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81|回复: 0

[与时俱进弘扬大乘] 转帖:南怀瑾老师:老师让我回去读一百遍,我才发现隐含其中的历史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5 13: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讲到司马迁写《史记》,我给大家讲重要的“眼睛”了,《史记》比起《春秋》又有不同,他自己创作了一个新的历史体裁,他的精神在八书;不像《战国策》、《国语》等史料,各有各的系统。《史记》以后才有班固父子作的《汉书》,后面的历史都照《汉书》的体裁,慢慢衍变,之后有《后汉书》、《三国志》,魏晋南北朝等史书,接着是《唐书》,再有《宋史》、《辽金元史》、《明史》,清史还没有写好,民国史更没有人写了,还差得远呢。

《史记》用的是传记体,他的体裁同别的都不同。他用传记体裁,等于写小说,所以我常常告诉年轻人,你要读《史记》,想要懂司马迁写什么,最好也读《聊斋志异》。你以为说鬼话就那么无聊吗?司马迁常称“太史公”,实际上是推崇他父亲,因为从他父亲以下,一家都管历史的,同时也表达一个史官的历史责任。蒲松龄写《聊斋》,在每一篇异闻、鬼话之后,他也跟司马迁一样,他自称异史氏。所以想把文章写得好,想做个好的新闻记者,你非读《聊斋》不可,要学会他写故事的手法。他在重要的故事后面常有个评论,就是“异史氏曰”,和司马迁写《史记》“太史公曰”一样,这是我们读历史应具的一只眼睛。
司马迁写《史记》用传记体写,我先讲我的故事。我当年年轻,自己认为学问也不错,抗战初期那时二十几岁,在四川成都中央军校教课。这个时候我见到我的老师——袁(焕仙)先生。我一生的老师很多啊!唯有这位老师很特别。那个时候人家说我诗词文章都好,又说我文武全才。他听了就说南怀瑾是一条龙,我要把他给收了,这是后来人家告诉我的。
有一天我们两个人谈话,谈到古今中外的学问,谈到历史,谈到写文章,他就很严厉地问我:“你读过《伯夷列传》没有?”我说:“先生啊,我太熟了,十一二岁就背来了。”他说:“嘿!你会读懂吗?”我说:“是啊,都背来了。”他那个态度,把胡子一抹,眼睛一瞥:“嗯!这样啊!”样子很难看。他这么一讲,我愣住了,我就说先生啊,我们那个时候不叫老师,叫先生。“先生啊,你讲得对,也许我没有读懂。”他就说回家好好读一百遍。我这时心里真的有一点火了,但是还有怀疑,他怎么这样讲呢?《伯夷列传》我很清楚,我现在都还能背得出大半。回来我真的把《伯夷列传》拿出来好好的用心再读,反复思惟,当天晚上明白了。我第二天去看他,我告诉他,先生,《伯夷列传》我昨天回去读了一百遍。他就哈哈笑了,说:“不要说了,我知道你明白。”你们读书称呼老师,这就是老师了,这是书院精神,让你自己读通了。这是读书的眼睛,读史的眼睛。
司马迁写《史记》,重点在列传,第一篇写《伯夷列传》,你去看看。照一般写传记,写一个人,譬如说你姓王或姓李,山东人,哪里毕业,做了什么事,讲了什么话,这是传记。但是他写《伯夷列传》,没有几句话。武王那时是诸侯,他起来革命,要出兵打纣王,几百个诸侯都跟着他,纣王是皇帝哦。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读书人。这两个老头子,“叩马而谏”,出兵的时候,把武王的马拉住了,劝他不要出兵,只有几句话,第一你父亲文王刚刚死,还在丧服之中,用兵是不应该的。第二,你更不应该去打纣王,他至少是你的天子,你周朝也是他封的,你怎么可以以臣子出来打君长呢?然后“左右欲兵之”,旁边的人要杀这两个老头子,这时姜太公说话了,“此义人也”,你们不要动手,要尊重他们,这两个是中国文化的读书人的榜样,请他们回去,好好照顾着。后来武王灭了纣王,建立了周朝,列传中有一句,“义不食周粟”。等于说,你这样做是“以暴易暴”,不过是一个新的暴君打垮一个旧的暴君而已,所以他们绝不吃周朝土地上生出的任何一颗米,两人饿死在首阳山。这是司马迁为他们所作传记的重点,然后下面都是理论,理论什么?对历史的怀疑,人性的怀疑,宇宙的怀疑,因果的怀疑,你们回去多读这篇《伯夷列传》就知道。从古至今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为什么天下的坏人都很得意啊?为什么坏蛋造反都有理呢?强权为什么胜于公理?这个因果报应在哪里啊?这是司马迁在这一篇的怀疑,也是对上下古今历史打的问号。
但是这一篇就告诉你,中国文化不赞成这些帝王,做帝王的干什么呢?所以你要去看书了。你看唐朝杜甫的诗,这是讲到历史的参考,这是看历史的眼睛,杜甫写那个唐太宗,得唐朝的天下,两句名诗,“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你看多漂亮!换句话你唐朝的天下打来的,你消灭了各路英雄诸侯,最后是你拳头大,当了皇帝,整个的国家就是打来的。毛泽东当然也懂这个,他是熟读《资治通鉴》的,枪杆下面出政权。可是杜甫不是那么讲,杜甫讲得很文雅,“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这是历史的眼睛。
还有唐人章碣的两句诗说,“尘土十分归举子,乾坤大半属偷儿”,“举子”,就是考取举人、进士啊这些人,读书人一辈子很可怜,死了埋在泥土里,换句话说,我们这一些读书的知识分子,没有什么了不起,最后归到烂泥巴而已,读书有屁用啊。这个宇宙天下都是用权力与手段骗来、偷来、抢来的。这两句诗就把功名富贵,有钱财的,有权势的,统统批评了。唐人的诗像这样的有不少,这是历史哲学的观点。现在回到《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不同于《春秋》,《史记》有五种体裁,作皇帝的叫“本纪”;作宰相诸侯的,以及了不起的人如孔子,这些叫“世家”。古人说的世家子弟,就等于现在说的**,就是这样来的;其他普通一般的,就叫做“列传”。还有“表”“书”等体裁。他写《史记》这几种体裁,大都用传记体写,不像《春秋》,他这是首创,在司马迁以前没有,司马迁以后大家慢慢跟他学的。刚才讲列传第一篇,以伯夷叔齐代表一个高尚的人格道德,然后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而且他很特别,《游侠列传》、《刺客列传》,什么都写了;乃至写《货殖列传》,作生意的、盗墓发财后来称王的,什么都有,做偷儿、做妓女也可以发家的,他讲得非常白,非常清楚,有这各种列传。

