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67|回复: 1

[大德开示] 第十五讲如何给予孩子真正的爱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5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蔡礼旭老师讲述学祖宗智慧 改人生命运》

第十五讲 如何给予孩子真正的爱


大家早安!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谈到「父子有亲」这个部分,我们复习一下。为
人父母者首先要思考,自己的思想价值观能否带给孩子正确的人生方向,活出人
生的价值。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为人父母对于整个家庭的心态,首先要有责任心,承先启后。对上
要知恩报恩,对下要教育好下一代。昨天有一位学长问道:道义跟情义一不一样
?大家觉得一不一样?从义上来讲,「义」这个字是一样的,意思就是应该的。
「义者,宜也」,应该这么做。义也是不分彼此,甚至于是先人后己,这个是义
,没有私心的。
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次齐国的军队要打鲁国,进入了鲁国的领土,这个军队在
行军的过程当中看到前面有一个鲁国的妇女。当然,老百姓看到齐国的军队来了
,赶紧跑,那齐国军队也追。而这一个妇女手上抱着两个孩子,跑跑跑,这个妇
女觉得一定会被追上,所以她就把一个孩子放下。她觉得放下一个可能还逃得掉
,带着两个,就逃不掉了,所以就放下了一个孩子,接着继续跑,结果还是被这
个军队追上了。军队就问她了:「这两个孩子是你的什么人啊?」她说:「一个
是我的儿子,一个是我大哥的儿子。」军队的人马上就说了:「哦,那你丢下来
的一定是你大哥的儿子。」结果这位妇女讲:「不是,那是我自己的儿子。」当
下那个军队的将军很惊讶:「你为什么把自己的孩子丢下,带着自己哥哥的孩子
呢?」她说:「我哥哥就剩这个孩子了,留自己的孩子是私情,留我哥哥的孩子
是我应尽的道义,所以我放下自己的孩子,带哥哥的孩子走。」我们可以想象当
时候的人心,把这个义摆在什么样的位置。
结果当下,这个军队将军听完她的话就说:鲁国的妇女都有这样的心境、处事的
态度,这个国家不能欺负。军队就退回去了。以前的人发兵,都强调道义之师,
师出有名,不能给人家乱侵略的。人家的老百姓都这么有道义,他还去侵略,天
下人都会耻笑他,他们就退回去了。结果后来这个消息,鲁国的国君了解到了,
然后就封这个女子叫「义姑」,称她叫「鲁义姑」,鲁国给她封上去了。
所以这个就是她觉得人生应该做的事情,哪怕是放下了自己的私情,哪怕是捐出
了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辞,因为她觉得那是她人生应该做的事情。这个就是义

义另外一种讲法,合情、合理、合法,全面去考虑,这个也是义。而「情义」、
「道义」,其实假如要细分的话,我们一般夫妻之间用「情义」,由感情生起了
一种道义,一种义的心境,应该要成就对方,应该要照顾她一辈子,由情产生了
这份道义。而对父母,我们一般直接想到的是「恩」,不能忘了父母的恩,所以
称「恩义」。孩子我们生下来了,我们就有责任好好地把他教育长大,这是我们
应该的,对孩子,我们称「道义」。但是一般来讲,没有分那么细。我们一般都
讲,「哎,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没道义」,是吧?这个都是属于朋友之间这一份义

昨天我们听到高学长讲的张劭跟范式的相处,那完全都是道义。没有利害关系的
,都是尽心尽力、不分彼此,这个就是义啊。所以我们对上有恩义,对另一半有
情义,对下一代有道义,这个都是责任心。
好,再来,我们带领家庭,在很多事情当中,要时时有反省自己的心。不能得父
母欢心,我们要反省。孝顺、孝顺,「顺」字,还有懂得体恤亲心。不过在这个
时代,孝顺父母还得要用理智去孝顺。因为可能父母,他也没有接受中华传统文
化这些价值观的熏习,所以有可能父母的价值观还是比较偏向于功利的方向。这
个不能怪父母,因为在这种社会氛围,很难不往这个方向去追求。而父母在追求
这个名利的方向,其实他也是不了解,他觉得这样子才可以过上好日子。所以这
个时候,得要用耐性好好地跟父母善巧、方便地沟通。这个时候不能用道理去压
,也不能忤逆。这是用柔软的心加上智慧,去引导父母改变不妥当的价值观。
