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14|回复: 1

真孝集第四五卷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2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佛门真孝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第四  
  惟此慢心。通于白黑。智愚不免。豪贱共有。但去轻论重。在俗为甚。亦有空言我美。评说贤良。讥毁圣德。一切白衣终日。行之。未曾一日惭愧发露。情求胜道退省己躬。故外书云。力慕善道可用安身。力慕孝悌可用荣亲。亦有君子。高遵释教。策奉修行。贞仁退让。廉谨信顺。皆是宿种。禀性自然。与道何殊。亦有出家之人。不依圣教。违犯戒律。不学无知。与俗无殊。然道俗形乖。犯有希数。心有明暗。过有轻重。故出家之人...(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1)


...以伏其心。佛告居士。吾亦有三。用调一切。亦以自调。得至无为。一者以至诚故。制御口患。二者慈贞故。伏身刚强。三者以智慧故。灭意痴盖。持是三事。度脱一切离三恶道。又阎罗王五使经云。佛告诸比丘。人生世间。不孝父母。不敬沙门。不行仁义。不学经戒。不畏后世者。其人身死当堕地狱。主者持行。白阎罗王。言其过恶。此人不孝。种种诸过。无有福德。不恐畏死。唯王受罚。阎罗王常先安徐然以正语。为现五使者而问言。  
  第一汝不见。世人始为婴儿。强卧屎尿不能自护。口不知言不知好恶。汝见以不。人答已见。王言。汝自谓不如是。然人...(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1)


...此人犹远。是故比丘当念返复。莫学无返复。  
  又舍利弗问经云。佛言。夫受戒随其力办可以为施。不限多少。文殊师利白佛言。云何如来说父母恩大不可不报。又言师僧之恩不可称量。其谁为最。佛言。夫在家者。孝事父母在于膝下。莫以报生长与之等。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若从师学开发知见。次恩大也。夫出家者。舍于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门中受微妙法。师之力也。生长法身。出功德财养智慧命。功莫大也。追其所生乃次之耳。  ...(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1)


...[口*束]指。七日成人。彼土无乳。中阴众生饮吸于风(古人用其小升准今唐升一升当旧三升故乳似多)  
  又难报经云。左肩持父右肩持母。经历千年便利背上。犹不能报父母之恩。  
  又增一阿含经云。孝顺供养父母功德果报。与一生补处菩萨功德一等。又六度集经云。昔者菩萨为大理家。积财巨亿。常奉三尊慈向众生。观市睹鳖心悼之焉。问价贵贱。鳖主知菩萨有。慈悲之德。答曰百万。菩萨答曰。大善。持鳖归家临水放之...(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1)


...域还至。始传画叠释迦。于是凉台寿陵。并图其相。自兹厥后。形像塔庙。与时竞列。洎于梁代。遗光奥盛。但法身无像。因感故形。感见有参差。故形应有殊别。若乃心路苍茫。则真仪隔化。情志慊切。则木石开心。故刘殷至孝诚感。釜底为之生铭。丁兰温清竭诚。木母以之变色。鲁阳回戈而日转。杞妇下泪而城崩。斯皆隐恻。入其性情。故使征祥昭乎耳目。是知道藉人弘。神由物感。岂曰虚哉。是以祭神如神在。则神道交矣。敬像如敬佛。则法身...(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1)


...酥行与旧僧。此酥是招提僧物。一切有分。此人藏隐虽与不等。由是缘故受此罪也。譬喻经云。昔外国有人。死魂自鞭其尸。傍人问曰。是人已死何以复鞭。报曰。此是我故身。为我作恶。见经戒不读。偷盗欺诈。犯人妇女。不孝父母兄弟。惜身及财不肯布施。今死令我堕恶道中。勤苦毒痛不可复言。是故来鞭之耳。  
  又依无量寿经云。憍梵波提。过去世曾作比丘。于他粟田边擿一茎粟。观其生熟数粒堕地。五百世作牛偿之。故智度论云。...(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1)


