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24|回复: 1

净公上人讲妄想分别执着集第一三三九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30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妄想分别执着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就是这么一个状态,迷了。如果觉悟了,金在哪里?随便拈一个拿去都是的,那就没错了,全是嘛!从性上讲完全是平等的,从相上讲不一样。菩萨通达性相不二,凡夫迷了自性,执着幻相,不二里面他分别成了二,执着成了二,麻烦就出在这里。所以解脱是自在的意思,门是通达的意思,不是真的有个门。

  「谓由此三解脱门,则能通至涅盘,故名三解脱门」。你看这三种解脱门,这三门可以见性,可以见到真性,三门任何一门都行。第一个是「空」,可以从空门直接明心见性;一个从「无相」,知道所有一切相不是真的,相都是幻相,经上常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相就是,就是性;第三种叫「无作」,无作也叫无愿,没有任何希求,为什么?希求是妄想,自性里头没有妄想,把一切愿求放下就见性,无愿无求,自性现前。这三门能直接明心见性,见性作佛。我们先把这个介绍一下,第一个「空解脱门。谓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空」。一切诸法没有自体,自性,性就是体质,没有自体,所以体真的是个空。现在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物质到底是什么?现在这是尖端科技发现没有物质,物质是念头累积连续的一个幻相,这个说法就是自性本空,所以我们要是执着有,错了,迷了。你要是知道,有就是空、空就是有,《心经》上用个色做代表,色代表物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一样的,空跟色是一样东西。色是什么?是那个空,空是妄念,那个妄念累积下来现这个现象。《心经》上这四句话讲透了,「...(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八集)  2010/8/16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118》)


...、无线电的通信、因特网,这是振动频率高的。物质现象再多,全都是振动频率不相同,而现的现象都不是真的。所以任何物质现象、精神现象都可以回归到能量,就是振动频率统统能回归,它没有两样,平等法。所以这个里头无我,这个无是贯下去的,无我、无我所,我尚且没有,当然没有我所,说我所有的没这回事情,我与我所都不可得。

  「若能如是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故名空解脱门」。你要是把这个道理完全搞清楚、搞明白,通达了,你在一切诸法里头就得大自在,为什么?再也不执着,再也不分别。我们今天于一切诸法里头不自在,原因在哪里?我想占有它,我想控制它,你能自在吗?身都占有不了,都控制不了,还要占有身外之物,这不叫打妄想吗?这是自找苦吃!身要是能够控制的话,我们是金刚不坏身多好,这些法身菩萨,不要说他们,我们讲高级凡夫,四圣法界里面他们就能控制身体不生病,就能控制身体长生不老,阿罗汉就有这个本事。他这本事从哪里来的?这前面讲过,这三个解脱门他们得到。他们得到的浅,他还有障碍,因为他住空,他不住有,所以一切有的障碍烦恼他没有了,他放下了。他住在空,其实住空是错误,住空自己得自在,不能帮助别人。菩萨知道空有不二,空就是有,有就是空,菩萨能够帮助一切众生,能够随着众生念头感应,众生想见什么样的身,他就能现什么样的身,你看多自在!这给我们讲事实真相。

  第二种叫「无相解脱门。谓既知一切法空,故观男女、一异...(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八集)  2010/8/16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118》)


...当体就没有,只是组合而已,拿掉就没有了。所以要知道,空是真的,有是假的,对于假有不要执着。「乃至因缘,相亦不有」,这个因缘也不可得,「说为无相」。众生及法,悉无自性,这叫空。无相从哪里来的?因缘相也不是真的,这叫无相。