司马迁引用孔子一句名言,是讲写作历史的重点,“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者也”。他说写历史、写文章,如果光讲空洞理论,没有用,他用传记体来写,等于写小说一样,把一个人一辈子的思想、行为、言语,写得明明白白的,让大家看得清楚,这是他写历史的眼睛。所以我们读历史,要经史合参,要学观音菩萨千手千眼,每一只手里有一只眼睛,每一只眼里有一只手,要清清楚楚。

《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古代的诸侯立国的大原则,是要谦让就位,最后又功成不居,所以老子就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上古文化的传统思想,后来儒道两家都奉为圭臬。而中国几千年来历史的事实,每当拨乱反正的时候,都是道家的人物,用道家的思想来完成大业的。等到天下太平了,才由儒家的人物出来大讲治平之道。道家的功成身退,而又退得不大好的有两人,一个张良,一个诸葛亮。比较退得可以打八十分的是姜太公,诸葛亮大概可以打六十五分到七十分,因为欲罢不能,只好鞠躬尽瘁了。
道家的人不求名不求利,隐显无常,所以更觉亲切可爱。这与西方文化的观念大相异趣。我们看历史上道家的人物,要去考证他们可真要命,他们学问再高,功劳再大,最后还是隐掉了,修道去了。修道以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要了,最多报个代号叫什么子、什么老的就算了,有时还装疯装癫,如神龙见首不见尾。近世的西方文化可不然,一个人如果成功了,就要拿什么什么奖金,名要大,利要多,越大越多越好。由此看来,中西文化的确在基本上有所不同。中国文化真诚谦虚的精神,是孔子非常赞成的事,他大加赞扬身退之道。尤其他对吴泰伯、伯夷、叔齐等不肯当帝王,最后逃走了的这些人,称扬得不得了。这并不是他鼓励人不要当皇帝,不要搞政治,而是说你有才干的话,就好好干一番,成功了就退隐而不居功。所以孔子在这里感叹,能以礼让为国的人哪里有呢?不以礼让为国,用争夺来的,或用手段骗来的,那么文化的精神就不要谈了。司马迁就根据这个道理,写了一部《史记》,大谈其历史哲学的观点了。
说到这里,想起我以前的一位老师,他是清朝最后一次科举的探花。我学习旧体文写了一篇文章向他请教,他许以在满清时考一名举人、进士没有问题,我当时也很傲慢,心想前清进士的文章,也不过如此而已。后来碰到我的袁老师,我把写的诗文拿给他看,他派头十足,瞄一眼,往旁边一搁,响都不响。我心想这是什么道理?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再给他看,又是往旁边一摆,他说:“你怎么会写文章?”我说:“人家还说写得不错哩!”我这个人狂妄得很,我说:“老师,你说哪点不对?不对的,帮我改。”他说:“《伯夷叔齐列传》你读过没有?”我说:“当然读过呀!《古文观止》上都有,我还背得呢!”他说:“你背过了《伯夷叔齐列传》,你就懂吗?”我说:“那么!要请老师再加指点。”他说,“你回去。再倒背一百遍,背完了来见我,再告诉你!”这位老师真了不起,我心里很不服气,气得不得了,其实他这种教育法,当时是要刺激我。我回去再看,后来看出道理来了,我去看他,我说:“老师!我看出道理来了,我讲给你听。”他笑着说:“好!你真懂了,不需要再讲了。你也可以写文章了,这样才能懂历史文化,文中才另有一只眼呢!”这位老师的教育手法是这样的好,实在终生感激不尽。
《伯夷叔齐列传》真难懂,司马迁的全部思想的纲要都摆进去了。在《史记》中,帝王的传记叫“本纪”;诸侯、宰相等,有功业成就的人的传记叫“世家”;再其次为“列传”,为某人的传记。讲列传,大体上应该和我们现代的传记一样,某人,某地人,家世如何,出身什么等等。可是《伯夷叔齐列传》中,叙述伯夷、叔齐的话没有几句,初看起来,还真似“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他说些什么,越说越远。文章一开头是:“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等等,一路下来,乱七八糟,东一句,西一句,伯夷、叔齐的事情,倒是没说几句。可是他把历史哲学全部的观点,都放在这一篇里。他同时讲到,上古中国文化,以礼让为国,但告诉我们,尧让位于舜,舜让位于禹,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并不是说句:“你还不错,由你来做。”这样简单,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都经过“典职数十年”,叫他跟着做事做了几十年,做部长,又做行政院长,都做了。考察他,认为他实在行了,然后才让位给他。“传天下若斯之难也”,中国文化公天下个个让位的过程,是这样不容易——德业的建立,需要经过这样长久的考察。他说从此以后没有了,不是你拉过来,就是他抢过去。他说得很明白,因此他说从此以后就有问题了。