那孩子有不好的行为出现了,这时候我们要懂得反省。所谓果子酸了,一定是根
出问题了。没有很好地吸收营养,才会出现这个状况。所以教儿教女,得要先教
自己。自己正了,孩子自然「水到渠成」。而假如上梁不正,下梁没有不歪的,
这是反省。我们时时为一个家庭的榜样,夫妻都如此,所以要正己化人。这个是
在心态当中。
再来,我们了解到,一个朝代,皇帝登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立太子,他才能
把这一个朝代传承下去。他下一代不好了,那他前面的努力化为乌有了,那他就
对不起列祖列宗。所以一个朝代如此,一个家族亦如此,一定要把教育好下一代
摆在最重要的位置。那现在的社会,也一定要把培养骨干人才放在一个非常重要
的位置。从汉朝之后,选拔人才是通过举「孝廉」。「孝」则有德行的根本,「
廉」则不贪污。这是做事很重要的根本。一个朝代举「孝廉」为一个非常重要的
选才标准,事实上,企业界、团体也要承传,也要举「孝廉」。看底下这些干部
、员工,观察他们有没有孝心,处事有没有公正、廉洁,这个非常重要。
教育孩子对家庭来讲很重要,也是父母的责任,父母是子女第一任的老师。讲到
第一任,我们就想起先入为主,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绝对大过于老师跟他所遇到的
人,因为习惯成自然了,少成若天性。《易经》六十四卦里面有蒙卦,蒙卦里面
提到「蒙以养正」,就是这个童蒙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思想、正确的习惯,他一辈
子就立住了这个人格、立住了好的行为。「养正」,养他的正气、养他的正心,
这个是非常神圣的功劳、功业。把一个人的人格树立起来,他成人之后一定会对
家庭、社会做出非常大的贡献。假如一个女子照顾好她的孩子,孩子以后成为范
仲淹,请问这个妈妈的功德怎么算?可能计算机都算不清楚了,因为这个风范能顶
立天地间不摇。
所以父母既然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师,那我们就要很用心地去教育我们的孩子。现
在很多家长没认知到这一点,把孩子送到学校去,没教好,就怪老师,这个是不
妥当的。我在台湾认识一位法师,这位法师他专门照顾监狱里面的少年犯。那些
少年犯都是不满十八岁,都是杀人啊、抢劫啊,行为太严重了,虽然没有成年,
还是得要把他们关起来管束。结果这位法师就跟这些监狱管理者说好:「服刑期
间你们把他们放在我的寺院,我来照顾他们,我来负责。他们假如跑走了,那他
就放弃这个机会,你再把他抓回去。」
好,故事开始了。你假如是这位法师,你现在旁边都是杀人、放火的,不是一个
哦,是一群,你睡不睡得着觉?你敢不敢干?有时候听故事都挺轻松的,真正身
临其境去看看?这位法师说好之后,真的,监狱就把这些少年犯载过来了。结果
不同的监狱载了两拨孩子过来,一下车就在争地盘,就要打起来了。有人赶紧通
知这一位法师。这个老和尚,他拿着拐杖,身体也不是很好,赶紧赶到现场,然
后就对着这些孩子,他把自己的拐杖拿起来,往地上一摔。所有的孩子被这个动
作震住了,全部看着他。然后他就对这些青少年讲:「我不管你们以前是干什么
的,到我的地盘就要听我的!」结果孩子们听完马上就双手抱拳:「是!」所以
跟这些孩子们沟通还得要用他们的言语,他们听起来比较亲切一点。
过了一个礼拜,有一个妈妈就来看她孩子。结果来的时候发现他的孩子在吸烟,
这个妈妈就很生气,就找这个老和尚:「我孩子怎么还在吸烟呢!」就很凶啊,
质疑这个老和尚。这个老和尚就笑着跟她讲:「你的孩子教了十几年,烟都没戒
掉,来我这里一个礼拜你就要我把他的烟戒掉,我又不是神通广大,是吧?」
所以你看,人都没看到自己的责任,对别人都要求赶快给我做好。所以我们在处
世当中啊,真的很难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我们当父母的人,假如觉
得「我的责任比较大」,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只不会指责老师,还会
先说是「我教得不好」。当下孩子的老师是什么感受?当下这个老师觉得,「哎
呀,这个父母很有修养」,他会对你的孩子更加地关心啊。假如出现状况了,你
马上责问:「哎,你老师怎么当的?」这个老师心里想,你也好不到哪里去,给
我记住,等你走完之后就捏你的儿子,出一下气。这个都是意气在处事,就不妥
当了。你们怎么笑这么开心?你们干过这种勾当是不是?