  「此离所取」,真搞清楚、搞明白,取就是占有,控制、占有这个念头没有了,于一切法里头没有控制、没有占有,包括对自己身体,这个很重要。因为我要占有这个身体,我要拥有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就会生病,为什么?你这个心不正常,你这个心是妄心。佛菩萨没有这个心,无我,没有我,所以他的身体是自然的。他这个身体是跟法性相应的,跟法相相应的,所以他永远不衰、永远不老,它道理就在此地。「远离妄想能取之心」,就是他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故曰无愿」。无愿不是不干事,什么事都干。你看释迦牟尼佛,以他为例子,他出生在这个世间,为我们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乐此不疲,但他一生当中,他没有妄想、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着,就叫做无愿;无愿不是不工作,工作,非常勤苦。所以说是,作而无作就叫无愿,也叫无作。相而无相,不着相,知道这个相是幻相,面对一切境界,对人、对事、对物要怎么做?要做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虽做到了,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叫无相。小乘的麻烦在哪里?小乘他真的落空,他不做,他无愿他真的不做,真的不想,真的不做,所以他落在空里头,这叫住偏真涅盘。那个偏真涅盘里什么快乐?清净,清净无为,他去享受那个东西去了。不过佛在经上讲,他享受久了,他慢慢会觉悟,要多久?两万大劫。辟支佛比他聪明,辟支佛一万大劫就回头,阿罗汉要两万大劫回小向大,跟菩萨走了,他也能在相里头不着相,在做里...(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八集)  2010/8/16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118》)


...偏真涅盘。换句话说,相似的涅盘,不是真的。真的是二边都不能着,那是菩萨入的,菩萨入这个般涅盘就成佛。在《华严经》里面讲,什么人入大三空三昧?这大乘,就是空、无相、无愿,初住菩萨就入了。初住菩萨凭什么入?他不执着,执着念头断了,分别心断了,起心动念也断了。起心动念是无明,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你看,见思断了,尘沙断了,无明断了,他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圆教初住就证得,刚刚证得。他住哪里?真的住大涅盘城。大涅盘城是什么地方?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

  我们就晓得,这段文所讲的实报庄严土的境界。我们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你跟它不相应,实报土没有门,怎么进去的?气味相投就进去了。人家心多清净,妄想分别执着都没有;我们要说我们分别执着断掉了,还会起心动念,入不进去。还会起心动念,到哪里?到四圣法界,就是小乘的涅盘城,四圣法界,实报土是大乘菩萨的涅盘城,不一样。这些东西我们要懂得,要了解得很深,对这个认识很清楚,帮助我们提升境界,帮助我们真肯放下。不了解不肯放下,不知道放下这么好,放下就回老家,要知道常寂光净土是我们的老家。我们到极乐世界,到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是到老家的门口,这个要知道,没进门,为什么?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尽。佛经上讲的,四十一品无明习气断干净,你就舍等觉位,你就证得妙觉,那就入常寂光净土。我们是从常寂光出来的,这个诸位要知道,常寂光是老家,从常寂光出来的。常寂光就是...(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八集)  2010/8/16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118》)


...时放下,这在佛法里面叫顿舍,舍就是放下,顿修、顿悟、顿证,念头一转,凡夫就成佛。释迦牟尼佛当年为我们表演的就是这个,就这种境界。唐朝时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为我们表演的,也是这桩事情,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普通人自己很清楚,烦恼习气这么重,想断它就断不了,为什么人家一下就断掉?一断,永远断掉了。做不到,那就晓得我们不是上上根人。不但上上根人我们没分,上根人我们都比不上。实在说,我们是中下根人,这要清楚。中下根人,那就是一点一点的放,你不放,你入不了门,也就是你回不了头,一定要放下。

  放下,要从外到里,先放外面。迷的时候从里到外,放的时候要从外到里。最外面的一层,六道。六道是怎么形成的?妄想分别执着,这形成六道轮回。六道是自己造的,原本没有六道。六道不是佛造的,也不是上帝造的,也不是阎罗王造的,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华严经》上说的。怎样才能脱离六道?放下执着就脱离了,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要执着。那我们到底是什么根性?中下根性我们还是做不到,说个老实话,我们是下下根性,我们的业障太重了。一点一点放,学,天天要放,月月要放,年年要放。你放得愈多,慢慢信心就起来,为什么?心清净了,烦恼少了,智慧现前了。烦恼少,智慧生,就不错!你对于放下就会有信心,你生活愈来愈自在。

  具体告诉你,放下是什么?放下就是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我...(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九集)  2010/8/16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119》)


...佛证得的,他超越十法界,生实报庄严土。一般修行人,叫通途的,多半都生到华藏世界,念佛的人生极乐世界。极乐跟华藏,实在讲是一桩事情。华藏是像一个大城,极乐世界是大城里面的一条街道,这样讲大家就好懂,最殊胜的一条街道。我在新加坡讲的时候,我常常用新加坡做比喻,华藏世界好比新加坡,极乐世界好比乌节路,这大家就很容易懂了。所以生净土已经就生华藏,生华藏未必生净土,这个要知道,你才知道净土殊胜。

