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72|回复: 0

[大德开示] 幸福人生讲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0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蔡礼旭老师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之弟子规与净宗修学》

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与净宗修学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六集)  2005/5/9  台湾华藏净宗学会  档名:52-124-0006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阿弥陀佛!平等心,我们也要时时观照自己有没有做到,有没有贡高,有没有瞧不起人的情况。我在参加老师考试的时候,我们会递上一份自传,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理念当中我写了一句话,以前的人读书志在圣贤,现在的人读书志在赚钱。所以价值观偏颇了,心性就扭曲了。

  有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小孩一起到超市买东西,刚好遇到一个朋友,她的女儿跟这个长辈打完招呼,长辈马上对这个孩子讲:「小朋友,妳怎么没去上学?」那孩子差不多四、五岁。那个小朋友就问:「妈妈,为什么要上学?」接着这位长辈就说:「上学以后可以赚大钱」。这样教对不对?这个妈妈很有警觉性,跟这位长辈示了一下意,请他不要这样讲。接着跟她小女儿讲到,她说上学是要去学本事,就好像刚刚我们去跟这个叔叔买馒头,因为他有本事,他做了馒头,他就可以帮助我们,可以让我们拿来三餐吃,就不会饿肚子。所以叔叔帮助我们,我们很感谢。但是妳感谢,能不能把妳的玩具熊送给叔叔?因为妳送玩具熊给叔叔,叔叔可能不需要,所以我们把钱拿给叔叔,感谢他,让他可以拿着钱又去买他需要的东西。所以读书学本事的目的在哪?在帮助他人。

  从这里才真正点出社会的本质,「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就是有各行各业的付出,我们的生活才能够顺利、才能够无缺。所以一个人的一天是多少人的努力才成就的。从这样去引导孩子,就让他了解,一个人是受到各行各业人的帮忙。当他面对各行各业,他所提起的不是说我有钱,所以他必须服务我,而是想到每一个行业都在服务社会,他的恭敬心才能生起。恭敬心生起才不会贡高我慢,才能平等。所以孩子的平等心要好好引导。

  有一个现象,孩子面对导师很恭敬,面对其它的科任老师,甚至于生活老师,就显得比较怠慢,有没有这种现象?对导师的恭敬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为人父母要敏锐,看到这样的现象要赶快引导,不可以生分别,不可以生这种轻慢之心。当我们家里面比较富裕,可能上下班,甚至于出外,都有司机接送,这个时候也应该告诉小孩,要叫叔叔,要尊敬他,绝对不能把他当下人一样看,不然孩子的一种对长者的恭敬心就很难建立起来。这些生活细节我们都应该想到,都会影响孩子的心性。所以《礼记》一开头「曲礼篇」提到,「曲礼曰:毋不敬」,面对一切人事物都要常常保持一个恭敬的态度。这是讲到平等心。所以「待婢仆」也要「身贵端」。

  接下来正觉心,觉就是不迷惑,就是走在正道之中。当然,我们一定还有很多地方正邪还没有分辨清楚,纵使已经分辨清楚,也还常常没有办法做到。所以能了解对错,能够读诵偈颂、经典,这个只在文字般若上,进一步要提升到观照般若,时时遇到境界,《弟子规》的教诲可以马上提起来。比方说,看到三姑六婆来了,嘴巴马上一句言人是非的话就快出口了,突然有一道光芒照过来,脑子里浮现一句话,「人有短,切莫揭」,这个就是观照般若。当你时时都是正念分明,这个定达到某种程度,就能进入实相般若,这个标准就显得很重要。

  现在的人确确实实心里面没有一把做人的尺,你一下子把四书五经给他说这个就是做人的标准,他头都大了。我们抓住纲领,《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他容易记。有一位朋友,他们家里卖古琴,第一年做了很多古琴,后来发现卖不出去,全部作废。他们很认真做,可是做出来的产品不合标准。回过头来找原因,是因为他们买一支长尺,那一支长尺是歪的。我们往往很相信那一支尺,我们往往很相信我脑子里的念头是对的,而当这一把尺、这些念头是错的时候,可能人生几十年不知道偏颇了多少,不知道造了多少罪业。所以学佛菩萨、学古圣先贤一定要先放下自己的知见,放下烦恼习气,时时要提起佛菩萨的教诲,以这个来当标准,这样才能在正觉之中。

