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32|回复: 0

转帖:20130902 证严上人开示《法华经》 依四念处 戒德为师 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一天要时时自我警觉,时间又过了一天。每一天的开头必定要将第一时刻好好竞争﹣与时日竞争,不要受时日埋没道心,道心是在分秒中把握。

文殊菩萨借日月灯明佛的名称比喻,让人人知道佛陀来人间随应众生根机观机逗教,从一开始就是让人人知道﹣人人本具佛性,有与佛同等的心灵境界的潜能,但众生无法体会,故他普遍让人人成就一切种智。

凡夫学佛为求佛,以为诸佛菩萨应众生心欲,相反,诸佛菩萨教导众生去除心欲,洗涤心灵的贪欲。有人求﹣不满足,有人无所求﹣知足、欢喜、轻安自在。

学佛者应时时依止在「四念处」,保守住心,知道「四谛法」后,还要在四念处住。



四念处: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

心要懂得观﹣内观自省。

一、身念处:观此色身 皆是不净也

时间最臭的东西莫过于身体,吃再好的东西进去也化为粪。为不净身体计较吃穿住,是颠倒人生,要赶紧想观身不净。

二、受念处 观领受好恶等事 悉皆是苦也

心对环境、人事物,感受欢喜﹣随心满意、不欢喜﹣嗔恨仇,都在感受中。

三、心念处 观此识心 生灭无常也

观心﹣前六识纳受外境,第七识思考,动作之后归纳入第八识,这些心念处生生灭灭,要常观心生住异灭,生灭无常。

四、法念处 观诸法从因缘生 皆无有我也

观法无我,观察世间一切万物,因为贪而使身体劳碌辛苦值得吗?到头同样生老病死,器世间所有物质东西没一项永住,包括心念也没很坚定永住,八识之前都是生灭无常,根本都是空。

四念处,四种心念中对身体、对感受、对意识生灭、对世间一切事物等,要很透彻﹣依四念处住﹣再警惕我们要好好把握正思、正见、正法,一切世间事情无常无我,难道还要求一切随心满意?为什么花这么多时间绕小道,为何不能安住在正法念处,我们要从自己的身心与周围事物,好好思考,这才是真正的学法。



依四念处住 以戒德为师 解大乘法妙 行入人群中 弘扬菩萨法

佛陀入灭之后,僧团以何为师,为心灵的依靠?﹣以戒为师﹣最好的老师﹣守好制度、戒律,就不会偏差。

大乘法﹣《法华经》﹣舍方便显真实,要用心了解大乘正法﹣佛陀来人间一大事因缘﹣微妙道理,心要准备好好接受。

大乘法﹣教菩萨道,行入人群,不是逃避人群,弘扬菩萨法最重要。

佛陀40年间殷勤、辛苦说法,其中隐含妙法。若仍然独善其身,是辜负佛陀的苦心。

日月灯明佛,日﹣表示智慧,月﹣慈悲,灯﹣光明。用智慧、慈悲、光明引导众生有一个方向﹣正知正见的道路。



次复有佛 亦名日月灯明 次复有佛 亦名日月灯明 如是二万佛 皆同一字 号日月灯明 又同一姓 姓颇罗堕

此显先后二万佛 同名、同姓、同说善法之胜妙

表示佛性从古以来本具,本来一性圆明自然,佛佛道同,佛佛也有同样的名称,同样智慧、慈悲、光明的本性。



颇罗堕 译利根 为婆罗门十八巨姓之一

利根﹣智慧最高无上﹣无上正等正觉,文殊以此描述最高智慧。



学佛,要为自己的心灵道场设想。修行要时时常住四念处,身为载道器,不要用身体造种种业,要懂得好好入人群,真正为众生付出,才有身体的价值。依四念处住,以戒德为师,了解大乘妙法﹣大乘妙法是开启让我们入人群中弘扬正法,提倡菩萨道,是我们学法的目的,时时多用心。



静思语分享:1、戒杀生,多素食,可让天地风调雨顺,大地平安。

2、学佛要学真实语,以诚正信实待人,用慈悲喜舍面对众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4 17:39 , Processed in 0.23072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