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56|回复: 1

太上感应篇汇编定弘法师主讲(第十六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6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定弘法师:太上感应篇汇编讲记》

太上感应篇汇编  定弘法师主讲  (第十六集)  2013/2/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109-0016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感应篇汇编》,请大家打开经本第四十九页倒数第三行。我们继续讲《感应篇》「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一节经文,这里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清崇明黄永爵。相者决其无子。寿止六十。后有南洋一舟。遇风将覆。黄急出银十两。买渔舟救之。全活十三命。复遇相士。骇曰。君满面阴骘纹。必有盛德。不特有子。且登大魁。己亦上寿矣。后果生子。名振凤。中康熙己未会魁。己寿九十余善终。天道之可恃如此。人何不去恶为善乎。】

  这段是讲到清朝,在崇明岛,这是在长江入海口的地方,现在属于上海市,有个人叫黄永爵,他自己因为修了一个大善,改造了命运。他有次遇到一位相面的,看他的面相就跟他讲,「你这一生没有儿女,断后了,而且寿命只有六十岁」。说得很肯定,这个相士也是一位高人,他很会看。结果黄永爵有次在南洋遇到一个事情,这个南洋不是指新加坡那边的南洋,在过去清朝到民国时期,把中国沿海地区划分为南北两洋,就是两个区,南洋是属于山东以南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各省,那个沿海地区就叫南洋,江苏以北的山东、河北、辽宁各省叫北洋。黄永爵在海边见到有一艘船,是个小船,『舟』是小船,『遇风将覆』,海上刮起大风,这船几乎就要翻了。此时黄永爵就立刻拿出十两银子,跟岸边渔船的渔民来求请,请他们赶快去搭救那个将要翻的船,因为船上有不少人。结果这些渔民就纷纷出动去救援,全活了十三条人命,这是做了大阴德。后来又遇到这位相士,相士看到他的脸,面相已经变了,很惊讶,『骇曰』,就是很惊讶的说,『君满面阴骘纹,必有盛德』,君就是对他的尊称,说「您老人家现在满脸都是阴骘纹」。这阴骘纹也就是阴德所现出来的面纹,看面相的人就懂得看,这个阴骘就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那两个字。阴骘怎么修?文昌帝君在《阴骘文》里就讲得很清楚,重在心地。黄永爵出十两银子救活十三条人命,是出于至诚心,在当时危急时刻他没有想到自己、没有任何顾虑,也不会想「我救了这些人,那我没有银两了怎么办?这些渔民去救他们,万一救不成怎么办?我这银两不是白费了吗?」他没有这些思考,就是一心去救人。

  至诚心修的德就大,所以相士说,「你必有盛德」。盛就是盛大、崇高,你的德盛大、崇高,面相改了,命运也改了。所以相士对他说,「你不仅现在有子女,可以有后了,而且你的儿子将要考上全国大考第一名」,叫「大魁天下」,魁就是第一名。而且说「你自己也得上寿」,就是你有高寿,原来看你的命相,你只有六十岁,现在不止了,你会活很长命。后来黄永爵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黄振凤,他中了康熙己未年的会试第一名,『会魁』,会试里头的第一名。古时候考科举有三大考试,会试是属于第二等级的。第一个是乡试,第二是会试,会试就是乡试里面考出来,做了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考中的叫贡士,就是士兵、士人的士,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殿试,就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考中的就称为进士。黄永爵的儿子考上了康熙己未年(康熙十八年)会试的第一名,也就是他以第一名的身分参加殿试。而且黄永爵自己活到了九十多岁,得到善终。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一个人能发起至诚心来行善,改造命运会改得非常明显。这里最后两句是评论,『天道之可恃如此』,恃是依靠,天道是很可以依靠的,这个天道实际上就是讲因果的规律,那是决定真实的,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祸福都是自己求之。所以『人何不去恶为善乎?』这是反问,就是更加肯定的跟你说,你为何不去恶为善,把恶都去除掉,认真的行善?你能够断恶修善,果报是真实的。下面再看,还有一个故事,这是讲一个反面的例子,造恶得到的恶报。

  【秀水屠潘奇。多行不义。教人斗讼。攘人财物。淫人妻女。小不如意。怨讟神天。忽死。经夜复醒。呼妻集众。曰。阎君言死者受报。生者不知。受者方苦。作者仍炽。真可悲痛。今潘奇恶极。借尔以告万众。乃操刀自割其阴曰。此宣淫报。自剜目曰。此瞋视仙佛父母及众生报。自截手曰。此屠宰生灵报。剖腹刲心曰。此阴险残贼报。断舌曰。此欺妄诅骂报。远近观传。莫不警惧。奇宛转六日。体无完肤而死。自作自受。其速如此。】

  这个例子也是讲很明显的果报。讲的是在『秀水』,这是在浙江省嘉兴这个地区,有一个人姓屠名潘奇,屠潘奇。这个人『多行不义』,就是干坏事干得很多,凡是不正义的都会做。这里举出几个例子,『教人斗讼』,就是唆使人去争斗、诉讼、打官司,让人不和,甚至让人父子兄弟不和。『攘人财物』,这个攘是侵夺,侵夺人家的财产。『淫人妻女』,这是邪淫,强暴他人的妻女。小小的不如意就会怨天尤人,甚至这里讲『怨讟神天』,这个讟就是诽谤、毁谤,因为自己有怨气,不能够反求诸己,就把怨气发在骂神、骂天上,亵渎神灵到极点。『忽死』,就是有一天忽然死了,暴死,经一个晚上又苏醒过来,这时候其实已经不是他,他完全身体是被鬼神给主宰了。他于是就呼喊,把自己的妻子叫来,把众人都集合起来,当众对着大家说,『阎君言死者受报,生者不知』,阎君就是阎王爷,专门主管人的生死,说死了的人受报应,活着的人不知道。『受者方苦,作者仍炽』,在恶道里面受苦的人,他很苦,可是正在造恶业的人不知道,还在拼命的造恶业。这个炽是炽盛,造恶业很炽盛,就是说丧心病狂,坏事做绝了,不知道将来要受地狱苦报,真可悲痛。

