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22|回复: 2

转帖:嘎玛仁波切:众生具有佛性,是从实相上来说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9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有众生的相续,不论是否证悟,都具足如来藏。《喜金刚 · 二品续》中有记载:“众生本为佛,然因客尘遮,垢净现真佛。”众生和佛,在如来藏上平等无二,那两者到底有什么差别呢?差别在于业力。

  众生是佛性还被烦恼障、所知障遮覆的自性佛,佛却是已经净化了二障的离垢佛,也就是如来藏完全显露的佛。

  所谓客尘障,“客尘”二字,很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烦恼障、所知障等垢染,都不属于光明的佛性,而是外来的沾染。就像光明的宝珠被尘埃所遮覆,只要清净了尘埃,宝珠就能显现原来的纯净明亮。尘埃是尘埃,宝珠是宝珠,不能因为宝珠上有尘埃遮覆,就说宝珠变成了尘埃。

  同样的,众生具有佛性,是从实相上来说的,必须通过智慧净除障垢之后,佛性才会显露。也就是说,离垢清净佛,是自性清净佛性的自然显现,并没有另外的佛果可得。所以,虽然我们是未来佛,还是必须不断修行,必须“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如此才可以圆满究竟的佛果。

  虽然每个凡夫俗子都具备佛性,却因客尘污染,不得明心见性。客尘污染就像天空本来很晴朗,太阳放射出灿烂的光芒,但因为云、雾、霾、尘的作用,往往会将太阳遮住,让我们无法看见。这正如没有成佛之前的凡夫之心。

  禅宗六祖慧能有一个四句偈非常有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佛的境界,不是凡夫的境界,六祖当时已经证悟空性。就好比一个从梦里醒过来的人,告诉我们:“梦就是梦,你做恶梦也是梦,你做美梦也是梦。只要醒过来,梦皆不存在,又谈何做梦呢?”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偏偏只喜欢大师们觉悟后的境界,通常忘记自己这棵菩提树要悉心照料,自己的明镜台上有客尘污染,需要不断地努力擦拭。

  现在我们的身心被客尘污染得一塌糊涂,不要说用明镜照自己的脸,连镜子是不是镜子都搞不清了,这个镜子就叫做如来藏。我们的身体是本具佛性的坛城,可这个身体的坛城,这棵菩提树已被污染了,充满了已成熟和即将成熟的业力。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不欲临苦等等人世间的苦难,我们一直都在感受着,因为无明覆盖,人们个个“苦此不疲”。我们的这棵菩提树要茁壮成长,需要经常修剪残枝,我们这个明镜台,也要不断清洁,净化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思维。



发表于 2019-2-19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0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愿一切因缘众生速闻、速遇、速诵、速修华严经、广博严净不退转法轮经、僧伽吒,身口意速得清净,速证华严海印三昧、速得佛果。
愿我与一切众生生生世世、在在处处,眼中常见华严经,耳中常闻华严经,口中常诵华严经,手中常书华严经,心中常悟华严经,常得亲近华藏一切圣贤,常蒙华藏一切圣贤慈悲摄受直至成佛。
愿法界一切众生速发菩提心,具足无穷大的担当和心量,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18 01:01 , Processed in 0.154343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