  最后是慈悲心,我们佛家最强调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四弘誓愿第一愿也教诲我们,「众生无边誓愿度」,一个人只要有愿力,能力就上得来。所以发心重要。我们看到很多女性,结婚以前才四十几公斤,瘦巴巴的,结完婚生了孩子,力气变得很大,做起事来好像有用不完的活力。为什么差那么多?原因在哪?在那一分爱心,那一分愿力。所以我们现在假如真正理解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是真相,体会得就要往这个方向去做。要救人危急,现在人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人的一生,什么东西带得走?只要是带不走的东西都不迫切。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人这一点看懂了,你人生取舍就出来了,不会去干那些根本带不走的东西,到头来空忙一场。所谓「身命有限,慧命无穷」,法身慧命才带得走,所以众生最危急的就是人生能不能开智慧。

  在《孟子》的教诲当中有提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今天我们看到一个孩子站在古井旁边,就要掉到井里去了,诸位同修,你当下只有哪一个念头?瞬间手都伸出去,赶快把他怎么样?拉起来。这是用第一念,真心。假如还考虑到他们家有没有钱?救了以后会不会送我一头牛?那就是用妄心。所以要用真心。其实我们都有真心,看到人家很可怜,马上想去帮,但是第二个念头又说「不过呢」,一大堆想法又出来,又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像我们在推展读经,就有很多这种情况,听完课以后雄心壮志,若有所悟,终于悟到了人生的价值在哪,然后坐车回家的时候烦恼就出来了,好像有很多困难。所以听课也有三个阶段,当下在听的时候好像就是一尊佛,大彻大悟;坐车回家开始又想到,明天可以赚多少钱,烦恼上来了,圣人的教诲有一点模糊了;回到家里又跟孩子吵架,众生这么没有善根,蔡老师说的应该不是什么正确的。所以叫误,误什么?误解了,人都把它想得太复杂了。其实当你看到众生需要你就尽力去做,在做的过程你的心量扩宽了,你的经验累积了,你的智慧也上升。你那一步不跨出去,这些东西就成长得很缓慢。你能力不足,佛菩萨都不敢派工作给你;你勇敢的跨出来,佛菩萨都在前面排两排给你扶住,因为怕你出事。但是那一步就不好跨。

  我们推展这一段时间,很多的朋友都会觉得我们好像有什么非常高的机密、非常好的经验,才能推展得那么顺利。其实说开了很简单,因为了解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思想改变了,行为自然就会上轨道。所以我们所看到,人与人的冲突、国家与国家的冲突,根源都在思想价值观的偏颇。所以必须从根本来解决。要改变人的观念,从谁入手最好?从老师。老师的观念一变,他的学生都得利益。我们演讲就针对幼儿园老师跟小学老师。当然,我们不是说中学老师、大学老师不重要,而是中学他的课业比较重,然后每一个老师他所着重的,我教地理,我教数学,上完课以后他就怎么样?他就走了,所以跟孩子互动的机会相当有限。幼儿园跟小学老师特别有机会跟孩子相处,而且「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愈小教愈好教,所以我们持续每个礼拜都上老师的课。我们学佛都深刻体会到,「业不重不生娑婆」,所以有自知之明,一定要坚守长时熏修。学佛要长时熏修,一个人成长需不需要长时熏修?当然要。掌握这个原则,所以老师的课我们都没有停。

  把学生教好了,结束了吗?他今天回去,刚好上了「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结果一走进去,看到爸爸脱起袜子往地上一扔,他跑过来说:「爸爸,置冠服,有定位」。爸爸马上恼羞成怒,「管那么多干嘛!」这个时候孩子会发生思想混乱,老师这么教,奇怪,父母怎么都没这样做?所以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那么叛逆。我们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对长辈都很尊敬,因为长者言行一致的话,我们很自然就肃然起敬。但是当孩子发现大人说一套做一套,他内心的不满跟怨恨就开始积累。所以我们大人的行为造成孩子很大的人格障碍。诸位朋友,现在的青少年、现在的年轻人容不容易相信别人?你跟他讲这些做人的道理,他内心都想着,你们都说一套做一套。所以,孩子的教育要成就,除了老师要提升以外,家长一定也要提升。