  从这里可以看到阎王爷都很慈悲,他是执法的,根据人的善恶来判决,可是他内心是慈悲的,不希望人造恶,不希望人堕地狱。但是人偏偏不相信因果报应,所以这次是把屠潘奇拿出来警策大家。于是他又说了,还是这个屠潘奇本人说,实际上是鬼神借他的身体向大家来宣告,『今潘奇恶极』,这个屠潘奇罪大恶极,今天借他来告诉大众。『告万众』,这个万众不仅是当时在场的人,他之后,你看我们现在读到的《感应篇》,我们所有的人都通过他的例子知道了,他要给大家显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道理。所以他就操刀,把刀拿起来,『自割其阴』,把自己的下阴割掉,然后说,『此宣淫报』,宣是公开的意思,公开邪淫的报应。邪淫本来都是一个很罪恶的事情,他竟然还不知道任何羞耻,以恶为能,所以阎王就拿他来首先把这个邪淫的罪示现给大家看。第二个『自剜目曰』,把自己眼珠子拿刀挖出来,然后说,『此瞋视仙、佛、父母及众生报』,用瞋恨的心怒视神仙、佛菩萨,怒视父母和众生,这个报应是把眼珠子挖了。然后又『自截手』,把两只手砍了,说『此屠宰生灵报』,过去用这个手来屠宰生灵,现在把手也砍掉了,你看现生受地狱的果报。

  然后『剖腹刲心』,把肚子开膛,把心给挖出来,然后跟大家讲,『此阴险残贼报』,心地阴险、暗箭伤人,残忍贼害众生的报应。然后『断舌曰』,把舌头伸出来自己斩了,说『此欺妄诅骂报』,这是恶口的报应,你看把拔舌地狱的景象先示现给大家看,欺是欺骗众生,妄是妄语、欺妄,还有诅骂,这是恶口,经常骂人、损人、尖刻的去批判人。就这样把自己的身体基本上都已经割截得体无完肤了,等于是自己给自己凌迟处死。『远近观传』,远近的人来这里看到了,互相传闻,『莫不警惧』,看到、听到的人没有不生起警惕、畏惧的心,这是看到眼睁睁的事实,不由得你不相信。『奇』就是屠潘奇,『宛转六日』,宛转是这身体翻来覆去还没死,虽然手也砍了、下阴也砍了、舌头也断了、肚子也开膛了,但是他死不去,身体翻来覆去,在那里受苦痛的煎熬,一直有六天那么久,最后体无完肤而死。『自作自受,其速如此』,快速的速,你看自作恶、自受报,这个报应速度这么快。这是现报,也是花报,花报是现生报,来生报是果报,我们知道这是决定在地狱,而且地狱里肯定也是要遭受这么多残忍的割截,地狱的苦会更苦。因此这个例子后面,《感应篇汇编》这里作者有段评论,非常的好,说:

  【东岳庙联云。】

  『东岳庙』就是东岳大帝的庙,东岳是泰山,五岳里面东岳是之首,东岳大帝也是主管人善恶、生死的神,他的庙前有一副对联说到:

  【阳世奸雄。忍心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

  『阳世』就是人世间,所谓的『奸雄』,心地奸险、残忍,私心很重、损人利己、无恶不作,虽然他在人世间好像得到了功名富贵,能够叱咤风云,不可一世。就像曹操,三国时代的,人称乱世之奸雄,确实他干了很多『忍心害理』之事,忍心是心地残忍,把自己的良心都灭了,伤天害理的事做绝了,那都是自己干的,自作必由自受。所以阴司的报应,下联讲你在阳世间虽然不可一世,可是你果报来临的时候,人世间福报享完了,那个果报在地狱,阴司里面阎王爷判决是不会徇私的,这报应绝对是不过分,也无不及。『古往今来放过谁?』谁都逃不过因果报应。屠潘奇正是这样的一个人,阳世间干尽了坏事,阴司的报应他显现出来给大家看,所以:

  【人何明知故犯。造苦无穷。愿猛生警悔。各早回头。破浪乘风牢把舵。临崖勒马急收缰。则均出祸关。同登福路矣。】

  这最后的评论也很精彩,可以做为格言常常来警策自己。人为何还明知故犯?因果报应你现在知道了,知道你还要犯,真的不怕报应?『造苦无穷』,尤其是明知故犯的人,是罪上加罪。所以愿我们能够『猛生警悔』,猛然生起警惕,能够忏悔,『各早回头』,各自早日回头,不要再造恶了。过去造恶,我们现在忏悔,后不再造,天不会惩罚忏悔回头的人。天很慈悲,鬼神也很慈悲,只要我们肯回头,我们都有机会改造将来的果报。尤其是我们能遇到净土法门,都可以带业往生,经上讲,五逆十恶的人最后能够忏悔,临终十念求生净土都能往生。最怕就是不肯回头。『破浪乘风牢把舵』,这个风浪是代表我们所遇到的种种诱惑、障碍。在人世间我们必须要经受考验,有很多的诱惑,我们自己要牢牢把持自己;有很多的逆境,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能熬得过去。这是破浪乘风牢把舵,舵是决定方向的,方向不能偏,要向正路上走,要向佛道上走,凡是不利于我们成圣成贤、往生成佛的,我们都要放下。『临崖勒马』,这是我们可能已经走偏,走到悬崖边上,马上就要掉下去了,在悬崖边上把马勒住,『急收缰』,还来得及;如果不及早回头,稍一犹豫、稍一迟疑就来不及了。所以闻到善法要立刻悔悟、改过自新,下定决心要勇于改过、重新做人,这样就不晚。『则均出祸关』,本来要遭祸殃的,现在能够平安度过,能『同登福路』,能够走到福的道路上,将来能够有福报,为什么?因为你的恶念去除掉,你的善心显发出来,祸消了福就来。下面我们再看一个故事:

  【宋曹彬。忠诚事君。谦恭自处。不急货利。不树私恩。振乏绝。恤鳏寡。喜愠莫见。富贵不骄。帅师征讨。未尝妄杀。】

  我们先看到这里。这是介绍宋朝北宋时期一位大将,叫曹彬。这位大将很忠诚事君,对于皇帝尽忠,『谦恭自处』,自己很谦虚,待人很恭敬。『不急货利』,对于名闻利养他不去急着争取,他能够看得开、放得下。『不树私恩』,对于个人之间的恩惠他不讲求,他就不会结党营私,所以一片公心,只想着尽忠为国。『振乏绝』,这个振是通假字,跟贝字旁那个赈(赈济的赈)是相通的,也就是赈济穷乏的人,或者是走上绝路、没有人帮助的人,常常去怜悯他们、帮助他们。『恤鳏寡』,这个恤就是关怀照顾,鳏是老而无妻,寡是老而无夫,就是单身的老人,我们现在讲五保户之类的,都是很可怜的人。一般讲鳏寡孤独,孤就是幼年丧父,这叫孤,孤儿;独就是晚来无子,这叫独,所以鳏寡孤独都是可怜人。曹彬常常能体恤、关怀、照顾他们,这都是很好的阴德。

  『喜愠莫见』,欢喜和愠怒不现于颜色,就是这个人很稳重,他不会随意表现出自己的喜乐或者不高兴,他能够压伏自己的这种情绪。做官这点很重要,做大事的人如果常常喜怒无常,这种人就很难做成大事,必须要克服自己的七情五欲、烦恼习气,最好把欢喜、愤怒这种情绪都断掉,这些都是烦恼。阿罗汉是完全断掉了见思烦恼,所以他是喜怒不生,念头都没有,完全心地清净;喜怒不现于颜色,这是世间人的修养。喜怒不现于颜色,富贵就不会骄慢,这是曹彬之为人。「富而无骄」,这是儒家讲求,也是很难得的一种修养,当年子贡也能做到,他跟孔老夫子说,富而无骄他能做到。只要能读圣贤书,这都不难做到;富贵如果起骄慢心的人,其实他的富贵也不会长久。下面又说『帅师征讨』,因为他是将领,常常领兵打仗、征讨敌军,但是从来不妄杀,『妄』是随便乱杀,他未尝妄杀,说明他很有慈悲心,上阵杀敌是不得已,要保卫国家、保护人民,只要对方投降了,绝不能够杀。这一点《可兰经》上有句话就讲得好,说当敌人放下武器的时候,要把他们当作兄弟来看。这个是慈悲、爱心。下面又讲到,有一次:

  【克成都。有获妇女者。悉闭一室。窍以度食。且戒左右曰。是将进上。当密卫之。事罢。访其亲还之。无者。备礼嫁之。】

  这是讲他有一次征讨,在四川打仗,那个战役也是很激烈,『克成都』,把成都攻克下来,敌军当然就跑掉了,军队就抓获了很多妇女,妇女是无辜的,这些将领抓获之后向曹彬报告。曹彬就下令把这些妇女全都关在一间房子里,不准伤害,而且士兵都不能够靠近她们,把这门关紧,不跟她们见面,以免士兵们忍耐不住,会对她们伤害。所以在这个房子的墙上挖了个洞,把食品从洞里面送进去,『窍以度食』,窍就是挖洞,挖个洞度食,这个度是交给的意思,把食物交给这些妇女,人就不进去。而且警诫左右的人说,这些妇女是将要往皇上那里进贡的,『当密卫之』,要小心的去防护、卫护她们,不准有丝毫的伤害。当然这个是方便妄语,这样告诫左右,当然左右的人也就不敢造次了,所以对这些妇女就保护得很好。『事罢』,要处理的事情都处理完了,于是曹彬就访其亲还之,他就派人按照这些妇女所说的亲属,去找这些亲属,找到的就把妇女送还,送回家。『无者』,就是还找不到的,就备礼嫁之。这些年轻的女子还没嫁人的,于是曹彬主动拿出钱来给她备好嫁妆,把这些女子都找了合适的人家,把她们嫁了,这样就等于是救了这群无辜的妇女,这是大阴德。又有一次:

  【克金陵。】

  『金陵』就是南京,攻克了南京。

  【先焚香誓众。毋妄杀一人。前后全活无算。】

  当他攻克了金陵之后,他带领着这些将士一起向上天焚香祷告,并且发誓言说,「绝对不能够妄杀一人,只要他们不反抗,我们绝不会杀」。结果前后全活的人数都数不清,那是数以万计。要知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家讲的浮屠就是塔,造塔的功德很大,你能够救一个人,救了他的命,你的功德比造七级的塔还要更大,更何况救活的人无数?

