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81|回复: 1

转帖:南怀瑾老师:夫妻是前缘,无缘不合,但“妻共贫贱难,夫共富贵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4 19: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人元稹的诗中曾叹道:“贫贱夫妻百事哀”,其实,就是夫妇之间,相保也有困难。我们民间有两句俗语说:“妻共贫贱难,夫共富贵难”,一个女人如果嫁一个穷丈夫,是很难和这位穷丈夫共患难的。相反的,一个男人到了中年以上,发财以后,一有功名富贵成就,就会打主意娶小老婆或者金屋藏娇了,这也是人之常情。



我们就由人生的缘开始,稍微缩小一点,谈谈男女夫妇的因缘,透过这个观念来了解佛法的问题。中国人有句俗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句话还不透澈,一针见血的讲法,应该说人人有本难念的经。难念的经都是从因缘来。佛学讲因缘,有三项内含、四种关系。三项内含即是善缘、恶缘、无记缘。所谓无记缘,就是不善不恶的缘。譬如我们做人几十年,有许多接触过的人,不是自己有意去找他,偶然一次,过去了也就忘了。苏东坡有句诗说:事如春梦了无痕。一切事情都等于一个梦,梦醒便忘,这种缘属于无记缘。至于佛说缘的四种关系: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说明我们这个生命不只这一生,有前生;不只是这一世的前生,还有很多很多的前生;而今生同样有很多很多来生,数不完。这是从三世因果及六道轮回来讲因缘的四种关系。



现在我们把因缘的范围缩小,谈谈大家本身最亲切的经验,也就是男女间、夫妇间的问题,从此来体会很难解说清楚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我也常常提到杭州城隍山城隍庙门口的一副对联。小时候读书看了很有趣,记了下来。后来从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看自己,看别人,深深了解这副对子,包括了佛家、儒家、道家的人生哲学。这对子上联描写夫妇关系: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夫妻不一定是好因缘,有的吵闹一辈子,痛苦一辈子。下联说的是儿女问题: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有债务关系,才有父母儿女。所以,人生由男女感情结为夫妇,然后生儿女,美其名曰天伦之乐,其实从人生深一层的体会来看,没有乐,只有苦,不过人都是喜欢苦中作乐罢了。城隍庙的这副对子,将整个人生因缘道理,差不多都概括在内了。



我们学佛的人看人生,从因缘的方面来看,比一般人要来得深刻。以佛学的观点看人生,真正的好姻缘、善缘,不管有没有结为夫妇组织家庭,大都不超过五年十年的。例如有些小说,像《红楼梦》、乃至西洋名著《茶花女》等等,大家看了,觉得男女间感情的你侬我侬,非常可爱,令人欣羡,但是你不能加以科学分析,一分析他们所谓的浓情蜜意时间的持续也不过几年的美景而已。因为它是短暂的、片段的,所以就觉得很美很有味道。人人都希望维持这种诗情画意般的感情几十年,甚至永远,这是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的。因此,佛经上称我们这个世界为娑婆世界。娑婆两个字的中译就是堪忍。这个世界缺点很多,没有一个人生是圆满的。幸福的家庭很快地就拆散了、破碎了。失望和痛苦忍不了,还是要能忍,还是要接受。



由娑婆世界的道理,我们再把范围缩小来讲,谈谈杭州西湖的故事。清朝女诗人冯小青的坟墓在杭州小孤山上,她是个才女,人也长得很漂亮,年纪轻轻就遇人不淑,结了婚才知所嫁非人,先生早已有了太太,因此痛苦一辈子,抑郁而死。冯小青这一生遭遇差不多是代表了大部分人类社会或旧时代的女性,为了家庭,痛苦牺牲的写照。



冯小青的学问很好,文学修养也高,也有专集留下来,我年轻时最欣赏她的一首名诗,今天回向给全世界所有的女性。冯小青的人生遭遇很痛苦,因此天天拜佛,拜观音菩萨白衣大士。她在白衣大士前发了愿,写下这首诗:“稽首慈云大士前,不升净土不升天,愿为一滴杨枝水,洒到人间并蒂莲。”由于亲身受苦,也看到人间夫妇很少有真正快乐的,因此,她不求死后升天,或往生净土,而愿化作菩萨净瓶中的一滴甘露水,洒向人间,希望将来世界上的夫妇,永远幸福快乐美满和谐。



