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460|回复: 1

[佛化生活] 肖海镕: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3 17: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肖海镕: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中国网中部纵览2015-05-25 10:50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短短的15个字,几乎人人耳熟能详,但信仰到底是什么?同样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朗朗上口,但它的根源在哪里?和日常生活有何联系?22日下午,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讲师肖海镕先生做客“中国梦”名家讲坛。在两个多小时里,他结合自己对国学研究的经验,以深入浅出、事例类比的方式,为大家解答了这些疑问,并分享了在当今社会如何修身养性、和谐齐家,如何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的方法。
  一切认知源于印象
英国伟大的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曾说过:“今天的人类社会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代,而且一切都是人类咎由自取的结果,而能够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两样东西,即中华传统的儒家思想和源于印度在中国发展壮大的大乘佛法!”
讲座一开始,肖海镕就用唐玄奘取经的故事引出了“种子”原理。他说,1400多年前,唐玄奘孤身一人花17年时间,历经无数苦难取得真经,并冒着杀头的危险翻译了一本流传至今的经典——《大乘百法明门论》——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与人类最深层次的命运息息相关的“种子”。到底什么是“种子”?肖海镕接下来用形象的比喻让大家明白了这种源自于大乘佛法之中最为高深难懂的智慧。
他请了一位读者上台互动,他问:“这位是我们眼中的美女,可是在俄罗斯人、欧美人的眼中,她还一定是美女吗?”大部分人的回答是:“那不一定!”接着,肖海镕又用他手中的话筒更为简洁地告诉大家:“我手中的这只话筒,为什么我们看见之后,脑中会认识到这是一个话筒?而不到1岁的孩子会认为这是玩具?小狗会认为这是一根骨头?”在大家思考中,他抛出了答案:“其实,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所有的一切反本溯源,皆是源于‘印象’,源于你脑海中的一粒‘种子’,对一件事、一个物品之所以有‘印象’,是因为你在之前的人生片段中曾感知过它。”肖海镕说,你在办事时被为难,那么你之所以有“为难”这个印象,说明你以前也曾为难过别人,你所遭遇的即是你以前经历过的。
这一番话令现场听众陷入沉思。在解读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种子”的原理后,肖海镕还解析了怎样才能种出更多更好的种子来帮助影响更多的人,从而因为一粒种子、一个印象,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种出好种子收获好印象
“一个人的富有,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他这一生中帮助和影响了多少人。”肖海镕说,在工作中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明明自己不比别人差,也非常努力了,却没有取得别人那样的成功?对此,他用一代女皇武则天与国师贤首法藏大师之间关于“金狮子”的故事对此进行了解读。
肖海镕将想要打造一头金狮子比作我们想要拥有的“美好的生活、健康的身体、圆满的婚姻、辉煌的事业”等愿望,而这一切追根逆缘,都是由两样东西构成:“金子”与“金匠”。“金匠”就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切能工巧匠层面的技巧,如天赋、后天努力等;但最重要的其实是“金子”,没有“金子”,任凭怎么技术高超的“金匠”也不可能打造出金狮子来。“‘金子’其实就是我们对整个世界以及整个世界所有的人对我们自己所形成的一个一个‘印象’,也称为‘种子’。”肖海镕说。
肖海镕用这个故事引发了大家对于自己以往所作所为的深刻反思,以往大家所学的技能都只是在充实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金匠”,但是如果最终手头没有“金子”,是绝不可能打造出一头金狮子来的;而所谓的“金子”,正是你曾经对于他人和自己种出的一个个“印象”,一粒粒种子;你当初怎样对待他人,他人自然会怎样对待于你;你如果曾经无私地帮助过他人,当你在最需要帮忙的时刻,自然会有人来帮助你,反之亦然。
肖海镕举例说,企业出现危机你求助一些自认为关系要好的朋友,可为什么没人愿尽心尽力地主动帮忙?甚至有些人还会幸灾乐祸、落井下石?不就是因为你自己曾同样不愿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你在帮助他人时种出的好印象,必然会在你的某个人生片段中返回到自己身上来。”肖海镕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大部分人都误读为“自私”二字,其实,它的本意是说:“人肯定是要为自己的,所以才要去帮助他人,不断地将好的印象种在他人身上,才能助人助己,否则就有悖于宇宙万物的规律了。”一席话让不少听众恍然大悟。

  从自身找问题 才能解决问题
随后,肖海镕又讲到了儒家思想,向大家讲解了四书五经之首——《大学》。原来,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来源于此。
什么是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肖海镕指出,我们之所以提倡、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因为《大学》是一个人成为大人必须要学的一门学科,是一个想成为有影响力的人必须要学的一门学科。
他进一步解释,《大学》之中分为三纲、五常、八目,而今天常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来源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
这短短17个字,字字都是精髓,环环相扣。“你事业没有获得成功,那是因为你企业管理得不好;而企业管理得不好,又是因为你连自己家族里面的人际关系都搞不明白,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你自己的‘身’没有修好;而身修不好是因为心不正,心不正是因为意不诚;意不诚实是因为不自知,没有明心见性——而这一切又是因为你内心最深处的‘物’没有‘格’好!”肖海镕说,格物即革除欲望,其实每个人产生问题的核心,最终还是在于自己,所以大家都应该跳出问题来看待问题,找到源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两个多小时里,肖海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讲演风格为大家解读了深奥的国学“密码”,他对国学精华的剖析赢得了阵阵掌声。
发表于 2019-5-15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2 07:31 , Processed in 0.119703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