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16|回复: 1

[大德开示] 念佛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0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念佛吧



往生行者应当思惟自己的处境(有助于信愿),如疏云:我们并非岸上的人,而是亟须偏救的溺水之人。我们在苦海中头出头没,不谙泳术;又此险恶大海,广大无比,不见岸线,加上波涛汹涌,纵会游泳,也不知该游向何方,更无能耐战胜巨浪,穿越苦海。又,我们现处的此岸,苦厄多难,非彼乐岸,如疏云:此岸有无数群贼恶兽毒虫竟欲杀害,处境极险。故能体悟自身乃溺水之人,或身处极险恶之境,生死心必切,出离心必重,愿生心必真。

我们应当了解阿弥陀佛是发愿以“名号”度众生的一尊佛(净土三经皆以佛名为经名),并非发愿以善恶智愚、罪福多少、道力高低、有无功德来论救不救度。念佛若抱着积功累德、或达到某种功夫境界的心态,即与名义不相应,不知弥陀是实相身、为物身,不知“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之理。又,诸善功德本身不能成就往生,必须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方得往生。是知往生的关键在于愿生心,弥陀发愿接引,我们发愿往生,一感一应(弥陀感,我们应),即得往生。所以修诸功德,若无愿生心,就与往生没有关系;然能修诸功德,诸佛必定欢喜赞叹,所以念佛人应当随分力行诸善。修诸功德,回向发愿,虽亦得生,然诸善万行非弥陀本愿之行(弥陀以名号度生,故本愿之行唯在持名),与佛疏而不亲、远而不近,忆念常断、三业常与佛相舍离,故恐生于胎宫、不见佛处,此乃不了五种佛智,疑惑所致。

若念佛不是为了往生极乐,将念佛看做万行之一,只是把念佛当做修行的其中一种方法,即是无信愿。不过没有意愿要往生极乐的人,也不会想到要念佛、仗佛力。若念佛是为了往生弥陀净土,即是有信愿。有信愿的人当中,也分为全仗佛力、半仗佛力、不仗佛力。了解净宗宗义的人,明白净土门是他力教,知道阿罗汉不仗佛力,也难以往生,都会选择仗佛力。全仗佛力,即是一心念佛,全凭名号功德力往生,仍本分随缘修善;半仗佛力,即是心想单凭念佛恐怕不足,须加上自己修持定散二善回向助往生不仗佛力,即是纯以修持定散二善回向,虽也念佛,但将念佛作为众行之一就往生而言,是全仗佛力,因为即使靠自力修行回向往生,实际上也没有离开弥陀愿力的范畴以外,只是不自知而已,因为没有佛愿摄受,决定无法往生。

净宗信愿行

怎么信、何为深信?答: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即是归命;信受弥陀救度
如何发愿、何谓切愿?答:南无阿弥陀佛!(亦是发愿回向之义;愿生弥陀净土)
行什么、何谓真行?答: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专称弥陀佛名)

念佛愈久,领悟原来信愿行不出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念佛吧!法体名号圆满具足信愿行,最深的信、极切的愿、至真的行。信愿行源自南无阿弥陀佛,是故信愿行还归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善导和尚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在解释第18愿时必说“称我名号”。以“称我名号”来落实信愿,圆满信愿

南无阿弥陀佛

[ 本帖最后由 happyday 于 2010-3-10 14:04 编辑 ]
发表于 2010-3-10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4 11:29 , Processed in 4.250573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