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825|回复: 1

[说说布施网] 扶贫帮困 建起慈爱学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3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07 编辑

果宣法师萌生建立孤儿学校的念头是1989年秋。她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中得知:全国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小学生每年就有100多万,中央号召全国人民资助失学少年重返学校,实施“希望工程”。她联想到弥陀寺附近的几个村子学生的失学情况,心里沉甸甸的,茶饭不思,坐卧不宁,她认为,佛经上讲的慈悲心,救苦救难,以及教人“开智慧”,脱“愚痴”,都应该成为自己为社会尽一份责任、抛洒佛子一片爱心的精神动力。她决心在弥陀寺附近建一座孤儿学校。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建成了一所校舍宽敞、绿树成荫、四季常青的九年制的全日制学校——慈爱学校。图书仪器、教学设备基本齐全,总共投资达300多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3200余平方米,先后收养孤儿、贫困生200多名,她办的这所学校不带任何宗教色彩,完全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果宣法师在2004年被咸阳市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 慈爱学校有许多听了叫人流泪的故事,每一个孤儿都有一段特殊的身世和坎坷的经历。他们中,有的是一夜之间,家被洪水连同所有亲人一同卷走,自己身处绝境无法读书的孩子;有的是父母吸毒,自己无法上学,缺少家庭温暖,以至流浪街头的孩童;有的是刚刚生下来就被遗弃在弥陀寺门口的小生命;有的是家庭发生凶案,亲人间相互残杀而给孩子造成巨大精神压力以至无法读书的贫困无助的少年兄妹;有的是父母离异,孩子遭遗弃,既缺亲情,又无法上学,生命极需相扶相助的人;他们中,有的是果宣法师弘法或扶贫救灾途中调查访问到的“幸运儿”;有的是通过省妇联等政府部门介绍到慈爱学校的。这些孩子得到果宣法师的特殊关爱,法师常和孤儿们促膝谈心,给他们讲做人的道理,讲理想,道德和情操。 这些来自甘肃、陕北、陕南及其他贫困山区的孩童,亲身感受到果宣师父和慈爱学校带给他们无比的关怀和温暖,因之十分珍惜得之不易的学习生活。在这个特殊的集体里,校长、老师、师生互相体贴,共同激励、进步,学校的风气好,2000年被省教委授于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在2002年乾县初二年级抽查中获民办学校第一名、阳洪镇小学质量检测中获第三名、在庆祝祖国五十周年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作文竞赛中,学校七名同学作文在省上获一等奖3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在全国获奖的两名同学均获一等奖,两名指导教师获园丁奖。2003年被乾县教育局评为学校管理先进单位。2004年中考27名学生全部考入高中,其中在省市重点(乾县一、二中)高中重点班就读达13名之多。 果宣法师真诚支持“希望工程”的大动作,令孤儿们感动不已。2000年“六一”期间,果宣法师与孤儿们一起走进陕西电视台,法师的现场讲演及孤儿们表演的武术节目,令无数观众刮目相看。孤儿们视果宣法师为母亲、为奶奶的真挚感情,令天地为之动情。 慈爱学校是果宣法师的一个创举,是法师“发菩萨心,行菩萨道的生动实践,更是佛教界热心支持“希望工程”的光辉典范。
发表于 2010-3-5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07 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4 08:42 , Processed in 3.104289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