所以,其实人在每一个境界当中能反思、反省,这个都是一种性德的流露,能感
染在这个因缘当中的人。有一次我们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学校里面,老师说他几句
,他脾气就上来了,结果就冲出校园,又跑得很快,腿特别长,老师都追不上。
孩子跑不见了,老师就紧张了,赶紧打一通电话先告知家长,一起来找孩子。老
师战战兢兢打电话,他父亲接了。老师说:「您的孩子刚才跑出去了。」了解了
这个情况,当下他父亲就说了:「是我教得不好,老师,很抱歉。」很多现在的
父母,什么鸡毛蒜皮就找老师来质问,所以老师打这个电话前还觉得挺紧张的,
结果居然这个父亲是这样的反应,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后来也找到了孩子。
结果这一位老师就常跟这个父亲多沟通,后来了解这对父母有学《弟子规》,后
来这位老师到了庐江去参加五天的《幸福人生讲座》,我也见了这位老师。所以
大家想,这位老师接触传统文化的缘分从哪里接上的?从这对有修养的父母啊。
而且大家要了解,这位老师接上以后,他深入了,谁会得利益?他以后几百个学
生都会得利益。所以为人演说、表演,太重要了。这是给我们孔老夫子、圣贤人
脸上贴金,是吧?感到光荣啊,这是帮他们招生--「学习《论语》、学习《弟
子规》的都很有修养。」所以,我们当父母的,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发生任何问
题,不要责怪老师,也不要责怪他人,首先反省我们自己带孩子的不足。
那教育孩子,第一个,我们对孩子要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不能怀疑孩子。不管他
现在是什么状况,我们都要鼓励他,我们都要信任他。我跟大家讲到过《妈妈,
只有你会欣赏我》,那个孩子素质不是很好,但是慢慢的,借由这一份信任,他
的信心提起来,他的潜力发挥出来。
再来,我们说要恩威并施、恩威并济。恩,是爱护;威,是德行。其实这个「恩
」,就是很自然地流露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我的姐姐一个大我三岁,一个大我两
岁,其实年龄差不多,都是一起读书。有时候父亲怕我们学习饿了,常常出去给
我们买好吃的,从中都可以很深刻地感觉父母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包括妈妈怕
我们读累了,学习累了,每一次时间比较晚了,我妈就上楼,叫我们赶紧去睡觉
了。结果每天都是这样,常常我母亲的脚步声到了,人还没到,我姐姐就学我妈
讲话,「去睡觉了,去睡觉了」,我们全家人就笑成一团。
这几天我们有讨论,不要长孩子的贪心。你今天去买芒果,去买水果,就买父母
吃的,就在孩子面前吃给他看,让他不要长贪心。大家想到那个情景没有?就父
母在那里吃,「嗯,不给你吃,嗯,不给你吃。」请问诸位父母,你做得出来吗
?所以大家要了解,很多都是很自然的人情,你不要做得很僵硬哦。是父母在的
时候,爷爷奶奶在的时候,首先一定想到爷爷奶奶。自己都没得吃了,还是给爷
爷奶奶,这个就把孝完全体现出来了。今天假如我们的生活算宽裕,那当然都能
吃到了。
我自己的感觉,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让我们感觉没有匮乏,但是节俭
,这一点很重要哦。没有匮乏,让我们时时都感觉父母对我们的关怀,又没有让
我们养成奢侈的习惯。我记得那个饭粒掉下去,我父亲都是把它捡起来吃掉。碗
里面是绝对不留其它的东西,都是干干净净的。节俭的风范还是要演出来。有经
济能力了,常常也能够表达对孩子的这一份关心,「孩子你在长身体,多注意营
养,多吃点。」感觉到的都是这个爱,而不是去增长他的欲求。三餐已经吃好了
,他要吃这个、吃那个,那就是欲望的增长,就不妥当了。所以,不要为了不长
孩子的贪心,做出那个让人感觉好像比较苛刻的行为,那也没有必要。一切都很
自然的,真情的流露,就对了。
稍微再补充一下,比方说妈妈买东西回来了,一定先给爷爷奶奶,还有先给先生
吃,就让孩子养成只要有食物了,一定是长辈先吃的这个态度,这很重要。你什
么东西拿来都先给孩子,那就不妥当了。
那这个「威」,我们上一节课讲到有三种。「道德之威,成乎安强;暴察之威,
成乎微弱;狂妄之威,成乎灭亡。」那我们看,是因为自己有德行,感动孩子,
感动学生,感动员工,这个是「道德之威」。那在这个家庭里面成长的孩子,他
会觉得很安定、很安乐,这个家会越来越兴旺。每一天都濡沐在父母的德行之中
,哪有长不好的道理?