  这个概念我们从哪里体会到?那不都是老和尚的教诲?老和尚说教育有四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所以一定要带动四大教育,才能让社会风气扭转过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谁来提醒?当然就要靠学校的老师。因为他在学校长期跟孩子相处,比较了解孩子;家长对老师也有一分尊敬,毕竟老师是教育专业,所以老师讲的话家长也特别容易接受。当你这一步跨出去了,这个石头丢下去,涟漪就会慢慢扩散,老师的使命感被唤醒,家长的教育敏感度提升了。而且家长再去告诉家长,效果怎么样?特别好,聊起来都心有戚戚焉,然后如何再力挽狂澜,他们就互相鼓励、互相督促,然后大家告诉大家。在海口,我记得一开始讲课,一、二十个人,讲了差不多四、五个月,教室都坐不下,后来坐到将近两百人。我们不要说众生没善根,他们都很想学,只是没有机会。当我们能够勇敢跨出去,自然而然就能够让众人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很多人又说了,蔡老师,我自己都没学好,所以我不敢做。等学好以后也不用做了,是吧?社会都乱了,拉不回来。所以只要有愿心,所谓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你有这一分使命,你进步特别快。所以一定要勿畏难,多历炼自己。杨老师教诲我也很简单,也没有讲很多,她把我派到海口去,只给了我一句话,我也没把它搞得很复杂。她说你什么都不用想,先讲三百场,只要有人就讲;纵使没有半个人,对桌椅板凳也讲。我就真的讲了三百多场。讲完以后能力有一点提升。下一步怎么走?你都不用担心,佛菩萨自有安排,马上缘分就接到全中国,所以十几个地方都走过了。中国走了一趟,接下来干嘛?不用烦恼,佛菩萨自有安排。当初我在听师长讲经的时候提到一段,说章嘉大师建议老和尚出家,建议完之后就跟老和尚讲,他说以后你都别操心,一切佛菩萨安排,连出家都不用求人,等人家来请你出家,你看多自在!这个是诸法实相。你烦恼一大堆,佛菩萨的磁场都接不进来,都没有办法安排;你所有的烦恼都放下了,佛菩萨就安排。

  因为我在还没从事教育以前就喜欢做生意,我记得在小学写作文,写「我的志愿」,里面我就写到我的志愿就是要做商人。因为很多人都说「无奸不成商」,我说我不相信,我一定要做一个有良心的商人。你看我从小也很会立志。但是为什么小时候会有这种念头?那是过去生的习气,以前一定都是做商人,这一生还放不下这个习气,所以也走了很多的弯路。刚好把一个工作辞掉,正要做下一个工作,在这段期间我去了台东七个月。刚去的时候,本来是想说去走走散散心就回来工作。结果一去,每天看着高山竣岭,因为我住的那里就是南横的入口,风景非常漂亮,人一接触大自然,很自然心会怎么样?静下来,突然回想到二十多年来很多的错误,就开始反省,所以就没急着要回来工作。这么一待就没出来了,反而就「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就开始读《无量寿经》,开始每天念佛。到心真正静了,缘就进来了。

  当地有一个学校,一位女老师生产,因为生产要找代课老师,一般找代课老师是两个月的薪水,谁都想来,但是为什么找上我?因为那一年规定改了,改要大学毕业才能代课,本来是高中毕业。所以一改,整个乡里面找不到一个大学毕业生,就找上我了。一找到我,我很惶恐,因为从没想过要教书,我就把它推辞掉了。因为找我去教一年级,这些小朋友都还不到我的腰,我跟他们说话要整个蹲下来。结果推了一个礼拜,学校又来说,实在找不到人。突然就提起了佛陀的教诲,要恒顺众生,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所以很自然就去代课。

  代了几天,深刻体会孩子很好教,孩子你讲什么,他真的给你做什么。我记得刚好看到一些蚂蚁死掉了,我随手把牠埋一埋,学生看到了,过没几天我就看到学生围一圈,不知道在干什么,我走向前去问他们,他们说我们在埋蚂蚁。所以突然体会,这个教育对人帮助太大。而且我的个性里面就觉得,假如去帮别人都是因为某种目的,做起来实在不怎么痛快,但是这个教育不是为了什么目的,只为了成就学生,学生又没给我钱,我们是拿国家的薪水,我们对学生负责,也对社会、国家负责。所以就这样进入教育界,然后教的班级的难度一年比一年高。所以佛菩萨是万德万能,安排工作给你,绝对不会压死你。中国大陆讲完以后,在去年底、今年初就到了东南亚,三月份到澳洲,五月底我们要到法国巴黎。所以只要你愿发出来,佛菩萨加持,你都不要操心。所以我们不要把事想得太复杂。

