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911|回复: 3

[大德开示] 【转贴】心念一转福运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念一转福运来


(宇沙)







一、   前言:
        









《八大人觉经》云:「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意思是说:这世间本来无常,不仅我们肉身(地、水、火、风)不能百年常存,居住大地亦难保不坏。虽然五光十色,看似真实,然毕竟离不了「成、住、坏、空」。
      









世事大抵苦多于乐,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这错综复杂的人生旅途当中,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处?让性心身三者能够协调,解脱心身的苦恼与矛盾,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正是每个人不能不面对的课题。
      









佛经归纳人生的苦分为八种,以身心区分,肉身有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内心也有四苦:即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肉身的苦,我们可以运动与养生来健身,不过形寿有限,有生即有死,若明生死循环之理,可以放下与释怀。倒是内心之苦,非透过人事历练与内心修持,即无法解脱意识的爱恶执着。我们要探讨的主题就是「转念」,有人说:「念头转个弯,人生大不同。」真是一句金玉良言。
      









二、   何谓心念:
        









「心」是意识静止之时,「念」是心动之时,我们要研究转念,必先瞭解何谓心念,佛家称之为「禅机」,参禅的功夫,即在起心动念的关键抉择,这就是禅机。
      









佛家把生死分成两种:一是分段生死(肉身),二是变易生死(心念)。分段生死的苦是短暂的(数十年),变易生死的苦是长期的(累世的)。孙中山先生说:「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意思说:「国家是多数人的集合,而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心念。」
      









肉身的健康与否?除了先天遗传之外,后天的锻炼尤其重要。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一个人的「想法」,想法就是「心念」。肉身的动静(行、住、坐、卧),都来自于心念的指挥。念头一有偏差,肉体自然有病;观念正确,肉体也随着健康。

      









三、   何谓转念:
        









吾人睡觉醒来,首先面对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眼睛尚未睁开,心念已然启动。甚至在睡梦中,心念意识仍然没有歇息。因此古德说:「夜夜伴佛眠,朝朝还共起。」心念是肉体的主人,主人指示往前,肉体不敢后退;主人指示向右,肉体不敢向左。
      









古德言:「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心念好比航行船只的「罗盘」或指北针,心念错误就好比航向偏差,不但无法到达目的地,也会有触礁的危险。因此,修行人要谨记三守:一是守身如玉、二是守口如瓶、三是守意如城。尤其心意识乃五根之总指挥官,将军若投降的话,必然导致全军覆灭也。
      









有句名言说:「小心你的想法,它会变成你的语言;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为;小心你的行为,它会变成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个性;小心你的个性,它会变成你命运。」要改变我们命运,惟有转变自己心念与人生观。
      









四、   如何转念:
        









同样一件事情,以不同的立场去看,就有不同的想法。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与纷争,大多起因于立场的不同所致。人间是相对待的世界,你好不见得我好,我好不见得你好,因此儒家提倡「中庸之道」,孟子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儒家发扬的恻隐之心,就是佛家所倡导的「平等觉性」。平等心是同情心、慈悲心,亦即众生原有的佛性。
      









「转念」的意思,就是要兼顾别人的立场,能够将心比心,就会有有同理心,这个同理心,就是大爱、博爱,《弟子规》所云:「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泛爱众就是大爱,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一定的道理。因此《礼运大同篇》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若人人能够舍弃小爱与私心,扩充为大爱、博爱,这社会国家才会安定,也才有机会让天下太平。
      









苏东坡有首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能把念头转一下,换个立场替别人想,相信你就能体会别人的难处,不再坚持己见而伤害别人了。  
      









《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五法而不造。」意思是说:「我们的心念像是一个高明的画家一样,能够画出各种世间,譬如说快乐时就如同画出天堂,痛苦时如同画成地狱,慈悲利生时如同画出佛世间,损人利己时如同画成恶鬼道一般…色、受、想、行、识五阴都从内心产生,成千上万的方法,无一不是由自己内心所制造出来。」又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若能明瞭心念的因素,造成行为的结果,成就各种法界的道理,那你就是明心见性,彻悟真理实相的修行人了。  
      









《太上感应篇》云:「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可见一心思善福运到来,一念思恶灾劫祸殃。
      










一、   前言:
        