我们大陆有一位导演,翟俊杰翟导演,你看他六十几岁的人说到,他觉得他人生
最幸福的,就是一个六十几岁的人走进门还能喊一声「娘」,他觉得是他的幸福
。而且他对他儿子讲:「你今天推门可以喊一声『奶奶』,是你的造化。」因为
他奶奶已经九十多岁了。
而这个翟导演非常地孝顺,虽然这么大年纪了,母亲剪脚趾甲都是他亲手剪。我
那时候看到一张照片,一个六十几岁的人在给八十几岁的老太太剪脚趾甲,而且
他还戴着老花眼镜。那个神情非常地专注啊,很美!大家感受感受,看到这个景
象啊,让人感动,动容。所以,他的儿子就说了,每次看到他爸爸给他奶奶剪脚
趾甲,他就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所以后来,这个儿子就主动跟他父亲讲:「父亲
,这个工作让儿子来做就好了,您就别做了。」儿子被他的德行感动,就把这个
工作接过来了,而且还青出于蓝胜于蓝。
我们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每一年评选演艺圈十大孝子,这个活动很有意
义,因为演艺圈的人对青少年、孩子的影响特别大。这一些孝子都能尽孝,就给
这些孩子、给社会做了一个很好的带动。以后大家也可以随喜功德,可以到现场
去参加一下,假如有机会的话。翟导演是第一届就当选,他的儿子这一届当选。
而且他的奶奶说:「我这个孙子,在我整个肠胃不适、没有办法排泄的时候,每
一次都是他亲自帮我抠出来,都是非常认真体贴我、照顾我。」真的啊,他父亲
作为榜样,他更是效法学习。所以我们说那个教育的「教」字,确确实实是上行
下效。这个是「道德之威,成乎安强」,他整个家族孝道、德行就振兴起来了。
而且我感觉翟导演真是用心良苦,他把他太太哺育孩子的乳汁封起来,结果过了
应该是一二十年之后,那个白色的乳汁变成红色的血水。当下他体会很深啊,真
的,母亲都是用她的血来哺育孩子。从怀孕到孩子三岁这一段时间,哺育的乳汁
重量超过一千公斤。所以为什么女子的骨头会比较黑,她很多的、大量的钙质、
营养,都贡献给了孩子。所以我们也可以感觉得到,知恩报恩,翟导演非常地重
视。孝养父母不只他做得彻底,他也时时提醒自己的孩子:你们可不能忘了你母
亲的恩德。所以这一瓶乳汁,就成为了他的女儿出嫁的最重要的嫁妆。成家了,
为人妻、为人母,总要饮水思源,知恩报恩。这个是父母的德行成就了家庭下一
代的未来。
再来,「暴察之威,成乎微弱」。「暴」就是常常发脾气,「察」就是刻薄,要
求得很苛刻,常常像警察一样在那里盯着,在那里要求。大家感受一下,假如父
母是这种「暴察」的态度,这个家庭氛围一定很压抑。而且,假如父母本身德行
也不好,那孩子在父母面前,不敢做坏事;可是只要父母不在,他们的表现一定
跟在父母面前的行为不一样,阳奉阴违。为什么?内心里不佩服父母,甚至还怨
父母,「自己都做不到,还这么严格要求我。」这个是「暴察」,然后家道会越
来越衰。这种暴察的态度出来,这个家跟这个团体就危险了,而且也不可能旺,
因为没有人和了。
所以这个「暴」字是我们要特别警戒的。父母教育孩子,只要脾气上来了,不管
你讲的话有没有道理,孩子就记得你脾气很大,孩子就想:今天真衰,被骂一顿
,被打一顿,一笔勾销了。其它的道理记不起来。其实哦,不只对小孩,对员工
、对学生,甚至对朋友,我们跟他沟通带有情绪,让他感觉不舒服,你苦口婆心
讲了一个半小时,他可能都没听进去。因为他的不舒服就鲠在那里,只记得你动
情绪了,你发脾气了。哦,当我们听到他们是这个反应,心里觉不觉得冤枉?觉
不觉得无奈?「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能怪他,还是我们的修养不够,造成
人家没有办法把这些好的劝告听进去。
所以老祖宗有一句话讲,「心平气和则能言」。不能达到心平气和,不要讲话。
所谓「盛怒中勿答人书」,生气的时候不要写信,也不要写完后大呼,「啊,痛
快!」你以后就麻烦了。「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你把人家骂得痛快
,话送出去了,这一辈子这个怨结就很难化了,「盛怒中勿答人书」是有道理的
。所以,发脾气的时候绝对不要教孩子,要教孩子的时候就别发脾气。这个原则
很重要。
我自己的印象中,我母亲没发过脾气。我父亲教训我的时候,也不是那种气急败
坏的,从来没有。我父亲教训我的时候,很平静,义正词严地给我分析清楚,尤