...若良医随疾授药。是名内教又书云。天道无亲。唯仁是与。是名外教。又若出家之人。能观苦空无常无我。远离生死。志求出世。是为依内。若乖斯行翻为外俗。在家之人。若能厌舍俗情。欣慕高志。专崇三宝。修持四德。奉行孝悌仁义礼智。贞和爱敬。能行斯行翻同为内。若违斯旨还同外道。在俗之人。能随内教。便悟真理。心常会道。渐进胜途至趣菩提。既知如是。欲行此行。唯须自卑推德与他。如拭尘巾。揽垢向己。持净与人。故经云。退而得...(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既已潜没。汝等当为无明所覆。又言。阐提之人尸卧终日。当言成道。无有是处。释论云。在家懈怠失于俗利。出家懒惰丧于法宝。是以斯那勇猛。诸佛称扬。迦叶精奇。如来述证。书云。夙兴夜寐。竭力致身。乃曰。忠臣方称孝子。故知放逸懈怠之所不尚。精进劬劳无时不可。岂得恣其愚怀纵情憍荡。致使善根种子不复开敷。道树枝条弥加枯萃。况复命属死。王名系幽府。奄归长夜顿罢资粮。冥曹拷问将何酬答。当于此时悔情何及。是故今者。劝诸...(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答。当于此时悔情何及。是故今者。劝诸行人。闻身余力预备资粮。常须检校三业。勿令违于六时。每于昼夜。从旦至中。从中至暮。从暮至夜。从夜至晓。乃至一时一刻。一念一刹那。检校三业。几心行善。几心行恶。几心行孝。几心行逆。几心行厌离财色心。几心行贪着财色心。几心行人天善根业。几心行三涂不善业。几心厌离名闻着我心。几心贪求名闻着我心。几心欣修三乘出世心。几心轻慢三乘深乐世间心。如是善恶日夜相违。行者常须检校...(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自出。身卧其上。众患难喻。假使欲免常安无病。终不可得。  
  三谓欲求长寿在世无极。得于病死。命既甚短。怀万岁虑。寿少忧多。不察非常。五欲自恣。放心逸意。杀盗淫乱。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嫉邪见。不孝父母。不顺师友。轻身尊长。反逆无道悕望豪富。谓可永存。讥谤圣道。以邪无双。嘘天独步。慕于世荣。不识天地表里所由。不别四大因缘合成。犹如幻师。不了古今所兴之世。不受倡导。不知生所从来死之所归。心存天地...(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
  又缘其恶口言辄净绮都无义益。无义益故。今身则生憍慢。死即当堕束缚地狱。于遐劫中受诸苦恼。受苦既毕堕畜生中。唯念水草。不识父母恩养。在此之中无量生死。以本因缘。若遇微善。劣复人身。生在边地。不知忠孝仁义。不见三宝。若在中国。矬陋踒偻。人所陵蔑。当知憍慢。皆缘无义调戏不节生也。  
  故地持论云。无义语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所有言语人不信受。二者有所言说不能明了。何...(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佞伤贤良
  受身痴聋盲  謇吃口臭腥
  颠狂不能信  死堕拔舌囹
  吾修四净口  自致八音声  
  五谓嗜酒。酒为毒气。主成诸恶。王道毁仁泽灭。臣慢上忠敬朽。父礼亡母失慈。子凶虐孝道败。夫失信妇奢淫。九族诤财产耗。亡国危身无不由之。酒之乱道三十有五。吾见是故。绝酒不饮。是吾五师。佛于是说偈言。  
  醉者为不孝  怨祸从内生
  迷惑清高士  乱德败淑贞
  故吾不饮酒  慈心济群民
  净慧度八难  自致觉道圆  
  六谓年老。夫老之为苦。头白齿落。目视冥冥。耳听不聪。盛去衰至。皮缓面皱。百...(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病死  三界之大患
  福尽而命终  弃之于黄泉
  身烂还归土  魂魄随因缘
  吾用畏是故  学道求泥洹  
  梵志于是心即开解。遂得道迹。长跪受戒为清信士。不杀不盗。不淫不欺。奉孝不醉。欢喜为佛作礼而去。故书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大怒伤阴。大喜败阳。丽色伐性之斧。美味腐身之毒。能悟此旨。斯为大师也。  
  颂曰。  
  心境相乘  业结牵缠  ...(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为人。所生之处常当狂痴。如是种种过失。是故不饮酒。  
  又沙弥尼戒经云。不得饮酒。不得嗜酒。不得尝酒。酒有三十六失。失道破家危身丧命。皆悉由之。牵东引西。持南着北。不能讽经。不敬三尊。轻易师友不孝父母。心闭意塞。世世愚痴。不值大道。其心无识。故不饮酒。欲离五阴。五欲五盖。得五神通得度五道故。不饮酒。又萨遮尼干子经偈云。  
  饮酒多放逸  现世常愚痴
  忘失一切事  常被智者呵
...(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哭狱来  恒喜悲泣
  登高望远  好斗家人  无有亲疏
  言便致恚  经宿不食  此人本从
  大啼哭来  身大脚细  筋力薄少
  言语咽塞  声如破瓮  神识不定
  心无孝顺  当知此人  阿鼻狱来
  身体粗丑  长苦寒战  好热喜渴
  悭贪嫉妒  见人施惠  自生烦恼
  此人乃从  热地狱来  见火惊恐
  复喜暖热  行步轻便  不避时宜
...(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无广大心  见大而惧
  视小欢娱  此人乃从  优钵狱来
  赤眼丑形  常喜斗讼  诽谤贤圣
  诸得道者  昼夜伺人  非法之行
  当知此人  钵头狱来  眼规三角
  不孝二亲  生便短命  拘牟狱来
  好带刀釰  强辽人斗  必为人杀
  邠持狱来  身生疮痍  口气臭处
  与人无亲  旷地狱来  形体长大
  行步劣弱  少发薄皮  恒多病痛 ...(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毛黄卒暴  独乐山陵
  贪食花果  从猕猴来  多妄强颜
  无所畏难  行知反复  从乌中来
  情多色欲  少于分义  心无有记
  从鸽中来  所行返戾  强辩耐辱
  不孝父母  鸬鸠中来  亦不知法
  复不知非  昼夜愚惑  从羊中来
  好妄喜谈  数亲豪族  众人所爱
  鹦鹉中来  所行卒暴  乐人众中
  言语多烦  鸲鹆中来  行步舒缓 ...(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 亦无亲疏  从鼠中来  深观相貌
  从畜生来  
  第三饿鬼相者。  
  身长多惧  以发缠身  衣裳垢圿
  从饿鬼来  淫泆悭贪  嫉彼所得
  不好惠施  从饿鬼来  不孝父母
  家室大小  动则诤讼  从饿鬼来
  不信至诚  所行趣为  薄力少知
  从饿鬼来  声坏响塞  卒兴嗔恚
  食便好热  从饿鬼来  恒乏财货
