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028|回复: 3

[版主推荐] 《金刚经》的菩萨法和菩萨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3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刚经》的菩萨法和菩萨行
一、讲法的对象和目的:
1、佛祖讲《金刚经》的对象是已悟入小乘境界的千二百五十人,他们当中有的已成就罗汉果,有的已成就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恒果。佛祖讲这部经的对象主要就是针对这一人群(当然也包括发大乘愿的人)。
2、讲这部法的目的是让这部分人“舍小向大。”也就让他们舍弃小乘境界,悟入大乘境界。在这里先介绍一下小乘境界与大乘境界的区别。佛祖在得道之后,开始讲法讲的并不是小乘法, 而是大乘《方广经》。由于人们听不懂,佛祖转而求其次,改讲小乘《阿含经》。小乘的境界是一种“有”的境界,佛祖用“替代法”——针对人们“执著的有”用“灵魂的有”来替代,形成了小乘“色空法不空”的境界,也就是所有色(物体、身体等)都是四大假有,是空;而灵魂是常有,不修行就会落入六道轮回之中。这就佛所说的四句偈:身空、心空、法空、性空的第一层境界——身空。小乘的“空”——色是假有不真。大乘的境界是一种“心空”的境界,在大乘看来:万物万法都是心所为,因此说大乘是“心空法空”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心经》所说的“是诸法空相。。。。。。。以无所得故。”境界。大乘的“空”——色法是心为不真。佛的境界是一种“性空”境界,如果说大乘的“心空”境界是某一个人的境界,到了佛的“性空”境界就是宇宙的本体,包括了宇宙全部所有。在佛的境界里,“性”是体觉圆明的妙有空,宇宙的全部所有都是本性的妄想分别,是本性的作用,其本质都是空。性体与性用不二。佛境界的“空”——色法都是见闻觉知是不二真用。只有到了佛的境界才是不二的境界,才是不取不舍不分别的妙有空境界。所谓的“两边妄见”是佛境界对小乘人和大乘人所说,如果我们未悟入佛境界就不能对小乘人说“有见”,对大乘人说“空见”。只有悟禅以后,参禅时,才能说落两边。讲法一定要对机而言,否则,“过一法即为谤法。”有的人借用禅师的说法而不分场合是不对的。
讲《金刚经》必须用大乘“空”的境界讲,否则就篡改了佛祖的本意。也就是讲法时一定要明白一切都是心为,心空一切都空。
二、《金刚经》主要内容
《金刚经》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菩萨法(大乘法)和菩萨行。
1、菩萨法:
介绍菩萨法是从须菩提的两个问题开始的,搞明白了这两个问题,也就明白菩萨法了。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先解释这两个问题,应云何住?(是说应该怎末去做?)云何降伏其心?(怎样制止这颗妄动的心?)须菩提为什末会提出这两个问题来呢?因为这两个问题时大乘人要首先解决的两个问题。大乘法又叫“心法”,首先要发菩萨大愿,然后就是调伏心性,让心性达到不思善、不思恶的清静状态,然后随缘随愿救护众生、普度众生。须菩提所提的两个问题就是要解决发愿以后调伏心性和菩萨行的问题。
佛祖先回答了第一个问题:“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我先说一下众生的起源,佛在《楞严经》中这样说: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滩。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滩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镜。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译文:本来清净的如来藏性,就是因为如此的扰乱,在同异的对立中产生了粗识劳虑。此劳虑相绩不断,产生了尘相,尘相自相浑浊,产生了业相,从而引起尘劳烦恼。此种种烦恼起而生起世界,静而变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那种非同非异者,就是真正的众生有为之法。
  觉之体性本明,执妄而想欲明,就变成晦昧的虚空。明体与晦昧的虚空相互作用,使妄心产生摇动,故而产生风轮并影响世界。因晦昧的虚空而使心动,因坚持要明觉之体性而使妄心成为有碍之相。此妄心坚凝变成金宝,从而有金轮保持的国土。坚持妄觉而成金宝,欲明之念摇动而成为风,风与金相摩擦产生火光变化之功用。金宝的明性产生湿润,湿性因火光而上升为蒸气,由此有水轮含藏十方界。火性向上升腾,水性向下降生,它们交错作用,湿的成为巨海,干的成为洲滩。正因为这个缘故,在大海之中常有火光升起;在洲滩之上常有江河流注。水势劣于火,与火结合而成为高山,是故山石相击会产生火花,融化之后而变成水。土势劣于水,与水相结合,从土中长出草木,因此,林薮火烧之后变成土,拧绞则变成水。他们都是在妄想的交互作用中产生,你以我为种,我以你为种,正是因为这种因缘关系,世界从成到坏,相续无有终始。
其次,富楼那,明白此妄想之因不是别的,是不知道觉的体性本来就是明,而还要去觉明,这就是妄,真觉而妄明,这就是过错之所在。所妄之业相既然已经成立,此欲明觉体的妄能,自然就不能得到了义,从而有很大的局限。正因为这种缘故,听超不出声音,见超不出色相,于是色香味触等六种尘境妄想得以成就,由此区分出见、觉、闻、知。同一类业相缠在一起,或合而成形,或离而化生。妄心觉明而产生色境,欲明所见之色而产生妄想。不同的妄见之间造成憎恨,而同一的妄见又相互产生爱心。此爱心流于心中成为种子,爱心不舍就会形成胚胎;通过异性交媾,吸引以往同一业相而入于胎中。因为这种缘故,因缘和合而生羯罗蓝、遏蒲昙等。胎、卵、湿、化四生,都是随着其所感受的不同而产生。卵生唯因妄想而受生;胎生是因爱恋之情而受生;湿生因感觉合于新境而受生;化生则因厌离旧境,情爱他境而受生。此情、想、合、离四境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所有众生,都是依从自己的行业受生,或者飞升,或者下沉,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众生在卵、胎、湿、化诸生中相续不断,无始无终。