《八大人觉经》云:「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意思是说:这世间本来无常,不仅我们肉身(地、水、火、风)不能百年常存,居住大地亦难保不坏。虽然五光十色,看似真实,然毕竟离不了「成、住、坏、空」。
      









世事大抵苦多于乐,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这错综复杂的人生旅途当中,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处?让性心身三者能够协调,解脱心身的苦恼与矛盾,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正是每个人不能不面对的课题。
      









佛经归纳人生的苦分为八种,以身心区分,肉身有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内心也有四苦:即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肉身的苦,我们可以运动与养生来健身,不过形寿有限,有生即有死,若明生死循环之理,可以放下与释怀。倒是内心之苦,非透过人事历练与内心修持,即无法解脱意识的爱恶执着。我们要探讨的主题就是「转念」,有人说:「念头转个弯,人生大不同。」真是一句金玉良言。
      









二、   何谓心念:
        









「心」是意识静止之时,「念」是心动之时,我们要研究转念,必先瞭解何谓心念,佛家称之为「禅机」,参禅的功夫,即在起心动念的关键抉择,这就是禅机。
      









佛家把生死分成两种:一是分段生死(肉身),二是变易生死(心念)。分段生死的苦是短暂的(数十年),变易生死的苦是长期的(累世的)。孙中山先生说:「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意思说:「国家是多数人的集合,而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心念。」
      









肉身的健康与否?除了先天遗传之外,后天的锻炼尤其重要。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一个人的「想法」,想法就是「心念」。肉身的动静(行、住、坐、卧),都来自于心念的指挥。念头一有偏差,肉体自然有病;观念正确,肉体也随着健康。

      









三、   何谓转念:
        









吾人睡觉醒来,首先面对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眼睛尚未睁开,心念已然启动。甚至在睡梦中,心念意识仍然没有歇息。因此古德说:「夜夜伴佛眠,朝朝还共起。」心念是肉体的主人,主人指示往前,肉体不敢后退;主人指示向右,肉体不敢向左。
      









古德言:「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心念好比航行船只的「罗盘」或指北针,心念错误就好比航向偏差,不但无法到达目的地,也会有触礁的危险。因此,修行人要谨记三守:一是守身如玉、二是守口如瓶、三是守意如城。尤其心意识乃五根之总指挥官,将军若投降的话,必然导致全军覆灭也。
      









有句名言说:「小心你的想法,它会变成你的语言;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为;小心你的行为,它会变成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个性;小心你的个性,它会变成你命运。」要改变我们命运,惟有转变自己心念与人生观。
      









四、   如何转念:
        









同样一件事情,以不同的立场去看,就有不同的想法。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与纷争,大多起因于立场的不同所致。人间是相对待的世界,你好不见得我好,我好不见得你好,因此儒家提倡「中庸之道」,孟子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儒家发扬的恻隐之心,就是佛家所倡导的「平等觉性」。平等心是同情心、慈悲心,亦即众生原有的佛性。
      









「转念」的意思,就是要兼顾别人的立场,能够将心比心,就会有有同理心,这个同理心,就是大爱、博爱,《弟子规》所云:「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泛爱众就是大爱,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一定的道理。因此《礼运大同篇》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若人人能够舍弃小爱与私心,扩充为大爱、博爱,这社会国家才会安定,也才有机会让天下太平。
      









苏东坡有首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能把念头转一下,换个立场替别人想,相信你就能体会别人的难处,不再坚持己见而伤害别人了。  
      









《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五法而不造。」意思是说:「我们的心念像是一个高明的画家一样,能够画出各种世间,譬如说快乐时就如同画出天堂,痛苦时如同画成地狱,慈悲利生时如同画出佛世间,损人利己时如同画成恶鬼道一般…色、受、想、行、识五阴都从内心产生,成千上万的方法,无一不是由自己内心所制造出来。」又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若能明瞭心念的因素,造成行为的结果,成就各种法界的道理,那你就是明心见性,彻悟真理实相的修行人了。  
      









《太上感应篇》云:「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可见一心思善福运到来,一念思恶灾劫祸殃。
发表于 2010-3-8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夜伴佛眠,朝朝还共起。
修行人要谨记三守:一是守身如玉、二是守口如瓶、三是守意如城。

感恩布施
发表于 2010-3-9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感恩师兄布施!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真正的修行,是要在心地上做功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2-18 20:50 , Processed in 0.194237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