一辈子还长、还难过!所以,想蕴一起来,就开始动作;看维那有没有敲引磬?维那有没有睡著?时钟有没有在走?膝盖痛得受不了,觉得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所以色、受、想就变成了束缚!为什么你会一下子看维那,一下子看时钟?这些都是行动,是谁在驱动和支使?是谁命令你去看的?就是你的“融通妄想”引起了行蕴。

  行蕴会产生“幽隐妄想”。行蕴是一种流动,所以你就开始动、想、看;不看则已,一看就更加很难过了!

  识蕴会产生“颠倒细微精想”。接下来,当你等得不耐烦了,于是昏沉、瞌睡。才一睡著,阿赖耶识的种子就出来了,像做梦一样,生起一大堆颠三倒四的妄想,就是“颠倒细微精想”;这是非常精细的妄想,你根本都还弄不清楚,它就冒出来了。是谁让它冒出来的?就是行蕴把它搬出来的,是行蕴在带它,可是你看不到;所以行蕴的妄想叫作“幽隐妄想”,忽隐忽现地,你看它,它就不见,你不看它,它却来了。有时你会无缘无故地闹情绪,比如一大早起来,看什么人都觉得不顺眼。你看得到这种情绪怎么流动吗?这就是行蕴的作用。

  “去不得处,便是话头”,就是要离开心意识,才能到达话头。五蕴产生的,都是妄想,妄想不是话头。所以,想藉由色受想行识,或眼耳鼻耳身意去了解话头,是永远达不到的;只有照见五蕴皆空,跳脱六根因六尘而产生的六识作用,才能够到达。所以,现在教大家提话头,就是要帮大家跳脱五蕴、六根、六尘、六识的束缚,这样才能体验什么是话头。

  关于“如一座铁壁银山顿在面前”,必须话头熟练了,从念念到追求,而产生不提自提、疑情顿生,才会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功夫还没到那里,跟你解释太多,只会变成慧门法师养的鹦鹉,你会讲给别人听,可是自己的内心并没体验!
发表于 2010-3-2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3-28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8 18:48 , Processed in 0.180726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