  今天我们看到古井旁的孩子要掉下去,我们当场就会去救他。而当我们看明白了,现在的众生不是要堕到古井里去,而是要堕到哪里?三途恶道,这么一堕不是一条命没有了,这个孩子掉下去,一条命没有了,二十年之后还是一条好汉,众生一堕下去可能就是万劫不复。经上也说,十法界依正庄严,而人法界当中有人中佛,人中菩萨,人中阿罗汉、辟支佛,人中天神,人中地狱、饿鬼、畜生。诸位同修,现在人中什么最多?贪瞋痴炽盛,而贪瞋痴就是通往三恶道的引业。所以我们看清楚了,就应该随分随力引导众生建立正确的思想,才能转恶为善、转迷为悟。再来,只要他能够把做人,把《弟子规》、把净业三福第一福真正做到了,他就有转凡成圣的机缘。所以我们救人危急就要从他们的思想观念救起。

  这是五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而这个五心,菩提心,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之中、工作之中、处事待人接物之中,不然这个菩提心就是空的。只要我们能把这个菩提心时时刻刻提起,并落实在生活里,我们这一生往生就是实报庄严土。诸位同修,你们往生要到哪一土去?「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对!你假如说,我凡圣同居土就不错了,你这个念头就没做到《弟子规》。而且志要立得高远,取法乎上,你再怎么失误,最起码也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了无所得。所以你立在实报庄严土,出了一点小差错也会到哪?方便有余土。那你一定就是,我能够下品下生就不错了,突然没有抓稳就怎么样?又掉下去了,那就太可惜了。

  如何落实?经典就是佛陀的落实、佛陀的行持。但是经典浩如烟海,从哪里开始学习起?善导大师说,往生的品位总在遇缘不同。诸位同修,您现在遇的是什么缘?殊胜因缘。自从听到老和尚的教诲以后,我的内心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这一辈子值得了,没有什么好遗憾的!能够闻到当生成就的法门,这一辈子没什么再去计较的,值回票价了。接下来的日子只要都为佛法、为众生就好,我已经没有什么好要去争取的,内心很欢喜。因为师长处处都在成就我们的道业,真是呕心沥血,苦口婆心,把四十九年的经典挑出了五个最重要的行持。这四十九年的经,让我们来挑要挑多久?甚至于我们的智慧挑得出来吗?挑不出来。所以师长提醒我们,修行的基础是三福,待人依六和,处世修六度,又能够遵普贤愿,您能够把这五个纲领时时去落实,往生就有把握了。纲举目就张,这五个纲领抓到,你时时就是在存菩萨心、行菩萨道,当下就是普贤菩萨、就是六度万行的菩萨,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我们接下来就要来好好思惟,如何把这五个纲领时时落实在工作、生活、处世待人之中。修行的基础是三福,三福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其实只要这两点真的做到了,你其它的都会水到渠成。因为孝跟敬可以开显一个人的性德,性德一开,万行具足。首先,我们孝养父母要落实在《弟子规》上。我们一开始都是引导家长,告诉他,你要把孩子教好,你的中晚年才有保障、才会快乐。所以一开始是告诉他,你来拿这些圣贤经典,你的孩子才会变好。这个叫「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因为我们了解到,现在讲性相、讲理事,一般的人很难有感觉,你要跟他讲什么?一定要讲利害,他才会马上竖起耳朵来。

  当一般的人群真正深入开始学习《弟子规》,我们又会提醒他,教儿教女先教谁?自己。因为他希望孩子好,他就会有这一分使命,从自己的修身做起。所以你要孩子孝,你首先自己要把「入则孝」做到,自然上行下效。因为他有这一分期许,我们就把他引到圣贤、佛菩萨的教诲里面来,这个叫恒顺众生,这个叫观机而行。现在的人生活这么忙碌,你叫他来学般若经,学大乘经,他可能一开始就会告诉你,这个教诲很好,不过我四十岁以后再来学、五十岁以后再来学。其实他不明白,学佛是学觉悟,觉悟的话,人生才会下对所有的抉择,人生才会愈走愈轻松自在。这么大的宝藏,他们当面错过太可惜!所以一定要善巧方便把他们引进来。而我们谈孝养父母,您曾经跟哪一个人谈孝养父母他不能接受的?马上他就接受,甚至于马上希望他的孩子往这个方向去走。

