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73|回复: 0

转帖:20130904 证严上人开示《法华经》 日月灯明佛之子 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0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诸大菩萨 莫不皆是法身大士 戒定慧解脱 解脱知见之所成就﹣《无量义经德行品》

这是诸佛心灵世界,修行要先了解,只要发大心立大愿,五分法身人人具有。

人人要戒定慧﹣本分事,修行不受戒,什么叫修行?

既然发心立愿,就要向正觉道﹣走入这条路,一定要守它的戒法、规则。

戒﹣护慧命,慧命成长,定力很重要,智慧才能解脱。

二万名日月灯明佛,佛佛道同,心灵世界一样,同样起点必定有戒定慧。

最后一名日月灯明佛有八位王子,看到父亲修行成正等正觉感动、欢喜而发心随顺出家。八子描述从「心王」清净本性,一念无明起,生三细,就有八识在外造作﹣希望大家更用心了解。

八子名字都有「意」字



一名有意 二名善意 三名无量意 四名宝意 五名增意

一名有意者 眼识见色 能别有生死苦 有涅槃乐故

有意﹣眼识,凡夫眼识缘外境界、色相起心动念。

大时代需明大是非,明是非先从见解开始,若是觉悟的人,眼识所见解「能别有生死苦」。

人生间众生愚昧,不知人生无常在瞬息之间,纷纷扰扰为欲、名利、地位,不断贪著﹣应知人生生老病死苦。

已觉悟的人看到世间形象无不是见苦、了解如何修道。

苦从集来,如何灭苦,用方法﹣要知觉,身心在道上不偏差,提起道心精进,就有涅槃乐的境界﹣离开纷扰烦恼心入道,自然轻安自在﹣涅槃﹣静寂﹣清明明朗。

有意﹣眼识﹣看到世间所有的相、人事物,都归纳在道理里。



二名善意者 耳识闻声 善恶分明 善超诸有 善入六尘故

善意﹣耳识。声闻闻法,听声音让我们无明的心心开意解。修行听什么?

凡夫听到赞扬欢喜,听到批评生气。声色使人是非不分﹣是道还是陷阱,分不清。

已解脱的人,所听的是非分明,该做的身体力行,不该做的用戒防止,心不随声音起心动念。

法是安住人心,正法绝不耸动人心,闻声要了解善恶分明,超越,不受外境捆绑。

善超诸有,有﹣烦恼,超越烦恼再入六尘﹣自觉觉他,入群度众生。

修行,将困扰的事情拨开,分明道路向前走,不仅自己走,还要引导人人走入安全的菩提觉道。



三名无量意者 鼻识嗅香 无形无量 无坏无杂故

无量意﹣鼻识。鼻嗅香臭。人往生后身体臭不可闻﹣观身不净。

觉悟的人不受味诱引,味﹣无形、无量无坏无杂,无量人人本具。

无坏无杂﹣无法分析,无法解体。超越,不受口味、味著诱引。



四名宝意者 舌识了味 资身命 又辩才无碍 宣出世法宝故

宝意﹣舌识。

舌尝味,身体要健康﹣要吃,从口入舌根去尝,生命无口舌无法活下去。

口不只吃,还要说话。凡夫﹣谈是非,觉者﹣「辩才无碍宣出世法宝」。

如何出世、解脱、去除烦恼,要经过用心、了解佛法体悟道理﹣事理分明,就事解理、就理做事,必定要经过解释﹣要有辩才无碍。

道理知却讲不出,懂理而无法解事,道理就无法现前﹣必定要有无碍辩才﹣藉重口舌说出来。



修行,人人要道心坚固,路是自己选的,知道路很好发心出家,要转识成智﹣里面根识与外面境界,如何转为智慧,时时多用心。



静思语分享:1、对的事,认真投入,远离不对的事,就能转苦为福。

2、觉者,把握刹那为永恒;迷者,虚度光阴后悔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3 20:40 , Processed in 0.295963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