  「又《会疏》曰:《维摩诘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达空无相是大智,随宜设施名方便。」《维摩诘经》上有这两句话。智度菩萨母,能生诸佛,佛离不开智慧。为什么?智慧才能断烦恼,没有智慧你怎么能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是大智慧,真看破了,他才能彻底放下,没有智慧放不下。没有智慧就是你还有烦恼,你还有情执,放不下。你还有恐惧、还有怀疑,这都是烦恼习气。真正智慧现前,这一扫而空,没有障碍了。方便以为父,修行法门里头善巧方便。下面给我们解释,「达空无相是大智」,达是通达,你通达,你明了,万法皆空,相即非相,这是达无相,相即无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是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所以称大智,这智慧是自性本有的。

  所以佛法,从汉朝汉明帝传到中国来,对中国本土文化影响很大。汤恩比博士讲的话没错,他说中国人的心量大,能包容异族的文化。印度是外国的,不是中国的,异族,传到中国来,这是异族文化。他非常赞叹,能包容...(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一九集)  2010/8/16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档名:02-039-0119》)


...所知量」,智慧、德相圆满的显示出来。清凉帮助我们把这个疑问化解了,化解对我们修学来说突破了一重障碍。所以离诸有也是涅盘的意思,它有灭、有度两个意思。

  「又《贤首心经略疏》」,华严宗贤首大师,是清凉的老师,华严宗第三代的祖师,他有《心经》的批注,叫《略疏》。这个里面也讲到,「涅盘,此云圆寂」,这是新翻的,翻成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曰寂」,这把两个字给我们一个标准的解释。圆是什么?智慧、德相,也就是世尊在《华严经》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能相好统统具足,没有一丝毫欠缺,这叫德无不备,这是圆的意思,圆满的意思,没欠缺。寂,寂是讲障,障是什么?烦恼,也就是讲的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断尽,或者大乘教里面常说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断尽了,这叫寂,寂是从断德上说的。这是圆寂两个字的意思。

  「又《甄解》曰」,《甄解》是日本人,日本的法师在中国留学,亲近智者大师、亲近善导大师,以后回到日本去之后,把大乘佛教兴旺起来,就是他们这些人。这是《无量寿经》的批注,里面有这么几句话,「义充法界,德备恒沙,为圆」,是圆的意思,这也说得很好。义是什么?义是理,也就是讲的智慧德相,充遍法界。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只有证得究竟的人他知道,佛法里面说唯证方知。这些诸佛如来,宇宙之间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那我们要问,宇宙之间万事万物跟我是不是一体?给诸位说,...(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二0集)  2010/8/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20》)


...你没有真修自以为真修。如果护持道场,你的知见不正,你没有真正做到弘护,你反而成了障碍。障碍别人修行,这个因果你没有法子回避,问题就严重了,人家修行不能成就,断送别人的法身慧命,比杀他身命罪还要重。身命失掉,很快又投胎转世,又得到了,可是慧命不然,再投胎转世到人道来,有机会能遇到佛法吗?经教里面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同学们这么多年来,常常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念佛、在一起分享,有几个人真成就?有几个人真正得受用?不说别人,先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自己是不是真得受用?在境界里头,无论是物质环境或是人事环境,能不能不受外境影响,你心就得自在!自在什么?不生烦恼,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这叫得自在。如果见到不如意的事情心里很难过,还有怨恨,遇到顺心的事情还生欢喜心、还生贪爱,你是凡夫,道地道地的凡夫,你在佛法修行没得受用。这是我们每天都应该要反省、要检点的,世间法可以欺骗别人、欺骗自己,学佛不可以。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成佛!净宗法门往生就是成佛,这个要认识清楚,他真的成佛了,而且一生当中是决定成就。这法门殊胜无比,这一生遇到了,这不容易得来,像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遇到了。遇到了当面错过,这个损失太大了;遇到了能把它抓住,这一生决定得生净土,你成就了,你无量劫来的功德今天圆满了。能不能往生?你对这个世界还有没有贪恋?你是不是真放下了?