  【他如舍怨而雪昌言。自诬而救全斌。缓决新婚之吏。不伤已蛰之虫。皆盛德事。】

  曹彬做的这些好事就很多了,『他如』,这是举其它的方面。『舍怨而雪昌言』,这是讲到一个典故,这个昌言是当时跟曹彬同朝做官的一个官员,叫赵昌言。他有一次就认为曹彬的军队纪律很涣散,于是就上疏,以曹彬没有抓紧军纪管理这个罪名,要皇上去诛杀曹彬,这个人也很绝。结果当时宋太宗还褒奖了赵昌言,说「赵昌言你这个建议很对」,当然曹彬没有受到诛杀,但是赵昌言就因此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可以说他是曹彬的仇人,要想把曹彬给置之死地。可是有一次当赵昌言也犯了过错,遭人弹劾,当时他想要觐见皇帝,皇上没有想去跟他见面,他没有机会见面。曹彬就奏请皇上,请皇上准许跟赵昌言见面,等于是以恩报怨,这也是厚德。这个雪是昭雪,就是赵昌言也是被人诬陷,有冤情,没有能够伸冤,曹彬等于创造机会让赵昌言昭雪平冤。第二个讲『自诬而救全斌』,这是讲王全斌这个人,也是一个将领,刚才讲到他跟曹彬一起在蜀地去平定暴乱。王全斌这个人为人就很残忍,当时他对敌军很残忍,当敌军想要投降的时候,王全斌竟然把敌军全师雄的军队杀害了很多,而且把全师雄的女儿都抢夺了,这件事情这是他纵容部下做的这种恶行。王全斌这样的一种恶行逼得敌方就奋死一战,所以搞得当时宋朝的军队都受挫了,后来曹彬率军把这个暴乱给平定了。王全斌就是因为促成了敌军的暴乱,所以皇帝要治他死罪,而对曹彬嘉奖。结果曹彬当时就辞谢、推辞说,「征西的将士都获罪了」,意思就是王全斌他们都获罪了,「我怎么能够单独受赏?」所以就推辞不要。这是讲到自诬而救全斌这件事情。

  下面说,『缓决新婚之吏』,这是讲有次曹彬在徐州做官,有个官吏犯了罪,就要被判决杖刑,当时是马上要执行的,结果曹彬判他缓期执行,到第二年才执行。别人问,「你为什么要缓期执行?」曹彬就说,「我听说此人刚刚娶了媳妇,如果要对他立即这样行刑,那可能他的媳妇就会被视为不祥,所以就缓期执行」。这就是通融,法律虽然要执法严明,可是有时候也要循一下天理人情,像这种新婚之吏,曹彬就缓期执行,所以法律虽然严明,执法也要慈悲。『不伤已蛰之虫』,更显出曹彬的慈悲,这个蛰是冬眠,一般很多昆虫到冬天就进入冬眠状态。《感应篇》上讲,「发蛰惊栖」,这是有罪过的,冬眠的小虫子睡得好好的,你把牠弄醒了,搅动了牠的元气,那牠就活不成了,牠冬眠是把牠元气给守住。发蛰就是惊动牠都不可以,更何况伤害牠们?这是一种慈悲心的表现。『皆盛德事』,连小虫都不伤害,那大的动物、人就更不会伤害了,这都是盛德,这样的心必然感得善报。底下讲他的善报,报在子孙。

  【其子玮。琮。璨。继领节钺。玘。封王爵。生光献太后。子孙昌盛无比。】

  曹彬的儿子曹玮、曹琮、曹璨都能够继承他父亲的功业,能够领取『节钺』,这个节是符节,钺是斧钺,都是古代帝王授予官员或者将帅权力的标志,换句话说,他这三个儿子都做了大官或者是大将。他的另外一个儿子叫曹玘,封了王爵,这地位就更高了。曹玘生的女儿后来做了皇后,就是宋仁宗的皇后,就是这里讲的『光献太后』,可以说这一家荣盛到极点了,他的子孙昌盛无比,都是因为祖上积德感召的。讲完曹彬这位大将,底下又讲了另外一个将领,叫曹翰,他俩是完全相反。我们看经文:

  【又如曹翰克江州。忿城久守。悉屠之。翰死。未三十年。子孙有乞丐者。】

  曹翰也是宋朝的名将,跟曹彬时代是相同的,他有一次攻克江州,在江州一战,当时这个仗打得很难,江州应该是属于江西九江市。曹翰久攻不下,他就很愤怒,『忿城久守』,敌方很顽固,守城守得很严密,一直攻打很长时间都攻不下。结果最后他攻下之后,他就开始把自己满腔的愤怒发泄出来,下令自己的将士屠城,就把全城的人全都杀光,一个不留。历史上记录他的这个屠城,当时杀的兵士就有八百,杀的百姓可能就无数。结果曹翰死了以后不到三十年,他的子孙就做了乞丐,整个家族就沦落了。这都属于「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而实际上这个余殃是子孙所受,自己本殃要在恶道里受。在历史上也有记录,曹翰死了以后,大概是从地狱里出来,还转入畜生道投生为猪,真的是有这样的记录,后面我们会讲到。曹翰的儿子没有长成人就死了,他的女儿也沦为娼妓。这里评论说:

  【夫二将成功虽一。用心则殊。天之报施。亦因之而异。】

  『夫』是语气助词,没有意思,提起这句话,说两个将领,一个是曹彬,一个是曹翰,同姓曹、同一时代,都是名将,都能成功。成功是同一个,是同样的,但是他们俩用心就很大差别,一个是慈悲心,一个是残忍心,所以天给他们的报应,报施就是施给他们的报应,『因之而异』,因他们的存心就有很大差别了。你看曹彬子孙昌盛,曹翰子孙沦为乞丐、娼妓,这就是天地之差。下面又说:

  【克昌厥后。要在先正其心始矣。】

  『克昌厥后』是《诗经》里面的一句,克昌,克字当能字讲,昌就是昌盛,让子孙能够昌盛、荣显,这个厥是其,当其字讲,是个代词,就是「你的」或是「他的」,讲某一个人,后就是后代子孙,意思就是说你能够昌盛、荣显子孙,这是《诗经》里讲的话。怎么做?『要在先正其心始矣』,这个要就是关键,首要在于先自己正其心,让自己心地端正,从这里开始下手。儒家《大学》讲正心,这是修身的要领,「修身在正其心」,怎么正其心?必须要把自己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去除,才能叫正其心。所以《大学》里讲,「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愤怒,这是瞋;「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这是贪;「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这都属于痴,愚痴才会恐惧、忧患,就是有贪、瞋、痴,心就不正了。要心正,就是老法师常讲的要放下十六个字,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你能够正其心,你就能够修无限的福报。这个福报能够令你的子孙都得到荣显,你自己就更不用说了,将来不是生天,必定也是大富大贵;如果你要求生净土,那是决定得生。《大学》又讲正心要在诚其意,意要真诚,诚意要致知,致知在格物,致知是致良知,人都有良心,所以他有良知、良能,这是我们本来具有的,现在为什么良知不会显现?像这个曹翰,竟然会做出伤天害理之事,来屠城,就是他没有做格物的功夫。物是物欲,就是你的烦恼、恶习,你没有跟它格斗、没有把它格除,所以良知就现不出来,意当然就不诚,心就不正了。下面引司马温公的话:

  【司马温公曰。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子孙必有受其报者。】

  这都是可以做为我们的格言,常常去读。『司马温公』是宋朝的名相司马光。他说过这么一段话,「你能够积累金银财宝给儿孙」,这个『遗』就是遗留给他们,我们讲遗产,这些遗产『子孙未必能守』。你苦心经营一辈子的财产交给这些子孙了,他们能守得住吗?他们要能守得住,都是有福的人,没有福报守不住;如果他们德行不好,很快就把家给败完了。所以,既然如此,给子孙培福更重要,有福的,你不给他金银财宝,他将来也能够赚到;没福的子孙,你给他一座金山,他都能把你败掉。所以司马温公也是提醒我们,不必去给儿孙留什么财产。『积书以遗子孙』,这往往是书香门第,比较清高,财产不给子孙了,那写书,把书留给子孙,可是子孙未必能读。虽然你是很好学、很爱读书、学问很高,但是子孙未必能像你这样,这也要看他有没有这样的操守、德行。所以『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这才真正为子孙积。你能够积阴德在冥冥之中,冥冥是暗中,没人看到、没人知道你在做善事,这叫阴德。阳德是人家都知道了,人家赞叹你,对你吹捧得很高,你的福报都报掉了,那也积累不下来,所以积阴德才是真实的。『子孙必有受其报者』,
 楼主| 发表于 2018-6-16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祖上能积阴德,子孙就能有福报,福荫子孙。所以有财与其留给子孙,不如把财布施了,换成阴德给子孙,那个财拿来做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护持正法这些工作,这就是真有智慧的人。你有很高的学问,也不必一定要子孙去继承,你可以广开学路,让所有愿意求学的人都来你的会下学习,你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把你平生的学问都教给他们,这也是积德,子孙都能受享。我们再看底下,又讲了一个故事。

  【潘从先曰。予友阮见田。见屠人宰一猪。皮有秦白起三字。此沉沦鬼狱中。偶遣一方作猪。以彰业报。其千余年来。除受生屠戮外。必不绝刀山剑树之苦。未知何年。可结长平一案也。】

  『潘从先』,有这么一个人,说过他亲闻的一件事情,说『予友』,予就是我,我的一个朋友叫『阮见田』,你看有名有姓。有一次见到一个屠户,就是卖猪肉的、宰猪的一个人,宰了一头猪,那个猪皮上面竟然发现有三个字,叫『秦白起』,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个大将,他在跟赵国打仗,赵括是纸上谈兵,不懂打仗,被白起打赢了,白起竟然把赵国四十万的军队全都活埋,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兵,那一战是长平之战,可以说是历史上惨绝人寰的一次战役,就是把赵国军队全军都坑杀,白起造的杀业就重了。当时好像不可一世,他不知道后来果报之惨烈。这个猪就是白起投胎来的,要被宰杀了。这里评论说,『此沉沦鬼狱中,偶遣一方作猪』,作猪也都便宜他了,实际上他是死后沉沦在饿鬼、地狱当中,那个比作畜生要苦。只是偶然被遣送在一方作猪而已,换句话说,就像被关在监牢狱里面的罪人放出来,放放风而已,作猪等于是放风出来了,作完猪,被杀了以后还要回去受地狱苦报。这事也是可能阎王爷为了彰显因果业报,把他放出来作猪,还在牠的皮上写了三个字,秦白起。从战国时期到那个时候潘从先的朋友所见到的这个猪,已经有千余年,一千多年了,大概讲的应该是宋朝的时候。这白起『除受生屠戮外』,就像那一生他变成猪,受生做猪了,被屠杀、杀戮来还这个命债,很可能那个屠夫就是他以前坑杀的一个士兵,很可能他来还命债。除了这种还债之外,『必不绝刀山剑树之苦』,必定少不了在地狱里面受刀山剑树的苦刑。

  我们看到佛经讲的刀山地狱,那个刀非常尖锐,往上,罪人被恶鬼驱赶跑上刀山,脚踩下去就被刺得稀烂了,然后他因为痛就抬起来,一抬起来他的脚能恢复,因为地狱的身体都是化身,当然抬起一只脚,另外一只脚又得踩下去,所以另外一只脚又被刺得稀烂,于是他就拼命的在抬脚,愈拼命抬脚这刑罚就愈苦。剑树也是,那些鬼卒驱赶罪人,他们于是爬上树,爬上树他是为了逃避,结果没想到那是剑树,都是锋利的双刃剑,他们在爬的过程中就把身体割碎了。这都是过去生中他造杀业所得的苦报,完全是自己的恶心所变现出来的境界。过去章太炎先生,这是民国初年的国学大师,他是学佛的,学问很高,连鬼神都知道他。有次他被东岳大帝请去,请他做判官,判官的职务就相当于现在秘书长一样的职务,这是东岳大帝敬重他的学识,刚好可能这判官休假了,有个空缺,就请他做了一个月代理判官。结果每天晚上小鬼抬着轿子来迎他,他就睡过去了,睡得很死,不省人事,一直到天要快亮的时候他才回来,他才苏醒,这是过去讲走阴差,现在还有,我都见过走阴差的人。

