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016|回复: 3

[事迹传记] 永明延寿大师与阿弥陀佛圣诞之由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4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39 编辑

永明延寿大师(公元九○四——九七五),唐末五代临安府余杭(浙江杭县)人,大师乃是中国佛教史与文化史上的一代高僧――它不仅是中国祖师禅的法眼宗三祖,又是莲宗(净土宗)第六代祖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一身兼祧影响最大的禅、净两宗祖师的唯有永明延寿大师一人,可见大师地位之重要与尊隆,影响之巨大而深刻。他一生著述等甚,尤其是其佛学巨著《宗镜录》乃是中国佛教史上最为重要、最有影响的典籍之一。编成之时,忠懿王即亲为制序,予以高度评价。永明延寿大师在生前与寂后一直受到推崇,而且评价越来越高。清世宗雍正皇帝胤禛可以说是历来对大师评价最高,推崇最力的一位。 雍正帝称永明延寿大师为“古佛再来”, “六祖以后古今第一大善知识”、“超出历代诸古德之上”、“震旦(华夏)第一导师”,称赞其编集的《宗镜录》一书为“震旦(华夏)宗师著述中第一妙典”。 《御录宗镜大纲》就是他对永明延寿百卷《宗镜录》亲自摘录的大纲,以作为“入《宗镜》之向导”。他还广为流布永明延寿的主要著作《宗镜录》、《万善同归集》等,亲自为之制序作跋,给予高度评价。他视永明大师为心心相印者,认为永明“与朕心,默相孚契”,“与朕所见,千百年前,若合符节”。 故在论述中经常引用永明语录,以永明的圆融正见作为分析的依据与评判的标准。他特加封大师为“妙圆正修智觉禅师”,敇令“修葺塔院,庄严法相,令僧徒朝夕礼拜供养”。可以说雍正对永明延寿大师的尊崇与重视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综上所述,我们都知道永明延寿大师不仅是净土宗第六代祖师,也是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而且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的灭佛运动之后,呈现衰微的现象,已经见不到盛唐时期的八宗共荣的兴盛景象,永明延寿大师就是在佛法衰败等待重建的时代兴出于世。 大师在当时深受吴越王钱俶的礼敬,尊奉他为国师。有一天,吴越王想开个无遮大会――就是打千僧斋,只要是出家人来应供,皇帝是一律平等供养。虽然说是平等供养,摆设的桌位总有上下座的分别,上座的位子谁都不愿意坐上去,大家都谦虚地推来推去。在谦让不下的情况下,大家想既然永明大师是皇帝的老师,当然请永明大师坐上首席位子,但是永明大师也很谦虚,就是不肯坐这个首席位子。 在这么推推拉拉,就来了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大耳朵和尚,大家都不认识,看到大家在那里推让,他老人家就不客气,往首席位子上一坐。这一坐下来,当然吴越王也不好意思赶,但是心里很不舒服,国师没有坐首席位子,却被一个不认识的和尚坐上去,但总算是出家人,也就不便说话了。 打完千僧斋,大家都散去了,吴越王就问永明大师:“我今天供斋,有没有圣人来应供啊!”吴越王认为如果有圣人来应供,他的福报就大了。 永明大师说:“有啊!”他说:“什么人啊?”“是定光古佛今天来应供。”“那一个?”“坐在首席的那个大耳朵和尚就是。”吴越王听了之后心里就很欢喜,赶紧派人去追。 派去的人就一路到处去打听:“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个耳朵很大的和尚,从那一条路走了?”后来打听到长耳和尚是在一个山洞里面修行,找到之后,吴越王派的人就顶礼膜拜,请他到皇宫里面来供养。 长耳和尚说了一句话:“弥陀饶舌!”――阿弥陀佛多嘴啊,泄露我的身分!长耳和尚说完就圆寂了。 这些人看到长耳和尚圆寂,就呆在那边:“定光古佛是找到了,却圆寂了。”想想他刚才讲的“弥陀饶舌”,说长耳和尚是定光古佛的人是永明大师啊,那“弥陀饶舌”不就是在说永明大师,原来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赶快回去报告吴越王:定光古佛走了,阿弥陀佛还在。 吴越王听到定光佛圆寂的消息,当然很失望,但知道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这下欢喜得不得了。就赶紧去见永明大师,快步往外走,走到门口,刚好一个报信的人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跑进来,几乎跟吴越王撞在一起。吴越王问他:“什么事情这么慌慌张张?”“永明大师圆寂了!” 这是阿弥陀佛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作永明延寿大师的一段公案,现在大家订阴历的十一月十七日作为阿弥陀佛诞辰,阿弥陀佛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而且成佛已经十劫,不是历史性的人物,十一月十七日诞生是怎么来的呢? 十一月十七日是永明延寿大师的生日,所以就把这一天当作阿弥陀佛的圣诞。
发表于 2010-2-4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2-4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39 编辑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0-2-4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39 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14:50 , Processed in 0.609176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