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519|回复: 2

[佛教文化] 转帖:为什么要广修供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9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养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对佛陀的尊重、恭敬的一种表达。

供佛并不是说佛一定要吃我们的东西,到时候你不供养,佛就得饿一顿肚子了,不是这回事的。供养,是表达我们对佛陀的虔诚和恭敬,同时也体现我们对佛陀恩德的报答。

佛教讲“上报四重恩”,其中有师长恩,佛陀是我们的本师,当然也是师长的范畴。因为有了佛陀的出世,我们才懂得怎样去认识真理,才知道怎样修行,怎么摆脱烦恼和痛苦。佛陀于众生有大恩德,我们粉身碎骨都报答不尽佛陀的恩情,我们除了礼敬、称赞如来以外,还要供养。

广修供养,不仅仅是供养佛,而是要供养世界上对我们有恩惠的人,及没有恩惠的人,我们都要供养他们。如我们的父母、亲戚、朋友,凡是对我们有过帮助的人,我们都要怀有一种感恩的心情去报答他们。

佛教中讲培植福报有三种福田:

一是恩田。对我们有恩的人,我们要知恩报恩。佛经里面讲:一个人能孝敬他的父母,此人功德最大。孝养父母,报答父母的恩情,也是在培植我们自己的福田。

二是敬田。凡属于我们恭敬的对象,如师长、老师、善知识、诸佛、菩萨,这些都是我们的敬田,我们都要供养他们。

三是悲田。是指我们要慈悲的对象:如贫穷生活有困难的人,需要人们帮助时,我们要本着一颗慈悲的心,去帮助他。表面看上去,我们是在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种福报。

佛教把培福叫种田。俗话说: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我们在生死苦海中若要解脱,则须勤修持,勇猛精进,如果只想投机取巧、自私自利,悭吝鬼一个,还能有福报吗?明白了这些因果的道理,那么我们就应该多布施,布施不仅是为自己种世间福田,还是我们获取出世间利益的重要助缘。

广修供养,从经文表面上看,虽然只讲到供养诸佛,但是从经的内容来看,其实已包含了供养一切众生。

供养的意义,一是表达了对佛菩萨的恭敬。二是培植福田,增长福报。三是灭除我们的悭贪、吝啬、小气。供佛,把你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克服小气。

有无福报关系到我们的身心是否安乐,学佛修道是否顺利,解脱和成佛的资粮是否具足。我们成佛需要福慧二资粮,福资粮就要以发心摄持,长养一切有情,不住涅槃;慧资粮就是要闻思经教、学修空正见,断除一切烦恼,不住生死。修福报集资粮就要对师长三宝之境,皈依发心而净罪集资,上供下施,修广大的供养,集广大资粮。

《百论》上说:福报灭时,离所乐事。没有福报,一切安乐都没了。所以我们要培福惜福,重视修供养集资粮,只有增加自己的福报才能改变命运。

QQ截图20170509170221.png

一、世出世间,有福之乐,无福之苦。

从世间来说福报,人间五福:

一长寿:寿命直接和福报有关系,没福就短寿。

二富贵:贫穷还是富贵,和福报有关系。

三康宁:身心是否康宁安乐,和福报有关系,身体经常病,睡不踏实,身心感觉痛苦;内心不安宁,烦恼粗重,这些都是缺乏福报。

四好德:心性仁善,豁达包容。

五善终:在老年或者临终时特别安宁安乐。

我们此生的显现,基本就是福报的显现。



依靠三宝福田,我们种善根培福,慢慢慧力就会增长。我们学修佛法时,“于听闻不能持文”,听完记不住,听过就忘了,思惟不解义。“修习相续不生”,修习一个法类,在内心中相续不了,当天学时有感觉,过后这个法就没了;佛法的觉受和证量,我们契入不了,这就是福报不够。

《高僧传》里,道安法师修行非常精进,但是开悟不了。在梦里圣僧加持他,说“你的见行超于常人,只是缺少福报。如果沐浴僧众,你的心愿一定能成办。”后来他就供养僧众洗澡,后来得道了。没有福报,我们修行是很难的。