  章太炎的这个官职很大,所以用轿子来抬。章太炎见了东岳大帝,想起他在经上看到有一种刑罚,就是炮烙地狱,这是罪人被逼着抱那个烧得火红的铜柱,一抱上去身体都焦烂。他认为这种刑罚太不人道了,于是就求请东岳大帝免去这种刑罚,东岳大帝微笑不答,派了两个小鬼带他去看刑场,走了一段路小鬼说,「到了,前面就是」。章太炎先生看到什么都没有,忽然他就醒悟了,才知道原来那些刑罚不是阎王爷、不是东岳大帝制造出来的,是那些罪人自己造了这个恶业,业力变现的。章太炎自己没有这种业,那个刑场就在眼前他都看不到,更不可能去受,所以都是自作自受。那个炮烙刑罚是淫业造的,罪人生前邪淫心很重,在这个地狱里面,他这种淫心就变现境界了,他看到那个烧得通红的火柱以为是美女,于是就抱上去,一抱身体就焦烂,死过去,阴风一吹他又复活了,但是他马上又忘了苦,看到那个火柱又以为是美女,又抱,如是无数次的受罚。等到什么时候他才能够从地狱中出来?他记起来了,「上一次我抱的是火柱,我这次不能抱了」,他能够记得,不敢抱了,这个时候回头,才能出地狱。所以都是自己恶心所变现的境界,白起在刀山剑树当中,那个刀山剑树哪里是阎王爷制造出来的?全是他自己心变现的,造杀业那个残忍的心就现这种境界,自己在里面受苦。受这种苦,『未知何年,可结长平一案也?』不知道等到哪一年才能够结掉长平这个杀戮四十万人的案?这个案子不好结,可能都得要千万年受报,才能把这个案子结了,还要把所有的命债都还了,至少得投胎四十万次,作猪或者作牛等等,受宰杀、还命债。下面又讲了一个故事:

  【又一耕牛。为雷震死。一士过之曰。不向人间除恶孽。偏从田内打耕牛。言讫。雷复震牛。裂肤作字云。此是唐朝李林甫。三世为娼七世牛。而今绝矣。由今计之。其受生现世所报。约略三百余年耳。外此阴府严刑极苦。殆无虚日。并求暂假为娼与牛。而复不可得者。恶业之难逃天网。固如此哉。】

  这又是讲到一个案子,这个案子是讲唐朝的李林甫,这也是一位名宰相,他后生的报应。这是讲到有一次田里有一只耕牛,就是耕田的牛,忽然天上打了个雷就把这个牛给震死了,正好这时候有个读书人,『士』是读书人,走过这里,看到雷打死了牛,就很感叹,说了一句话,『不向人间除恶孽,偏从田内打耕牛』,他就觉得有点不平了,替这个耕牛打抱不平,说「老天爷你怎么不在人间除那些恶孽、恶霸,那些造恶业的人,你不去打他们,不把他们震死,为什么在田里头把一头牛给震死了?那牛还是对人有好处的,牠们在耕田」。他就发表了这句感叹。话可不能随便说,这一说老天爷就知道了,所以『言讫』,讫就是完,讲完了,话音刚落,『雷复震牛』,复就是再次,天上又打了一次雷,把那头牛又给震了一次。这回就把牛的身体都震开了,『裂肤作字云』,牠的皮,牛皮是很厚的,全都给震裂了,翻开来,里面的皮肤上写了几个字,『此是唐朝李林甫,三世为娼七世牛,而今绝矣』,就写了这几个字。读书人看到这个字,这是老天爷给他的回答,他不是不平吗,说这耕牛为什么无缘无故被震死了?还觉得是不是天道给这些众生的报应有点不公平?其实没有不公平,完全是公平的。

  这个牛是谁?是过去唐朝的李林甫。李林甫其人大家应该很熟悉,所谓是口蜜腹剑。这个人心地奸险、排除异己,当时在朝的很多忠义之士都被他排挤,他嘴很甜、心里很恶毒,所以叫口蜜腹剑,口上讲的话像蜜糖那么甜,心里头是一把剑,杀人都不眨眼。他又很能够取悦皇帝唐玄宗,唐玄宗听信他很多的谗言,所以很多忠良的臣子都得不到重用。最后也是国家出现了动乱,就是安史之乱,差一点唐朝就被推翻了,李林甫负很大责任,这是个大奸臣。相传他死的时候见到一个鬼物,钢牙利爪,要跟他讨命,他吓得九窍流血而死。他死了以后,子孙也被朝廷贬斥,最后流落他乡,家破人亡。他自己死了以后遭杨国忠的弹劾,所以皇上给他定了罪,削去了他生前所有的官职,而且他的尸体还被从棺材里拉出来鞭尸。他本人的果报就是老天爷在这牛皮上写的字,三世为娼、七世为牛,做了三世的娼妓,这是地位很卑下、很贱的人;七世做牛,当然也是要还这些命债。『而今绝矣』,这些报应到今天才算是绝,才算完。原来这头牛被震死绝对不是偶然的,都是前生造的恶业,这生又遭报应,而老天爷慈悲,用这个公案显示给大家看,让大家知道善恶报应。『由今计之』,当时说「由今天来计算」,从唐朝到那时候其受生现世所报,约略三百多年。那个时候应该是宋朝的时候,大概是三百多年了。

  『外此阴府严刑极苦,殆无虚日』,实际上李林甫决定是下了地狱,在阴曹地府受严刑极苦,地狱里的时间跟我们这的时间又不太一样,时空不同,我们人间是三百多年,他在地狱里面那个时空,在他自己感受上就是好多劫了,因为地狱里面是度日如年,何止是度日如年,度日如劫,痛苦不堪。『殆无虚日』,这个殆是大概的意思,大概因为写这本书的人也没下地狱看过,只能说个大概,但是绝对是真实,没有虚日。在阴间地狱里头没有一天是闲着的,天天得受严刑极苦,《地藏经》里就讲的真实话,一日之中万死万生,死一万次,又活过来一万次。地狱不能够一死就死了、就没了,那不行,死了以后阴风一吹又活过来,因为他是化身,随着念头一动,他又出生一个身体,继续受报,所以那个苦是不间断的,一天二十四小时里面要生死一万次。你看那个频率,就好像刚才讲的炮烙地狱,一天得抱一万次,死一万次,你就可想而知那个痛苦到什么程度。『并求暂假为娼与牛,而复不可得者』,在阴间里面,这些地狱的众生苦得就希望能够求得暂时的放假,希望不要受苦了,希望能够做一个娼妓、做一头牛都不可得,对他们讲那都是大福报。对地狱众生,做娼妓、做畜生都是他们梦想不到的,就可见得那种苦受跟畜生比都不是,天地之差别。『恶业之难逃天网,固如此哉』,恶业难逃果报,这里讲天网,实际上就是因果规律,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固如此哉,确实如此。这是又举到这些历史上的名人来示现的果报,讲到「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决定不差,这句经文就讲到此。下面经文: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这里是做一个总结。这个『是以』就是因此,说到天地之间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的轻重来夺取人的寿算。批注里讲:

  【此句至算尽则死为一节。】

  这是一节经文。

  【言人之一生。日夜时刻。上下四旁。皆有鬼神鉴察也。】

  这是讲鬼神的鉴察。

  【天有三官五帝。百神诸司。地有五岳四渎。城隍里社。又有举意司。专主关达人起念处之善恶。凡此皆为司过之神。】

  这里先解释『司过之神』,道家讲得比较详细,这些天神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一个是讲『三官』,天上有三官,这是道家讲的天官、地官、水官,又称为三帝。传说是天官赐福,我们经常会看到有小楹联上面讲「天官赐福」;地官是赦罪的,人犯了罪,他来赦免,总得我们自己要悔罪、改过自新才能够招来赦免;水官是解厄的,解除我们的灾难,所以是三官。『五帝』是古代讲的五方上帝、五方天帝。『百神』,这百字也不是确指,就是讲众多的神灵,『诸司』,这些神灵各司其职,各人管各人的事情,各有职权,就像刚才讲的,有专管赐福的、有专管赦罪的、有专管帮人解厄的,或者专管记录罪行的等等。『地有五岳』,地上有五岳,五岳就是我们中国讲的五座名山,所谓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在湖南)、西岳华山(在陕西)、北岳恒山(在山西)、中岳嵩山(在河南),这叫五岳,这山都有山神。

  还有『四渎』,就是四条江河,所谓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合称为四渎,这是讲水神。底下讲『城隍』,城隍是守城池的神,一个城都有城隍,当然城隍有大有小,城市也有大有小。『里社』就是讲土地神,这个就比城隍要小,就像一个乡、一个里里面的神灵。『又有举意司』,这又是一种神,举意司,『专主』,主是主管,专门主管关达人起念处之善恶,人起心动念是善还是恶,神灵都知道,善的记在善薄上,恶念记录在恶薄上。你看连念头神灵都不放过,更何况做出行为?『凡此皆为司过之神』,这些就是经上讲的司过之神,司就是主管,尤其是人犯的过错决定逃不过神灵的眼目。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犯。即自召也。夺。除去也。算。百日也。】

  这是解释这三个字,依人所犯,这个犯都是自作自受,自己造的罪业,将来神灵就根据这些罪业给他定罪。『夺』是除去,就是除掉他的寿算,『算』是一百日为一算。后面有讲到,这个罪业如果是重的甚至能够夺一纪,一纪是十二年;如果是轻的,轻的是一百日,一直把人的寿命全部夺完为止。下面讲:

  【天心仁爱。欲人于独知之地。为善去恶。因有司过之神。检察人之所犯。量度重轻而夺算焉。】

  我们看到这里,不能够只是生起害怕,「这司过之神那么厉害」。要想到其实天心是仁爱的,特别是天人,心地都是很慈悲的。佛家讲生天的标准是五戒十善做得很好,而且还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悲就是仁爱。所以天都希望人于独知之地,就是在单独一个人的时候要慎独,暗室屋漏之中要为善去恶、要断恶修善。所以才提醒人,想藉太上之口告诉人,有司过之神,这些司过之神检察人之所犯,这都是为了警醒人不要造恶业,让这些神灵检察人所犯的罪业,量度所犯罪的重或轻,来夺他的寿算。这种提醒就是慈悲,让他及早回头。

  【故曰。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也。】

  因此说人间窃窃私语,两个人交头接耳讲悄悄话,在密谋干坏事,以为人不知鬼不觉,可是不知道天神听起来,这个声音像打雷一样的响,大家都知道,哪有说能隐瞒得了的事?暗室中做了亏心事,『神目如电』,鬼神眼睛就像电光一样看得清清楚楚。

  【诗书中亦曰。上帝临汝。日鉴在兹。十目十手。神之听之。则吾心独知之地。自有鬼神。更严于昭布森列之时矣。此天人合一之理也。】

  『诗书』就是《诗经》和《书经》,都有讲到这种事情,这里举出《诗经》上说的话。『上帝临汝』,上帝就是天帝、上天,降临在你头上,『日鉴在兹』,鉴是监察,天天都会监察我们的行为。『十目十手』,这就是《大学》里面教我们慎独,讲「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十目是十个眼睛,十手是十只手,十只眼睛都会盯着我们,十只手都指着我们,别以为我们在暗室当中没人知道,其实鬼神看得很清楚,我们干亏心事,他们都会很气愤,会记录我们的恶行。『神之听之』,神灵听闻,就是见到我们的这些事情,这正是『吾心独知之地』,当我们自己在独处的时候,我们自己要知道,天地鬼神就在周围,头上三尺必有神灵。你自然生起敬畏心,你自然就会慎独了。『自有鬼神,更严于昭布森列之时矣』,昭布就是公布,森列就是森严排列,就好像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家都排得很整齐,一排一排的围着我们,看着我们的行径,这叫昭布森列之时。我们如果见到这么多人在我们周围,我们怎么敢乱来?你要知道,你在暗室之中,一个人的时候,也是有这么多的鬼神一排一排的看着我们,你真正知道这种事实,岂敢干亏心事?这就是『天人合一之理』。