其印象最深的,就是常常劝解我:一个人要懂得自爱,不要糟蹋自己。我跟母亲
聊天,聊到小的时候,我母亲就说了:「那个时候你爸爸在教训你,我都想说,
你年纪这么小听不听得懂?」
而我母亲做得很好的是什么?只要我父亲教训我,她从来没有插过一句话,从来
没有去袒护我。这个是女子很重要的一个态度。不只女子要注意这一点,爷爷、
奶奶这一点也要注意。父母在教孩子了,你不要去袒护孩子,不然就不好教了。
为什么?你一去袒护,孩子心里想,以后犯错,找谁?就找那个会保护他的人。
他就没有去安住、面对自己的错,接受教训。所以一个家要教育好孩子,还真是
要有合力,合在一起,大家都懂这些教育的原则才行。
我记得我犯错的时候,都是我爷爷第一个喊打的。然后要处罚我了,我爷爷就把
我奶奶带上楼去了,「活该,该教训」,然后就把我奶奶带上去。因为我爷爷知
道我奶奶会受不了,一定会忍不住,所以带上去了。这样就把我的援军给断掉了
,把我的粮草都断了,我就没戏唱了,就全神贯注接受父亲的教训。
我也给我母亲讲:「爸爸的话我全听进去了。」为什么?为什么我这么确定?因
为我父母都说道:「我们两个人口才都不好,话都很少,怎么生个儿子这么会吹
牛。」我说:「爸,这个您就有所不知了,虽然您平常话很少,可是您骂我的时
候辩才无碍,我是在那个时候偷偷学起来的。」真的,我父亲在骂我的时候,我
感觉真的太顺了,那个道理一句接一句。但是,确实都是心平气和。好,这个是
不能情绪化、不能生气,「暴察」,这样不好。
再来呢,「狂妄之威,成乎灭亡」。比方当父亲的人,「你爸是天底下最厉害的
」,这种话绝对不能讲。「满招损,谦受益」,真的,人到狂妄的时候,他的大
灾难就要来了。在夏桀那个时候,其实身边都有很多很有德行的大臣都劝他:「
您要赶快体恤人民,不能再这样暴虐了。」结果这个夏桀听了以后不以为然,大
臣说:「你假如再不听,你就要灭亡啦。」结果夏桀说:「太阳哪有灭亡的?」
他把自己比喻成是那个每天出来的太阳,太阳怎么会灭亡?结果这个话传到老百
姓的耳朵里了,老百姓说,太阳什么时候灭啊,我跟他拼了,「予及汝偕亡」。
你说人狂妄到底下的人气得牙痒痒的,那个也就快灭亡了。好,这个是我们讲到
的「威」,是要用德行去建立威严。
《论语》里面说道,「君子不重则不威」。这个「重」,除了稳重之外,这里还
有一点,看重自己,要成就自己。这个「重」,就是《大学》开篇说的「在明明
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人父母者,能以这样的价值观为人生的方向,「
我这一生就是要成圣成贤,希圣希贤」,那这个父母叫做自重,他举手投足就会
战战兢兢、要求自己,他表现出来就有威严。所以这个「威」还在自重,还在期
许自己要向圣贤学习,这一生要做圣贤。有这样心境的父母,在孩子心目当中一
定有威严。假如当父母的得过且过,放纵习气,那这个威严绝对不存在,甚至还
可能让孩子瞧不起,那就麻烦了。孩子假如瞧不起父母,那他的人格也会很有障
碍,他也很难去瞧得起谁。
这个「威」还要讲原则,无规矩不成方圆。父母讲规则,孩子就会循着这个家规
去遵守,他就不会为所欲为、放纵自己。我们在机场上常常看到一些孩子想大叫
就大叫,想去搞破坏就搞破坏,然后父母在旁边都不觉得怎么样,不懂得在这一
些地方教育孩子。
在我们家,在我们这一代我是独子,又是长孙,而且还是长曾孙,所以等于是说
在家族的地位还不错,还可以。我是很有条件做败家子的,可是为什么没做?我
现在想起来,感激太多的人。第一个感激中华文化。慎终追远,所以我们就有对
家族的使命。我年纪很小,三四岁的时候去扫墓,到曾祖父、曾祖母的墓前去,
结果跪下去,头一抬起来,看到我的名字在第一个位置,哦,我突然深呼吸,之
后觉得走路的姿势都不一样。为什么?你排在第一个,你要有样子。所以我虽然
在家是弟弟,可是我后面有五个堂弟,所以我从小也是被叫「哥」。为什么长子
、长孙被看重?因为他在整个家庭中要负责任。
再来是我的爷爷奶奶不宠我,还有我母亲不宠我。都是要有这些条件,不然我们
就很难不养成那些坏的习惯了。我记得有一次,我想要买一个东西,其实那东西
不一定需要,小朋友买玩具,玩几下又要买新的。我就在那里给我妈妈吵,吵吵
吵,我妈什么反应都没有,继续看她的书,连看都不看我。结果我看我这么「嗯
嗯」,在那里吵都没用了,这个时候不使出一些绝招不行了,我就开始在地上滚
了,「啊」,在那里哭。滚滚滚,结果滚了十几分钟,我妈连动都没有动,继续