二、庸俗之田与最胜福田

《广论》云:于最胜田,尚不见如庸俗之田,此是我等无贤善相,故一切时,当勤精进供养三宝。

于最胜田,三宝是最胜资粮田。

尚不见如庸俗之田,我们在世间通过职位、田地或其他方法来得到安乐,这个是庸俗之田。

譬如有一极肥沃田,至下种时而不下种,任其荒芜,如是废止,实生不忍。这就是我们的行相了,此生遇到师长三宝,不知道培福报,把肥沃的良田给荒废了。

如是能生若现若后一切善乐,最胜福田,于其四季一切时中,常恒无间,堪种一切善乐种子。世间的田,尤其在北方,到了冬季会休眠。三宝的良田,一年四季,常恒无间。

当以信犁,耕耘福田。要有信心。我们缺乏福报缺乏修道的资粮,要去耕耘福田。

若未能作,至极堪惜,非常可惜。

所以我们福慧要双修,基础是以福养慧。大家要非常重视福报。广大供养,修集福报,修集我们的法身和报身。

三、上供下施,供因得果,因果不谬

三宝门中好种福. 佛世时有位亿耳阿罗汉,他对佛塔,供养了一朵花,用心非常殷重,最后感得九十一劫人天福报,而且最后见到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修道,证阿罗汉果。这是果,因就是他以殷重心供这朵花。

在毗婆尸佛时,有个人非常穷,他见到僧众,非常欢喜,想供养,没供养的东西,就采了一些野花野草供养。欢喜心、殷重心供养,也是感得九十一劫里面貌庄严。

四、观想信解得加持,实物供养生等流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普贤行愿品》中,前两个是实物供养。第三个是法供养,叫正行供养,或无上供养。

实物供养,就是让我们要扩大心胸,突破我们凡夫的想象力,要观想礼敬诸佛,以普贤菩萨行愿力量,起深信解。我们起了信解,诸佛菩萨的加持力就大,我们做广大供养。

来果禅师开示:供香则身口不臭,供花则相貌端严,供灯则心眼光徹,供水则恶病全消,供果则富乐尊荣,供珠则身钦洁贵,供衣则福寿绵长。

五、七种最殊胜的法供养

1、如说修行供养:就是依教奉行,勇于实践佛法。

2、利益众生供养:众生有困难,去帮助众生。心有困惑,去开导他。

3、摄受众生供养:佛法里有四摄法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4、代众生苦供养:需要有同体大悲的精神,把众生和自己看作是一体的。众生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

5、勤修善根供养、每一个善念,都可以供养。每一个善行,都要供养。这亦是最无上的供养。

6、不舍菩萨业供养: 发菩提心,行菩萨业,不舍弃利他的菩萨行。

7、不离菩提心供养: 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这个非常殊胜,忆念菩提心,经常随顺菩提心。

六、供养和布施的区别

供养:对上报恩、奉献、修善法、令喜。

布施:对下慈悲、施舍、除悭贪、令养。

对上称供养,对下叫布施。所以供和施的本质是一样的,对象不一样,叫法不一样。

我们对于三宝的恩德,要有报恩意乐,我们要供养三宝,是报恩心。布施,是慈悲心,报恩是对上的奉献。对下布施是施舍。报恩财法两种供养,都是在行善法,修善法。布施是除我们内心的悭贪心,贪心小气心。供养能够令师长三宝欢喜,布施能够令众生得到滋养。这就是一种心相。

七、现实修法

第一个我们以菩提心为意乐,供养承事师长三宝。而且要随缘修行利益众生供养,随缘很重要。我们不要执着哪一种供养,你当下遇到什么缘,就随缘都可以供养。

第二,要养成实物供养的习惯,我们还是需要从实物供养开始,培养供养的意识和等流。用斋不方便时,内心供养,别人不知道。心法是非常微妙的,然后就可以思惟作意。

第三,承事师长三宝供养,承事也是供养。这个所缘境是最大的。

第四,就是如法行持,修习广大供养,意幻供养。《广论》里十种供养事,分得非常清楚。把现前、不现前供养等开显出两种,总结三种,广大随喜、无主物所摄、意幻供养。总共十五种。十种供养事:供养身、供养塔、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作供养、教他供养、财敬供养、广大供养、非染污供养、正行供养。

我们学到了,就要依法而行。无论是从现世果报,还是从修法的角度,你虔诚供养,福报定会增长。供养同样也是净罪的一种方式,积累菩提资粮的方式。


发表于 2019-2-10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愿一切因缘众生速闻、速遇、速诵、速修华严经、广博严净不退转法轮经、僧伽吒,身口意速得清净,速证华严海印三昧、速得佛果。
愿我与一切众生生生世世、在在处处,眼中常见华严经,耳中常闻华严经,口中常诵华严经,手中常书华严经,心中常悟华严经,常得亲近华藏一切圣贤,常蒙华藏一切圣贤慈悲摄受直至成佛。
愿法界一切众生速发菩提心,具足无穷大的担当和心量,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3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07:35 , Processed in 0.147816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