  空贫匮陋  智者...(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意好微妙
  少于资财  见斗则惧  从尸天来
  身长体白  颜色端正  不好火光
  从婆天来  常怀悦豫  闻恶不懅
  不从彼受  从乐天来  思惟忍苦
  好分别义  慈孝父母  毗沙天来
  宿不乐家  喜游林薮  志念女色
  从三天来  财宝虽多  生卑贱家
  心乐清净  从三天来  任己自行
  所为不克  望断愿达  从炎天来
  意喜...(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便命终。坐金车上瞻玉女者。皆捉铁斧斩截其身。屈申臂顷直落阿鼻。从上隔下如旋火轮。至于下隔身遍隔内。铜狗大吼啮骨唼髓。狱卒罗刹捉大铁叉。叉头令起。遍体火焰满阿鼻狱。阎罗王大声告敕曰。痴人狱种。汝在世时不孝父母。邪慢无道。汝今生处名阿鼻狱。如是展转经历大苦。说不可尽。地狱一日一夜受罪。如阎浮提六十小劫。如是一大劫。具五逆者受罪五劫。复有众生。犯四重禁。虚食信施。诽谤邪见不识因果。断学般若。毁十方佛。偷...(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七  
  如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云。尔时信相菩萨。为诸众生而作发起白佛言。世尊。今有受罪众生。为诸狱卒。剉碓斩身从头至足。乃至其顶斩之已讫。巧风吹活而复斩之。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不信三尊。不孝父母。屠儿魁脍斩截众生。故获斯罪。  
  第二复有众生。身体顽痹眉须堕落。举身烘烂。鸟栖鹿宿人迹永绝。沾污亲族人不喜见。名之癞病。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不信三尊。不孝父母。破坏塔寺。剥脱道人。斫射贤圣。伤害师长。常无返复。背恩忘义。常巧苟且。淫匿尊卑无所忌讳。故获斯罪。  
  第三复有众生。身体长大。聋騃无足宛转腹行。唯食泥土以自活命。为诸小虫之所唼食。常受此苦...(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常巧苟且。淫匿尊卑无所忌讳。故获斯罪。  
  第三复有众生。身体长大。聋騃无足宛转腹行。唯食泥土以自活命。为诸小虫之所唼食。常受此苦不可堪处。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为人自用不信。好言善语。不孝父母。反戾时君。若为帝王大臣。四镇方伯州郡令长。官禁督护。恃其威势侵夺民物。无有道理。使苦燋悴呼嗟而行。故获斯罪。  
  第四复有众生。两目盲瞎都无所见。或抵树木。或堕沟坑。于时死已更复受身。亦...(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矬短拥肿。大腹亚髋。脚复缭戾。偻脊匡肋。费衣健食。恶疮脓血。水肿干痟。疥癞痈疽。种种诸恶集在其身。虽亲附人人不在意。若他作罪横罗其殃。永不见佛。永不闻法。永不识僧。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为子不孝父母。为臣不忠其君。为君不敬其下。朋友不赏其信。乡党不以其齿。朝廷不以其爵。妄为趋作。心意颠倒无有其度。不信三尊。杀君害师。伐国掠民。攻城破坞。偷寒过盗恶业非一。美己恶人。侵陵孤老。诬谤贤圣。轻慢尊...(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何以故。以阿鼻狱人极大臭故。  
  又观佛三昧海经云。佛告阿难。若有众生杀父害母。骂辱六亲。作是罪者。命终之时挥霍之间。譬如壮士屈申臂顷。直落阿鼻大地狱中。化阎罗王大声告敕。痴人狱种。汝在世时不孝父母。邪慢无道。汝今生处名阿鼻地狱。作是语已即灭不现。尔时狱卒复驱罪人。从于下隔乃至上隔。经历八万四千隔中。攒身而过。至铁网际。一日一夜乃尔周遍。阿鼻地狱一日一夜。比此阎浮提日月岁数。经六十小劫。如...(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庙。及见五众出家人冢塔。大于已者。皆须展转依生时年腊而设礼。若一切白衣。见出家人冢塔不简大小。皆须敬礼。  
  述曰既知此诸道俗等。若见师僧父母亡柩。外人吊来。小于亡者。至其尸所。如常设礼已。先至孝子所。默慰吊之。后至大德所。具展哀情吊而拜之。亦见愚痴白衣。妄行法教。展转教他。不听礼父母叔伯尊亲亡灵。口云我既受戒。彼为鬼神。故不合礼。恐破戒故。此不会圣意。反招无知之罪。伏惟师僧等。长养我法身。...(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受戒。彼为鬼神。故不合礼。恐破戒故。此不会圣意。反招无知之罪。伏惟师僧等。长养我法身。父母叔伯等。长养我生身。依斯乳哺长大成人。思此恩德昊天难报。历劫酬恩岂一生能谢。不存敬恩。反起慢堕。继踵鄙夫。何成孝子。故世尊极圣。尚自躬扶亡父尸送。况下凡愚辄生怠慢。故涅槃经云。知恩者大悲之本。不知恩者甚于畜生。  
  又净饭王泥洹经云。白净王在舍夷国。病笃将终。思见世尊及难陀等。世尊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去...(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无常对至。命尽气绝。忽就后世。至阇维时。佛共难陀等丧头前肃恭而立。阿难罗云在丧足后。阿难陀长跪白佛言。唯愿听我担伯父棺。罗云复言。唯愿听我担祖王棺。世尊慰言。当来世人。皆凶暴不报父母育养之恩。为是不孝众生。设其化法。故如来躬欲担于父王之棺。即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一切众山颇俄涌没。如水上船。尔时一切诸天龙神。皆来赴丧。举声啼哭。四天王将鬼神亿百千众。皆共舆丧。白佛言。佛为当来诸不孝父母者故。以大慈悲亲欲自身担父王棺。四王俱白佛言。我等是佛弟子。从佛闻法。得须陀洹。以是之故。我曹宜担父王之棺。佛听四王担父王棺。即变为人一切人民莫不啼泣。世尊躬自手执香炉。在前行诣于墓所。令千罗汉往...(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遐迩同遵。岂必死生自国。便欲师之。佛处远邦。有心捐弃。不胜事切。辄陈愚见是非之理。不敢自专。昔孔丘辞逝庙。千载之规模。释迦言往寺。万代之灵塔。欲使见形克念。面像归心。敬师忠主。其义一也。至如丁兰束带。孝事木母之形。无尽解璎。奉承多宝佛塔。眇寻旷古。邈想清尘。既踵成林。于理不越。又案礼经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卿士各有阶级。故天曰神。祭天于圆丘。地曰只。祭地于方泽。人曰鬼。祭之于宗庙。龙鬼降雨之...(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2)