看她的书。哦,那个要有定力的。结果十几分钟之后,我突然开悟了:冬天的地
还是挺凉的。再来呢,其实打滚也蛮累的,还是起来休息一下。结果爬起来,我
妈还是不动,继续看她的书。你不要孩子站起来了,你还看他一下,「怎么样,
就是不答应你」,你还给他回这句话,那孩子就想「好,下次再见分晓,我再去
想办法跟你拼」,是吧?所以母亲一点都不回应,让我们这个当儿子的觉得自讨
没趣。所以既然这么累都没有用,那就乖乖的,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好了。人又不
是吃饱撑着,每天没事干在那里翻来覆去的。
所以只要是孩子犯错误的,这个原则绝对守住,孩子以后就不会造次,不会乱胡
闹了。他不会用胡闹的方式去威胁父母,他以后也不会这样去对待别人。所以太
太假如对待先生都胡搅蛮缠,一哭二闹三上吊,根源在哪里?可能根源就是小时
候用这种手段在跟父母威胁的。现在很多爸爸妈妈说「哎呀,这个女儿脾气这么
大,赶快把她嫁掉吧」,这么做是很没有职业道德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把女儿教好之后再把她嫁出去,不然会伤阴德。所以现在不要急着结婚,没
有好的德行之前,不要去伤害任何的人。
所以现在不是急着要娶太太,要嫁先生,首先先把德行培养好。要先学《弟子规
》,是吧?尤其女孩子学了《弟子规》,
 楼主| 发表于 2018-7-15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可以用《弟子规》找到好的对象,不
然现在,看人不容易。你不能光听他讲话,现在人口才都很好。我讲得心里有点
发虚,告诉大家,我是在台上的时候有祖宗保佑,口才好一点,我下了台哦,口
才是不好的。
我记得我那时在学校教书,那是代课的时候,我教十班,对面是十一班,也是代
课的老师,是一位女老师。我跟她开玩笑,我说:「我们俩是双响炮。」为什么
呢?我这边骂完学生,换她那边,「砰砰砰」,挺有默契的。结果我看她年龄比
我小,也没有当过正式老师,经验也比较不足,六年级的大男生都比她高一个头
,我就觉得她压力挺大,我就常常过去鼓励她。你们不要担心,她已经有男朋友
了。我都是先观察好这个客观条件,人不要做没有把握的事情。我都是先跟她的
男朋友有一个认识、互动,不会恼害众生,是不是?这个是真的,人情、事理要
敏锐,不然无形当中不知道多少人很痛苦,自己还不知道。
然后我常去鼓励她,把一些经验跟她交流。结果后来,学期结束了,因为我带那
个班只有四个多月,这个班又有「四大天王」,那个都是在学校挺有名气的。我
是紧迫盯人,不敢松懈啊,这么短的时间得要好好守住这些孩子,守住跟他们的
这段缘分。我基本上连办公室都没有去,都在教室里面。连上其它课,我都得站
在那里,怕这个小孩子翻了天。结果后来去吃饭,因为孩子已经毕业送出去了,
我们整个年级的老师一起吃饭,结果旁边刚好有一个老师,她知道我是跟师长学
习的,然后就对我讲:「哎呀,礼旭呀,你话很少,真的把你师长的话听进去了
。」结果她这句话才讲完,旁边我那位女同事马上说:「哦,他话可多啦。」
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就要接受考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常常过去
鼓励她,结果她回应说我话很多。所以这句「人不知而不愠」,什么时候才叫到
家了?就是你全心全意为他着想,他还不感谢,甚至于他还骂你,他还毁谤你,
他还侮辱你,你还能一如往常真心去照顾他、关心他,这个才是真正的爱心。所
以假如我们觉得委屈,好好地再把这一句提起来,念一念:「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人不知而愠,不亦小人乎」,所以这个君子跟小人,在一念之间
而已。
刚刚跟大家讲到的,就是应该先把自己的德行提升。能够去造福他人,能够去把
一个家庭经营好,首先还是德。
而女子现在观察、找对象,用经典去交往特别好,是吧?你就赶紧把《弟子规》
介绍给他,然后他一看,「哎呀,都什么时代了,看这个干什么」,那你就逃过
一劫,是吧?连圣人的经典都不学的人,那绝对没有智慧。假如他说「哦,这个
书太好了,就是人要有德」,那这样你跟不跟他交往?还要再观察啦,现在讲表
面话的人太多了,是吧?这个时候还得观察。等到他说「哎呀,你看这些经典,