  前...(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二一集)  2010/8/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21》)


...的时候最好是门关起来,要有电话都拔掉,不要受外面干扰。念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我在修定,我在修念佛三昧;念两个小时,我这两个小时在修念佛三昧,这要懂得。被外面环境干扰这就破坏了,功夫破坏了,那不算。什么叫真修、什么叫假修,从这个地方你就知道。

  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秦是中国。这个经文应该是什么时候?鸠摩罗什大师翻经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的国主是姚兴,所以我们看到罗什大师翻的经,他的名题上「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因为中国朝代用秦的好多个,最早是秦始皇,以后有苻秦,最后有姚秦,有好几个帝王用这个做国号,所以必须把姓冠上去,才知道是哪一个时代。秦言正心行处,着重在正心。心如果有妄想,不正,有分别也不正,有执着也不正;离妄想分别执着,这叫正心行处,这是禅定摄心。心是万事万法的主宰,《华严经》上告诉我们,遍法界虚空界从哪来的?心现识变。心现,正心行处,识变就错了,为什么?识是妄心,不是真心。为什么不是真心?识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着,所以识能变。心能现,它不变,不变我们叫它做一真法界,也就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那里面的人是正心行处,因为他们都能够转识成智。

  法相宗所说的,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第六意识分别,不分别就是妙观察;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第七识执着,执着就不平等了。所以转第七识,平等性就现前,转第六识分别,妙观察就现前,只要这两个一转,这两个是因上转,其它的连带就转了,阿赖耶自然就转成大圆镜智,前五...(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二一集)  2010/8/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21》)


...这三昧什么意思?下面为我们解释,「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为理趣」,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现在的话来说,它不是以十法界,它是以一真法界,浅深是从这里说的。我们今天的学术、学术界,无论是中国、外国,都是依十法界。你从这里看,佛法自然就高人一等,为什么?方东美先生说,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这话怎么解释?就是佛法是以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为理趣。我们世间的学说从来没有用这个,都是用十法界的,用十法界就算很高了。现在确实太空物理跟量子力学是讲到阿赖耶,阿赖耶在十法界,没有讲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没讲到这一层。但是讲到十法界,也真的是了不起,不是简单的事情。一才是真,二就叫妄,一是真。什么是一?我们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放下,一真法界就现前,就在眼前,不必到处去找,一切时、一切处无不是一真法界。我们为什么见不到?我们起心动念,一真就失掉,再有分别执着,对于一真就愈迷愈深,深到回不了头,把六道轮回当作真的。经典里面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也会念,我们也说得头头是道,可是不是自己境界,我们依旧迷恋在六道轮回,你怎么能懂得?这都是事实真相。迷了,就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佛教导我们没有别的,终极的目标,帮助我们回归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我们的老家,我们从一真出来的,佛帮助我们回去。一真法界才真正得大自在,这里头有圆满的智慧、有圆满的德能、有圆满的相好,像世尊在《华严经》里面所说的,...(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二二集)  2010/8/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22》)


...它的理论、是它的归趣。通达明了,依之行事,依照这个理论、这个方向、目标来行事,我们一般讲修行,这就是三昧,这就叫华严三昧。所以得华严三昧就一切自在,为什么?华严三昧的体是一真法界,是无尽缘起,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整个宇宙。无论是性、相、理、事、因、果,没有一样不通达,没有一样不明了,所以他才得自在。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不自在从哪来的?是从迷失了自性。

  我们六道凡夫,乃至于四圣法界里面那些小圣,他们没开悟。华严三昧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境界。没开悟就叫凡夫,六道里面的,大乘法里面称之为内凡,六道以内的;四圣法界称为外凡,六道之外的。为什么称他凡夫?没有见性,依旧用的是妄心,妄心就是阿赖耶,妄想分别执着。不过他们用得比我们殊胜,我们迷而不觉,又不相信佛菩萨的话,完全凭自己的烦恼习气去行事,这个行事实际上就是造孽。四圣法界虽用的是妄心,他们信佛。我用的这个字,同学们要留意,就是我们不信佛,他们信佛。为什么?他们听了佛的教诲,他真干;我们佛是天天教我们,我们也听得耳熟,我们没有真做,纵然做都打很大的折扣。譬如最基础的东西,十善业道,这是佛的基础的教诲,学佛从哪里学?就从这里学起,我们有没有做到?佛教我们不杀生,我们做到没有?我是没有杀生。蚊子来叮你,你是不是会把牠打死?你要打死不就杀生了吗?再问我们有没有吃肉?吃肉也是杀生。我们有没有伤害别人的念头?有伤害别人的念头,那是杀生的念头,...(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二三集)  2010/8/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23》)