也就是说众生是妄想的产物,因为有欲望产生了我相;因为有七情产生了不平之心,从而有了人相;因为有分别之心,产生了众生相;因为有妄想心,产生了神、佛之类的寿者相。你之所以有妄想,是因为你的清静心受到外界的干扰和污染,把自己的妄想当成了真实,起了贪、嗔、痴心。如要降伏其心,就要让众生之相回到他的本来面目——自心的妄想,非真实存在。心清静,也就没有众生之相;心妄动,就会产生众生之相。这一点,作为我们凡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但经本来就是不可思议的。
明白了众生的起源,对于佛的回答我们就好理解了。佛说我将这些终生都让他们进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里的“无余涅磐”是指色法皆空的大乘境界,佛的意思是说只要你达到了大乘的境界,这些所谓的众生只不过是你的妄想而已,只要你一心清静,这些所谓的众生也就消失。“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众生的有无是你心动心静的结果,心动就有众生,心静就无众生,众生非真实,也就无生灭;二是说众生非别人能度,因为在别人看来,众生非真实,也就无所谓度与不度,只有靠自己觉悟,自己度自己。紧接着佛又强调了一下,如果菩萨认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真实者,就不是菩萨。这就是后面佛所说:不取相、不取法、无法可说的根本原因。
2、菩萨行
在菩萨法中我解释了第一个问题,在这节中我将解释第二个问题“应云何住?”也就是菩萨行的问题。也许大家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在大乘境界中一切都是妄想所为,都不是真实的,哪我们还行什磨?还有什磨可行的?这就需要我们区分悟与做的问题,也就是想与行的问题。当我们悟到大乘境界的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就已符合大乘境界了呢?是不是就已经没有妄想了呢?不是的,由于根深蒂固的恶习和外界的诱惑,即使我们已悟到了大乘境界,我们的心仍处于妄动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修正自己的心性和行为,使之符合大乘境界。这就是大乘的修行,也叫菩萨行。
那末怎末修行呢?佛说有八万四千法门针对八万四千烦恼,其中最重要的有六种,也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也是小乘、大乘都必须做到的。但二者的修行是有区别的。小乘人是用心去修,尽力去做,并侧重于布施、持戒、忍辱这三个法门,以精进、禅定、般若为辅;大乘人是以去妄心为修,以清静心为主,随愿去做,以宏法为己任,并侧重于精进、禅定、般若三个法门,以布施、持戒、忍辱为辅。因为在他看来,不贪就是最大的布施,去掉贪心就已完成了布施。无是非之心就是持戒,不起是非之心、平等对待就是持戒。去掉欲望和追求,大公无私,也就是没有我相,就是最大的忍辱。但大乘的清静心却需要般若的智慧、非凡的定力、忘我的精进才能完成。因而佛回答“应云何住”这个问题时是这样说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受六尘(色相)的诱惑,而生出布施心,也不要以为布施会带来功德,这种有心布施不是大乘布施。那末大乘人应怎样去布施呢?老子有一段话我认为说的很明白:“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生长养育万物而不占有它,尽了力而不自恃己能,抚养爱护而不去主宰它们,这就叫最高尚的德。
正因为如此佛才说:“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静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是六祖的禅定境界,“外不染,内不乱。”的清静心境界。不受外界六尘的干扰和诱惑,空无一物的清静心。也就是大乘的禅定境界。
大乘的般若境界是什磨呢?就是上节我说的:大乘“空”境界——色法都是心为,心动生万法,心静万法灭。因而佛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因为色、音声都人们妄想的产物,妄想不除,怎能见佛?佛还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因为一切有为法都是人的妄想,相对于人的本性来说既不真实又极其短暂,就如同梦幻、泡影、露水、闪电一样。
总的来说,菩萨行就是要保持一颗清静心,宠辱不惊,无所畏惧,行德而没有功德心。六祖说过:“修心为功,修身为德。”只有功德圆满,才能成就佛果。
发表于 2010-3-23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3-24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3-25 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8 19:06 , Processed in 0.186077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