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常随佛学

[大德开示]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上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愚笨的槃特比丘



世尊在舍卫国的时候,有个比丘名叫槃特,他总是很用功的学习,可是却一点进展也没有,所以大家经常嘲笑他的愚笨。



佛陀怜悯他,于是亲自教他一偈,并且详细解释偈语的意义和内涵。



佛陀对槃特比丘说:‘虽然只是一句话,只要你好好记牢,用心体会,一样可以求得佛道的。’



槃特比丘感恩佛陀的慈悲,每天都苦念这句偈语,用心思考和记忆,终于理解其中隐含的妙法,心中豁然开朗,证得阿罗汉,成为佛陀的罗汉弟子之一。



有一次,佛陀派槃特罗汉一座精舍为尼众僧团讲诵经文。消息传来,比丘尼们笑翻了,七嘴八舌的说:



‘哈哈!那个一字半偈都不会的傻瓜居然来给我们上课讲经。’



‘我们来想办法嘲笑他,若他出糗!’



‘好啊!明天我们等著看笑话吧!’



比丘尼们边说边想像槃特的狼狈模样,开心的笑成一团。



第二天,槃特罗汉来到比丘尼们的精舍,众比丘尼忍住笑,请槃特罗汉开讲经文。只见槃特往那高位上一半,双目正视,说道:



‘说来惭愧,我年纪大了,学的东西却不多,今天来为大家讲经,不过尽力为大家讲解一偈罢了,希望各位静下心来听我说。’



槃特罗汉说这些话时,底下仍然窃窃私语。槃特罗汉也不管底下的反应,便开讲佛陀亲自教他的那一偈:‘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然后将偈语所说的道理仔细说明、解释。



槃特罗汉认认真真的讲解,本来想捉弄他的比丘尼们听了这样高深的法理,知道他的道行远远超过自己,心里万分懊悔,纷纷跪在槃特罗汉的脚下叩头自责。听完法后,五百比丘尼杂念顿除,纷纷证得阿罗汉道。



还有一次,波斯匿王邀请佛陀到宫中应供,佛陀带著两百位比丘众到宫中赴宴。佛陀将自己的钵递给槃特罗汉,要他拿著跟在身后,槃特罗汉于是毕恭毕敬的跟著佛陀向宫门走去。



大家来到宫殿门口,不料槃特罗汉被门前的侍卫挡住了。



‘你不是槃特老比丘吗?停下!’侍卫们早已听说过他的愚蠢了。



‘像你这样的笨人凭什么享受国王的恩施!你就不必进去了。’



佛陀对槃特罗汉说:‘你就拿著我的钵在这里等吧!’



于是槃特罗汉只好在宫门外等著。



到了大殿,佛陀与二百比丘端坐下来,与波斯匿王、王后和文武百官见过礼,准备享用餐点。



这时佛陀喊了一声:‘槃特啊!把我的钵拿来。’



站在宫门外的槃特罗汉就运用神通,伸手将钵从宫门外递进去。殿内国王和众臣忽然看见一条长长的手臂把钵递到佛陀手中,全都吓呆了,纷纷开口问:



‘是谁的手臂呀:怎么这么长?’



‘是我弟子槃特罗汉的手臂。’佛陀笑著回答。



波斯匿王一听,大声称赞说:‘好个佛弟子,居然有如此神通!怎么不见他的人呢?’



‘他被守门侍卫挡在宫门外,不让他进来。’一个大臣连忙禀告国王。



‘胡闹!怎么可以这样呢?快把他请进来!’波斯匿王生气的命令大臣,转面又同佛问道:‘世尊,听说这比丘原本生性愚钝,为什么能够得道呢?’



佛陀回答:‘学间不在多,能够确实实行才是最重要的。槃特虽然只学得一偈,但是他能深入领会,融会贯通,身体力行,不像有的人贪多图快,结果没有一样专精的,又有什么用呢?’



‘是啊!是啊!’国王、王后和文武百官听了都不断点头。



这时,槃特罗汉从容不迫的走进来,坐于佛陀身后,佛陀与他会心一笑。所有人心中都对槃特罗汉充满敬佩之意,再也不敢随便取笑、刁难他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挑粪人变成罗汉



舍卫城里有个穷人,他以清除城里的粪便用谋生的职业。在众人眼里,他就像粪便一样饥脏不堪,污秽下贱,每个人都不喜欢跟他来往。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看见别人就觉得惭愧,躲得远远的,免得别人看了讨厌。但是当佛陀来到这城里的时候,他却成为唯一见到佛光的幸运儿。



那天,他正挑著满满的一大担粪便从茅厕埋出来,准备运到郊外去种养草木蔬菜。一路上凡是遇到他的人都掩著鼻子,口中咒骂著:



‘搞什么鬼!也不会看看地方,到处乱挑!臭死了!’



