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325|回复: 5

[说说布施网] 古代佛经的翻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30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3 编辑

  林纾(1852~1924),字琴南,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林纾的小说翻译工作始于光绪23年(1897年),他与精通法文的王寿昌合作翻译法国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这是中国翻译的第一部西洋小说,一时间风行全国。接着,林纾受商务印书馆之邀,先后翻译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希腊、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挪威、西班牙等国家的作品180余种。其实林纾不懂外文,先由他人将外文口译成汉语,林纾则笔录成文言文。他的这种翻译方法,与古代某些佛经的翻译如出一辙。   佛教传入中土后,很快在社会上层流行开来,并逐步取得合法地位。佛教徒为了宣传其教义,必然要进行译经工作。据文献记载,早在东汉桓帝时,即开始大量的佛经翻译活动。如东汉桓帝时期的西域安息人安清,本安息国太子,“让国与叔”,游化各地,后长期居洛阳,从事佛经翻译活动。与他同时代的严佛调(今江苏盱眙县人),在《沙弥十慧章句序》中说:“凡其(安清)所出,数百万言,或以口解,或以文传。”可见,安清的佛经翻译,有一部分就是通过口授而由别人记录整理的。   严佛调还曾与安息国人安玄合作译经,质量很高。三国时期的孙吴僧人康僧会《法镜经序》赞誉道:“都尉(指安玄,他因功拜骑都尉)口陈,严调(指严佛调)笔受,言既稽古,义又微妙。”显而易见,二人合作译经时,先由安玄将梵文经卷口译成汉语,再由严佛调整理成书面汉文。   唐代的佛经翻译活动达到了顶峰。初唐时期的玄奘是著名的译经家,关于玄奘的译经方法,可以从许敬宗的《瑜伽师地论新译序》中窥知。“召诸名僧二十一人学通内外者共译持来三藏梵本……三藏法师玄奘敬执梵文译为唐语;弘福寺沙门灵会、灵隽、智开、知仁,会昌寺沙门玄度、瑶台寺沙门道卓、大总持寺沙门道观、清禅寺沙门明觉承义笔受;弘福寺沙门玄谟证梵语;大总持寺沙门玄应正字;大总持寺沙门道洪、实际寺沙门明琰、宝昌寺沙门法祥、罗汉寺沙门惠贵、弘福寺沙门文备、蒲州枢岩寺沙门神泰、廓州法讲寺沙门道深详证大义……普光寺沙门道智受旨缀文。”   据此可知,玄奘在翻译《瑜伽师地论》时,先将梵文佛经口译成汉语;沙弥灵会等人为笔受,写成书面汉文;沙门道智为“缀文”,也就是对译文进一步整理、润色,使其更加典雅庄重且富有文采。此外,还有专人“证梵语”、“证大义”、“正字”等。足见译经工作的缜密详审。
发表于 2010-1-30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3 编辑

发表于 2010-1-30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3 编辑

发表于 2010-1-30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3 编辑

发表于 2010-1-31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3 编辑

发表于 2010-2-3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22:43 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3 11:05 , Processed in 0.236870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