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98|回复: 0

[说说布施网] 改过需发畏惧之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4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1:39 编辑

改过之法第二个要素,就是要发畏惧心。“畏”是害怕,含有恭敬的意思,知道畏惧,才能生诚敬之心。过去,弟子对于父母、尊长,学生对于老师,众生对于天地鬼神(天理),都有敬畏之心。如果没有畏惧心,又不知耻,什么样的坏事做不出来呢?今天,知耻、敬畏的人少了,天不怕、地不怕、张扬个性、惟我独尊、自以为是的人却在增多!原因何在?关键在于没有好好的教导。人非圣贤,也非佛菩萨再来,所以教育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反思我们的现代教育,是不是缺乏“畏惧”教育的教材和内容呢?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很难起到警示作用,所以,才会出现“无知者无畏”的情况! 《礼记·学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古以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朝代的形成,不出五年,国家一定会制礼作乐,为教化人民奠定基础。所以,改朝换代后很快就能恢复秩序。而自满清灭亡后,直到今日,国家都没有颁布新的礼乐,再加上前些年对儒、佛文化的批判,使人民的生活和人际来往都有些无所适从了。比如在民间,老人过世后,儿女要穿孝服,有人披麻带孝,有人则穿黑色西装。你说这合不合礼数?披麻带孝是传统的礼,穿黑色西装是外国人的礼,因为没有礼乐规定,所以用什么都行得通。 天理有没有呢?肯定是有的。天理就是自然规律!人类现在对大自然的认知能力还相当有限,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身体接触不到的东西太多了,但不能因为我们接触不到,就认为他不存在。生在齐鲁之邦,我喜欢读蒲松龄的小说《聊斋》,里面讲的狐狸精、神仙鬼怪似乎都通天理,也教育了不少无知之人!还有许多民间传说,也是颂扬“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天理的。世间之大,无奇不有,如果说天地鬼神还能够让那些不善之人心存畏惧的话,我倒宁愿相信“天地鬼神难欺”是真实的!也好告诫人们切勿做“伤天害理之事”! 如果犯了过失,纵然非常隐密、微细,人们觉察不到,但是“天地鬼神,实鉴临之。”天地鬼神的鉴察就像镜子照物一样清楚。“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常常作恶,一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灾难;轻者也会折损现前的福报。明白此理,怎么会不畏惧、不害怕呢? 不但有天地鬼神的鉴察,即使我们居住的环境,也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指视昭然”。尤其是现代城市,人口稠密,一举一动都会有许多人看到。即使掩藏得很细密,文饰得很巧妙。“肺肝早露,终难自欺”,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还是一眼就能看破。想到这些地方,又怎能不畏惧、不害怕呢? 所以,一个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要本着良心,要畏惧舆论的制裁。如果行善,希望不要让别人知道,可积阴德;如果造恶,则一定要希望别人指责,只有这样,恶才能报掉,这是好事情。别人指出来的,如真有错,就要悔改;如没有错,也要闻过则喜!如果被冤枉了,更是消除业障的最好机缘。所以,不论别人的指责是不是事实,都要心存感恩。古人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尤其是恶意的批评,如果自己有过失,要赶紧改过自新;没有,也可以加勉励自己今后决不犯这样的过失。 因此,一个真正懂得成就自己,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的人,念念都应想别人的好处,决不把别人的不善放在心里。为什么?我们的心很纯善,如同一杯清水,如果把别人的不善放在心上,就如同把别人的墨点滴进自己的水杯里,必然会破坏掉自己的清净和善心。如果别人赞叹你,你也要冷静思维,考虑你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德?是不是真的做了这些好事?纵然是真的,也要谦虚谨慎,更加努力。如果是言过其实,则要生惭愧心,向他们谦辞,自己没有这么好,表扬得太过分了。应当勉励自己,不要辜负他人的赞叹。如此德行才能成就,凶灾才能免除,善福才能降临。 佛理讲,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即使从前造作再大的罪恶,都能够悔改,这就叫“回头是岸”。“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千年幽谷就是现在旅游看到的融洞,只要有一盏灯,千年的黑暗瞬间就破除了。“一念忏悔猛厉,就足以洗净百年之恶”。“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因此,过失就像黑暗一样,只要一盏灯就能把它彻底照破。这盏灯就比喻智慧、觉醒,真正觉悟了,一念觉、一念真智慧现前,罪就全部消除了。 如果迷在情欲之中,盲目无知地执着“身是自己”,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就会造成无量劫来的生死轮回。我们应清楚:身命是短暂的,但精神是长存的。《八大人觉经》云:“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世间刹那刹那在变化,人身难得而易失,一口气上不来,这一生的身命就结束了。到了这个时候,你就是再想改也没有办法了。所以,一念觉、一念智慧非常可贵。 就世俗而论,造作恶业太多,恶名流传后世,世人听到你的名称就生厌恶之心。如历史上的秦桧,一生作恶多端,千百年来留下骂名,他的儿孙再孝,也无法帮他洗涤。留恶名于后世,这是非常败誉的事情。现在人常说“荣誉是人的第二生命”。其实这还在其次,最严重的是来世的果报。恶业造得太多,如“五逆十恶罪”,会堕阿鼻地狱的。 地狱从哪里来?从心里来!朱镜宙老先生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说他岳父章太炎先生,曾梦见被东岳大帝请去作判官。东岳大帝在山东的泰山,掌理这个地区的生死和吉凶祸福。章先生说晚上小鬼抬着轿子请他到鬼道上班。有次他问东岳大帝:“地狱有一种叫炮烙的刑罚,太残酷,能否大发慈悲心,把这个刑罚废除。”大帝听后,就派两个小鬼带他去参观现场。到了现场,他却什么也没看见,于是恍然大悟,原来地狱的刑罚根本不是阎罗王设的,所以不能废除。刑罚从哪里来的?是恶业变现出来的,就跟人作恶梦一样,是你心灵的自我煎熬,自作自受的影像,不是别人做出来给你受的! 一切欢乐、痛苦的境界,无一不是自心变现的。《华严经》讲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也包括天堂和地狱。心,是你自己的真心;识,就是妄心,依妄心造作善恶业。你的心善、行善,现出来的境界自然是至善美满;你的心恶、念恶、行为恶,现出来的境界自然是灾难。所以,天堂是自心变现的,地狱也是自心变现的,我们现前的生活环境,还是自心变现的。 有人说:“我的心怎么会变现这个境界?”这的确是一个关键问题。什么是心,心在哪里,心像什么样子,这在佛教是大问题。《楞严经》一开端,释迦牟尼佛就跟阿难尊者讨论真心、妄心,心在何处,心是什么样子,心有什么作用,经文很长,共有十卷,就是讨论“心”。禅宗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一个人真正认识“心”,世出世间所有法都通达无碍。所以,一切唯心造,一切法唯识所变。我提醒大家,这里说的心不是指“心脏”,此心应指精神和真诚意念。 地狱境界现前了,佛菩萨虽然大慈大悲,能不能度你?如果你执迷不悟,地藏王菩萨再慈悲也帮不上忙。佛圣们苦口婆心的教化苦难众生。受教的人一定要觉悟,一定要能信、能解、能行,才有机会脱离苦报,然后不断提升自己。所以,佛圣的恩德第一大,超过父母。父母对儿女的恩德是一生一世,而佛圣对终生的恩德则是生生世世,永远不相舍离,人们造作再严重的罪恶,佛圣也不会舍离人们。这也是我们应当向佛圣学习的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4 09:46 , Processed in 3.901181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