...可事。心不安忍。应作默然住之。故智度论云。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圣弟子住和合故。有二种法。一贤圣语。二贤圣默(今见斋会之处。后生前到已得上妙之处若见上座老师来都不起迎逆逊让坐处污法之深寔由年少复见向他贵胜之家。或经新丧重孝。或为考妣远忌在会道俗放情欢笑喧乱大众岂免俗讥高僧之类矣)  
  又三千威仪经云。凡欲上床当具七法。一庠踞床。二不得匍匐上。三不使床有声。四不得大拂床有声。五不得大吒叹息思惟世事。六不得狗群卧。...(第1533部~诸经要集二十卷-003)


...。或经卷上或墙壁牌版等上。有诸众生暂得眼见者。或手触者或身触者。或影中过者及余人转触此人者。又或书之戴在顶上者。身上者衣中者。或书出声物上有闻声者。或读者或诵者。或但闻此陀罗尼名者。如是众生等。纵有不孝父母者不敬沙门者。不敬婆罗门者不敬耆旧者。诽谤正法者诽谤圣人者。应堕地狱者诽谤诸佛者。诽谤菩萨者杀阿罗汉者。造五逆罪者杀婆罗门者。杀牛犊者抄劫窃盗者。故妄语者不与取者。邪染者两舌者。粗恶语者轻秤小斗...(第1534部~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二卷)