这种事情他早就习惯了,只能硬著头皮,忍气吞声的匆匆走过。



刚进一条窄巷,迎面走来了佛陀。看到佛陀身上佛光闪耀,挑粪人惊讶得说不出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里想著:



‘我身上这么脏又这么臭,怎么能面对这么尊贵的佛陀呢?’他满面羞愧,赶紧折往另一条小巷,想躲起来。



‘喂!你为什么要躲著我?我是专门为你来的。’佛陀在后面呼喊他。



‘佛陀是在对我说话吗?’挑粪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不用避我,我确实是专门为你而来的。’佛陀又说。



挑粪人看到佛陀走过来,又惊又喜,连忙放下肩上的粪担,急急的低下头说:



‘佛陀啊!我可是最下贱的人,浑身上下都是臭味,实在不敢靠近您呀!’



看著他惶恐的样子,佛陀慈爱的说:‘没关系!你知道我为什么来吗?’



挑粪人惶恐的回答道:‘不知世尊有何见教,我这种下贱的不洁之人,也能得到您的教诲吗?’



佛陀微微一笑,说:‘我出世就是为了让受罪受苦的人得到解脱。’



说完一把抓住挑粪人的胳膊,往空中一腾,转瞬间他们就飞到了恒河岸边。



佛对他说:‘去吧!到河褪去,让圣洁的河水把你的身体冲洗干净,然后我们就到精舍去。’



挑粪人努力清洗,将全身上下冲洗了无数遍,只见河面上浮著厚厚的一层污垢。正当他要再搓一把时,忽然觉得身体不由自主的离开了水面,定下神来,才知道自己已经到了佛陀身边,马上拜倒在佛陀脚下。



佛陀将一件崭新的袈裟披在他身上,然后帮他剃度,随即将他带到僧团。



佛陀对照比丘说:‘从今天起,你们又增加一个新伙伴了,大家要尽力帮助他。’



往后挑粪人每天精勤修道,不到十天便证到初果,过了一个月,又证得阿罗汉果。



舍卫城里的人听说挑粪人被佛陀收为沙门的事,纷纷议论著:



‘这怎么可能呢?那种低贱的人也可以成为佛陀的弟子?’



‘就是说嘛!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唉:早知如此,我也去挑大粪算了,那么辛苦做生意做什么?’



消息一传十,千传百,最后传到波斯匿王的耳朵里。



‘竟然有这种事!一个挑大粪的也能得度?’波斯匿王有些生气,对文武百官说:



‘佛陀是贵族出身,继承释迦族的优秀种姓,他前后左右的人哪个是挑粪出身的?佛陀来我王宫时,我这么礼遇他,他怎么反而度化什么挑粪人呢?’



波斯匿王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就前往佛寺找佛陀,想当面问个究竟。



到了佛寺,波斯匿王看到一位比丘正坐在方石上专心缝补百纳衣,就是那个修成罗汉的挑粪人。他心想:‘我平时见到比丘觉得他们很圣洁,没想到现在挑粪的也能做,可想而知比丘都是些什么东西。’于是很不恭敬的说:



‘喂!比丘,你给我去通报一下佛陀,就说本王要见他!’



罗汉听了,马上使出神通,让自己的身体隐藏在大方石中,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波斯匿王大吃一惊:心想这个比丘神通可真不小。



过了一会儿,大方石中又现出比丘,对他说:‘尊王,佛陀有请。’



波斯匿王呆了一下,收起愤怒不满的心,见到佛陀便开口问:



‘世尊,请问您是如何教化这位比丘,让他有如此神通?’



‘他吗?他就是原先挑大粪的那个人啊!’佛陀莞尔一笑。



波斯匿王一听,不高兴的说:‘世尊,真想不到你有此雅兴,不去宫中享福,反而去度化一个挑大粪的!’



看见波斯匿王的固执偏见,佛陀问:‘大王,你进来时已见过那位罗汉了,难道他比其他人差吗?’



‘不、不,他让我感到很惊讶,他得道的速度这么快,真是不可思议!’波斯匿王说。



‘不是因为我教得好,这些都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和功德所获致的啊!’佛陀说。



波斯匿王听了之后恍然大悟,非常惭愧的问:



‘请问世尊,能不能让我供养服侍这位比丘?’