武王统一天下,“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把武王的马拉住,告诉武王:“你不能这样做”。原因如何如何。武王以后,礼让为国的精神就更没有了。不过说得没有这么明显而已,必须你自己去体会。所以有人说《史记》是汉代的谤书。实际不止是汉代的谤书,是对中国历史严厉批评的一部谤书。但是司马迁有一个把握,他说要把这部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这个牛可吹大了,换句话说,他把当时的学者骂尽了。他等于说:“你们还能看懂我的书吗?只有把它藏起来,将来会有人看得懂我的书。”
******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孔子认为最值得钦佩的,确定了人格,立志不变,自己认清楚了一个主义、一个思想、一个目标。他这个人格不管什么环境,永远不变,不动摇,同时不辱其身——这四个字是很难的,拿社会的现象与历史作一个对比,就会知道,历史上有许多人降志辱身。有人在一个时代变更,尤其国破家亡的时候,例如宋末、明末时期,有很多人,或为了怕死,或为了一己的功名富贵而降志,降志而后辱身,招来不知多少侮辱,被人看不起。但是话说回来,有许多人还以辱身为光荣的,对这种人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同时由这点,也可以了解我们中国思想文化,对于人格教育的建立是很重视的,再说不辱其身的事例,我们但看社会上许多人,虽然发财了,但是乃由降志辱身得来,也是很可怜!对于不辱其身的定义,广义的是坚定人格,高尚其志,这是很不容易的。孔子认为真够得上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只有伯夷、叔齐他们,这两个人连皇帝位置都不要,可以做到栖心道德,视天下如敝屣。

《论语别裁》
-------------

你只读一次两次不行的哦,要读好多次才可能懂。我读《史记》的经验告诉你,当年抗战的时候,我在成都,那里有个很有名的学者,前清最后一榜的榜眼商衍鎏先生,我也拜他为师。有一天我问他:“老师啊,你们当年考进士是怎么考的?”他说:“你怎么问这个?”我说:“那我的文章如果参与考试怎么样?”他说:“应该可以。”我心里想,那么容易啊!可是真讲读书很难,每个字都要很用心,这是一件事。
后来我问袁老师,袁老师说:“听说你跟商老师问当年考进士。”我说:“我看前清这些举人、进士的文章差不多,我认为很平常。”袁老师把胡子一抹,瞪我一眼,他说:“你书读过很多,《史记》当然很熟,有一篇《伯夷叔齐列传》你读几遍?”我说两三遍,可是好句子都会背啊!袁老师说:“不行!你要懂得写文章,把《伯夷叔齐列传》读一百遍,再来跟我讲话。”我一听很不服气,可是他是我的老师,当年跟老师是这样讲:“是!”不讲话了,只答应是。回来很不服气,再拿《史记》出来读一读。哎呦!我发现是有问题!当年认为读懂的,现在好像没有看到的地方很多啊!再来。哎呦!越看越有问题,最后真听老师的话读一百遍,然后来跟老师说。他一看说:“你不要说了,你懂了。”所以,读书做学问真难!我现在提出来请你们注意。

《漫谈中国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5 21:26 , Processed in 0.127928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