...缘幸释流庆逢圣世。声教炽焰。佛法莫盛于当今。车书混同。华竺咸归于至化。眷此霾尘之宝。奚其韫椟之缄。敬镌刻于斯文。俾流通而入藏。恭愿法轮大转。亿万年睿算永祝帝龄。佛日高悬。一大事因缘俱明本智。文英武烈子孝臣忠。干戈息于八方风雨调于六合。功能最胜笔舌奚殚。恩有普资自他俱利者。  

...(第1534部~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二卷)


...弥勒居一生之地。服其悬解。文殊是众佛之师。谢其真入而庵园之集。因净名而发兴。净名之迹藉无动而方明。故如来乃眷于此方。居士敬延于右掌。三昧之力有感必通。十号之尊不行而至矣。然则至諴感神者。莫知神之巨细。孝德动天者。孰知天之高下。矧乎慧眼遐观。见牟尼于实相。神足甫运。持妙喜于花鬘。而不能屈彼仁尊入兹国界。岂唯罗縠之喻比而可通。亦将金粟之名传而有据者也(吉藏师云金粟事出思惟三昧经自云未见其本今捡诸经目录...(第1535部~十门辩惑论二卷)


...。必以为非问也。如来善别机根巧知药病。虽达多行卫顽之恶。阇王有楚穆之罪。然以曾发菩提之心可用也。今兴悔解之念可疗也。可疗而疗之。可用而用之。引使归心化令入道。开其与进之路。塞彼为乱之源。俾有罪者自新于孝慈。无过者守卒于纯至。善权方便。其利博哉。然阇王问道而反迷。自同于林放。夫子知几而仰圣。可比于泰山。贤哲相仍。虽三复而无失。何为独隔。请再思而可矣。  
显实得记门第五  
  稽疑曰。提婆是佛...(第1535部~十门辩惑论二卷)


...未尝不为最。车骑未尝不为先。宫观未尝不为长也。其有局于水乡者。得车即破之。专于山野者。与舟即剖之。身不下堂者莫辩舟车之所用。心务行迈者。罔知栋宇之所适。若斯人者。何足与言于道哉。孔子曰。教人亲爱莫善于孝。教人礼顺莫善于悌。又曰。法象莫大乎天地。着明莫大乎日月。此亦各随其义以称莫善也。以云莫大也。诸经言乎第一者。盖亦从此而明欤。  
化佛隐显门第九  
  稽疑曰。二月十五日。佛将涅槃。促纯陀献...(第1535部~十门辩惑论二卷)


...已 五言。  
  我行之数万。愁绪百重思。那教六尺影。独步五天陲 五言(重自解忧曰)  
  上将可凌师。疋士志难移。如论惜短命。何得满长只。  
  于时咸亨三年坐夏杨府。初秋忽遇龚州使君冯孝诠。随至广府。与波斯舶主期会南行。复蒙使君命往岗州。重为檀主及弟孝诞使君孝轸使君郡君宁氏郡君彭氏等。合门眷属。咸见资赠。争抽上贿各舍奇餐。庶无乏于海途。恐有劳于险地。笃如亲之惠。顺给孤之心。共作归依同缘胜境。所以得成礼谒者。盖冯家之力也。又岭南法俗。共鲠去留之心。北土英儒。...(第1536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