处事、待人、接物都能够提醒到我」,那就可以进一步了解到,这个人学的东西
他是会落实在他的生活、工作当中。这样子还不够保险,最好到他们家去打听一
下。有句话叫「娶妻要看丈母娘,买牛要买尾巴长」,是吧?这都是经验啊,「
娶妻要看丈母娘」,就是看她家教怎么样了。你要找对象,要嫁先生的时候,你
要去看看他的家教如何。以前的人都懂啊,现在的人太冲动了。以前不是看父母
,是祖宗八代的数据都调出来,是不是?孔子的外公不就是这样吗?哦,他祖上
的数据都调出来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除了这个「恩威并施」之外,我们还要「悲智双运」。其实对孩子,父母很自然
地都有一种亲情的爱,但缺乏一种理智。这个时候,爱他不遵循理智、不遵循道
理,很可能变成害他。这个亲情之间没有用智慧,不只害了孩子,有可能还害了
身边这些亲人。比方说夫妻恩爱,要表现在成就彼此的德行上。你不能夫妻恩爱
变成她很挂心、很贪着这种情感,最后越来越执着,执着到一刻都不能离开你。
请问这是不是很好地去爱对方?不是啊。让对方越来越执着了,这不是爱了。要
让对方越来越有德行,越来越有智慧,这个才是爱。
在台湾曾经发生一件事情。一对夫妻很好,一般人看很好,你侬我侬,结果先生
意外去世了。过没多久,这个太太因为没有办法忍受没有先生的日子,最后自杀
死了。那请问大家,她的先生爱不爱她?爱不爱?爱啊,但是没有智慧,先生对
她的爱造成太太坚固的情执。而大家要了解人生有一个真相哦:人生是无常的。
请问大家,人的寿命有多长?平均寿命七十几岁。可问题是那叫平均寿命,那不
是每个人的命啊!所以生命应该是在呼吸之间。我们明白生命随时会有无常出现
的时候,那人与人会珍惜每一刻、每一天,去利益、去成就对方。
比方说当父母的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生命会不会有无常到来,所以我们要尽心
尽力让孩子早一天不依赖我们,他可以独立思考、独立生活。这样的心境去教自
己孩子,孩子很小就懂事,就有担当啦。可是很多妈妈很喜欢听一句话,比方说
妈妈出去三五天没有回来,一进门,这些孩子说:「妈,没有你我都活不了了。
」妈妈听了高不高兴?哇,真高兴,赶快再去做好吃的。那妈妈这个爱不就形成
孩子的依赖了吗?所以真的看得远,那个爱是考虑到没有我的时候他也能过得很
好,我应该怎么样去爱他,怎么样去跟他互动,要这么去思考。不然像刚刚那对
夫妻,先生对她的那种情爱造成了她往后自杀的根源。为什么?以前的乐变成苦
了。求不得就变苦了。
而这个「悲智双运」当中,首先我们要抓到教育的根本。教育的根本:「长善救
失」。「长善」,这个善最重要就是善心,就是这一颗心;「救失」就是救他的
过失。而这个长善心就让我们了解到,成就孩子的这一颗善心才是教育最重要的
根本跟目的。因为,父母、老师假如没有认知到这一点,可能看得到的,孩子身
体长大、孩子成绩不错,都是看到表面而已,没有看到他心地的发展如何。
我们挑几个社会现象来思考一下。比方说,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跳楼自杀的
,成绩好不好?大家有没有听过,哪一个放牛班的孩子因为成绩跳楼自杀?一个
都没有。甚至于那一些研究生、博士生跳楼自杀以后,听到这个消息,他的父母
还搞不清楚怎么会是我儿子,怎么会是我女儿。请问大家,一个人要做这样的行
为以前,有没有征兆?有啊。为什么最亲的父母、身边的人看不到?这个很值得
我们思考。什么障住了我们本有的母子连心的天性啊?小的时候,孩子一有什么
状况,父母马上可以感觉得到啊。
所以有一个故事讲到,一个小偷,光天化日之下到了一个大家族去偷金子。他也
挺有天分的,好像能够感觉得到金子放在哪里。拿到金子很高兴,可是他是在光
天化日之下,那个大家族这么多口人,当场就把他给抓住了,然后把他拉到衙门
去。这个县太爷就很不能理解,他说:「这大白天,你去偷人家的金子,你难道
没有看到旁边有很多人吗?」结果这个小偷说:「有吗?有人吗?我只看到金子
而已啊。」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大家细细去感受,「欲令智迷,利令智昏」。人啊,汲汲于
名利,汲汲于某种追求的时候,他整个精神统统被它给控制住了,其它的感受能
力会越来越弱。所以这个欲,很厉害啊!