...东西给我们吃,工具不一样,它起的作用就不相同。我们把电比喻作真心,眼耳鼻舌身是不同的工具,它在眼它就会产生见,能见,在耳它就能听,在鼻它就能嗅,在舌它就能尝,在意它就能知。不一样的根,六根,它起不一样的作用,其实它是一个,这个东西不生不灭,这个东西是真的。借假修真,他修的是要修真心,唯是自心,于此了达,这叫华严三昧。你对于这个事实真相真正是明了,真正通达,就定在这个地方了。三昧是住在这个地方,前面我们学过,一心止住,这就是三昧。

  佛在《楞严经》上教人舍识用根就成佛了,凡夫为什么成不了佛,成凡夫?他用识,他不知道用心。用心是什么?用心就是用六根的根性,根性是心。心跟识差别在哪里?心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不生不灭;识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它是剎那生灭的。用根不用识,是谁?法身菩萨,就是我们大乘教里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怎么成佛的?他用根,他不用识,这就成佛了,就是他用真心,他不用妄心。所以十法界里面的众生都是用的识,就是说他有分别、有执着、有起心动念,六道凡夫全有,这三种烦恼全都有。阿罗汉跟辟支佛见思烦恼断了,就是说他不执着了,不执着他就得清净心,但是平等没有得到,觉没有得到。往上再提升,菩萨、佛他们尘沙烦恼断了,比阿罗汉高,可是他还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叫无明烦恼。再能把无明烦恼断掉,也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个时候他用什么?他用六根根性,他不用识,这就叫成佛,超越十法界。他住在哪里?他住诸佛如...(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二三集)  2010/8/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23》)


...六根根性?佛告诉我们,我们眼见耳闻,第一念是真心,就是见闻觉知起作用。第一念是你还没有起念头,我看,睁开眼睛看了,还没有分别、还没有执着,心像一个镜子一样,照到外面清清楚楚,没有起分别。第二个念头起来就分别了,起分别就错了,就是妄心,妄心会分别、会执着;会分别就是第六意识,会执着的第七识,它起作用了。阿赖耶的落谢种子,我们现在讲印象,你的见闻觉知落下印象,这个印象就好像记录在数据室里头,阿赖耶是个资料室,妄心起作用。资料室落印象,那就叫业,业遇到缘,果报就现前。所以这个第一念,一念不觉这一念,这一念没有原因。这一念是真的吗?不是真的,如果真的,它就真有原因了,它没有原因,它不是真的,叫妄念、叫妄想,要着重那个妄字,妄就是根本没有,起了这么一念。这一念要是止了,停止了,就回归自性,立刻就回归自性。它要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接着来,那就回不去,它就流出去,从此法界流,流到实报土;从实报土再流到方便土,诸位要晓得,方便土就是四圣法界;从方便土再流,流到凡圣土,凡圣土就是六道轮回,那就迷得非常严重了。佛菩萨慈悲教导,帮助我们回头,我们从六道回到四圣法界,从四圣法界再回到实报土,从实报土再回归自性,又会归到原来的地方。这有人问,回归之后会不会又迷了,又流出来,那不又变成轮回了吗?佛告诉我们,永远不会了,大彻大悟之后,永远不会再迷了。这个问题《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所以《楞严》在大乘教里叫「开慧的...(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二三集)  2010/8/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23》)


...住」,也就像《遗教经》里面所说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是三昧两个字的意思,所以它在佛法里头,无论是大乘是小乘,说得最多。凡是说得最多,一定是很重要的,不是很重要的何必多说?常常说、时时说、处处说,这太重要了。确实,佛法的修学它是个枢纽,就是三学里面的戒定慧,三昧就是定。定哪有这么多,百千三昧?那是修定不同的方法,方法无量无边,目的都是修定,都是要把心收在一处。