佛陀答应了。从此这位罗汉便受波斯匿王供养衣食住行。罗汉常常对国王传经讲法,使波斯匿王对下层的劳苦平民更加理解慈爱,而获得人民的爱戴。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兄弟劝化父母信佛



很久以前有个妙庄严王,他的王后叫净德,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叫净藏,小的叫净眼。这两个儿子从小就修行菩萨道,已经具有神通。



有一天,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对净藏和净眼说:‘要是妙庄严王也能修行佛法就好了。’



‘恐怕不行,我父亲从来不信佛的。’净藏回答。



‘师父,我看要他信佛是难上加难啊!’净眼也附和著。



‘们想办法让他来见我一次吧!’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慈悲的说著。



净藏、净眼回到宫中,就一直想怎样能让父王去见师父,他们决定先对王后说这件事。



‘母后,我们希望您和父王一起拜访一次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好吗?’净藏问。



王后为难的说:‘你们父王只信婆罗门法,恐怕……’



‘但是供养佛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啊!’净眼说。



王后说:‘这样奸了!儿子,你们修佛苦行,应当会神通吧?只要你们在国王面前露露功力,我再劝劝他,应该就好办多了。’



于是母子三人来到妙庄严王的宫中,妙庄严王正埋头忙于国事,皱著浓眉思索著。



‘大王,我和儿子来看您啦!’王后说。



‘只有你一个人吗?儿子们呢?’妙庄严王转头看看四周,不见儿子的身影。



忽然从窗外传来二人的声音:‘父王、母后,儿臣在这里。’



妙庄严王和王后抬头一望,只见两个儿子凌空站著,惊讶得张大了嘴,说道:



‘怎么回事?’



‘父王、母后,请看儿臣十八变化。’



话才刚说完,净藏、净眼马上变成两尊金光闪闪的佛像,还不断朝他们招手。一会儿,佛像不见了,空中又现出两棵开满花的菩提树。忽然树不见了,天上飘下朵朵鲜花。鲜花过后,又见两匹骏马在空中奔腾,真是天马行空,自由往来。



净藏、净眼的十八般神功真让妙庄严王开了眼,不由得啧啧称奇。




当兄弟俩降到地上时,妙庄严王高兴的连连问道:‘你们的师父是谁?这是什么功力?能不能见到你们的师父?我想马上去拜访他。’



于是妙庄严王和王后带著嫔妃、王子及群臣,一起出发到佛所去了,共计四万二千人,声势浩大。



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便为国王及王后等众人说法,妙庄严王听了心里产生极大的欢喜,立即将王位传给弟弟,自己与王后连同两个儿子还有众嫔妃都皈依佛法,出家修行。



妙庄严王就是后来的华德菩萨,净德夫人就是光照庄严相菩萨,而净藏、净眼就是药王和药上两位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快乐?



佛陀在舍卫城时,有四个新进皈依的弟子聚在一起讨论修行的心得。



那时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到处开满美丽鲜艳的花朵,散发浓郁的香味,还有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这四个弟子看到这样的景色,感到十分惬意。突然其中一人问道:



‘在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事是最快乐的?’



一个弟子不假思索的回答:‘春天郊游是世间最大的乐事。就像在这样的天气里踏青,一面感受春天的温暖,一面观赏那些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的花朵,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啊!’



另一个弟子听了,连忙说:‘不对!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快乐是亲戚们的聚会。你想想,在一个好日子里,亲戚们都健健康康的聚在一起,大家一起举杯畅饮,唱歌跳舞,这是何等的快乐!’



这时候另一个弟子发言了:‘你们两个人的看法都不对!我说有钱才是最快乐的事,有了足够的钱,什么事都好办,你们说是不是呢?’



听到他们的话,那个最先发问的弟子说:‘我不赞同你们三个人的意见,我认为老婆和侍妾长得美丽可爱,才是最快乐不过的事!’



于是他们四个人开始争论起来,争得面红耳赤、口沫横飞,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说的才是对的,互不相让。



佛陀知道了这件事,便对他们说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国王名叫普安,统辖著一块不大不小的国上。他的国上四方有四个国家,普安和四个国王的感情很好,经常邀请他们来王宫住上一个月,又吃又喝,十分快乐。



有一次,普安国王又准备各色美味佳肴,邀请这四个国王来聚会,足足聚了一个月。临别的那天,普安问四个国王:‘人活在世上,怎样过才算得上快乐?’



第一个国王回答:‘春天到来的时候,到郊外去踏青,欣赏美丽芬芳的鲜花,是最快乐的事。’



第二个国王回答:‘亲朋好友问的聚会是最快乐的,大家尽情吃喝,尽情娱乐,是何等惬意!’



第三个国王回答:‘拥有无数钱财,可以让我随随意花用,才是真正快乐的事。’



第四个国王回答:‘拥有美貌的王后以及嫔妃,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快乐。’



四个国王回答完后,普安对他们说:‘你们认为最快乐的事,在我看来恰恰是让人感到痛苦的事,因为这些东西总有消失的一天,生命是无常的,我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其实是自身的化灭。’



这四个国王听了普安的一席话,都认为有理,频频点头。



佛陀对那四个新出家的弟子说:‘那位普安国王就是我的前身,而四个国王就是你们四人的前身。你们前世已经讨论过相同的问题,怎么现在还不懂呢?’