你比方说,虚荣心上来了,只希望孩子成绩给我好,给我得奖,到底孩子痛不痛
苦,顾不上了。真的哦,我们不能体恤到身边人的心啊,一定是我们的虚荣心越
来越重。柔软的心、感同身受的心是本有的,怎么现在不能用出来?它有障碍。
包括夫妻相处也是这样。今天我们虚荣心起来了,「哎呀,你穿这衣服,让我很
没面子」,先生可能拿着太太去跟人家比来比去的,也感受不到太太在这种情况
也是很难过的。你说「你看人家身材这么苗条,你赶紧去减肥吧」,「你看人家
都是双眼皮,你赶快去割双眼皮吧」,不断地去要求另一半,虚荣心在作祟,那
太太就很累啦。假如太太常常拿先生去跟人家比,「人家都赚多少钱了,你才赚
这么一点点」,「人家都买房了」--真的,就是有一个大学的教授,而且他是
那个领域顶尖的哦,但顶尖的不代表赚很多钱。结果太太每天在那里唠叨,你看
人家又赚多少了,你还在这里干吗?结果,她的先生最后受不了,跳楼自杀。太
太有没有感觉先生这么痛苦?感觉不到。为什么?被虚荣心障住了。这个东西害
死人啊。
今天我们能够保持那一份耐心跟爱心,迟早人的潜力会发挥出来的,不要去比较
。为什么?每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他是不同的嘛。所以要坚信「人之初,性本
善」,这一个态度非常地重要。
好,刚刚跟大家讲到的,不能只看到一个人的成绩,「哎,他的成绩越来越好,
成绩很稳定」,还要看到他的内心是什么样的状态。为什么这么分析呢?假如一
个人从小的成绩统统都是名列前茅,那这样的人很可能得失心是非常重,他输不
起。所以父母、老师面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都要去引导他的心态:成绩好了,不
能对人骄傲;成绩不好了,不要自暴自弃、不要气馁,要「见人善,即思齐」。
成绩好了,不要嫉妒别人,也不要觉得自己高别人低,要懂得去付出,去帮人,
「己有能,勿自私」。假如老师、家长没有这些心理的引导,那在这种这么重视
成绩的社会风气中,坦白讲,所有的孩子都会生病。成绩好的傲慢,成绩不好的
自甘堕落。全部都生病了,然后在这个成绩当中患得患失,太严重了!我们教育
的目标是让孩子有健康的人格啊,而不是只有看到那个成绩啊!
请问大家,有没有哪一个成功人士说「我今天成功,就是因为小学三年级我的数
学考了九十八分」?有没有?人生啊,什么是根本?孰轻孰重啊?是这一个健康
的人格最重要。他在成绩当中都懂得自我反省,懂得学人之长,他一定有出息的
,不用担心啊。所以一直逼,逼到最后,一定是「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
成」。什么是「小利」?眼前的分数就是小利。只顾小利,没有顾及到孩子的心
灵是不是健康地成长。
我常常看到那个大学联考考完了,高中毕业生从三楼、从四楼就把书包、课本「
刷」丢下来,「砰」。记者也没学《弟子规》,净照这些镜头。我们当老师的比
较敏感,每一个动作的背后,我们在想孩子是什么心理状况。他对读书厌恶成那
个样子,请问他考上大学了,人生就一帆风顺了吗?考上大学正是他最需要学习
的时候,结果他已经对学习这么样地厌恶了,那他以后能学到什么东西?所以这
么多大学生去读大学,那四年都是玩,他们有一个说法叫「university,由你玩
四年」。是啊,他的心坏了,那一些曾经拿到的奖状、奖杯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而且,我们还要想到的是,孩子不是拿个大学毕业的证书而已,请问:他的人格
能不能有成?他的心灵能不能组织一个健康、美满的家庭?「悲智双运」啊,这
个智慧要看根本,要看得很深远啊!所以我们冷静去观察一个现象,这一代的孩
子读书要逼呀逼呀,上一代的孩子不用逼呀。上一代的孩子不只读书不用逼,以
后他工作、组织家庭都不用父母操心。而现在的状况是读书操心到工作,工作操
心到以后组织家庭,都是提心吊胆。我们忽略了最根本的就是这一颗责任心、这
一颗孝心、这一颗善心,这个才是根本,它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它也是一个人努
力生活、努力工作的根本动力。有责任心了,他的工作跟家庭你也不用担心。所
以我们从这里感觉到,《礼记?学记》讲的「长善救失」,很高的智慧啊!一句
话就把教育的根找到,教育孩子、教育学生,还有教育我们的员工,都要从这个
根本开始。
好,那今天早上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
二?一?年五月二十日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3 11:25 , Processed in 0.122666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