  所谓天人合一,重在一个知字,就怕你不知,你要真知道了这个事实,怎么会不断恶修善?你心里真有天地鬼神,时时刻刻所做的就跟天地鬼神希望看到的相应,天地鬼神所希望的正是圣贤所希望的。圣贤的标准跟天地鬼神的标准是一致的,只是天地鬼神没有放下烦恼,他还没有成圣贤,但是他们的善恶标准决定正确。像阎王爷,他判决标准完全是天理,绝不徇私。所以你能够明了暗室之中神目如电,自然所做所思跟天地就能够相应,不会做出违犯天理的事情。下面引

  【华严经曰。人生各有二天人随之。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人常见人。人不见天人。即善恶二部童子是也。】

  《华严经》也这么说,《华严经》是佛门里面的经中之王,一切经里面数《华严经》最殊胜,也称为根本法轮,一切佛法不离《华严》,它也讲到很多因果,所有的佛经都不离开因果,《华严经》讲五周因果。这里讲的最浅显的因果,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讲人一生下来就有两个天人,就是神灵,跟随着这个人,在左右肩膀上,一个叫『同生』,一个叫『同名』,分别主管人的善恶。这两个天人常见人,就跟着这个人,从生到死都跟着,所以这个人所作所为都逃不过这两个天人的眼目,他们都做记录。人不见这两个天人,自己肩膀上的两个神灵自己见不到。这两个天人就是『善恶二部童子』,一个专记善行,一个专记恶行,到他死了以后,这善恶二部童子记录的他一生的行为,就可以做为他的判决书了,判定他将来要上哪一道去受生。

  【人于每日十二时中。举意发言动步。遇物应缘之处。常念此二天人。勿令恶念相续。偶或起一恶念。急着精彩。拽转头来。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直穷究到念头起灭处。则无边业障。一时清净。湛然如太虚矣。如此。则与夺之权在我。鬼神不得操之。尚何司过夺算之足云乎。】

  这是讲人在每天十二时辰当中,现在讲二十四小时,『举意』就是起心动念,意业,『发言』是口业,『动步』是身业,身、口、意三业造作,善恶二部童子都记录。『遇物应缘之处』,遇物是遇到了种种事物,应付种种的缘,就是待人处事接物当中,要常念及这二天人,你要想到真有这两个天人跟着、这两个鬼神看着,那就不敢起恶念,『勿令恶念相续』。『偶或起一恶念』,恶念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它起来是难免,古德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这个恶念一起来了,最关键的要觉悟,不能让这个恶念相续下去,相续就造业了,只要能够觉悟,立刻把它斩断。这里讲『急着精彩』,这个着就是要提起来,急急的提起来,不可以缓慢,精就是精神,彩是神采,也就是说立刻要提起警觉。『拽转头来』,拽是拉回来,就是回头,把你的恶念拉回来,把它压伏下去,这是下『克己』的功夫,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圣贤之所以能成为圣贤,就是因为他能下克己的功夫。人都有过错、习气,而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就是他能够勇于断自己的烦恼习气,他不纵容自己的习气;如果知道自己的习气不肯去改,纵容它,这叫自欺,自欺的人怎么可能成圣成贤?

  我们要求生净土,最怕的就是自欺,听经教听了那么久,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有害的,这些都知道了;哪些可以帮助我往生、哪些是障碍我往生,这些也知道了。问题是看你肯不肯真干,不肯真干的就叫自欺,那怎么能往生?所以要真发愿求生净土,就得要真改过、真念佛,要从真实心中做,不可以搞虚假的。克己,克服习气先从难克处克将去,就是你哪条习气最重、最难克服,从这里下手,咬紧牙关、铁了心肠要把这个过错一定断除,这种习气要克服,难克除的都能克除,那容易的、轻的习气就很容易了。古人对自己绝不会自恕,不会宽恕自己,绝不懈怠、绝不放松,『直穷究到念头起灭处』,断恶修善一直追究到哪?你的念头起灭处。念头从哪来的?我为什么会起这个恶念,它的源头在哪里?要直断其根,把恶念的根本都断了,无边罪障一时清净,这样消业障是最殊胜。这个根本断除,心地一下就清净了。根本是什么?所有恶念都是从自私自利里面出来的,你有「我」这个念头就难免造恶。所以一定要把我放下,小乘断我执很不容易,要断尽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八十一品思惑才叫断我执,这很不容易。大乘断我执方法很殊胜,他不想自己,一心为众生、为正法久住、为众生离苦得乐,不想自己了。不想自己,自己慢慢就没有了,跟众生融为一体,这时候你就业障尽消了。

  湛然如太虚空,太虚空是真正清净,里头没有一物,所以真正清净,这是讲心地清净到一念不生,业障哪里还有?恶念、恶行都没有落脚处了。心地清净是把妄想、分别、执着全都放下,这就是真正究竟清净,就成佛了。『如此』,你懂得这个道理了,这样的话,『则与夺之权在我,鬼神不得操之』,与夺之权也就是将来你的命运,你是得善报还是得恶报,这个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鬼神不得操之。虽然有司过之神来主管我们的善恶记录,但是造作是自己,他只能够按照你所造作的去判决,他不可能徇私枉法。所以你的果报还是自己造出来的,鬼神没有加自己的意思。『尚何司过夺算之足云乎?』司过之神是因恶业来夺寿命,他主管这个事,是司法的,但是你不造罪了,他们就不可能来处置你,所以尚何司过夺算之足云乎?他们就不足以去谈了,你根本就跟罪业沾不上边,他们对你没事了。真正把我执都放下,自私自利完全没有了,所谓「身在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了,鬼神敬重你都来不及,怎么还可能夺你的寿算?这都是说明自己要做自己的主宰。下面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比较长,讲得很经典,大意我先跟大家讲讲,然后我们来细细的读。

  今天时间到了,这个故事我们就明天再跟大家来汇报。今天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6 23:29 , Processed in 0.153656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