以冯小青这样一个悲惨的遭遇,她的因缘是痛苦的,可是她学佛以后,天天拜佛所发的愿,不像我们求发财,求保阖家平安,她感于人间夫妻有许多不如意而愿变成观音菩萨净瓶中的杨枝水,加被世上每一对夫妇平安、幸福。我常常跟一般年轻的女同学讲,我们学佛人不要认为这只是一首爱情诗,其实这首诗应该当成佛经看,在诗中痛苦感情的背后没有埋怨,也没有恨,她了解人生就是还债,很痛快地去偿还,而且不只自己还债,还愿意为世界上所有人还债,所以能写出“愿为一滴杨枝水,洒到人间并蒂莲”这么动人的诗句,不为自己的痛苦所困,而是把自己的痛苦体会了,想到世界上其它女性的痛苦,以她学佛的大愿力,希望自己将来使人间每一个家庭美满和快乐,这就是从心理上,如何将恶缘转成善缘的具体实例。从这位女性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学佛的人该如何对待和处理所遭遇的恶缘,使自己得到平安。



今天我们的文化与社会的层面,看来很安定很繁荣,但是每个人心理都很痛苦。我看看许多朋友夫妻两人很可怜,儿女长大了成家的成家,搬到外面成立小家庭,两个人待在家中,我看看你也不像年轻时时那般漂亮,你看看我头发都白了,没得看了,早已不是当年一起买电影票看电影那种爱情了。将来中国社会这种情况恐怕愈来愈严重,谈到人生的经验,到了中年,哀乐就不大分了,悲哀与快乐都差不多木然了。 因此过了中年到老年,奉劝大家最好是学佛。



小时候我家有个庙子,从宋朝几百年下来的家庙,历来曾经出过很多高僧,我父亲告诉我,其中有位高僧的对子很好:“得一日粮斋,且过一日。有几天缘分,便住几天”,就是说明空的洒脱境界。人生有如此解脱的心境,那么对自己一辈子的因缘遭遇便能处理得非常美满了。



摘编自《孟子与离娄》《南怀瑾谈缘》

------------



“妻共贫贱难”,一对夫妇结婚,很贫穷没有地位,妻子能一心一意过日子,不想离婚,很难得!“夫共富贵难”,男人们、做丈夫的,到了中年以后发了财,如果不出花样,那这个是好丈夫、好男人!有些就想办法玩花样去了--回来的时候,“我公司忙”,或者是“我生意忙”,就是这样。



一般来说,世界上的人,钱越多啊造业越大,尤其是我们这些男性的朋友,“妻共贫贱难,夫共富贵难”,男女之间结了婚,到了中年,太太带着孩子,丈夫发了财,有了地位、有了钱,就不乖了。他很穷的时候,想不乖他也没办法,有了钱就靠不住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钱财并不是好东西。



《楞严经讲座》

------------



社会上有句名言,“妻共贫贱难”,古人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是另外有一句“夫共富贵难”,两个人结婚的时候穷得不得了,到了中年慢慢发达了,男人有钱有地位了,对不起,大概花起来了。本地有一句话叫“老来花”啦!那时夫妻共富贵就难了。不过现在的社会不同哦!男女都一样,共贫贱不容易,共富贵更难。据我所了解,现在社会家庭,许多中年以上的夫妇都各管各的了,这种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太多太多。



所以我常说从前城隍庙的一副对子,你就了解了,“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男女关系变成夫妻是前缘,不是善缘就是恶缘,有时候吵架一辈子,那是恶缘来的;“儿女原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明白了这副对子的内涵道理,你就懂了六亲眷属都是宿债,或是欠债或是还债。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生命道理,是因缘和合,这是非常深奥、微妙的,不是平常人所容易了知的。这个前生不是讲一世,是多生多世以前的,是这个关联。所以不要再怨恨了,欠的债要去还,勇敢面对现实。



《列子臆说》《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习禅录影》

******
发表于 2019-2-22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南师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18 02:03 , Processed in 0.14608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