  你看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念佛,要怎样念我们才能够往生净土?他老人家教我们是八个字,「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看这是不是三昧?都摄六根就把你的妄念收回来,眼见色就起分别执着,耳闻声亦如是,乃至意缘法,无一不是,这个心就是分别心,妄想执着往外面跑。现在我们要修行,必须把心收回来,眼从色尘那里收回来,耳从声尘收回来。实在,孟夫子也讲过,孟子那个时代,佛教没传到中国来,孟子曾经说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也是这个意思。做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只是把心收回来,你这个心是放逸在外面,就是佛家讲的六根六识往外跑,把它收回来,就是孟子所说的「求其放心而已」。大势至菩萨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心就清净,眼不缘色,耳不缘声,六根不向外头攀缘,心就定,这就是净念。

  净念要保持相继,不能让它断掉,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我们知道,前念灭了后念就生,念念都是净念,这就成功。我们用什么方法?用持名念佛,这都是无量法门里头的...(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二五集)  2010/8/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25》)


...佛陀,他就现佛菩萨身;乃至于在西方,崇敬上帝的就现上帝身,仰慕摩西、耶稣的就现耶稣、摩西身,没有一样不自在。早年我到日本访问,日本一个老和尚,中村康隆,我去访问他那一年他一百岁。他知道我在团结宗教,在做「世界宗教是一家」的工作,他很欢喜。我们见面他告诉我,他说「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我们听了非常欢喜,这个老和尚不简单。我离开的时候,他的徒弟送我到山门口,告诉我,老和尚今天说的话,好像一生都从来没听他说过这个话,「所有宗教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没听说过。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话也不是普通人能说得出来的。所以,人真正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回归到清净平等觉,清净心得到、平等心得到、觉心得到,这个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叫解脱三昧。

  下面讲,「见一切佛三昧」。可以说真正得三昧的人,三昧有浅深不同,到见佛,见一切佛,这是哪一个等级的三昧?比菩萨高一等,菩萨见佛没有见一切佛。我们看到这个名词「见一切佛」,这是《无量寿经》上所说的阿惟越致菩萨,他们得的三昧是见一切佛三昧。这个层次就是法身菩萨,在《华严经》里面最低的位次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是初地菩萨才得到,大乘法里面称这种人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示现大觉见性是这个层次,在中国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忍和尚听讲《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二五集)  2010/8/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25》)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无量香光的tudou播单  http://playlists.youku.com/?spm=a2h3j.8428770.3336676.3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学习《弟子规》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传统文化老师讲座汇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2F1gbRPaW8kYDn8#rd
圣学根之根-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keyword=%E6%A0%B9%E4%B9%8B%E6%A0%B9
四書、老子選粹白話解-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867
老人言-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640
老人言【白話譯文】-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859
《群書治要》講座-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56/167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55/57
國學治要  http://www.amtb.cn/pdf/EB35-06-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一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2-02.pdf
群書治要360第二冊  http://www.amtb.cn/pdf/HZ35-13-01.pdf
群書治要360第三冊​  http://www.amtb.cn/pdf/EB35-18-01.pdf
群書治要360第四冊  http://www.amtb.cn/pdf/HZ35-015-01.pdf
《群書治要360》中英對照版本  http://www.amtb.cn/pdf/EB50-01-01.pdf
認識佛教-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0
因果-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38
三皈傳授-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1
地藏菩薩本願經-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2
學佛答問-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54
學佛日誦-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409
淨修捷要-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13/8
淨修捷要(五念簡課)【難字漢語拼音】-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900
【禮拜版】淨修捷要32拜有聲書-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1/243
淨修捷要報恩談-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750
淨修捷要報恩談有聲書-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1/210
海賢老和尚生平修行事蹟-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play/65/34/0/87285
来佛三圣-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search/?keyword=%E4%BE%86%E4%BD%9B
來佛三聖永思集-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642
靜老說的話  http://hz1.hwadzan.net/fabo/pdf/HZ23-08-01.pdf
無量壽經-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category/27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難字注音】-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fabodetail/1902
電子書_免费高速下载|百度网盘-分享无限制  https://pan.baidu.com/share/link ... B%E5%AD%90%E6%9B%B8
數位圖書館-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edu.hwadzan.net/
從FTP站台下載 ftp://ftpa.amtb.cn/  ftp://ftp8.amtb.cn/  ftp://ftp2.amtb.cn/

净公上人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http://www.amtb.cn/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2-20 03:49 , Processed in 0.128370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