...语而更作解嘲。譬乎水。溢平川决入深井。有怀饮息济命无由。准验律文则不如此。论断轻重但用数行。说罪方便无烦半日。此则西方南海法徒之大归矣。至如神州之地。礼教盛行。敬事君亲。尊让耆长。廉素谦顺。义而后取。孝子忠臣。谨身节用。  
  皇上则恩育兆庶。纳隍轸虑于明发。群臣则莫不拱手。履薄呈志于通宵。或时大启三乘广开百座。布制底于八泽。有识者咸悉归心。散伽蓝于九宇。迷途者并皆回向。皇皇焉。农歌畎亩之中。...(第1537部~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


...决炼真疏。则龙鬼天人自然遵敬。何忧不活徒事辛苦。至如五衣瓶钵足得全躯。一口小房弥堪养命。简人事省门徒。若玉处泥如莲在水。虽云下众。实智等上人矣。  
  又复死丧之际。僧尼漫设礼仪。或复与俗同哀将为孝子。或房设灵机用作供养。或披黪布而乖恒式。或留长发而异则。或拄哭杖。或寝苦庐。斯等咸非教仪。不行无过。理应为其亡者净饰一房。或可随时权施盖幔。读经念佛具设香花。冀使亡魂托生善处。方成孝子始是报恩。岂可泣血三年将为赛德。不餐七日始符酬恩者乎。斯乃重结尘劳。更婴枷锁。从闇入闇。不悟缘起之三节。欲死趣死。讵证圆成之十地欤。  
  然依佛教。苾刍亡者。观知决死。当日舁向烧处。寻即以火焚之...(第1537部~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


...净涂。余事并皆如故。衣服之仪曾无片别。或有收其设利罗为亡人作塔。名为俱攞。形如小塔上无轮盖。然塔有凡圣之别。如律中广论。岂容弃释父之圣教。逐周公之俗礼。号啕数月布服三年者哉。曾闻有灵裕法师不为举发不着孝衣。追念先亡为修福业。京洛诸师亦有遵斯辙者。或人以为非孝。宁知更符律旨。  
十三结净地法  
  有五种净地。一起心作。二共印持。三如牛卧。四故废处。五秉法作。起心作者。初造寺时定基石已。若一苾刍为捡校人者。应起如是心。于此一寺或可一房。为僧当作净厨也...(第1537部~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


...作之流。皆以为龟镜矣。  
  又龙树菩萨以诗代书。名为苏颉里离佉。译为密友书。寄与旧檀越南方大国王。号娑多婆汉那。名市寅得迦。可谓文藻秀发慰诲勤勤。的指中途亲逾骨肉。就中旨趣寔有多意。先令敬信三尊孝养父母。持戒舍恶择人乃交。于诸财色修不净观。捡挍家室正念无常。广述饿鬼傍生。盛道人天地狱。火燃头上无暇拂除。缘起运心专求解脱。劝行三慧。明圣道之八支。令学四真。证圆凝之两得。如观自在不简怨亲。同阿弥...(第1537部~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


...脱。劝行三慧。明圣道之八支。令学四真。证圆凝之两得。如观自在不简怨亲。同阿弥陀恒居净土。斯即化生之术。要无以加。五天创学之流。皆先诵此书赞。归心系仰之类。靡不研味终身。若神州法侣诵观音遗教。俗徒读千文孝经矣。莫不钦玩用为师范。其社得迦摩罗。亦同此类(社得迦者。本生也。摩罗者。即贯焉。集取菩萨昔生难行之事。贯之一处也)。若译可成十余轴。取本生事而为诗赞。欲令顺俗妍美读者欢爱教摄群生耳。时戒日王极好文...(第1537部~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


...无上丈夫调御士
  亦礼三乘净妙法  并及八辈应真僧
  我撰经录护法城  三宝垂慈幸冥祐
  惟愿法灯长夜照  迷徒因此得慧明
  正法遐久住世间  依学速登无上地  
  自后汉孝明皇帝永平十年岁次丁卯。至大唐神武皇帝开元十八年庚午之岁。凡六百六十四载。中间传译缁素总一百七十六人。所出大小二乘三藏圣教。及圣贤集传并及失译。总二千二百七十八部。都合七千四十六卷。其见行阙本并该前...(第1538部~开元释教录二十卷-001)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知足惭愧。去恶就善。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30 09:11 , Processed in 0.119406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