  孝,中国话提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这个无后是什么意思?没有接棒的人。接什么棒?续佛慧命的棒。这是在我们佛门讲的无后为大。在一般的家庭里面,无后为大怎么解?传宗接代。那传宗接代,生了一个不孝子,比没生还惨,生了一个不孝子,把祖宗的脸统统丢光了,这个真是无后为大!所以这个解得浅不行,解得浅以后,可能祖宗都在掉眼泪。因为一人得道,九祖怎么样?升天,但是一人堕到地狱,九祖会怎么样?都受到殃及,所谓「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祖宗蒙羞,后代子孙还要背他的业。所以这个无后是没有成材的后代,没有德行的后代,那才麻烦。所以我们要把孝养父母做好,一定要把子孙教育好,所谓敦伦尽分。

  如何把下一代教好?我们也不要搞得太复杂。在《礼记.学记篇》里面讲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所以就抓出了两个主轴,教育孩子,救失,纲举目张。我们《了凡四训》说修身,「未论行善,先须改过」,过不改,善是积不起来的。就好像拿了一个水桶,一直把水注下去,装进去,但是桶子底下破了二、三个洞,水都漏光了。所以一开始一定要对治孩子的习性,坏习惯。但是对治当中,诸位同修要切记,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不然吃快会怎么样?弄破碗,这个碗要弄破了,叫以善心行了恶事,明明是善心,但是把别人的法身慧命挡住了。你太急了,他反而误解圣贤教诲、误解佛法。所以不可操之过急。而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哪有可能《弟子规》的光盘看完,他明天就变一个人,变很乖?那个只有在作梦的时候才有。

  我们假如这么急躁,对方能不能感受?孩子能不能感受?我们设身处地想一下,今天有一个人抓着你的领子拖着你走,你都还不知道要走去哪,你的内心怎么样?很不舒服,「你不要抓我」,人之常情。你要让他明白了,很欢喜的自己走。有一位朋友,他的儿子看了第一片,看完以后,跟他回话就显得比较恭敬,本来回话是比较不耐烦,变得比较恭敬。诸位同修,假如是你的孩子,你应该怎么做?要「称赞如来」,他有好的部分要赶快给他鼓励、给他肯定。你不要说四十片你好多又没有做到,马上他那个善根就被你吓回去了。所以这个普贤十愿用在家里面,跟家里的关系就会愈来愈和谐。

  我们来看看救失。要知己知彼,现在的孩子有哪一些急待修正的过失?当然你在引导他修正过失的过程,您的内心一定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您没有这样的认知,你的耐性很难拿出来,可能几次没成功,性子就耐不住了。我们看看孩子现在犯的过失在哪?顶嘴,现在的情况叫一言九顶,讲一句他顶九句。还有没有?(懒惰)。你们要善于观察,你们观察到了要广修供养,你们悟出来的要写e-mail给我,我再把你们体会的供养全世界。有同修就寄例子给我,他儿子怎么样,是因为从小哪个原因造成的。所以把人生的遗憾要转变成愿力,希望往后的父母不要犯同样的错。所以这是懒惰。

  还有没有?没有慈悲心。自私怎么会有慈悲心,是不是?很多人说孩子不好学。我们看到这些果相,学佛的人要提起「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所以要当菩萨要觉悟,要把原因找出来,才能够化解得掉。自私如何形成?我们要从根源找到,而习惯往往都是从小养成。因为我要教书,我要跟家长沟通这些观念,所以突然脑海里就想起自己很多小时候的情景,就想到父母也没有教我们要孝顺,奇怪,我们怎么就有这一分存心?我又不是不学就会的人,那到底是怎么教给我们的?从这个蛛丝马迹才真正找到,身教大于言教。所以我就跟很多朋友问到,说今天你们夫妻俩跟爷爷、奶奶一起吃饭,小孩也在,你把菜夹起来,第一口给谁吃?我也曾经在一次演讲当中问到,说现在你拿到一个很好吃的东西,你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刚好前面坐了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他马上就给我回答说,赶快吃掉;隔了三、四排,坐了一个四十岁的妇女,她说给小孩吃;后面有一位七十来岁的长者,他说给父母吃。诸位同修,谁的学历最高?学历是这个年轻人最高,结果谁才是真正有文化的人?文化,文是载道,载人生的大道,而这个道才能够德化一家、一国。所以有德才是真正有文化的人,而孝是德之本。所以我们要观照一下,我们的第一个念头到底有没有在道上?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好,我们这节课先讲到这边,谢谢大家!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4-11-23 18:51 , Processed in 0.122114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