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42|回复: 2

[说说布施网] 深信“八事、十信”,往生如操左券!——彻悟祖师语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6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01 编辑

赞净土超胜 净土法门一大纲宗 一.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 二.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 三. 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 四. 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五. 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 六. 以各种苦行,为修道助行; 七. 以一心不乱,为净行归宿; 八. 以种种灵瑞,为往生验证。 此八件事,各宜痛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矣!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无常(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后世) 三信轮回路险(一念之差便堕恶趣,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四信苦趣时长(三途一报百千劫,再出头来是几时) 五信佛语不虚(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诚言无有异也) 六信实有净土(如今娑婆无异,的的现有) 七信愿生即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 八信生即不退(境胜缘强,退心不起) 九信一生成佛(寿命无量,何事不办)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信佛语故,则造后四。 不信佛语,但造前四。 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 修净业者,能具此十种信心,其乐土之生,如操左劵,而取故物,夫何难之有! 娑婆苦,长劫受轮回。不断苦因离火宅,只随业报入胞胎,辜负这灵台。 朝又暮,寒暑争相催,一个幻身能几日,百般机巧衮尘埃。何得出头来! 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争小利,蜗牛角上窃虚名,一点气难平。 人我盛,日夜长无明,地狱里头成队入,西方无个肯修行。空死复空生。 娑婆苦,情念骤如风。六贼村中无暂息,四蛇箧内更相攻,谁是主人翁! 无慧力,爱网转关笼,一向四楞但担地,不思两脚无梢空。前路更匆匆。 娑婆苦,生老病无常。九窍腥臊流秽污,一包脓血贮皮囊,争弱又争强。 随妄想,耽欲更荒唐,念佛看经云著相,破斋毁戒却无妨。只恐有阎王。 娑婆苦,终日走尘寰。不觉年光随逝水,那堪白发换朱颜,六趣任循环。 今与古,谁肯死前闲,危脆利名才入手,虚华财色便追攀。荣辱片时间。 娑婆苦,光景急如流。宠辱悲欢何日了,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 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只留白骨掩荒邱。何如早回头!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01 编辑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 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 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 复次,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 一念相应。一念佛。 念念相应。念念佛。 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 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如此念佛。非净心之要乎。 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 举悟则信在其中。举修则证在其中。 信解修证。俱摄大小诸乘。 一切诸经之要。罄无不尽。 然则一句弥陀。非至要之道乎。    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 终日不变。终日随缘。 夫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 不念三乘。便念六凡。 不念人天。便念三途。 不念鬼畜。便念地狱。 以凡在有心。不能无念。 以无念心体。唯佛独证。 自等觉已还。皆悉有念。 凡起一念。必落十界。 更无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无外故。 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 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若此心能与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万德洪名相应。即念佛法界也。 能与菩提心六度万行相应。即念菩萨法界也。 以无我心与十二因缘相应。即念缘觉法界也。 以无我心观察四谛。即念声闻法界也。 或与四禅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应。即念天法界也。 若与五戒相应。即念人法界也。 若修戒善等法。兼怀嗔慢胜负之心。即落修罗法界。 若以缓软心。念下品十恶。即堕畜生法界。 或以缓急相半心。与中品十恶相应。便堕饿鬼法界。 若以猛炽心。与上品十恶相应。即堕地狱法界也。 十恶者。即杀。盗。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贪。嗔。邪见是。 反此,则为十善。 当密自检点日用所起之念。 与何界相应者多。与何界相应者猛。则他日安身立命之处。不劳更问人矣。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即其现处。当体即心。 凡在有心。不能无境。 不现佛境。便现九界之境。 不现三乘之境。便现六凡之境。 不现天人鬼畜之境。便现地狱境界。 佛及三乘所现境界。虽有优降不同。 要皆受享法乐而已。三界诸天所现之境。 但唯受用禅定五欲之乐。 人道之境。苦乐相间。各随其业。多少不同。 鬼畜之境。苦多乐少。 至于地狱。则纯一极苦。 如人梦中所见山川人物。皆依梦心所现。 若无梦心。必无梦境。设无梦境。亦无梦心。 故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全境即心。全心即境。 若于因中察果。当须观心。 设于果处验因。当须观境。 故曰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 果必从因。因必克果。 苟真知此心境因果一如不二之理。 而犹不念佛求生净土者。吾不信也。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 一切开示皆为戏论。 世间一切重苦。无过生死。 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 出一胞胎。入一胞胎。 舍一皮袋。取一皮袋。 苦已不堪。况轮回未出。难免堕落。 猪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钻! 驴皮袋。马皮袋。何所不取! 此个人身。最为难得。最易打失。 一念之差。便入恶趣。 三途易入而难出。 地狱时长而苦重。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 畜道时长已极。鬼狱时长尤倍。 久经长劫。何了何休。 万苦交煎。无归无救。 每一言之。衣毛卓竖。 时一念及。五内如焚。 是故即今。痛念生死。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也。 然我有生死。我求出离。 而一切众生皆在生死。皆应出离。 彼等与我本同一体。 皆是多生父母。未来诸佛。 若不念普度。唯求自利。则于理有所亏。心有未安。 况大心不发。 则外不能感通诸佛。内不能契合本性。 上不能圆成佛道。下不能广利群生。 无始恩爱何以解脱。无始怨愆何以解释。 积劫罪业难以忏除。积劫善根难以成熟。 随所修行。多诸障缘。 纵有所成。终堕偏小。 故须称性发大菩提心也。 然大心既发。应修大行。 而于一切行门之中。 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至极稳当。至极圆顿者。 则无如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矣。 所谓深信者。 释迦如来梵音声相。决无诳语。 弥陀世尊大慈悲心。决无虚愿。 且以念佛求生之因。必感见佛往生之果。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响必应声。影必随形。 因不虚弃。果无浪得。 此可不待问佛而能自信者也。 况吾人现前一念心性。 全真成妄。全妄即真。 终日随缘。终日不变。 横遍竖穷。当体无外。 弥陀净土。总在其中。 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 岂我心具之佛。而不应我具佛之心耶。 往生传载临终瑞相。班班列列。岂欺我哉。 如此信已。愿乐自切。以彼土之乐,回观娑婆之苦。厌离自深。 如离厕坑。如出牢狱。以娑婆之苦。遥观彼土之乐。欣乐自切。 如归故乡。如奔宝所。总之如渴思饮。如饥思食。如病苦之思良药。 如婴儿之思慈母。如避怨家之持刀相迫,如堕水火而急求救援。 果能如此恳切。一切境缘。莫能引转矣。 然后以此信愿之心。执持名号。 持一声是一九莲种子。念一句是一往生正因。 直须心心相续。念念无差。唯专唯勤。无杂无间。 愈久愈坚。转持转切。久之久之。自成片段。入一心不乱矣。 诚然如此。若不往生者。释迦如来便为诳语。弥陀世尊便为虚愿。有是理乎哉。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01 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4 00:48 , Processed in 2.04055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