四个新弟子听了佛陀的话,感到很惭愧,同时心中的疑惑也被解开了。后来他们认真修习佛法,终于都修成了罗汉。



世界上什么事情最痛苦?



佛陀在舍卫城讲解佛法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四位弟子听完他的讲解,结伴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那时正是盛夏,暑热难当,所以他们坐在一棵壮硕茂盛的石榴树下乘凉,并互相交换各自修习佛法的心得。



说著说著,不知不觉转到另外的问题上,其中一个弟子问大家:



‘你们说一说,在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最让人感到痛苦?’



‘这有什么难的!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让人感到痛苦的是淫欲之心,当它产生的时候,往往带给人极大的痛苦,甚至招来杀身之祸。’一个弟子回答。



这个弟子的话刚结束,另一个弟子就说:‘我认为你说的不对,在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感到痛苦的是饥渴。想想看一个人吃不到饭、喝不到水的模样,还有什么比这更痛苦的呢?’



另外一个弟子听了也说:‘你们两个说的都不对!世界上最让人痛苦的是突然遇到让人害怕和恐惧的事情。’



这时候,那位最先提问的弟子开了腔:‘你们三个都错了,世界上最让人感到痛苦的是生气愤怒之心,它一方面使人感到痛苦,另一方面又化成一种力量,使生气的对象承受无尽的痛苦,这才是世界上最让人感到痛苦的事情。’



四个人都觉得自己说的才是对的,于是争吵起来,一直吵到太阳快下山还是毫无结果。



佛陀知道了,晚上便来到他们住的僧房中,同他们询问争论的情况以及各自的论点。佛陀听完他们的话,沉吟了一会儿,才对这四个弟子说:



‘你们四个人的意见都没有抓住痛苦的实质,所说的都只是表面。其实,天下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人有肉体的存在,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无论淫欲之心、饥渴之念、愤怒之心或害怕恐惧的心都是源自于人这个肉体。’



四个弟子听佛陀这样一说才开了窍。不停点头称是。随后佛陀又为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具备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等五种神通的比丘,名字叫做精进力。他常常独自到一棵大树下安静修行。在这棵树的附近住著四种动物,分别是野鸽子、小鸟、毒蛇和梅花鹿,它们相处得很融洽。



有一天晚上,这四种动物热烈谈论著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时精进力结束了修行,听见动物们有趣的谈话,就继续坐在树下,闭著眼睛静静听著。



不知不觉中,动物们转换了话题,开始互相问道:‘世界上什么事情最痛苦?’



小鸟首先说:‘依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就是饥渴丁。饥渴的时候,身体瘦弱又没有力气,眼睛也开始昏花,还会神志不清,所以我认为饥渴是最痛苦不过的事情。’



野鸽子接著说:‘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饥渴,而是色欲。当色欲来临时,为了满足自己,就会无所顾忌起来,不达目的绝难罢休,我觉得这才是最痛苦的事情。’



毒蛇急促的说:‘你们两个的看法都不对。我认为愤怒的心才是最为痛苦的。那种心情一产生,往往会忘掉一切,把最好的朋友也当成敌人,不但让无辜的人受到残害,还可能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这才是世界上最使人感到痛苦的事。’



毒蛇说完,悔花鹿也跟著发表高见:‘不对、不对!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应该是恐惧的心情。我白天在林间或野地觅食时,精神总是高度紧张,一方面要提防神出鬼没的猎人,一方面又得提防凶狠的虎狼。如果稍微听到一点动静,就得马上逃开,每天都得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这种惊惧和害怕的心情才是最可怕的。’



梅花鹿一说完,小鸟就开始反驳,随后毒蛇和野鸽子也加进来,大家各持己见,谁也不让谁。



精进力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了,他突然咳嗽了一声,那四种动物都停住嘴,一起转过头来看著他。



精进力对她们说:‘刚才你们的争论我都听见了,我觉得你们说的都不对。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其实是有所作为,有所作为才是痛苦的根本。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舍弃世俗的生活,开始学习佛道。我消除一切杂念,断绝非分之想,不贪图肉体存在的快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断绝痛苦的根源,而求得涅槃。人一旦涅槃,肉体也就随之消灭,这样一切忧患也就完全结束了,才能求得最大的安乐。’



精进力讲完这番话后,就不再作声,闭上了眼睛又继续修行。



那四种动物一时愣住了,大家都静静思索精进力的话,一时间心中恍然大悟,懂得了一些佛法的道理。



佛陀说完这个故事,和善的望著眼前四个弟子,对他们说:



‘那四种动物就是你们四个人的前身。你们的前身已经了解痛苦的根本所在,为什么现在还要再提出来争论呢?’



四个弟子听了感到十分的惭愧,从此更加勤苦修习,最后修得罗汉道,四个人都成了阿罗汉。



【全书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21:16 , Processed in 0.911046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